表意文字与大一统

何以立德,文轨车书。几千年前各自独自发源的四大古文字只有汉字源远流长至今,生命力强劲不衰。被数十个欧美国家奉为文化正朔的拉丁字母是腓尼基人所创,跟埃及纸草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没有半毛钱关系。可以说从一开始,东西文化体系就走向了两个方向: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先从表音文字说起。首先推广拉丁字母的是罗马帝国,其目的也是通过书同文车同轨弥合帝国境内的政治文化差异,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然而正如《世界通史》中所言,罗马帝国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政治涣散,各地区臣民差异极大。帝国崩裂后,拉丁字母被各民族继承下来,然后根据各自的发音习惯,形成了拉丁语系的各个分支。基于表音文字的基本特征,各民族不同的发音造就了不同的文字。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沉淀而越来越深,导致了欧洲民族国家林立,到现在也看不出有任何统一的可能。DNA的差距当然是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传统的互不认同。

汉字是最典型的表意文字,日,月,水,火,目,旦,马,羊,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形状,这些文字的表意性质至今鲜明无比。中国的地形比欧洲复杂的多,山峦密布,河汊纵横,至今方言和子方言都多到数不清。如果采用了表音文字,可以想象的到,我们绝无统一的可能,因为中国的地貌会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不同文字体系。文化趋同是统一的前提,而文字是文化之根。现在我们去很多地方,可能对当地讲的方言不知所云,但门上贴的对联却一定都认识。殷商时代中央政权起劲的向周边部族推广文字,到了东周,文字却乱成了一锅粥。在一个诸侯国内,文字都有多种写法,有些字甚至多达100种写法!每个识文断字者都有自己的写法爱好,真是到了把字写出来连他妈妈都认不出的程度。由于文字的多源属性,楚国还有花鸟文,巴蜀一带也有现在也还没辨识出来的文字。经济的交流是文字趋同的潜在推动力,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文字由于其简易的文化优势,成为了不二之选。架不住我们人多嘛,多个脑袋想出来的文字总是好的。正是因为有统一的文字,我们才能穿越时间听到诗经楚辞和越人歌。到了公元前221年,东方红,太阳升,秦国出了个嬴政,统一了!怎么才算天下统一?当然是统一文字,钱币,度量衡。这是比设置郡县更深刻的统一。从此,文字的统一以法律的形式在全国推广开来。汉承秦规,后世亦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朕虽富有四海,然文轨未一”。也就是说,统一文字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金主完颜亮也曾说:“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汉字有70%是形声字,这使得我们在表意的同时,能够较为容易的读出来。虽然免不了“山东秀才读半边”的情况。网上很多争论说我们现在的发音和古代有很大区别,现在的粤语才是古代的“普通话”。对此我持有保留意见。我读过相当一部分诗经,汉乐府,和唐诗宋词,用现在的普通话读起来绝大多数是押韵的。不押韵的比如张旭的《山中留客》。也就是说,汉语的发音有着相当强的传承性,北方方言是汉语发音的一个活化石,春秋时代就已提倡“君子言雅”,而雅言就是那时候的普通话。粤语一定是有古汉语的精髓在里面的,因为当年秦将赵佗在秦亡后在两广自立为南越王,率领的五十万军人都是从北方带过去的,他本人即是河北正定人。从一开始,粤语就与中原语言息息相通。

大约30年前,有过一个恐慌,就是中国人必须放弃汉语,否则我们就会错过信息时代。当然,王选院士的激光照排系统是击垮这个恐慌的有力武器之一。稍作分析,就发现汉语和信息的矛盾完全是无稽之谈。信息的本质是数字化,01010101,跟字母或笔画都没有必然联系。当年的恐慌是来自于键盘这种输入设备完全是字母,而我们接触电脑之初还不知道怎么把汉字录入。汉语的魅力来自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层次多重,就像一个模糊逻辑,有着设计好的无数逻辑规则,巧夺天工,妙不可言。草作小文,为往者纪,为来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