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度與FPS關係


解析度的本身就是一種"像素點"Pixels,

而顯示卡(GPU)在進行運算的時候, 就是去計算這些點在遊戲過程中的變化


好比1920 x 1080解析度可能還是目前最多人使用的解析度

那麼這些點的數量就是直接用計算機按下

1920 x 1080 = 2073600個像素(pixel)

也就是兩百萬像素


而其次多人用的應該就是2560x1440解析度

2560x1440 = 3686400

大概三百七十萬像素


那麼講這個要幹嘛呢?

因為GPU的效能有限, 越多點要算, FPS(每秒影格)便會下降.

兩百萬比三百七十萬好算太多了..


所以購買螢幕的時候, 不是解析度越高就會越好!

越高解析度就需要更貴的顯示卡


8k > 5k > 4096x2160 > 3840x2160 > 2560x1440 > 2560x1080 > 1920x1080

難 >>>>> 容易

畫質性 >>>>> 流暢性


另外每一款遊戲要跑的難度都不同,

那是因為每款遊戲的"材質大小"與"建模"的點線面的複雜度不一樣,

通常畫質越好的遊戲越難跑


線上遊戲都會比單機大作來的好跑

那是因為線上遊戲是想吸收越多的玩家, 所以想要每一台電腦都可以跑.

而單機大作的競爭環境下不是, 所以始終比較傾向於製作精美的作品.

特別是大作特別會這樣


所以要買什麼解析度的螢幕, 必須衡量自己的顯示卡的效能

玩什麼樣的遊戲

甚至 "想要多少FPS"


可能會想問

那我"買高解析度螢幕但降低遊戲解析度放到全螢幕下遊玩?"


顯示的遊戲解析度與螢幕不是1:1的話,畫質都會變糟, 會有模糊的感覺

那個, 應該不是每個人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