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證據

河川×人×土地 

  簡媜於〈水證據——給河流〉中,描繪童年在冬山河畔生活的過往,藉由人河互動,傳達她對這片土地的深濃眷戀。本回的「國文素養培力多」帶領讀者們潛進河流,一窺人與河川的共存回憶。當「人定勝天」的思維隨時代進步而有所翻轉,我們應如何去看待大自然同時充滿暴戾與溫柔的多面性格?此外,我們也要和讀者一起追溯大河與文明的起源、探討河川治理與復育的議題從而延伸至對自然、環境、土地的關懷與認同,最後尋覓一條屬於自己的河川,繪製出一幅獨一無二的文學地圖。

一、的暴戾與溫柔

1。肆虐

河水氾濫時,大水迅猛,瞬間便吞噬眼前景色,彰顯大自然凶暴無情的一面,而人類在自然單方面的蹂躪下,僅能盡可能地在風雨初始前搶救生活物資,避免損失擴大。

〈水證據〉中的河水泛濫之景

冬山河:鋪天蓋地的水 

河水暴漲,淹水速度如眨眼,轉瞬間,水淹腳踝,不一會兒,爬上小腳肚,說幾句話功夫,已到膝蓋高。人以為土地遼闊無邊,得下多大、多久的雨才能積水一吋啊!這道理本沒錯,可惜全被洪水破解,一旦水開始淹,就像全世界的雨都落在你家一般。所有地標、疆界、平地、屋舍、速度、方向……的認知系統全被粉碎;水,是唯一的空間與時間,水是唯一的存在。 

搶救物資

大人們急著搬運穀倉內稻穀、搶救日用器物,七、八歲的你則必須遵從指示,火速至竹叢縫、草垛上搭救被風雨嚇呆的三兩隻雞鴨;或是揹起竹籮至菜園拔光所有蔬菜,以免水退後必須連吃一週豆腐乳、蘿蔔乾、醃冬瓜、醬瓜、鹹菜。你總是戴上那頂炸了花的破斗笠,披著半身塑膠布,認分地做每件事,既不畏懼也不抱怨。 

人類面對水災

九州的球磨川是日本著名三大急流之一,觀光客多來此地體驗泛舟活動。在2020年七月,日本受到梅雨和低氣壓影響,九州熊本地區發生嚴重水患,因球磨川嚴重暴漲,洪水衝破了橋梁,不但造成河岸周圍有11處被淹沒,甚至有一處決堤,使得三十多個區域陷入一片水鄉澤國,孤立無援,此事件更成為九州南部50年觀測史以來,最為嚴重的紀錄。

在事後的檢討報告中,也不乏許多質疑聲浪出現,認為明知具有氾濫危機的潛在風險,政府為何沒有積極推動治水,而當時反對治水建設計畫的熊本縣知事也於水災過後向外界致歉。2018年西日本平成最惡豪雨的受災戶也曾感慨地提及遺母的話:「(家鄉)這裡曾淹過水,但災害總是會發生在大家遺忘的時候。」 

國在2020年五月下旬的連續豪雨使得河水溢流,爆發嚴重水患,從六月起,七百多條河流的水位超越警戒線,甚有複數以上的河流同時爆發流域性的洪水,不只人民流離失所,城市內部的積水也難以排出因為水災而坍塌的房屋更多達一萬七千棟,更波及七月時的中國高考,使部分考區時間延期。其中尤以長江中下游地區最為嚴重,根據中央大學衛星圖顯示,此處有超過三分之一個臺灣的耕地被淹沒,而浸泡在水裡的城鎮與村落則相當於八個臺北市面積。

此次水災發生於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疫情不止造成各地水壩維修檢測等工程多次受阻,由於蓄水量屢至新高,媒體輿論亦多方關切長江三峽大壩的安全問題,凸顯了人類與河流的衝突。 

2。孕育生機

河流固然會招來破滅,然而亦孕育出生命,自古以來,舉凡食衣住行育樂,河流便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過去人們引水灌溉,在溪邊清洗衣物,遍布於四周的砂石也被用於建材之上,航運更是古時南來北往的重要交通手段,這也是為何世界四大古文明皆起源於大河兩岸。到了現代,頻繁出現的泛舟和溯溪等娛樂活動,昭示著人與河流越加緊密,該如何和河流共存共榮,也是我們亟欲探討的課題。 

〈水證據〉中與河共生的美好回憶

簡媜有感於生機勃勃的小河已然遠去

當摸蜆小孩聽到母親喊叫,上了岸一路水淋淋地跑回家時,那河靈尾隨在後,一溜煙地跟著進屋,躲在湯裡,藏入澡盆內,甚至與孩子同眠,又在半夜的童尿中現身。你猜想每個孩童的書包裡都有一條河靈,要不,為什麼好好的路不走,偏要走河岸呢!走著走著,孩子們總會發現「河裡有我」,我笑他笑,我委屈他也委屈。待年歲長了,當聽到熟識的河被截肢或被傾倒有毒溶劑時,才察覺原來我之中也有河』,那河藉淚水浮現。 

文明的搖籃:大河的今昔變化

河流氾濫孕育了生機,然而她們現在卻深受汙染之苦。 

美索不達米亞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每年皆會有氾濫情形出現,位於中央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受其恩惠,下游地區在洪水退去後,總會留下富有礦物質和有機物的肥沃土壤,替種植農作物奠定了基礎,又因地區乾燥少雨,自古即發展出便利的灌溉系統,使該區不只成為人類最古老的文明起源,也建構出最早的城市。

但隨著時代推進,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的汙染逐漸浮上檯面,2008年的原油外洩和2018年數千公噸的鯉魚暴斃,都凸顯當地淨水設施不完善,以及重金屬汙水排放嚴重等問題,而伊拉克地區未曾止息的戰火,也是當地汙染進一步加深的原因之一。

中國

黃河、長江

古代的中國文化以黃河中下游與長江為中心,隨支流向外輻射至沿海地區。長江與黃河地區在西元前便出現以農耕為主的社會,依據氣候差異,黃河地區主食為小米,而長江流域主食則為稻穀,成為之後文明延續的泉源,發展出了夏、商、周三代王朝。

文明依附黃河、長江,過度開發使她們生機枯萎,黃河因長期種植作物和人為活動,導致水土流失嚴重,農工商耗水量龐大,河水被過度抽取,生態系統受破壞。長江也面臨相同問題,長江白鱘在2020年初宣告滅絕,興築水壩是使牠滅亡的推手除此之外,整個水系還陷入周遭湖泊急遽萎縮的窘境,可蓄水量大幅減少,2020長江水災時,鄱陽湖便因可蓄水量不足而多處潰堤失守

埃及

尼羅河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讚嘆:「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正說明了尼羅河帶給埃及的諸多便利,每年夏季的氾濫讓這些農地愈加肥沃,同時也是埃及居民們往來河岸兩旁都市的交通要道,豐沛的水源充分地滋養了這塊地區,替古埃及三千多年的文明打下基礎。

埃及仰賴尼羅河,城市亦依河而建,文明演進卻讓汙染腳步更為迅速。河岸工廠排放的工業廢水和汙物是最大的汙染源,不只因廢棄物的成分複雜,傳統的汙水處理技術也難以跟上變化;農地排出的殺蟲劑,也大幅增加了淨水難度;而觀光產業興起所伴隨的船隻汙染與人為垃圾,都讓這條河逐漸死去。

印度

印度河

古印度的範圍包含今巴基斯坦與印度,而圍繞著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則位於巴基斯坦。居民們依水而生,不但開挖溝渠和大型運河,為因應印度河的氾濫,人們又興建了嚴謹的排水系統,讓洪水迅速退去又能保留下肥沃土壤,亦建造大型水庫積蓄多餘的洪水和雨水,使水資源得以被充分利用。

然而如今的印度河陷入空前危機,滋養文明的古河淪為廢棄垃圾的堆積場,水質酸化嚴重,河水被檢測出高濃度的鹽度和砷含量,魚群也消失了。建設於上游的水庫困住曾生養文明的淤泥,過多的水壩和攔河堰抑制河水奔流入海的本能,過去豐沛的河水正逐漸縮減。而與周邊國家的衝突不斷,更使沿岸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面臨著水資源不足的困境

🔔🔔建議搭配:

活動A、大河悲歌

河岸城市

河流的今昔變化令人傷感,然而人類無法遠離水資源,那些依河而生的城市們該如何自處?又該怎麼拯救這些母親大河? 

(片長13:14,建議可觀看05:10~10:10)

💡新加坡:加冷河 

2006年起,新加坡政府正式啟動「ABC水計畫」(活、美淨化),強化水資源運用和恢復河川風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為「加冷河」。加冷河為新加坡最長的一條河流,曾大型排洪的排水道,兩岸皆以鋼筋水泥構成,屬於傳統三面光的水利工程

設計公司棄舊有整治手法,一改原先筆直的水道,將河道拓寬至一百公尺,並增加彎道,讓河流彎進隔壁的碧山公園,藉此降低河水流速,同時拆除原先的水泥岸來避免水土流失。設計期間捨棄人工建材的護欄,而改以椰子殼或石頭這些天然材質來應對洪水,而洪水亦能迅速消退,讓周遭居民生活更加安全。  

坦白說,創造自然的河川遠比打造水泥河道更困難;「那些看起來很自然的設計,其實最難。」設計總監鮑爾說,在設計時他師法自然,認為過去講求「不被淹的水泥城市,勢必得轉型成「不怕淹」的韌性城市,讓沉寂都市裡的河川恢復成以往生機蓬勃的動態河流。在加冷河的改造後,不但擴大防洪效用,更帶動周邊發展,促使居民自發性地維護生態,甚至讓瀕危的江獺重返大河

如今,已有九十多隻水獺住在新加坡,牠們成為城市水獺,在橋樑中築巢,公園裡奔跑,也在池塘與河岸捕魚,教養下一代。新加坡人喜歡這群愛玩、毛皮光滑閃亮的城市居民,人們也組成守望水獺的志工組織,幫助減低人與水獺之間的衝突,協助牠們在新的棲地生活下去。

👉關於河岸城市該如何轉型,可配合三民東大教材中普高國文三《課外閱讀文選》〈自學篇章1防災教育單元:從想像到實踐:打造一個海綿城市〉  

🔔🔔建議搭配:

活動B、河岸都市新加坡

二、治理與復育 

簡媜眼中尚未被整治的河川印象

1。河川生態工法

生態工法以「都市生活方式」和「空間設計」兩種面向作為主軸。

河川治理(River Governance) 

  河川治理為結合都市生活方式的再造運動,以社區營造為中心思想,讓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和河川流域相配合。藉由和社區團體協會或當地文史工作室等團體共通合作,推動在地參與,強化整體社區的凝聚力,促使民眾能自發性地維護河川,並對河流產生認同感,結合上至下的政策和下而上的配合,進而達成良性循環。 

河川復育(River Restoration)

  河川復育是針對河川本身,進行局部或全面重建清淨水質,以及維護周圍環境工作。這些河川原本間接或直接遭受人類活動影響,被過度開發後,導致當地原有的生態系失衡、瓦解。除了提升河川的生態功能和生態多樣性,復育工作更會擴及空間地景和社區轉化等層面,進而呈現出河川的文化價值。 

生態工法示例:

💡日本福岡縣柳川

日本語中的「里川」,即是指在村落周圍的自然環境,因適度開墾而形成生物多樣性的形貌,由於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若人類因現代化而和河川斷裂,不再維護其品質,便會導致汙染加劇,進而影響城鎮居民的生活與健康。

福岡縣的柳川即是如此,過去惡臭的運河讓人不堪其擾,政府本欲填平該水道,卻被當地環境水路局拒絕,他們發起在地公民參與方案,主動清理淤泥、垃圾,確保水流順暢。接著設置汙水處理,增加淨化設施。最後組織河川維護團體,喚醒民眾對於河川的認同。居民有了參與感和社區凝聚力,便逐漸降低亂丟垃圾的頻率。

整條河川的整治全靠當地商會和在地人的通力合作,讓河水逐漸還原成過去清澈模樣,已故日本導演高畑勳以此拍攝了紀錄片「柳川堀割物語」,正因居民與地方政府的努力,也讓柳川市贏得今日「九州威尼斯」的美稱。

2。還地於河

抽除兩岸水利工事,拓寬河道,將原本的防洪平原還給河流,讓河川能自由改道,在過往的防洪平原上溢流、氾濫,解除淹水問題。

💡荷蘭萊茵河、馬士河、須耳德河 

荷蘭作為一個防洪工程傲視全球的國家,時時與水爭地,更有「上帝造人,荷蘭人造陸」的豪語,但在2000年,荷蘭政府卻拍板定案了「還地於河」的決策,宣告荷蘭將與洪水化敵為友,從根本解決人水間的衝突

過去為了經濟發展,荷蘭人興築大量堤防來阻擋洪水,著名的景色風車更是他們重要的排水系統,堤防年年築高,但近年來他們意識到:「我們不能再築更高的堤防了,否則將會被關在一座10公尺高的牆內。」所有的防洪工程都建立在科學計算上,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洪災成因越來越複雜,終於讓工程師們承認再好的水利工程,都比不上讓自然去對抗自然還來得有效。

政府劃出原本屬於河岸的地區,降低河床高度,同時加寬兩岸之間的堤防間距,並撤除耕作農田與住宅聚落,計劃由地方政府主導,偕同當地居民共同制定設計方案,加強民眾參與度,讓還地於河的決策擴及成為全民運動,也獲得相當支持和配合。還原後的防洪平原一改過去以垂直堤岸為主的設計,轉為水平擴展,除此之外也積極復育過去綠地,使其充分發揮滯洪和蓄洪的功能。 

(片長12:34,建議可觀看00:58~04:16

3。島嶼的溪望

臺灣自2004年開始辦理生態治河,從過去以防災為主要目的的思維,慢慢轉化成接受河川原本面貌,但在河川復育上仍有很長一段路得走。  

(片長19:23,建議可觀看04:31~09:02、15:42~19:23兩段)

河川整治的迷思

自然環境下的野溪生態性多元,孕育出無數生命,但每到颱風或梅雨季節來臨時,暴漲的溪流總會被人們視為難以駕馭的猛獸,認為她們需要被「馴服」正如〈水證據〉中的冬山河。早年的整治多以水泥化覆蓋溪流兩岸,塑造整齊畫一的清潔感,近年則因環境議題抬頭,轉以號稱「生態工法」的方式來整治野溪。

每條河川水域都是一個複合的生態系統,生態工法固然是對環境破壞最小的工程,但若野溪流域原本並沒有人類活動,那麼整治本身就是在破壞生態。例如對河川左岸施工,結果導致右岸的淹水和土壤侵蝕更加嚴峻,便只好再次動工,而日復一日的整修也使民眾產生依賴性,一遇到淹水就立刻要求整治,形成惡性循環,使野溪處境更加艱困。

在恢復河川生命力的層面上,生態工法固然值得被採納,但臺灣近年來實施的生態工法多打著「親水」名義,多半只照顧讓人能接近水岸的需求,忽略「河川復育與生態永續」的本質,以臺中中興大學的康堤為例,施作工法以水泥護岸破壞了旱溪原有的邊緣地景,更侵擾河道邊緣的生態,造成當地原有的螢火蟲棲地被摧毀,雖然設計許多遊憩區域和人工草皮,卻已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衝擊。

三、讀一座島 

1。尋一條河

每個人都應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河川

尋覓自己的河川

簡媜的散文中常以「水」為意象,作為貫穿全篇寫作的基調,《天涯海角》一書中,甚至刻意以水、與水相關或魚字旁的字命題。而當提及故鄉宜蘭時,更是大幅描寫關於冬山河的回憶,成長路途上的水,除了有生生不息的象徵,也讓她領悟到那亦是生命的重生。

(片長1:58:12,建議可觀看0:25:12~0:34:07

每條河川都有其尊嚴,都有其故事,她曾沉重說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在河旁邊長大的,如果沒有,不是河川不要我們,是我們背叛了她。」臺灣主要河川二十四條,又有兩條跨市的河川,再加上其餘大小水系,共有一百多條,這些河流淌過你我的生活周遭,卻時常被人們視而不見。簡媜希望我們能帶著親情去理解河川,進而尊重、並喚醒我們心中,那一條最重要的生命所在。

從河而來

本篇文章節錄自《未來,一直來一直來》,記敘流經作者老家門前的馬武窟溪,先提整條溪流的流域、源頭,接著它對阿美族族民的影響,再說自己在溪流邊戲水玩耍、洗澡游泳、捉蝦鰻的經驗,敘述馬武窟溪覆蓋了他一整個童年。文中亦提及文明對於純樸族民的影響,從開始取物有度的捕撈,到最後學會電魚的過度,他明白,自此之後這條河流將越來越衰弱,淡淡語氣似是說明自己的無力,也變相說明了溪流最終的命運。並於末段感慨馬武窟溪曾帶給他們的豐富生活,是如今講究物質生活的年代所不能理解的。

文章節選自《筆記濁水溪》一書,全書以濁水溪為伴,自下游溯源而上,全文簡述濁水溪源頭、上、中游,再著重寫下游故鄉溪州,並敘述童年遇到暴雨時,常在半夜被父親喚醒,要求去查看河堤安危的記憶。接著提及自己終於面對到濁水溪發大水的生命體驗,進而衍生出對河流演變的回憶,不單是對河相的描繪,也是對濁水溪的依戀與情感。

在我的河流回憶中,他提及濁水溪雖濁但不汙,雖黑卻不髒,是生命的源頭,也是肥沃了整片平原的功臣。「濁水溪」中富含有機質的黑泥,養育了周遭的農作物,在炎熱天氣裡,鄉下孩子們躍入水中,隨著溪水,一路「淌」回家,這是他們那個年代,全鄉男孩共有的回憶。

2。斯土有情

別在自己的土地上活得像個異鄉人

如果可以飄浮於空中,你希望找到一條最像童年河的溪流,先至源頭處,像祝福嬰兒一般願她一生平安、燦爛,然後重溫靜靜地坐在岸邊聆聽河水的幸福。」

你希望那是個清晨,因為微風與細膩的陽光最能讓河與人相互留下深愛的證據。這證據會長成一株水草,不斷地在河面及你的心頭招搖。 

〈水證據〉中,透過簡媜描繪童年回憶來呈現冬山河的水文特性,並抒發河川對自我生命的啟發,我們能看出這條大河不僅僅流淌了她的故鄉,更流盡了她一整個童年,甚至在離鄉之後,這條大河仍奔流於她的血脈中「待年歲長了,當聽到熟識的河被截肢或被傾倒有毒溶劑時,才察覺原來『我之中也有河』,那河藉淚水浮現」一句,不僅道盡她對傷痕累累的母親河之不捨,亦藉此傳達出對故鄉土地的認同 。

簡媜在國一那年喪父,父親早逝讓她在日後創作中,不斷追尋「父親」的原型。〈漁父〉所傳遞的情感真摯而濃厚,表現親子間與生俱來的深切情感。全文在述說對父親的懷想時,同樣伴隨著對河川的記憶:河畔洗衣、野薑花與野蕨嫩莖、摸蛤蜊時河砂在腳趾間流竄的觸感,以及篩起洗衣婦人人家的鈕扣,躲在河洞裡準備嚇父親的緊張興奮。文中她感慨,自己擁有一條河流,於簡媜而言,冬山河不只是她與童年的連結,也是和父親的牽絆,更是與故鄉土地切不斷的臍帶。

👉關於簡媜的土地認同,可配合三民東大教材中普高國文三《議起玩國文》的「課前引導」單元:作家對於土地的理念  

我們的桃花源

清朝時期,便已在《臺灣府志》中描繪了臺灣景物,並評定出「臺灣八景」,分別是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雞籠積雪、東溟曉日、西嶼落霞、斐亭聽濤、澄臺觀海。設立「八景」已然是編修地方誌的傳統,除了體現視覺上的美感,亦是當代騷人墨客們對土地認同所歌詠出的生命感懷,更象徵該時代的個人或區域美感。到了2005年,觀光局又重新票選出「新臺灣八景」,分別是臺北101、臺北故宮博物院、日月潭、阿里山、玉山、高雄愛河、墾丁和太魯閣峽谷,這也是首次有人文景觀入選。

雖然「土地認同」乍聽十分抽象,但當人們透過身歷其境的體驗,開始認識足踏之地的歷史、風土與人文,終能對土地產生喜愛。而當人能真誠感受到自己腳下的土地之美,那才會成為真正屬於我們的桃花源。

人與土地密不可分,在「土地認同」上,除了依附於自然景觀外,更可擴展到風景名勝、歷史古蹟、觀光景點等。過去為增加居民對在地的認同感,地方政府先後推出了各地的特色地圖,近年來,更結合文學作家,推出「文學地圖」。

各縣市對於文學地圖的形勢發展不一,但同樣深具當地特色,部分地區結合文學作品與景點,利用文學作品帶領讀者深入當地,亦有以作品訊息為基底,再加上個人喜好,形成自己獨有的文學地圖,又或者有邀集作家們,以特定區域為主,各自書寫自己在當地的生活印記,讓讀者們能實地探訪。

而國立臺灣文學館更推出「台灣地景文學閱讀與創作APP」,依據作品的地點標註GPS,讓文學不再停留於平面紙本,能鋪展在臺灣地景上,使用者也能以創作者的身分在定位地點寫下心情點滴上傳,或自行規劃路線,設計專屬自己的文學地景。

🔔🔔建議搭配:

活動E、從河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