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失衡的人性:
創新求生→好逸惡勞
奮鬥不懈→鑽牛角尖
追求成功→死不悔改
師法自然:
華人本土心理學,是從人與自然的互動中形成的哲學知慧。把人生從出生到死亡,不斷的生理與心理變化,比喻成自然界從無到有再到滅(無),能量不滅形態改變的歷程。
我們得努力去適應這個變化的歷程,捉拿該奮起爭鬥,該急流湧退的時機,扮演好該有的人生角色;也要修養自己避免過多的損耗,別竹籃打水一場空,也因過多的心理壓力,造成身心提早的疾病產生。
這就好比冬天冷,就加衣,可以去滑雪,你若偏偏短袖,吃挫冰,就是把身體搞壞,死不悔改,就只有生病痛苦的到來。
暮鼓晨鐘:
武夷山的地理,自然奇貌,用億萬年來證明給我們看,歷史人物萃取的文化底蘊,也再三的諄諄教誨,提醒我們別再執迷不悟。
暫停「茫盲忙」的人生,給自己一個學習蛻變的機會,愛自己,也讓所愛的人與自己能更幸福走完人生。
佛教的提醒:(認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
外在能改變的有限,內在(心)能改變的無限。在這個要不斷變化的世界,擴充心的改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無有恐怖)。
發現「正念」訓練能帶動大腦生理結構改變的秘密,讓我們心平靜下來,不謹能恢復我們生命適應的能力,也能改善身心受傷的苦果,是開門的鎖鑰!
也發展出具體的正念操作方法,所以快來練習吧!
課程:
道家的提醒:(認知心理學)
自然界,地理變化就已經示範給我們看了,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員,別逆天行事,自討苦吃。
像水一樣,隨環境做最合適的變化,才能自在快樂。
如基督教所說,上帝已經安排好了,臣服就是對的。
適應-修練自己能弄清楚,該適應就適應,別竹籃打水。
減法-別添加過多的慾望,只會呼喚失敗的到來,失去生命的自主性。
課程:
儒家的提醒:(認知心理學)
華人文化中人際的複雜度很高,不能一招半式就上場,更不能不變招,其中的奧秘,是得邊做邊修的。(中庸=度)
給予提醒-修己安人-華人世界有他的人際互動假定(內聖外王)
自己不修練,捉拿不對改變別人的時機,用錯方法,揠苗助長,反被倒打一耙。
自己沒準備好,無法撐過馴牛的歷程。得要慢慢熬,鬆緊是要調整的,不然對方的牛性會傷人。
自己沒覺悟,就會沒同理心,被情緒帶著走。
沒先體悟以上三點,根本不懂人的改變歷程,等於白忙,也自討苦吃(對方會反彈)
給予提醒-自利利他-互利共生(仁)
沒覺悟自己是活在在別人的反饋中,付出這麼多,白忙一場,對方也沒感覺到,更讓自己感到失落和孤單。
只顧自己的好處,不懂讓利,別人也不會對你好,不斷循環的結果,讓自己寢食難安。
讓利他的數量變多,每人給自己一些些,合起來遠遠超過努力爭奪一生的,又能獲得大眾的信任和肯定,這才是最佳選擇。
課程:
正向心理學的提醒:
REMAP對人有積極正向的影響,能增進環境適應能力,與營造幸福感,人是對自己有一定的控制和改造的能力。
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