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

內外兼修的好教練

永久榮譽王錦士總教練:如何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好教練


(節錄自2013年日月潭國際聯誼與初級教練研習營手冊)


感謝大家從各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而來。雖然我們住的地方不同,語言也不同,但是我們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我們都是鄭子太極拳的愛好者。(很遺憾今日如此難得的盛會未能出席,但我心繋念著。)


鄭宗師"善與人同"的核心價值,即是武德與技藝同步修練的崇高精神

從小習武,1967年值遇恩師鞠鴻賓引領進入鄭子太極並教導,更珍貴的是在恩師的引介下,1974年獲得鄭曼青宗師親自教授,開啓了這一生鄭子太極拳術的歷練。在學拳/教拳四十幾年來,跑遍十幾個國家,看到鄭子太極拳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甚感欣慰!亦深深的感到一個習武人的內在修養與其技藝是同等重要的。子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所為如無仁,那還要名做甚麼?鄭宗師練拳的『善與人同』的核心價值即是武德與技藝同步修練的崇高精神。

如何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好教練?

今日是五級制初/中級教練與國際研習的聯誼會,在此希望各位認真努力的練拳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好教練。我們藉此機會,一起來聊聊,如何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好教練?

正確認識太極拳,勿流入勝負、高下之爭

首先要先正確認識太極拳,方能從各種角度來欣賞太極之美。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是個舒展筋骨的好運動,同時也兼具氣功,有人說,每日打幾趟拳,通體舒暢,勝過吃什麼山珍海味。


再者,它也是肢體藝術,看人打一趟好拳,一投手一舉足,在在都是賞心悅目。團練時,若是大家動作整齊一致,內氣也會隨之鼓盪。


太極拳也是武術,四兩撥千斤,無力打有力、以柔剋剛,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只要按部就班學習,大家多多少少都可以有一些成就。但其實最讓人醉心的,不是武術上的我強你弱,戰勝別人,而是在練習推手過程中,『鬆沉』,『不頂、不抗、不丟』,『沾、黏、貼、隨』,『捨己從人』等要領,在作人處世上給我們的啟示。


天下武術百百種、運動也百百種,各具巧妙與優點,但能同時兼具以上五種特色與優點的,恐怕不多,太極拳正是其中之一。我們若能先正確認識太極拳,就能細細品嚐它的滋味,方不致於稍有成就後,就流入勝負、高下之爭,完全忽略了學太極拳的第一要義,就是『鬆沉』與『捨己從人』。若先有『我最好、我唯一』的觀念,恐怕就先違背了『鬆沉』與『捨己從人』的第一要義。

確立練拳的目標,己立然後立人

有人練拳的態度是,我只要自己能把拳練好就好,不敢奢求有能力去教別人。另有一種人,急於分享自己所知的一切。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我們不要太早判定前者是獨善其身,也不要說後者是好為人師,但我會建議先己立,然後立人,這樣最能享受練習太極拳的樂趣。談到己立,就先來談談如何練好太極拳。

如何練好太極拳:己立。

首先當然要尋找文武兼備的明師了,若文武兼備的明師難尋,那就先找具有武德的老師。


再來要有一群善友,相互提升。是否善友,也很好判斷,常檢討他自己多於檢討別人的,就是善友。若是經常道人長短的,敬而遠之可也。有人說,一群雁子飛行的距離,比單獨的一隻雁子多出了70%。練拳也是一樣,加入一個好團體,有一群善友,當你遇著瓶頸、心灰意冷,想稍微懈怠時,這一群好友就會引頸呼喚,鼓勵你再度上路,迎風飛行的。


至於練拳本身,我的看法是(1)先把拳架學好,再次第學習推手與太極劍等兵器。(2)拳架則先以樁步為基礎,再次第熟悉套路規格與心法要領。(3)太極拳是內家拳,先求體、再求用。(4)先求鬆柔,內勁假以時日,自然產生。所謂『練太極不能太急』,基本上,薪傳五級制的初/中/高級就是依此次第設計的,拾級而上,就可嘗到太極的滋味,也達到第一步的己立。

教學相長:己立又立人。

古人常說『教學相長』,確實在教的過程,自己先得到學的利益。初教拳時,經常會分不清楚左腳在前、還是右腳在後?雖然會作一些提醒自己的筆記,但是一上場又是忘三丟四,令人懊惱不已。但這只是過程,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對動作的結構越來越清楚,各種心得要領也越來越熟稔,這就是我所說的,在教的過程,自己先得到學的利益。


我常覺得,當個教練是最好的投資,除了讓自己對太極拳的認識更加深刻外,同時又增長了『教』的能力與『利人』之效果。我們的起心動念如果是在幫助大家得到健康,我們同時也與眾人種下了好的因緣,『善有善報』那是指日可待的。


薪傳五級教練制的特色之一,就是高級教練以上,必需有實際的教學經驗且要通過教學測試,才能拿到教練資格。沒有幾年的實際教學經驗,是過不了教學測試的。也就是把己立到立人的精神,設計在教練制度上。

享受練太極之樂趣

個人練拳/教拳四十幾年來的心得,覺得如能做到以下幾點,大家都可以隨時享受練拳的樂趣與好處:

(1) 對上:感恩/尊重老師、學長的教導。

(2) 對下:提攜指導後輩,除可教學相長外,薪傳的精神也在此。

(3) 對平輩(師兄弟/姐妹):與同好分享。

(4) 對外:中華武術各有巧妙不同,尊敬各門各派的武術。

(5) 對內:加入一個好的團體,然後群策群力,團結力量大。


太極拳之聞思修證:老實練拳而已

初學者當然是從拳架規格的粗分別入門,進階者會進一步探討心法要領的細分別,按步就班的學習,總有一天可以達到體用合一,隨時鬆沉、中正安舒、太極拳生活化的境界,此時太極拳已由藝提昇至道,世事可說根本無分別。但欲達此境界並無捷徑,老實練拳而已。

結語:從『善與人同』到『薪火相傳』

今天看到大家願意撥出時間來到這裡,互相觀摩、砌磋、交流,這份用心與練好拳的決心是肯定的。同時也希望各位利用這幾天的時間,慢慢去品嚐如何從『善與人同』的初發心,到『薪火相傳』的逐漸落實。


秉持鄭宗師『善與人同』的精神,敬重師長的敎導,依著太極之心法與要領,和一群同行善友合和逐步增上,真是最最快樂的練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