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體文
最勝佛頂陀羅尼
凈除業障咒經
(節錄)
大唐天竺(1)三藏地婆訶羅奉 制譯
鄭水吉語譯 ‧ 衡山圓香鑒定
當時世尊從他的頂上,立即放大光明,遍照于十方一切佛世界,光芒呈現五种顏色,即青、赤、黃、白、黑,光輝紛紛,互相映射,隨后又向右旋轉,返射回到佛陀的處所,接著繞佛三匝,方進入佛口而消失。
當佛陀攝受這光芒以后,便微笑的告訴帝釋說;[ 您現在仔細的听,在過去無量阿僧祗劫(2)以前,有一位佛名毗婆尸(3)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十號(4)具足。這位毗婆尸佛度化世間緣盡,進入涅槃之后,于像法(5)之中,那時有個國家名波羅奈,國中有一位婆羅門,在他妻子生下一子后就逝世了。這孤儿就依靠母親孤苦養育,長人之后,以耕种為生;因家境貧窮,母親還處處為他乞求食物。
有一次因得不到食物,而過于用餐時間,她的孩子因飢渴就對母親起了怨恨瞋怒心,不斷憤怒的責問:[今天到底什么緣故,母親還沒有送食物來?]
并惡罵道:[我母親如今連畜生都不如,我見豬、狗、野干、獼猴、蟒蛇、烏鴉、鷲鳥之類,養育孩子是那么樣的怜愍,尚且不令它們飢渴,甚至沒有舍离片刻,為何我母親不來見我?令我那么飢渴,也沒把食物送來!]怀著這樣的怨恨不久,母親已乞求到食物,即刻赶到田園,并安慰儿子,使他歡喜。剛要坐下來進餐時,忽然在空中見到一位獨覺(6) (辟支佛(7) 果位者) 示現沙門之形,從南向北飛騰空中。這孤儿見此奇景,心生敬仰,就即刻起身合掌,并頭面頂禮祈請降臨。當時辟支佛接受了他的祈求,他歡喜踊躍的用白茅敷設了座位,還獻上清淨之妙華,并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一部份來,雙手持著供養這位辟支佛。這位比丘用過餐后,就為他宣說佛法綱要,令他歡喜。由于這段因緣,這孤儿過后有机緣出家,還被委任為維那(8)的職務。
當時有位婆羅門,建造寺院以安置僧眾,另外有-位施主(9)送很多的酥油(10)來供養他們。剛好那時也有很多的挂單(11)僧也在寺中用餐,維那師見此情境,心起慳貪和瞋恚,并嫌惡挂單僧煩亂,甚至連酥油等美味都不讓他們吃。因此挂單僧人問道:[這是施主布施供養現前的僧眾,您為何把它收藏起來,而不給大家吃呢?]
這個時候維那師突然性情浮躁,惡性大發,即刻辱罵他們說:[你們這些挂單僧眾,為何不吃屎尿而偏要找酥油呢?你們的眼睛都瞎了嗎?見到我把酥油都隱藏起來嗎?] ]
這時佛陀告訴帝釋說:[當時的婆羅門子,就是現在的善住天子。由于他以恚恨之言將畜生比母親,如今當招受連續七生都是畜生身。又由于作維那時,口出吃屎尿污穢之話,業報當令他常吃不乾淨之物。慳貪僧人之食物,因此受地獄之苦。辱罵盲瞎的緣故,得無眼報,七百生中常無眼睛,長處黑暗,受大苦惱。
天帝!你應當知道,這些罪業,有因必定有果,終不會破敗消滅。其次;天帝!善住天子得生天享樂,是由于他過去曾經供養辟支佛、敷座獻花、恭敬布施食物、听聞佛法的緣故,如今享受天福,經無數劫,常受殊胜微妙之快樂。又由于辟支佛騰空飛過時,他發心仰望于空中,一心致敬,頭面作禮;也因有此功德,如今仰賴空中的神聲,預早通知他的果報,這神明就是善住天子的守殿神啊!]
( 注意:點按數字可以去到註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