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建窯的發展時期,以燒黑釉器而著稱,也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建盞,創燒於晚唐,興於兩宋,元朝後熄火600多年。
在宋朝年間,人們喝的是壓製成餅的研膏茶,因其建盞器型和質地適合點茶,其低調而變幻莫測的釉色又適應宋人審美,於是挾龍鳳團茶的威名獲得了從宋徽宗到朝廷百官的喜愛,上行下效,名動一時,建盞將黑釉茶盞推至宋代茶器的最鼎峰。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到鬥茶所用茶盞,直指鬥茶須用「盞色青黑、玉毫條達」的建盞,卻隻字未提宋代五大名窯及其他窯口。
由此可見,宋徽宗在當時已經將建盞作為鬥茶第一茶盞,並親自為其代言。
甚至被日本茶人傳回日本,成為日本國寶!目前,日本官方認定的國寶級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有8件是中國瓷器,8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盞,含3件曜變盞,1件油滴盞。
此外,英國、美國等國的世界級博物館也均有收藏建窯建盞。
建盞胎內蘊含許多小氣孔,非常有利於茶湯的保溫,更有種說法,建盞釉的氣孔率這種特性決定了其改善水質的功能。氣孔可以吸附鈣鎂粒子,減少水的硬度,變得柔軟、甘醇。建盞,胎體厚重,飲茶久熱難冷。而且建盞保鮮效果很好,可以有效防止變質。
還有種說法,首先建盞的高含鐵量能起到活水軟水的功效,迅速釋放出礦物質和水中的游離子,對人體的血液循環,心腦系統有著很好的功效。其次建盞胎體厚重,保溫隔熱性能完好,既能保證茶的溫度和香甜,也不會感覺到燙手。再就是茶水注入建盞後,在光線的折射下,建盞的斑紋和茶水交相輝映,煥發出各種神奇的顏色,或藍或金或銀或五彩斑斕,品好茶的同時欣賞雅致的盞。
不管是何種說法,建盞飲茶可以更好的軟化水質、激發茶香是不爭的事實,不妨您可以用普通白瓷杯與建盞對比著飲茶,效果很明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