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然分枝多,枝軟如柳而成下垂狀,故名「垂榕」。常綠喬木。樹幹顏色為灰色,小枝下垂、全株光滑。葉子互生,革 質,葉緣呈波浪狀、尾端突銳尖。隱花果甚不顯著。氣根可生長粗壯,宛如樹幹,使得樹冠範圍更形擴大,如墾丁森林遊樂區內的垂榕奇觀即為本種,在印度甚至有樹冠寬度廣達一公里者。鳥雀喜食。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及高壓法,春秋最為合適。
Kingdom Plantae 植物界
Phylum Magnoliophyta 木蘭植物門
Class Magnoliopsida 木蘭綱
Order Rosales 薔薇目
Family Moraceae 桑科
Genus Ficus 榕屬
莫等待、莫依賴,存活絕不會天上掉下來...!我就是生存性強健,耐冷、耐熱、耐旱、耐濕、耐...的垂榕,我的身影常出現在校園、公園、行道樹上,是最、最、最優良的樹種。而現在的我身處於楊心校園的「急速冰園」旁。
垂榕特徵在於其自然分枝多、且樹枝柔軟如柳樹般呈下垂狀,故名「垂榕」,又因其平滑的樹幹是灰白色的,故又名「白榕」、「小葉榕」或「白肉榕」。垂榕在台灣的恆春、台東、蘭嶼和綠島皆有野生分佈,因此應屬於原生植物,但在中國大陸、印度和馬來西亞亦是其原始生長的地盤。垂榕的葉片呈卵狀橢圓形,葉片基部圓鈍形而前端突尖,葉子邊緣則呈現微波浪狀,而其果實為隱花果腋生,寬0.5 - 1公分,成熟時果實由紅變紫黑。另值得對垂榕特別的描述的是其枝幹除可向四周擴散外,亦可自枝幹垂下多數的氣根,進而生長粗壯,宛若樹幹一般,使得樹形更加擴展。
垂榕生長最高可達數公尺,葉互生,濃綠富光澤,耐蔭性極強。同時,垂榕在經濟效益上也是一種很好的藥材,例如葉子可以治療皮膚潰瘍,乳汁可以治療身體衰弱。而用垂榕做盆栽亦有獨特的風格,可長久放置室內觀賞,也可在戶外栽培使成為一種高級的造園樹材。垂榕的生長力強健,只要日照及排水性良好,土壤黏性不強就能存活;如果土質肥沃,其生長更是旺盛。幼株每2-3個月需施肥一次,成樹則每年春季可定期整枝一次。其繁殖法可用播種、扦插、高壓或嫁接法;如果用實生苗培植則其根容易肥大,有利於養成盆景,而使用高壓法育苗則可減短成長時間,目前業者普遍採用。
我的祖先告訴我:做人要有骨氣,手心要向下靠自己努力,不可向上乞求別人的幫助,因此我的枝葉和別人不一樣,是向下垂的(千萬不可笑我是槌槌的哦)。下次看到我,相信您一眼就可認出我來了。
楊文森老師整理 (時爲本校創校主任,多年前已任校長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