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哥:在家裡練憋氣都在1分半左右,頂多幾次要憋的快死才有2分鐘,若下水加上肢體動作和排壓,那豈不就只有1分鐘,我的肺部沒吸飽氣反而比吸飽氣憋的久,要如何才能憋氣更久,氣溫越來越冷,我又要進入冬眠狀態了,我什麼都不怕,就是怕冷。
咖哩:『頂多幾次要憋的快死才有2分鐘』是什麼感覺告訴你,你已經憋不下去了?生理上有什麼反應?還是只不過是心理自己嚇自己?
你把自己的感受精細的描述出來,各種症狀都是有對策可以解決的,但用在潛水上安不安全就是另一件事了。
杰哥:咖哩大,這樣形容不知對不對,憋到快要死的感覺,肺部的氣想衝出喉嚨,喉嚨擋不住就吐氣換氣,意志力想克制撐下去,但是肺部的氣就是想要衝出來,而且有腦充血的現象.
咖哩:Dear 杰哥,個人感受上的描述,沒有什麼對不對的問題,不必客氣。
你說的現象我大約知道,你會腦充血是因為橫隔膜往上擠,同時應該連腹肌也一起在用力,這時候你就會覺得喉頭快要鎖不住氣,氣壓越來越高,整個想往外衝,也因為這種施力所以讓腦部血壓增高,這種原理和我之前介紹的HOOK呼吸法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你這個時候去照鏡子,注意額頭附近的青筋、眼白的血絲,你都會明顯的發現他們膨脹甚至鼓動。
那要怎麼克服以上這種感受呢?
你得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把橫隔膜往上提、為什麼要腹肌緊繃,解決這兩個問題,你的喉頭就不會有緊迫感,也不會有腦充血,這兩點是整個問題的關鍵!
有一種閉氣的現象叫做『Contraction』,我印中好像曾經翻譯成橫隔膜收縮,現在還是維持同樣的翻譯好了。
橫隔膜收縮是二氧化碳刺激延腦所作出的反射動作,這種收縮是自由潛水人的好朋友,學著去與他共存而不是排斥他,通常橫隔膜收縮的時間很短暫,大約每收縮一次一兩秒鐘就結束了,然後繼續閉氣一陣子就會在跳一下,隨著體內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橫隔膜收縮的間隔會變短,最後會短到連續的收縮、放鬆、收縮、放鬆.....
橫隔膜收縮對閉氣是很有幫助的,最直接明顯的幫助就是每一次收縮都會脈衝式的增高腦袋裡的血壓,換句話說,有更多血液被壓進腦部,另外有一種說法,認為橫隔膜收縮會影響胸腔壓力,可以讓肺部吸收更多的氧氣(這個說法我不確定正確性)。
一般初學者在第一次收縮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已經閉氣閉到快死掉了』,所以一般人通常第一次收縮或者快收縮的時候就放棄閉氣了。
我猜測你的狀況是,你下意識的想要阻止他收縮,但是他的收縮就像膝反應是一定會發生的,最後就變成你讓他比較緩慢的發生,甚至是讓他僵持固定住了,結果是你的收縮一發生就沒有放鬆回去。
所以,現在你知道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下次練閉氣的時候,試著去接受他,讓他自然的發生然後又消退,這樣才是真正放鬆狀態的閉氣。
杰哥:咖哩大,腹肌不需要出力對不對,還有所謂放鬆是呈現何種狀態,文字上我的理解度不高,若敘述出較明確的憋氣中放鬆的狀態,小弟可以試著去模擬感受出其中原理,謝謝.
咖哩:最入門的放鬆,應該就是睡覺吧!
你下次練習的時候,直接躺在床上練,從呼吸準備開始,就平躺著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仔仔細細的感受氣息的流進與流出,慢慢的讓自己平靜下來,最後一次吸氣後,身心就安在那份平靜中,假如沒辦法停止思緒,那就想一個靜止或者緩慢的畫面。你先試試看能不能用這個方法讓自己放鬆,假如不行,我們再看有什麼癥狀,再想辦法解決。
杰哥:咖哩大,躺平練習將呼吸平靜下來,讓自己放鬆,試著閉氣,和往常一樣不到1分半就出現喉頭鎖不住,橫隔膜快速收縮想呼吸的感覺,經過幾次練習去控制橫隔膜,剛剛突破3分鐘,但是我不知道正不正確,當我深吸氣再長吐氣,整個上半身完全放鬆後,再深吸一口氣閉住去感覺橫隔膜的頻率,我有將腹部稍微出一點點力是連續的,壓住不要讓橫隔膜往上提,在閉氣超過3分鐘之前,沒有感覺想換氣,3分鐘之後就出現橫隔膜快速收縮喉頭鎖不住,以上作法是否正確?謝謝.
咖哩:親愛的杰哥,『盡量』不要控制、壓抑橫隔膜收縮,你要換個角度想,他是來幫助讓你閉氣閉更久的機制,對於閉氣時間是正面的,假如你自主的對他進行壓抑,你得奮力使用其他肌肉群,這已經讓你消耗了不必要的氧氣,而且橫隔膜收縮如果沒有適時出現,腦袋的血壓不夠高,就會更早進入昏迷。
假如你真的想要控制橫隔膜(雖然我反對),那麼你應該是從呼吸準備下手,而不是閉氣之後才開始進行壓抑的動作,或許你會覺得很奇怪,明明是閉氣之後才開始發生,為什麼要我在閉氣之前控制?
我在之前的回覆有提到,橫隔膜收縮這個現象,是由於二氧化碳刺激了延腦的呼吸中樞,所以假如你要抑制橫隔膜收縮,那你就超呼吸,讓二氧化碳濃度降低,這樣下去閉氣,橫隔膜收縮會延後發生,但發生強度會比較強。
橫隔膜收縮起初的十下,應該是很溫和的,收縮開始到結束約一兩秒鐘,就放輕鬆讓他出現,再這之前你已經閉氣一分半了,再經過這十下你的閉氣總時間已經超過三分鐘了,閉氣練習讓自己逐漸的去接受這個正常的生理反應,之後你可能會進行其他閉氣練習,你都可以觀察橫隔膜收縮的頻率和強度,這可以當做一種參考,讓你明白現在身體的狀況,若在相同的呼吸準備下比平常早發生,那很有可能暗示著身體產生二氧化碳的速度比平常快,就可以考慮是不是這趟潛水要保守以對。
試著去接受他!
假如橫隔膜收縮發生時,喉嚨會鎖不住氣,感覺很緊,會不會是因為你在閉氣前的最後一口吸氣,吸得太飽?在陸地上做靜態閉氣的練習,只要吸氣八分飽即可,吸太飽反而對放鬆有害,而且也會影響靜脈血液的回流。
杰哥:剛試了超呼吸閉氣4分鐘,但是開口講話會沙啞漏聲,是正常的嗎?
咖哩:親愛的杰哥,長時間閉氣下來,喉嚨的動作會比較緊繃遲緩是正常的現象,不必擔心,休息一下就會恢復正常。
雖然,超呼吸不是主流認定正當的方法,但我還是會建議初學閉氣的人可以嘗試看看,只有親身試驗過,才知道超呼吸是什麼感覺,感覺過才有機會在日後的潛水中盡可能避免。
另一個層面來看,透過超呼吸,你可以瞭解到自己的閉氣能力可以達到四分鐘以上,這對於心理的鼓勵是很大的。初學閉氣的時候,很少是因為生理能力不足,多半都是心理去壓抑生理,透過一兩次的超呼吸閉氣,可以讓你解開心理的枷鎖,減少自我設限的程度。
但無論超呼吸有多麼神奇的功效,當你正式潛水的時候,還是建議不要使用你這個危險的方法。
(我相信現在你回到之前的方式閉氣,就會發現進步了,因為你的自我設限程度已經降低。)
杰哥:回到腹部呼吸和胸腔呼吸,應該是有抓到技巧吧.閉氣3分鐘,還有,在閉氣之前,會調節呼吸和放鬆,會很容易餓是正常的嗎?因為試了幾次閉氣都有這現象.
咖哩:親愛的杰哥,閉氣的生理效應很複雜,對於你肚子餓的現象,我也不清楚是哪一個原因造成的,我自己在潛水的時候,是會餓得比較快,但陸地上的閉氣練習倒是沒有這種經驗。
閉氣前的呼吸和閉氣過程中,橫隔膜會有超乎平時的動作,一方面他會消耗一些熱量,做腹式呼吸時會下壓胃腸(也許幫助了腸胃蠕動),閉氣的後段身體會漸漸緊張起來,多分泌出來的胃酸也很容易讓人家誤以為肚子餓..........太多機制有可能會讓人感覺餓,我實在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
從我第一次回應你留言的十一月二號,到今天十一月八號,你的閉氣時間就從兩分鐘不到,進步到超過三分鐘,這段時間的進步,我想最大的作用在於你的心理限制解開了,假如你持續的練習下去,很快的,你就可以用一般的呼吸準備方式(而非超呼吸)讓自己閉氣時間繼續延長下去。
但相較於陸地上的閉氣練習,我認為陸地上應當先熟練耳壓平衡的動作,把耳壓平衡操作熟練了,可以直接幫助水下的適應,這才能把陸地上的閉氣能力轉移到水下。否則一般人練個三、四分鐘,如果欠缺對水、海的適應,下了水還是只剩下一分鐘(甚至不到)。
平時在陸地上可以多練習耳壓平衡,有時間再到水下,找潛伴陪練閉氣,這樣進步就會非常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