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

《心類學》

2017 南印度 30-20

如性法師 མི་འགྱུར

2017《心類學》30-20

 

 

一、課程單元:

認知的七項分類  再決知

 

 

二、複習:

 

請組長在群組分配給同學作習,不在此作討論

➀ 「根知」與「無分別知」的差別

➁ 「意知」與「分別知」的差別

➂ 「意現前知」的定義及分類。

➃ 「此處所說的意現前知」產生的方式有三種方式。

➄ 「自證現前知」的定義及分類。

➅  請舉出「自證現前知」的事例,屬於「量」、「非量」的事例。

➆ 「瑜伽現前知」的定義及分類。

➇ 「比度知」的定義及「比量」的定義。(請以法師修正過的描述)

➈ 「再決知」的定義與分類。

➉ 「現前再決知」的分類,並舉例說明。

 

 

三、研討提綱:

 

1. 請說明「分別再決知」的兩種分類。並舉例說明。

 

2. 請說明「是否再決知一定要緊跟在引生自己的前量之後?是否所有的「再決知」都是如此呢?請舉例說明。

 

3. 請說明「引生緣著鬧鐘的眼根知」的第四剎那的前量,是不是「緣著鬧鐘的眼根知」的第二剎那或是第三剎那?為什麼?

 

4. 請說明「錄音筆是無常,因為是色法」是如何以比量的方式證得?

 

5. 請說明「鬧鐘是無常的比量」,對於「鬧鐘」是量或非量?為什麼?

 

6. 請說明「緣瓶眼根知的第二剎那」和「緣著第二剎那瓶的眼根知」有何不同?並說明福稱大師與克主杰大師的主張。

 

7. 請說明「緣著錄音筆眼根知的第二剎那」與「緣著第二剎那錄音筆的眼根知」,這兩者是同一個認知還是不同的認知?為什麼?

 

 

四、討論上一堂回家作業

 

1. 「再決知」與「根知」的差別。

2. 「再決知」與「分別知」的差別。

3. 「再決知」與「錯亂知」的差別。

4. 「再決知」與「量」的差別。

5. 「再決知」與「意現前知」的差別。

 

 

法師最後迴向文

 

取自2016南印《攝類學》第20

 

    那接著我們一起迴向。

 

    在學習的期間《攝類學》,雖然我們不儘然可以從過程當中體會到學習中觀的奧妙。但從過去的聞法經驗當中,我們應該可以依稀仿彿的得知,如果想要跳脫生死輪迴,必須要斬斷我們心中的無明,而斬斷心中無明的唯一方法,就是生起證得無我,或稱為證得空性的智慧。

 

    而空性隨著過往的祖師大德,他們不同的見解,有唯識宗所主張的空性,有自續派,有應成派所主張的空性。對於不同根器的眾生而言,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維空性的法義,但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我們能夠早日的斷除心中的無明,而要了解空性的內涵,就必須要先了解世俗諦的道理。因為所謂的空性是勝義諦,勝義諦是建立在世俗諦的基礎之上

 

    除了了解世俗諦之外,我們也要了解如何分析事情,如何用理性的方式來思維空性的法義。所以現在學習《攝類學》,就是在學習如何用正確的方式,用理性的方式去做推理去做思維。所以即便一時無法體會到思維中觀的奧妙,但我們也應該要期許自己,鼓勵自己,希望在學習《攝類學》的期間,能夠認真的學習,那在不久的將來也能夠認真的學習中觀的法義。早日在心中生起,空正見,斷除心中的無明,請以這樣的方式來做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