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常綠大喬木,別名本樟、香樟、鳥樟、栳樟、樟仔,原產中國南部。呈圓形樹冠,樹皮暗褐色,有縱裂。葉革質互生,卵形或橢圓形,全緣,表面光滑。雌雄同花,圓錐花序腋生於枝頂端,黃綠色小花,漿果球形、成熟時由綠色轉為黑紫色。全株散發樟樹的特有清香氣息,故在民間多稱其為香樟。
Kingdom Plantae 植物界
Phylum Tracheophyta 維管束植物門
Class Magnoliopsida 木蘭綱
Order Laurales 樟目
Family Lauraceae 樟科
Genus Camphora 樟屬
老師說
常綠喬木,台灣中低海拔的平地山區都有分布,是台灣的鄉土樹,也是公園、綠地、行道樹的主木。灰褐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勾縱裂紋。橢圓形的葉,葉端尖,搓揉有樟腦的清香味。花黃綠色,春天開,又小又多,十一月間果實成熟呈黑紫色。
坐在樹下享受清涼的樟腦香;現在人們發明化學合成的樟腦油,或許沒有原來的純正,但可以保有樟樹優美的樹姿讓大家欣賞。從前的台灣,從平地到山區都遍佈樟樹,尤其是溪谷開闊地,更是樟樹喜歡生長的地方。
你們知道嗎?樟樹是台灣常見的樹木,樹形優美,苗栗、南投、雲林和台南縣均以它為縣樹,很有趣吧!樟樹是分枝多樹冠堆疊的生長,具有良好的阻隔噪音能力;且又能抵抗高度的空氣污染,因此在交通繁忙的地區,最適合栽種樟樹。
黃智德老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