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含我在內,在一剛開始接觸這項運動時,都以為自由潛水不使用壓縮氣體所以不會有減壓症的問題,特別是我們這種休閒等級的深度,在做說明之前,我要先告訴你結論:
自由潛水會導致減壓症(DCS),一般一、二十米的玩家也會遇到減壓問題,不要懷疑,這是你我都要非常注意的切身問題!
自由潛水所發生的減壓症有一個學名:『TARAVANA』
這個學名的由來,是波利尼西亞的小島名,當地的居名習慣性的徒手潛水至海底獲取食物或珍珠,因為他們頻繁的潛水,所以長久以來他們經常集體發生潛水伕病,這吸引了許多潛水醫學專家的注意,因為島上的居民慣用的是徒手潛水,這種潛水方式原本以為不會引發減壓症的,經過研究後發現事實不然,自由潛水人也和水肺潛水一樣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TARAVANA當地的原住民通常潛入100至140英尺深的海底,總潛水時間大約歷時一百秒,水面休息時間大約是四到六分鐘,一天的總潛水次數大約四十到六十次,他們通常是靠鉛塊等鎮重下潛,上升的方式則會拉事先安妥的引導繩,換句話說,他們潛水過程的運動量可能不比我們在台灣的玩家還要重多少(運動量越重越容易引發減壓症),水面通常會有助手協助他們採收食物。在這樣的潛水方式下,當地的原住民有著明顯的減壓症狀:肢體麻痺、腦神經損傷、頭痛、視覺能力退化、聽覺喪失、脊椎病變,他們之中也有人因此喪命,或者帶著不可回復的後遺症過一生。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學者(Dr. E. Lanphier)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比例,當潛水者在水面換氣時間與滯底時間一比一時,等於在一半的深度持續性的進行水肺潛水,例如:當一位潛水者在三十米深滯底一分鐘,另外在水面上休息時間也是一分鐘,這樣的潛水方式進行了一個小時,等同於水肺潛水者在十五米處潛水一個小時,雖然兩者的潛水方式不同,但是身體組織內的殘氮量卻是接近的,更令人意外的發現是,如果徒手潛水者加快上升的速率,這種比例會往深處靠近,換句話說,如果你總是用比較快的速度上升,你的等效水肺潛水深度會加深,原本等效深度是十五米可能增加至二十米,因此快速的上升又增加了減壓症發生的機會。上面這個研究結果,清楚的告訴我們,水面上的呼吸準備時間很重要,適當的延長水面上的呼吸準備時間,可以讓等效的深度變淺,降低身體組織內的殘氮量。
研究清楚的發現,如果你的潛水總時間經常超過三小時,即便只是二、三十米的潛水深度,如果沒有適當的水面換氣準備,你會立即性的發生減壓症,如果你的潛水時間比這個短,依然有可能為未來的健康埋下不定時炸彈。
============================================================================
參考資料連結:http://www.scubamed.com/divess.htm#anchor447923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rav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