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暑期班

(境行果)

2021.08.11 (三)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上課1_摘要

日期:2021.08.11 (三)

時間:19:00~21:0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教育版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共26人

課程摘要:

19:00~21:00

1. 鬆身(阮淑妙老師):心要鬆,以拳架的基本要領(鬆膝落胯、力量來自於腳底等)來鬆身。

2. 師門介紹(連傑義老師):鄭曼青宗師、鞠鴻賓太老師、王錦士老師。

3. 練拳的次第(連傑義老師):鬆、氣、柔、勁。

4. 拳架介紹(連傑義老師&阮淑妙老師):以預備式及起式,簡介鄭子太極拳37式的五個基本特色(舒展筋骨、氣功、武術、肢體藝術及人生哲學)與五個基本要領(鬆沉、虛實、轉腰、中正、美人手)。

5. 五個基本要領乃由羅邦楨太師伯所揭示,為初學者之學習綱要。鬆沉、虛實、轉腰、中正、美人手有其次第,且要同時做到,亦即是太極拳的『整』。

6. 五個基本要領可以逐步擴充,如轉腰更深一層的意思是:腰不動則手不動、腰不動則腳不動,手腳皆是隨腰動,也就是上下相隨。中正可以衍伸至小千斤墜(頭頂懸、神灌頂)及大千斤墜(尾閭中正)。

7. 沉肩必先墜肘,鬆膝自然落胯。

週五(8/13) 晚上07:30~09:00 Google Meet:

複習兼研讀王錦士老師之『練拳心要與次第』


2021.08.13 (五)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共修1_摘要

日期:2021.08.13 (五)

時間:19:30~21:3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約11人

課程摘要:研讀王錦士老師之『練拳心要與次第』


2021.08.18 (三)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上課2_摘要

日期:2021.08.18 (三)

時間:19:00~21:0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教育版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應到31人

課程摘要:

19:00~21:00

1. 鬆身(阮淑妙老師):心要鬆,以拳架的基本要領(鬆膝落胯、力量來自於腳底等)來鬆身。

2. 拳架介紹(連傑義老師&阮淑妙老師):以四正手(掤、捋、擠、按)的詳細分解動作,同時介紹鄭子太極拳37式的五個基本特色(舒展筋骨、氣功、武術、肢體藝術及人生哲學)與五個基本要領(鬆沉、虛實、轉腰、中正、美人手)。

3. 掤、捋、擠、按稱為四正手,因為進攻者(擠、按)給予對方的力量都是垂直於對方的身體,防守者(掤、捋)所對付的也是來自對方垂直的力量(按、擠)。

4. 按:假想兩手控制對方的手腕與手肘,故兩手間的距離不能太寬或太窄。這個規格要求乃與武術運用有關,同時適用於起式、單鞭、提手上勢、採、手揮琵琶等。

5. 掤:手肘略低於手腕,實際運用時利於將對方的力量引進落空;手腕位於手肘的前方,上手臂水平方向約成135度角,實際運用時可將對方的部分垂直力轉為手臂的軸向力,善用身體的結構。

6. 捋:右上手臂垂直方向亦約成135度角,模擬搭接在對方左手肘外側(中捋)。

7. 擠:當按向對方的垂直力,對方落胯轉腰後將變成切線力,且無法通過對方的中心點。利用擠,兩手的合力將可垂直於對方身體且通過身體的中心線。

8. 四正手猶如數學(或算數)裡的加減乘除,非常重要,故在37式裡反復出現。

9. 太極拳的招式,招招可用,但若功夫不到家,則無任一招可用。

10. 落胯轉腰非常重要,沒有落胯轉腰很多動作都是手動,而且無法緩慢而均勻。實際運用時,落胯轉腰可以將對方的垂直力轉為無害的切線力;反之,也可以將已落空的切線力,利用落胯轉腰變成具有攻擊力的垂直力。

週五(8/20) 晚上07:30~09:00 Google Meet:

研讀鞠鴻賓太老師之『太極拳十三字訣』

2021.08.20 (五)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共修2_摘要

日期:2021.08.20 (五)

時間:19:30~21:3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9人

課程摘要:

研讀鞠鴻賓太老師之『太極拳十三字訣』:平正均勻、鬆靜沉柔、輕靈圓活整

相片說明:

2021.08.20 (五) 台中靜思堂_境行果視訊共修

2021.08.25 (三)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上課3_摘要

日期:2021.08.25 (三)

時間:19:00~21:0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教育版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應到31人

課程摘要:

19:00~21:00

1. 鬆身(阮淑妙老師):心要鬆,以拳架的基本要領(鬆膝落胯、力量來自於腳底等)來鬆身。

2. 拳架介紹(連傑義老師&阮淑妙老師):單鞭、提手上勢及四隅手(採、挒、肘、靠)。

3. 掤、捋、擠、按稱為四正手,因為進攻者(擠、按)給予對方的力量都是垂直於對方的身體,防守者(掤、捋)所對付的也是來自對方垂直的力量(按、擠)。

4. 採、挒、肘、靠稱為四隅手,因為進攻者給予對方的力量是斜向軸向力(採)、或者是一左一右的剪力(挒)、或者是與身體成45度角(肘、靠)。

5. 拳架裡兩手要假想控制對方的手腕與手肘,故兩手間的距離不能太寬或太窄。這個規格要求乃與武術運用有關,同時適用於起式、按、單鞭中之左顧、提手上勢、採、手揮琵琶等。

6. 落胯轉腰非常重要,沒有落胯轉腰很多動作都是手動,而且無法緩慢而均勻。實際運用時,落胯轉腰可以將對方的垂直力轉為無害的切線力;反之,也可以將已落空的切線力,利用落胯轉腰變成具有攻擊力的垂直力。

週五(8/27) 晚上07:30~09:00 Google Meet:

探討從預備式至靠,有那些動作可以單獨重複練習(單練)

2021.08.27 (五)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共修3_摘要

日期:2021.08.27 (五)

時間:19:30~21:3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10人

課程摘要:探討從預備式至靠,有那些動作可以單獨重複練習(單練)

1. 渾元樁:(a)標準渾元樁 (b)兩手掌交疊、一前一後,置於小腹前 (c)兩手掌交疊、

一上一下、拇指相對,置於小腹前 (d)兩手環抱於胸前,指尖相對。

2. 連續起式

3. 左掤(樁)

4. 太極步

5. 左右轉步

6. 連續捋

7. 連續按:(a)左腳在後、(b)右腳在後。

8. 單鞭(開展樁)

9. 提手上勢(川樁)


2021.09.01 (三)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上課4_摘要

日期:2021.09.01 (三)

時間:19:00~21:0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教育版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應到31人

課程摘要:

19:00~21:00

1. 鬆身(阮淑妙老師):心要鬆,以拳架的基本要領(鬆膝落胯、力量來自於腳底等)來鬆身。

2. 拳架介紹(連傑義老師&阮淑妙老師):白鶴亮翅、左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及進步搬攔捶。

3. 複習:掤、捋、擠、按稱為四正手,因為進攻者(擠、按)給予對方的力量都是垂直於對方的身體,防守者(掤、捋)所對付的也是來自對方垂直的力量(按、擠)。

4. 複習:採、挒、肘、靠稱為四隅手,因為進攻者給予對方的力量是斜向軸向力(採)、或者是一左一右的剪力(挒)、或者是與身體成45度角(肘、靠)。

5. 提手上勢、白鶴亮翅這兩個招式都是在伸展筋骨至極限:兩腳尖方向成90度角,虛實分清、腰胯轉正,兩腳成1/3肩寬(提手上勢)或1/2肩寬(白鶴亮翅)。

6. 進步搬攔捶:右手搬乃利用墜肘將拳提至胸前,左手攔帶劈兼具守(攔)與攻(劈),左腳利用右腳的落胯鬆沉畫一弧線跨出去,定式時左右腳成一肩寬。

7. 太極十三勢:(a)四正(掤、捋、擠、按) (b)四隅(採、挒、肘、靠) (c)五行(進、退、左顧、右盼、定)

週五(9/3) 晚上07:30~09:00 Google Meet:

研讀王錦士老師2013年之文章:『如何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好教練』(已收存於『竹中投共修網』內)


2021.09.03 ()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共修4_摘要

日期:2021.09.03 (五)

時間:19:30~21:3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7人

課程摘要:

研讀王錦士老師2013年之文章:『如何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好教練』(已收存於『竹中投共修網』內),從己立到立人的完整敘述。

1. 鄭宗師"善與人同”的核心價值,即是武德與技藝同步修練的崇高精神

2. 正確認識太極拳,勿流入勝負、高下之爭

3. 確立練拳的目標,己立然後立人

4. 教學相長:己立又立人

5. 享受練太極之樂趣

對上:感恩/尊重老師、學長的教導。

對下:提攜指導後輩,除可教學相長外,薪傳的精神也在此。

對平輩(師兄弟/姐妹):與同好分享。

對外:中華武術各有巧妙不同,尊敬各門各派的武術。

對內:加入一個好的團體,然後群策群力,團結力量

6. 太極拳之聞思修證:老實練拳而已

2021.09.08 (三) 台中靜思堂暑期班(基礎班_境行果)視訊_上課5_摘要

日期:2021.09.08 (三)

時間:19:00~21:00

視訊軟體:Google Meet 教育版

講師:連傑義/阮淑妙

參加學員:應到31人

課程摘要:

19:00~21:00

1. 鬆身(阮淑妙老師):心要鬆,以拳架的基本要領(鬆膝落胯、力量來自於腳底等)來鬆身。

2. 拳架介紹(連傑義老師&阮淑妙老師):如封似閉、十字手。

3. 複習:掤、捋、擠、按稱為四正手,因為進攻者(擠、按)給予對方的力量都是垂直於對方的身 體,防守者(掤、捋)所對付的也是來自對方垂直的力量(按、擠)。

4. 複習:採、挒、肘、靠稱為四隅手,因為進攻者給予對方的力量是斜向軸向力(採)、或者是一左一右的剪力(挒)、或者是與身體成45度角(肘、靠)。

5. 複習:一次注意一項規格要求,如(1).兩手間之距離與肩同寬、手腕齊肩高、美人手。(2).兩腳齊肩寬、前腳腳尖朝向正前方、後腳腳尖成45度角。(3).虛實分清等等。

6. 創意表演示範至(十字手):連傑義老師(左式)&阮淑妙老師(右式)

2021境行果五堂課總摘要

1. 視訊上課共五天10小時

8/11, 8/18, 8/25, 9/1, 9/8,均為周三晚上07:00~09:00,於靜思堂403教室由連傑義老師及阮淑妙老師進行解說與示範,謝明娟班長與邱建霖師兄協助現場Google Meet會議進行,學員於家中進行視訊研習。

2. 視訊複習/共修共四天8小時

8/13, 8/20, 8/27, 9/3,均為周五晚上07:30~09:30,由連傑義老師及阮淑妙老師於家中召開Google Meet視訊會議,複習/共修/研讀王錦士老師與鞠太老師心法要領(收存於『竹中投共修網』內)


3. 研讀項目

(1).王錦士老師:『練拳之心要與次第』

(2).鞠鴻賓太老師之『太極拳十三字訣』

(3).王錦士老師2013年之文章:『如何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好教練』

4.

(1). 太極拳的五個基本特色是:

舒展筋骨、氣功、武術、肢體藝術及人生哲學,

(2). 必須規格(如兩手一肩寬/齊肩高、兩腳一肩寬/前腳腳尖朝向正前方等等)、 要領(如利用鬆沉進行虛實變化、沉肩墜肘、鬆膝落胯、手腳均隨腰動等等)均達到需求,才能顯示此基本特色。

(3). 鄭子太極拳37式的套路設計,如文章的鋪陳一樣,有啟承轉合,次第展開。亦有如古典音樂的呈式部(預備式至十字手)、發展部(抱虎歸山至玉女穿梭)及再現部(玉女穿梭後之掤捋擠按至合太極)。

5.

(1). 自立階段

(a). 基本功先練好,如平行貓步(前、後)、太極步、左右轉步、站樁(渾元樁、提手上勢、手揮琵琶)

(b). 先把拳架練好、再練推手、太極劍等兵器。練推手與兵器,是利用推手與兵器檢驗自己的拳架要領等是否夠鬆柔、是否皆利用落胯轉腰帶動手腳等?

(c). 善用單練,如按、單腳雲手、踹腳等,利用單練把基本腰腿練好。

(d). 每個階段注意一項要求即可,勿貪多。如手的規格、腳步的規格、虛實分清、落胯轉腰、上下相隨、形開氣合等等。

(e). 規格與要領乃互相依存:

(i). 如兩腳左右一肩寬不夠,將影響後續的落胯轉腰,造成轉腰後腰胯不正(規格影響要領,要領再影響規格)。

(ii). 又如左掤時,若右腳的鬆沉度不夠,無法利用右腳的鬆沉將左腳直線跨出,將影響後續的左右一肩寬(要領影響規格)。

(iii). 再如右掤時,若左腳的鬆沉度不夠,無法利用右腳的鬆沉將右腳向右前跨出,也將影響後續的左右一肩寬(要領影響規格)。

(2). 立他階段

(a). 教學相長

(b). 加入一個好團體,互相激勵、互相提攜。

6. :每個人體驗不一樣,如

(1). 調身、調息、調心。

(2). 動禪:心緣一境,意念融入動作中。

(3). 某些動作單練(如單腳雲手),可以強化內氣、幫助睡眠。

(4). 增加身體的反應與平衡感

(5). 與不同的音樂配合,有藝術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