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熊記

人×動物×共存 

在〈尋熊記〉中,黃美秀記敘首次在山林裡繫放黑熊的緊張經過,在過程中反思了人類與黑熊、自然之間的關係。

本回的培力多,首先從課文「走入山林,看見動物生存困境」的概念進一步延伸,從進入山林的人類與離開山林的動物的兩種角度,帶領讀者逐層探討其中蘊含的議題。接著從動物的繫放與後續的追蹤研究出發,分享運用科技追蹤動物的案例,並由公民科學的方式,讓人人皆能為研究與保育貢獻心力。最後,看看人們是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動物保育,省思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麼,一同邁向通往人類與動物共存的未來。

一、我們與動物的距離 

〈尋熊記〉為黃美秀早年深入山林,與黑熊展開近距離接觸的野外調查紀錄,她提到:「由於野外臺灣黑熊的基本資料付之闕如,所以任何資料都是第一手的,都是幫助我們揭開黑熊神祕面紗的珍寶。」在捉放黑熊的過程中,黃美秀也切身體悟到黑熊因人類所受的傷害,進一步加深對黑熊生存環境的關心。 

1。當人類走入山林 

〈尋熊記〉中,記述黑熊因獵人陷阱而斷掌:「讓我震驚的是,牠的左前腳沒有任何腳趾,腳掌整個不見了,只剩下被截肢後的癒合痕跡。牠的右後腳的第五趾,特別短小,腳爪也不見了。大哥隨即脫口而出,這隻熊曾被獵人的陷阱捉過,而且可能不止一次。」

隨著人類對土地的開發與利用,動物的生存空間遭到壓縮,以臺灣黑熊面臨的生存威脅為例,人類的活動範圍擴張造成自然棲地的喪失,限制了黑熊的活動空間,殘存的棲地變得破碎,更會阻礙黑熊族群的基因交流;近年來,山林旅遊、露營與登山活動愈發盛行,鄰近動物棲地的淺山區湧入大量人潮,使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干擾,而人類與黑熊的活動空間重疊,更易引發人熊間的衝突;便捷發達的道路系統,讓人類得以走入山林,享受自然,卻也提供獵人輕易入侵棲地與載運熊體的途徑,加劇了非法狩獵的情況。

由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及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路合作發表的「人類足跡指標」,從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夜間照明、道路系統等數據資料,反映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希望藉由人類足跡地圖,協助學者擬定生態保育計畫、研究人類與環境的互動。而新的研究報告更發現,在人手一機的現代社會中,手機的訊號覆蓋率亦有助於判別出人為干擾嚴重的區域。當人類的足跡深入山林與棲地,動物們又該何去何從?

2。當動物走出山林

南安小熊  

2018年7月在花蓮縣卓溪鄉,遊客發現有隻小黑熊在南安瀑布登山步道附近徘徊,黃美秀推斷小黑熊和熊媽媽可能是受人類食物的香氣吸引而來到此地,又因受到登山遊客的驚嚇,黑熊媽媽才會留下小熊獨自離去,原先黃美秀希望讓小熊在原地等待母熊,但在消息傳開後,南安瀑布聚集了許多想一睹小熊風采的遊客,現場成了拍照打卡的熱門景點。小熊滯留當地,吃下遊客遺落的菸蒂、撿拾寶特瓶與垃圾啃咬,即使再三宣導民眾勿靠近此地阻礙母熊與小熊團聚,參觀熱潮依舊不減,最終在小熊健康每況愈下,又遲遲未見母熊蹤影的情況下,決定讓小熊接受一段時間的人工照料,再送小熊回歸自然。

👉想了解更多南安小熊回歸山林的歷程,可閱讀黃美秀《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就地與移地 

將動物留在原棲地,保護棲地不受破壞與干擾的保育方式稱作「就地/域內保育」,將動物移出棲地,在人工環境下飼養繁殖的方式稱作「移地/域外保育」,通常適用於動物在棲地存活率低,或就地保育實行困難時的緊急情況。對於保育工作而言,兩種方式往往相輔相成。

然而當動物離開棲地,成為人類注目的焦點時,有時反而會偏離保育動物的初衷,如1980年代中國以保育貓熊為名而展開的一連串行動,便反映了當稀有動物被「明星化」可能造成的危害。被迫離開山林、進入人類視野的動物看似被「保存」了,人們卻忽略了棲地的減少與破碎化,才是造成動物生存危機的根本問題。

白熊計畫

《白熊計畫》是攝影師羅晟文走訪歐洲與亞洲各地的圈養機構,對生活在人造環境中的北極熊之觀察紀錄。現今動物園等圈養機構,除遊賞外更擴及了教育、保育與研究的目的,形式也更加多元。然而當原應生長在遙遠極區的北極熊,在「異地」成了受遊客喜愛的動物「明星」,其中映照出的是許多被帶往異地圈養的野生動物所面臨的困境。在其作品《大白熊進行曲》中,可以看到北極熊表現出重複、無目的性的「刻板行為」——當野生動物來到不熟悉的環境,便會以刻板行為來緩解壓力。在臺灣,那些長期被人類飼養,或因遭獵捕而斷掌、受傷而無法再度返回山林的黑熊,在保育中心中同樣也出現了刻板行為

3。當人類退了一步

疫情之下的生機

當臺灣因新冠疫情實施三級警戒,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少了遊客的造訪,野生動物反而因此現蹤,在園區內自在悠遊。長鬃山羊躍上太平山的車站護欄、梅花鹿漫步在墾丁大道上、帝雉在大雪山遊客中心門口散步

當人類被迫禁足,動物與自然生態卻得到了喘息的空間,Apple TV+的紀錄片《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記錄了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人類減少外出活動之際,動物們在「沒有人類干擾」下的生活情狀。觀光客不再到日本奈良公園餵食小鹿仙貝,鹿群走回草地,尋回原始覓食方式,如今鹿群反而更加健康;遊客不再被踏足海灘,海龜得以不受干擾地產卵。在我們因疫情受困家中而感到煩悶焦躁的同時,或許也可以藉此省思人類與動物的相處之道。

二、以科技追跡

黃美秀在〈尋熊記〉中詳實記錄了黑熊的繫放過程,她指出:「捕捉黑熊最重要的目的莫過於為熊掛上無線電追蹤頸圈。」捕捉與繫放伴隨著對研究者與動物雙方的風險,但藉由後續追蹤所獲得的動物遷徙路線、分布範圍等資料能幫助科學家掌握資訊,進一步推展研究與保育工作。科技對動物不一定只有負面影響,若能妥善運用,科技也可能為動物帶來希望。

1。野放之後 

〈尋熊記〉:「在臺灣山區,若利用傳統的無線電追蹤發報器(VHF,超高頻),地面追蹤動物的困難度高且效率低。儘管,陡峭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有時也是人造衛星無線電追蹤的瓶頸,但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下,我們都對於這個是臺灣陸地上利用人造衛星追蹤動物的第一個嘗試寄予厚望,也許這將成為日後研究臺灣山區大型動物的利器。」

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臺灣僅存的野生貓科動物石虎,因棲地破碎、遭受浪犬攻擊、食入農藥與毒餌等因素而瀕臨滅絕,其中因闖入道路而遭車輛撞擊的「路殺」問題,值得人們關注、改善。2017年8月,在國道草屯路段發現了車禍受傷的石虎小草,經過救治後幸運撿回一命,然而在野放的一個月後,再次在高速公路上發現配戴著追蹤頸圈的小草,只是這次,牠已不幸命喪輪下。雖然小草配戴的頸圈因電力消耗、收訊不佳等問題,在悲劇發生前就已停止傳送訊號,但研究人員從小草所配戴的衛星追蹤頸圈了解到牠的移動路徑與活動範圍,搭配自動相機所拍攝到的石虎畫面,讓研究人員對於石虎的出沒地點有了新的認識,期許未來能在相關地段建構友善動物的生態廊道

看見未來的希望

2019年7月在臺東縣廣原部落發現的小黑熊Mulas,歷經10個月的照養與訓練後順利野放山林,臺東林管處於野放滿周年後,以衛星發送指令,解除Mulas的追蹤頸圈,並成功透過定位系統尋回頸圈,從人工照養訓練、野放到回收頸圈的完整過程是臺灣首例。在野放期間,林管處透過頸圈回傳的資訊掌握小熊狀況,在取回頸圈後,也期望頸圈上的資料能協助研究者了解黑熊在野外的行為模式,成為日後野放與保育工作的助力。

曾一度以為已經滅絕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於2000年在馬祖列島發現其蹤跡,後又陸續在澎湖、中國、南韓等地現蹤,台大研究團隊透過衛星發報器追蹤,找出了牠們的遷徙路徑與冬季棲地。黑嘴端鳳頭燕鷗是全球族群數量不到百隻的瀕危保育類動物,掌握其棲地與遷徙資訊有助於串聯各地,推動保育計畫。2020年,在馬祖觀察到研究團隊於5年前成功繫放之「A74」,這已經是牠連續五年回到出生地,研究人員認為這顯示出棲地的維護狀況良好,研究團隊日後也計畫要繼續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繫放與追蹤,以期能進一步了解其並進行復育。

2。科技運用的案例

AI辨識系統&聲光波生物緩速設備 

為減少石虎的路殺事故,公路總局在公路上設置動物通道、防護網等,更特別的是與特生中心及中興大學合作研發建構出首部路殺預警系統,在台3線卓蘭石虎出沒熱區設置示範路段,數次監測到石虎、白鼻心及幼獾等動物,經由聲光波系統啟動趨避,順利防止路殺發生。

路殺預警系統包含「AI辨識系統」及「聲光波生物緩速設備」,並兼具「用路人緩速警示」與「生物緩速」兩大功能,在滿足「車輛靠近且車速超過60公里」以及「有動物往道路前進」兩項條件下,該系統啟動聲光波裝置拖延動物走上公路的時間,同時利用百公尺外的資訊可變標誌提醒用路人降低車速。(節錄自交通部公路總局網頁)

衛星影像追蹤 

在過去,科學家若要掌握動物的數量、分布位置等資訊,通常只能實際前往現場做紀錄,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可以利用衛星影像,監測野生動物的遷徙路徑、棲地分布、族群數量。衛星影像的優勢在於可以穩定、規律地觀測多個大範圍地區,以利科學家們更有效地預防盜獵並規劃保育計畫。如先前科學家就曾透過衛星影像,追蹤國王企鵝的糞便汙漬,科學家指出,棕色的汙點在雪地上很顯眼,因此能以衛星影追蹤企鵝糞便,從而掌握企鵝數量、繁殖規律與棲地等資訊,甚至能還可以根據糞便顏色來區分不同的企鵝族群。

Seal Spotter海豹追蹤App 

Seal Spotter是灰海豹研究及保育組織The Seal Project和普利茅斯大學和合作開發的App,希望透過大眾的力量,協助研究人員了解海豹的移動足跡及行為。研究人員已事先在App上登錄了各種海豹、海獅的照片與常見出沒地區等資料,當民眾在海岸附近目擊到海豹時,便可以進入App,根據資料回答問題、填入觀察到的資訊並上傳照片,協助研究人員蒐集數據,當遇到被塑膠垃圾纏住、遭其他動物攻擊而受傷的海豹時,也能透過App通報,讓相關人員盡快掌握狀況,前往救助。App上亦會說明觀察海豹的正確方式,在協助蒐集資訊的同時,民眾也能對海豹生態以及保育之道有更多認識。

3。公民科學,你也可以

公民科學,指由科學家規畫,讓一般大眾也能有系統地參與科學研究,藉由公眾的參與,科學家能更廣泛地蒐集數據資料,亦能把研究成果與經驗分享給大眾。上述的Seal Spotter海豹追蹤App和即屬於一種公民科學。在臺灣,同樣也能利用手機app或是網站參與公民科學,例如從泛科學及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管理的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便能找到各類公民科學的資訊,以下再介紹三個臺灣也能加入的app及網站。

iNaturalist 

使用者可透過iNaturalist紀下對自然生物的觀察,將照片與觀察到的資訊上傳,便能建立資料,分享給全球的學者與其他自然生態愛好者,成為生物多樣性研究的參考,使用者亦能透過iNaturalist協助鑑定自己所觀察到的動植物,增進自己對自然生態的認識。

👉若想進一步了解iNaturalist的使用方式,可參考【公民科學】iNaturalist使用指南大公開!人人都可成為自然觀察家 

WhaleFinder尋鯨任務  

由中華鯨豚協會開發,讓遊客、學者、賞鯨業者可以一同收集鯨豚數據,當使用者發現鯨豚時,便能在App上打卡紀錄、聆聽或觀看導覽解說。App中更有賞鯨地圖、賞鯨知識與保育訊息等內容,能幫助使用者學習海洋生物的相關知識。 

Zooniverse的Penguin Watch 

公民科學平臺Zooniverse上提供了各式各樣的計畫讓民眾參與科學研究,例如Penguin Watch企鵝觀察計畫,只要進入網頁,圈出照片上的企鵝,遠在千里的我們也能協助科學家分析氣候變遷對企鵝的影響

進入網頁,一起來數企鵝吧!

三、尋找共存共榮的未來

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當我們以人類的立場看待其他生命,往往忽略了其他生命的價值,肆意剝奪、侵害動物的生存權利。〈尋熊記〉中,處處流露了黃美秀對黑熊的柔情與關懷。在記述與黑熊的正面對峙時,以「如嬰兒般純真無辜」形容黑熊的雙眼;對於黑熊斷掌的情況,她說道:「我為牠多舛的命運深感抱歉,如今卻是因我之故,再度落網;不同的是,我保證讓牠平安回家。」文末「入眠前,我祈禱、感謝神賜給我們一隻熊」更傳達其對自然的崇敬與感恩。人類與動物皆是自然萬物的一部份,任何生命都應該被尊重,當經濟發展與動物的生存彼此衝突時,我們是否能在其中找到共存之道?

1。兼顧保育與經濟

曾三度獲得普利茲新聞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在其著作《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一書中指出,在全世界的生態多樣性遭受威脅的當下,我們需要「一百萬個諾亞、一百萬艘方舟」來拯救自然生態,各國、各地應針對在地情況,結合民間業者、地方政府與專家學者的力量,讓人民在安心謀生的同時,亦不對自然環境造成危害。日前林務局推出生態服務給付方案,期望能兼顧保育與經濟,支付生態薪水回饋友善環境的在地生產者與居民。除政府的政策鼓勵外,從以下的案例也可以看見兼顧保育與經濟的可能。 

老鷹紅豆

在臺灣,有部分農民為避免作物遭小鳥啄食而製作毒餌,間接導致吃下小鳥屍體的老鷹也因此中毒身亡。屏東縣政府、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團隊與屏東在地農民合作,嘗試改變傳統的農耕方式,以機器播種而非投毒的方式來應對鳥害問題,在採收期間不灑落葉劑、讓紅豆自然熟成。然而不用藥、延後採收的紅豆收成量下降,且伴隨著高度的災損風險,影響農民收入。所幸,在紀錄片《老鷹想飛》上映後,各界注意到臺灣黑鳶的生存困境,全聯福利中心聯繫相關單位,表示願意認購與協助銷售老鷹紅豆,通路的支持讓農民可以無後顧之憂,亦吸引更多農民加入,成功達成在地保育、農民收入與通路行銷的三贏模式,更期望能藉由「老鷹回農村」的象徵,喚起大眾對農田生態系的關注。老鷹紅豆獲得回響後,相關單位又與臺南官田農民合作推出「官田.菱雉菱」,一同以友善農法守護水雉。而「官田•菱雉菱」復育水雉有方,還經驗分享給香港的農友,希望種菱角創造水雉喜愛的棲地,經過一年,水雉真的出現了,2023年香港觀鳥大賽更將水雉列為主題鳥種,推廣相關知識。

英國農莊的「野化」 

人們為了經濟利益開發棲地,破壞了生物多樣性,近年來,歐洲許多地區嘗試透過「野化」的方式,將土地還給動物,喚起大自然的自癒能力。在英國的聶普堡莊園,農莊主人意識到多年來的密集耕作使土地愈加貧瘠,無法再負荷傳統的農耕,毅然決然讓人類工具退出,「野化」這片土地,放任動植物自然生長,經過20年,動物們的自由活動創造出了棲地,更恢復了生態的多樣性,吸引歐斑鳩與紫閃蛺蝶等稀有種進駐。本來面臨經營危機的農莊,也靠著開放民眾付費參觀、出售多餘動物等方式獲得了收入,除此之外,農莊主人還嘗試野化河流和湖泊,過去人們為種植作物而將水引出,還地於河、讓海狸回歸河流,讓自然發揮其原有功能,便能防止暴洪,避免水災帶來的經濟損失。

建議可觀看至03:49 

👉關於更多兼顧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的案例,可配合三民東大教材中普高國文四《議起玩國文》課後思辨單元「楓樹窩石虎米」閱讀問答學習單。 

2。小小力量,大大希望

珍古德曾說:「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人類與動物生存在同一片土地,我們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唯有試著去理解、關懷動物的生存處境,才能避免重蹈過去的錯誤。理解之後,我們可以不再以人類觀點,助長任何可能侵害動物的行為;透過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Zooniverse等網站或是iNaturalist等app,參與公民科學,協助科學家的生態研究;或是支持如老鷹紅豆、菱雉菱這樣的友善農作,只要踏出第一步,每個簡單的行動,都能為人類與動物和諧共存的未來注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