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2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30-22

如性法師 མི་འགྱུར

2017《心類學》30-22

 

一、課程單元:

認知的七項分類  伺察知 猶豫知

 

 

二、複習:

 

(請組長在群組分配給同學作習,不在此作討論)

➀ 「自證現前知」的定義及分類並舉事例。

➁ 「意現前知」的定義及分類並舉事例。

➂ 「瑜伽現前知」的定義及分類並舉事例。

➃ 「再決知」的定義與分類。

➄ 「現前再決知」的分類並舉例說明。

➅ 「分別再決知」的分類並舉例說明。

➆ 「伺意知」定義及分類並舉事例。

➇ 「猶豫知」的定義及分類並舉事例。

➈ 「瑜伽現前知」與「意知」的差別。

➉ 「此處所說的意現前知」與「意知」的差別。

 

 

三、研討提綱:

 

1. 請詳述從「伺意知」的定義中排除了哪些認知?

 

2. 請說明從「伺意知」的分類中可簡單分成哪兩類?並舉例說明。

 

3.「伺意知」與「猶豫知」這兩者,就您個人認為:在學法的過程中,哪一個比較重要?為什麼?

 

4. 從等流的角度來分析,「伺意知」與「猶豫知」所留下的等流為何?

 

5. 請說明『想著桌上有沒有大象的「猶豫知」』是一個念頭或是兩個念頭?為什麼?

 

6. 請詳述「伺意知」的另一種定義。

 

7. 請觀察自己在學法期間,在何種情況下是「伺意知」、「猶豫知」?

 

8. 〔思考題〕:

a.「自己才是自己的依怙」,請問對個人而言是何種認知?

b.「某人想錢想瘋了,連那種事都做得出來!」就旁人而言生起何種認知?

c.「生起智慧的主因是聞思修,證悟的主因也是聞思修。」當聽到法師開示這句話時,請問對個人而言生起何種認知?

d. 從音檔中法師開示:『要先思考的是:「我學法最終的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是存在的還是不存在的?往這個目標邁進時,路在哪裡?方法在哪裡?順緣在哪裡?」』請問對個人而言生起何種認知?

 

 

四、研討上一堂回家作業

 

1. 「伺意知」與「分別知」的差別。

2. 「伺意知」與「非量知」的差別。

3. 「伺意知」與「錯亂知」的差別。

4. 「猶豫知」與「意知」的差別。

5. 「猶豫知」與「耽著知」的差別。

 

法師策勵

   

    煩惱在你心中生起時,它讓你感覺到不自在、不愉快,甚至痛苦的話,你就會想辦法調伏它。調伏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你知道這是唯一的選擇, 沒有其他的路可走,所以即便辛苦,你都會咬緊牙關地堅持下去。

 

    但要看清楚這一點並不容易,所以你要先去思考的問題是:

煩惱在你心中現起時,你到底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是自在的還是不自在的?而且它的力量越強,會讓你越自在、越快樂,還是越不自在、越不快樂?煩惱通常都是強到某種程度,我們才會發現:「它讓我不快樂。」對吧?

 

    不論是貪或是瞋,通常都是強到某種程度,我們才會覺得:「這是我不要的。」

這表示什麼?

這表示它一開始生起時,其實就是有問題的,只是那個問題我們察覺不到,而當那個問題不斷累積之後,大到某種程度,我們的心就會開始抗拒,因為它所帶來的痛苦會非常明顯,明顯到我們的心會去抗拒。這不表示它一開始是沒問題的,而到最後才成為是有問題的,其實是它一開始就有問題,只是那個問題小到我們觀察不出來;所謂的小到我們觀察不出來,不是我們沒有觀察力,而是我們從來不觀察,甚至我們不斷地告訴自己:「這叫快樂。」小苦,我們為它取名為「樂」,真的就是如此。

 

    所以你看佛在講「四聖諦」的時候,祂講苦、集、滅、道。

 

    『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世間人所安立的樂、所認知的樂,佛為它取名為「壞苦」,是不是這樣?對於本質是苦的狀態,我們會認定那就是快樂,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煩惱的力道在我們的心還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我們就會覺得那是一種快樂的狀態;但當它的問題持續惡化下去時,我們的心就會抗拒。如果在一開始沒有那些小的問題,就無法累積成大的問題。

這就像什麼道理一樣?

當我們在講「無常」的時候,如果沒有細分的無常,哪來粗分的無常?

所以我們是不是從粗分的無常反推回去,諸行應有細分的無常,因為如果沒有細分的改變,如何會有粗分的改變?相同的道理,煩惱一開始在生起時,如果它對我們的影響不是負面的,為什麼大到某一種程度之後,我們的心會對於這種狀態產生抗拒?前後兩者是相同的思惟理路。所以這時候,你應該要先觀察的是:為什麼煩惱大到某種程度時,我的心會覺得不自在、不舒服?那在它的前一刻呢?我的心是自在的嗎?舒服的嗎?在它的前一刻呢?你用這樣的方式去觀察,你就會發現其實煩惱一開始生起時,它就已經在啃蝕你的心、啃蝕你的良知,它已經在讓你感到痛苦,只是你察覺不到而已。所以要如何觀察?透由正念、正知,反覆地去觀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