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 注意:點按數字可以回到前一頁繼續閱讀。)(1)佛:梵語佛陀的簡稱,華譯為覺者,也就是正覺和遍知的大覺大悟者。遍知是說對于宇宙事理無所不知覺,正覺是說所知正确真實,而無外道那樣邪見妄執的錯誤’所以佛的另一-尊號叫做正遍知或正等覺,覺有三義,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自己遍知、正覺以超越三界凡夫;覺他是先覺、覺后覺,以修菩薩行而超越二乘,使眾生皆得如自己一樣的大覺大悟;覺行圓滿是自他兩覺、兩利功德圓滿,以超越菩薩而完成究竟的佛果。
(2)如來:佛十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
(3)大乘教:大乘的教法,亦即說明六度万行的法門。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4)方便:隨方因便,以利導人。
(5)法門:佛所說的法,因為是眾生超凡入圣的門戶,故稱法門。
(6)經:梵語修多羅,華譯為契經,即上契十方諸佛所說之理,下契一切听經眾生的根机。又是線義,即貫串佛所說的法和道理,以免散失,為三藏之一。
(7)論:佛自己議論問答以辨別道理,或是佛弟子議論佛的說話或法相,只要与佛法相應的,都叫做論,為三藏之一。
(8)眾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9)業報: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如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叫做善業,坏的思想、坏的行為卻叫做惡業。業報即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
(10)佛頂:梵語buddhosnisa, 或usnisa。意譯髻、頂髻、肉髻相、無見頂相,為佛三十二相之一。佛之頂骨,自然隆起,呈一髻形,故有肉髻之稱。佛之頂相乃常人所無法見到之殊胜相,表示此种功德之佛像,即稱佛頂尊。
(11)總持:總一切法和持一切義的意思,是梵語陀羅尼的譯義。
(12)咒:梵語陀羅尼,華譯為咒,即佛菩薩從禪定中所發出來的秘密語。
13)智印:又作慧印,為諸佛菩薩所結印契之總稱。印契,為決定不改之義。諸佛菩薩所結之印契,為智用之標幟,標示一切如來秘密庄嚴內証大智之身、口、意之業用,故總稱智印。
(14)善男子:佛稱呼信佛的男子為善男子。
(15)善女人:佛稱呼信佛的女子為善女人。
(16)發菩提心:菩提華譯為覺,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發菩捉心即發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17)陀羅尼:華譯為總持,即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原有四种,咒陀羅尼,不過是其中一种,但通常皆以咒為陀羅尼。
(18)惡道:順著惡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是。 与惡趣同義。
(19)無始:1)無有元始。諸法皆由因緣生,因上有因,因因無始,如是展轉推究,一切眾生及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無始。2)指距今极遠的時間。
(20)劫:梵語劫簸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极長時間。
(21)罪業:指身、口、意三業所造之罪,据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載,一切眾生所造之罪有二,一為輕,一為重;心、口所造之罪為輕,身,口,心所造之罪為重。
(22)灌頂:密教有灌頂法,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上義。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能使功德圓滿之意,有种种不同的方法。
(23)果報:由于過去的業因造成現在的結果,叫做果,又因為這果是過去的業因所召感的酬報’所以又叫做報。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果報的意義。
(24)恒河沙:恒河是印度大河,兩岸多細沙,佛說法時,每以恒河之細沙喻最多之數。
(25)有情:又名眾生,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
(26)中國:世界上有些文化优秀之民族,每視其本國為世界之中心,故自稱[中國],對他國則稱[邊國]。
(27)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之佛,即佛寶;佛所說之法,即法寶;奉行佛所說之法的人,即僧寶。佛者覺知之義,法者法軌之義,僧者和合之義。
(28)正覺:1.真正的覺悟。2.成佛叫做正覺。
(29)輪回:謂眾生從無始以來,展轉牛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車輪一樣的旋轉,沒有脫出之期。
(30)永樂:明朝明成祖之年號。
( 注意:點按數字可以回到前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