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對沙漠缺水氣候的適應,仙人掌的葉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以減少水份蒸發,亦能作為阻止動物吞食的武器。其莖演化為肥厚含水的形狀,具有刺座(areole),刺座具代謝活性而且可長出針狀葉,並可生出另一器官如莖(cladode)或果實。15℃以下時,顏色黯淡,屬於休眠期,須保持乾燥。仙人掌的根群分布淺(15~30 cm),即使是樹狀仙人掌其根群主要分佈在地面下30 cm以內,而某些生長於惡地的仙人掌反常的具有肥厚的儲藏根。仙人掌根系的覆蓋面積範圍非常之大,用以在下大雨時能吸收最多的雨水。
Kingdom Plantae 植物界
Phylum Tracheophyta 維管束植物門
Class Magnoliopsida 木蘭綱
Order Caryophyllales 石竹目
Family Cactaceae 仙人掌科
Genus Opuntia 仙人掌屬
仙人掌是所有仙人掌科植物的通稱,為了適應環境,所以演變出許多不同的種類。仙人掌的莖肥大,一般看到的球體就是莖,有儲存水分的作用;我們所看到的刺就是葉片退化成的針狀葉,有減少水分的蒸發及保護植株的作用,而,另外他的果實是紅色可食用,澎湖發展出的仙人掌冰就是利用他的果實製成。
仙人掌的特徵--刺座--的功能有點像一般植物莖上的 "節" ,一般的植物在節上會長出新葉、新枝或是花莖,同樣的仙人掌的刺座會長出刺、子球和花苞。其中刺長在刺座的下半部而子球或是花苞則長在上半部,每個刺座只有一次機會長出花苞或子球 ( 只能二選一),一旦開過花或長子球這個刺座就不再具有生長力了。
除了仙人掌之外,多肉植物是另外一類能夠儲存水分及養分在葉片或莖幹中的植物,所以往往會有肥厚,甚至變型的葉片,不過兩者的差別在於仙人掌的刺是由『刺座』上長出,其他多肉植物的刺則由表皮特化而成。
仙人掌的花也很有趣,不同品種的花可能形狀大小顏色不同,可是開的花都是單獨一朵直接由刺座或腋窩長出,而沒有一般花朵下面的花梗的構造。有很多品種在花苞長出之前會先長出一些絨毛,所以如果看到刺座或是腋窩的絨毛增加了,有可能就是要開花了。
仙人掌喜歡陽光普照的戶外,日照愈充足,仙人掌就生長得愈茂盛,也愈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仙人掌雖然耐乾旱,但還是需要水分。在春、夏二季,大約每隔一或兩週澆一次水,並把盆上澆透,這樣仙人掌生長所需的水分就足夠了,若澆水過多,會引發病蟲害與根部腐爛。冬季是大部分植物休眠的季節,應該要減少澆水,讓植物得到充分的休息。
黃婉琪老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