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講記

懸論(Page 1~24)

民國43年秋天,印順導師講於台北善導寺。

善導寺該年九月將啟建藥師法會,法會之前先講本經,大家依法進修,才能達成消災免難的目的,此為講說本經的近因緣。

佛法所說的樂,有三種:(一)、現法樂,(二)、後世樂,(三)、究竟解脫樂。世尊開創佛教,其基本精神,是導致眾生同證究竟解脫樂,所以說佛法是出世的。然眾生的要求不同,若但說究竟解脫樂,便不能普應廣大眾生。因此釋迦佛又開示東方淨土的藥師法門(適應一類眾生悉求的現生樂),與悉淨土的彌陀法門(適應一類眾生悉求的後世樂)

本經的經題,據佛說有三個名稱:一、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二、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三、拔除一切業障。

本願功德,約因地行願說;藥師琉璃光如來,約果德說。經題有因、果,悲、智;經文即對於悲智因果等,作圓滿的開示。

緣起分 (Page 25~45)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

與大苾(ㄅㄧˋ)芻(ㄔㄨˊ)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爾時,世尊讚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

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正宗分

1A. 如來開示,依正行願 (Page 45~85)

(藥師如來發十二大願,對於為饑渴逼惱的眾生,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然後以無上法味,令其畢竟安樂)

第一大願:生佛平等願 (重於佛的法性身,顯示生佛平等)

第二大願:開曉事業願 (重在從法性而起應化身,開曉眾生,側重事業的受用,物質文明)

第三大願:無盡資生願 (側重物質的受用,物質文明)

第四大願:安立大道願 (側重正知正見,精神文明,回邪向正,回小向大)

第五大願:戒行清淨願 (藥師如來對苦難眾生的悲濟,以及消災免難,由第五大願起,逐一顯示出來。)

第六大願:諸根具足願 (身體有疾病、有殘缺的眾生,可因聞名號而得到徹底救治;即心理不健全的各種病患,也可因佛而好轉過來。)

第七大願: 身心康樂願 (通泛的一般病苦,而且重視貧病)

第八大願:轉女成男願

第九大願:回邪歸正願

第十大願:從縛得脫願

第十一大願:得妙飲食願

第十二大願:得妙衣具願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生佛平等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皆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開曉事業)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無盡資生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安立大道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戒行清淨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ㄅㄧˋ)、背僂(ㄌㄡˊ)、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ㄒㄧㄚˊ)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諸根具足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身心康樂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轉女成男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ㄐㄩㄢˋ)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ㄔㄡˊ)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回邪歸正願)

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繩縛鞭撻(ㄊㄚˋ),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迫,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從縛得脫願)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得妙飲食願,先以食味,再以法味)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ㄇㄥˊ)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ㄇㄢˊ)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ㄨㄢˋ),皆令滿足。(得妙衣具願)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復次,曼舒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

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ㄑㄩㄝˋ)、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一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正宗分

1B. 如來開示,善巧方便,聞名憶念益(四種離惡益,四種得善益)(Page 85~110)

離惡益(1. 離慳吝貪惜惡)_出發於心,而慳悋鄙惜,不行布施由於聽聞藥師如來名號,而能脫離慳貪悋惜的惡行與惡果。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悋(ㄌㄧㄣˋ),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愚痴無智,闕(ㄑㄩㄝ)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ㄑㄧㄢ)貪有情,積集資財,於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旁生趣。

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餘財物!

離惡益(2. 離毀犯見慢惡)_心出發,毀謗三寶,由於聽聞藥師如來名號,而能勇猛精進,修習種種善法_持戒,正見、多聞、離增上慢

復次,曼殊師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尸羅;有雖不破尸羅,而破軌則;有於尸羅、軌則,雖得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ㄅㄤˋ)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旁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捨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以上指業障輕而善根深者)

設有不能捨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捨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以上指罪業太重、善根微劣者)

離惡益(3. 離嫉妒誹謗惡)_嫉妒心出發,自讚毀他,只是想高高在上,果報反而是生居下賤,被人奴使。因曾聽聞藥師佛號,而破無明觳,竭煩惱河,解脫生死等苦惱。

復次,曼殊師利!若諸有情,慳貪嫉(ㄐㄧˊ)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飢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

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羂(ㄐㄩㄢˋ),破無明(ㄑㄩㄝˋ),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離惡益(4. 離鬪訟咒詛惡)_瞋恨心出發,導致鬥爭、諍訟、咒詛、謀害等種種不道德的行為,這也可以因念藥師如來的聖號而得解除。

復次,曼殊師利!若諸有情,好憙(ㄒㄧˇ)乖離,更相鬪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ㄔㄚˋ)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厭魅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

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凌,互為饒益。

得善益(1. 得往生淨土益)_

復次,曼殊師利!若有四眾:苾(ㄅㄧˋ)芻(ㄔㄨˊ),苾芻尼,鄔波索伽、鄔波斯伽,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

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得善益(2. 得天國益)_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

得善益(3. 得人間益)_

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ㄔㄚˋ)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註,十善道:(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不貪、不瞋、不邪見。

得善益(4. 得生丈夫益)_

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正宗分

1B. 如來開示,善巧方便,持咒治病(Page 110~119)

復次,曼殊師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ㄌㄨㄢˊ)、乾(ㄍㄢ)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ㄏㄥˋ)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祈求願滿。」

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ㄐㄧˋ)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

「南謨(ㄇㄛˊ)〔皈依〕薄伽伐地〔世尊〕,鞞(ㄆㄧˊ)殺社窶(ㄐㄩˋ)藥師〕,薜(ㄅㄧˋ)琉璃〔琉璃〕,鉢(ㄅㄛ)喇(ㄌㄚˋ)婆〔〕,喝囉(ㄌㄚˋ)闍(ㄕㄜˊ)也〔〕,怛(ㄉㄚˊ)陀揭多耶〔如來〕,阿囉(ㄌㄚˋ)喝帝〔應供〕,三藐三勃(ㄆㄨˊ)陀耶〔等正覺〕。怛(ㄉㄚˊ)姪他(ㄊㄨㄛ)〔即說咒曰〕:(ㄨㄥˋ)!鞞(ㄆㄧˊ)殺逝〔〕,鞞(ㄆㄧˊ)殺逝〔〕,鞞(ㄆㄧˊ)殺社〔〕,三沒(ㄇㄛˋ)揭帝〔普度〕,娑(ㄙㄨㄛ)訶(ㄏㄜ)〔速得成就〕!」

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

「曼殊師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淨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

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正宗分

1B. 如來開示,善巧方便,供養受持(Page 119~146)

供養得護持益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ㄐㄧㄠˊ)齒木,澡漱清淨,以諸香華、燒香、塗香,作眾伎樂,供養形像。

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

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ㄅㄛˊ)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曼殊以種種方便,令人得聞藥師聖號)

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華鬘(ㄇㄢˊ)、瓔珞、幡(ㄈㄢ)蓋、伎樂(ㄩㄝˋ),而為供養;以五色綵,作囊盛之;掃洒(ㄙㄚˇ)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諸天護持修學藥師法門的人)

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受持加被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種種幢(ㄔㄨㄤˊ)幡(ㄈㄢ)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讚,右繞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釋迦佛對修持藥師法門的儀軌,先加以說明)

獲福益

隨所樂(ㄧㄠˋ)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我們修學佛法,要以證得法身慧命,具備功德法財,登法王位,以及有誠實和忍辱的德性為願望,這才是藥師法門的最高境界。Page 134~135)

免難益(1. 百怪出現難)

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

免難益(2. 一切怖畏難) (Page 136~138)

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羆(ㄆㄧˊ)棕熊、毒蛇、惡蠍、蜈蚣、蚰(ㄧㄡˊ)蜒(ㄧㄢˊ)簑衣蟲、蚊、虻(ㄇㄥˊ)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

免難益(3. 內亂外患難) (Page 139~140)

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免難益(4. 毀犯墮落難,毀犯尸羅,墮三惡趣) (Page 140~143)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ㄅㄧˋ)芻(ㄔㄨˊ)二百五十戒、苾芻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

免難益(5. 女人生產難) (Page 143~146)

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正宗分

1C. 如來開示,德行叵(ㄆㄛˇ)思 (Page 146~156)

信解難得

問答決定 (Page 146~151)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否?」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信謗德失 (相信不疑有何功德,誹謗不信有何過失?) (Page 151~153)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身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返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解希有 (Page 153~155)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繫菩薩〔即下一生就成佛的補處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

功德無盡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正宗分

2. 菩薩弘傳 (Page 156~182)

開示弘通

救病難以延命 (Page 156~168)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

「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羸(ㄌㄟˊ)瘦,不能飲食,喉脣(ㄔㄨㄣˊ)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ㄊㄧˊ)泣圍繞。

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ㄧㄢˇ)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

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然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幡,或有是處,彼識得還。

如在夢中,明了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ㄋㄢˋ),亦不造作諸惡之業。

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云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幡燈,復云何造?」

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ㄅㄧˋ)芻(ㄔㄨˊ)僧;晝夜六時,禮拜供養彼是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ㄓㄜˊ)手;應放雜項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ㄏㄥˋ)惡鬼所持。

救國難以延命 (Page 168~172)

復次,阿難!若剎(ㄔㄚˋ)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離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繫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穀稼(ㄐㄧㄚˋ)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悉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

救眾難以延命 (Page 173~174)

阿難!若帝后、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綵女、百官、黎庶,為病所苦,及餘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幡,然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花,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問答釋疑 (Page 175~180)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

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ㄏㄥˋ)死耶?是故勸造續命幡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

阿難問言:「九橫云何?」

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ㄨㄤˇ)魎(ㄌㄧㄤˇ),請乞福祐,欲冀(ㄐㄧˋ)延年,終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ㄉㄠˋ)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

二者、橫(ㄏㄥˋ)被王法之所誅(ㄓㄨ)戮(ㄌㄨˋ)。

三者、畋(ㄊㄧㄢˊ)獵嬉戲,耽(ㄉㄢ)婬嗜酒,放逸無度,橫(ㄏㄥˋ)為非人奪其精氣。

四者、橫為火焚。

五者、橫為水溺。

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噉(ㄉㄢˋ)。

七者、橫墮山崖。

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

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

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結勸修度 (Page 180~182)

復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於性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正宗分

3. 藥叉誓護 (Page 182~188)

爾時,眾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

宮毘(ㄆㄧˊ)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

頞(ㄜˋ)(ㄋㄧˇ)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

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毘(ㄆㄧˊ)羯羅大將。

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國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爾時,世尊讚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流通分 (Page 188~191)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牢記此三個經題,依其意義的提示,去恭敬受持。)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健達縛〔即乾闥婆,是一位天樂神〕、阿素洛〔阿修羅〕、揭路荼(ㄊㄨˊ)〔即迦樓羅,金翅鳥〕、緊捺(ㄋㄚˋ)洛〔即緊那羅,善歌能舞,是神是人,令人莫辨,故名為疑神〕、莫呼洛伽摩睺羅伽大蟒蛇,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無論是聲聞眾、菩薩眾,或是人天眾,都充滿了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