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活來

人x鄉土x歲月

  黃春明的〈死去活來〉藉由粉娘臨終的荒誕情景,道出鄉村老人所面臨的難堪處境。本回「國文素養培力多」從粉娘的困境出發,先探討鄉村人口外流的問題,以及拯救鄉村的地方創生。接著延伸思索社會變遷下老人和年輕人的代溝,以及科技進步引發的資訊不對稱。最後一窺高齡化社會的生活情景,以及安寧療護相關議題。讓我們深入議題並完成活動,進行一場有關老年生命的思辨之旅吧!

一、鄉村人口外流與地方創生

  粉娘與么子住在鄉下,其餘的子女都離開家鄉,只有過年過節,甚至是老母親臨終才回鄉:


她在家彌留了一天一夜,好像在等著親人回來,並沒像醫院斷的那麼快。家人雖然沒有全數到齊,大大小小四十八個人從各地趕回來了。


像文中這樣鄉村人口外流的情況,並不少見。

(1)鄉村人口往都市集中 

  根據聯合國的研究資料,全球都市人口比例在1800年時大約為2%,1950年為30%,2003年則增長到48%,預計2050年時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居住於都市。這項數據呈現人口往都市集中的趨勢,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臺灣作為高度都市化的國家,都市人口比例在2017年時達到近80%。人口集中於都市,說明鄉村人口流失嚴重。青壯人口離開鄉村,到都市尋求工作機會,只剩老年人口留守鄉村。離開的年輕人帶走的不只是勞動力,還有誕育下一代的機會。以新北市平溪區的望古里為例,該地總人口數僅有150人左右,且自2014年起連續5年沒有新生兒出生。沒有新生兒,老人家逐漸離世,人口便逐漸凋零,而臺灣大約有134個鄉鎮正面臨著一樣的危機。 

(2)地方創生 

  為了讓青壯人口回流鄉村,政府認為首要目標便是製造就業機會、改善就業環境。然而,這樣單純提供工作機會的努力方向似乎成效有限,畢竟單純論就業機會,大都市擁有更多,也就是說鄉村的特色沒有被凸顯出來。這個問題源自對土地、對鄉村的認知不足,如果不能創造出鄉村的獨特優勢,那麼人口還是會持續往都市集中。 

  此時,「地方創生」的概念在日本被提出,似乎將是台灣鄉村的一帖良藥。「地方創生」的目標是結合當地的地理特色和人文風俗,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並創造相對應的工作機會。在這樣的理念之下,鄉村和都市的差異就被呈現出來,鄉村的目標不再是為了「趕上都市」,而是成為獨一無二的寶地,也才能真正吸引青壯人口回流。 


臺灣的案例

  臺灣屏東的泰武村也靠著建立咖啡品牌,成功復興當地經濟。返鄉青年和當地居民共同成立咖啡生產合作社,串連咖啡產業的上下游,從上游的種植、洗選、發酵到下游的交易、觀光都由合作社統合。合作社引進先進的機械和技術,加上政府資源投入,並且和屏東大學產學合作,培育160名在地人才、吸引180位青年返鄉,最後成功建立地方品牌,為當地帶來活力和經濟收入。

  還有更多案例,可以在地方創生平台上看到。 

日本的案例

以日本新潟的「燕三条」為例,燕市和三条市自2013年起聯合舉辦「燕三条 工場の祭典」。燕市和三条市類似於新北市的三重和五股工業區,充滿傳統工廠,並且面臨經濟衰退、人才流失的困境。「燕三条」的工場祭典將數百間工廠開放給民眾參觀,提供實作體驗和講座,並將「made in tsubame(燕)」打造為知名的金屬器物品牌,行銷國際,像全日空機上的所用的餐具即是made in tsubame。從JR車站的宣傳指引,一直到餐飲及伴手禮店,完整的活動規劃帶動了「燕三条」的產業活力,當地願意參與的工廠也越來越多,成功達到地方創生的目標。 

🏆建議搭配:

二、被社會變遷拋下的老人

  粉娘進入彌留階段,在外地的子女才趕回來探視,而且並非所有人都面容哀戚:


這對他們來說,算難得。好多人已經好幾年連大年大節,也都有理由不回來山上拜祖先了。……儘管跟她生活在一起的么兒炎坤,和嫁出去的六個女兒是顯得悲傷,但是都被多數人稀釋掉了。令人感到不那麼陰氣。大家難得碰面,他們聚在外頭的樟樹下聊天,年輕的走到竹圍外看風景拍照。


子孫鮮少回到家鄉,即便回來探視,祖孫間也充滿著代溝,這是粉娘與子孫疏離的場景,也是現代社會的縮影。

(1)世代間的代溝

  時代和社會的變化會讓不同世代間的人們在價值觀和人生抉擇上產生歧見,這些歧見逐漸累積便形成了「代溝」。代溝讓不同世代間的人們即便關心對方,也難以和彼此溝通,長此以往便不再溝通,感情逐漸疏離。

  現代科技進步迅速,資訊和知識海量地產生,如同一部動力無窮的火車頭,強力地拽著社會和文化跟著轉變。在過去,人們認為產生代溝的時間是二十年,現代社會可能三至五年就會產生新的代溝,年紀大的長輩們因此逐漸被整個社會甩在身後。那些被我們認為守舊、僵化的長輩們,焉知當年不是自己世代中的開拓者?焉知他們不是正在用自己的速度努力跟上時代變遷?究竟是長輩們不願意學習、不願意跟上社會變化的腳步,還是我們不願意靜下心、耐著性子和長輩溝通,帶他們一起前行?如何和長輩們溝通,是所有世代都曾面臨的課題,但它在現代顯得尤為困難且重要。

(2)如何和長輩溝通 

  和長輩溝通可以依循以下四個步驟:首先是要能設想、體會長輩們的身心狀態與需求。老人的生理條件退化,可能聽不清、看不清,接收資訊時,思考也可能比較緩慢,這些都是長輩與我們的差異。第二是認知自己對待長輩的態度。長輩們也許身體已經退化,但心靈感受仍然是敏銳的,你知道自己在長輩眼裡是什麼模樣嗎?第三是同理長輩,當我們知道長輩的身心條件、也認知自己展現的態度後,接著就要從長輩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最後是有效地溝通,運用前面步驟得到的資訊,調整自己的態度和思考邏輯,為自己和長輩打造良好的溝通橋樑,這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代溝也許難以消弭,但良好的溝通可以為不同世代的人們重新開啟對話。 

(3)社會中的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為經濟學名詞,用來指稱交易雙方所擁有的資訊不對等,造成資訊較缺乏的一方處於弱勢並利益受損的情況。將這個概念套用在社會現況,老人家就時常是「資訊不對稱」中弱勢的一方。

  在現代社會中,來不及跟上科技進步的老人家時常得面對「接收不到資訊」的窘境。老人家接收資訊大多依靠報紙、廣播、電視,如果資訊的傳遞是在社群網路、YouTube或智慧型手機的APP上,老人家們就很可能錯過重要資訊,而資訊獲取的落差,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例如缺乏傳染病的防疫資訊會使老人家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中。2021年5月臺灣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惡化,許多人認為老年族群防疫觀念低落是主因。對此,服務弱勢年長者的機構指出,老年人不像年輕人時常滑手機和上網,有的長輩甚至不看電視,因此接受資訊較慢。政府和社會大眾忽略老人在接受資訊上的弱勢,卻又以此指責老年人為防疫破口,非常不公平。

  由此可知,在疫情時期,如何讓長輩接收到疫情和疫苗接種相關資訊成為政府的首要課題。在2021年年中上架的「台南打疫苗」是台南市民預約疫苗的Line機器人,而它的本體遠遠不只提供預約功能。「台南打疫苗」實際上負責從預約造冊到施打完成上傳資料的所有資訊整合。針對65歲以上的長輩,市府除了呼籲子女協助預約,也開放習慣使用電話的長輩進行電話預約,電話預約的資料會被統整到預約平台,成功後再發送簡訊通知。該系統也針對施打現場的長輩習慣進行調整,包括資料填寫流程、報到時間預定都有所改良,可說是站在長輩的立場進行了全面的思考與修正。 

針對老年人的詐騙

  除了獲取不到資訊之外,難以辨別資訊的正確性也是老人家常遇到的問題。長輩們時常成為假訊息投放的目標,假訊息在長輩群組中流傳的狀況時有耳聞。例如新冠疫情期間,針對中老年族群的詐騙層出不窮,有名六旬婦人接到協助申請補助的電話,對方聲稱先將帳戶清空會更利於作業流程,該婦人不疑有他,直到銀行行員及員警再三勸說後才驚覺自己遭到詐騙。 

  綜觀上述,為中老年族群設計接收資訊的有效管道刻不容緩。除了政府需要提出解決方案外,我們自己也可以在家中長輩身上多花一些心思,教導長輩們使用3C產品,並提醒他們注意資訊的正確性。 

三、我的老年時代

  在〈死去活來〉中,粉娘第二次迴光返照,看見滿屋子疑惑的家人:


『下一次,下一次我真的就走了。下一次。』最後的一句『下一次』幾乎聽不見。她說了之後,尷尬地在臉上掠過一絲疲憊的笑容就不再說話了。


粉娘的尷尬和疲憊來自何處呢?也許是漫長的生命、羸弱的身軀以及旁人目光造成的壓抑和無奈。你是否想過,當自己步入老年時,社會是什麼模樣?自己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1)高齡化社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一個國家的老年人口占總體人口7%時將步入高齡化社會,14%時為高齡社會,20%為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會造成勞動力下降、國內市場消費下降、青壯人口扶養比上升等社會問題。2020年臺灣人口呈現負成長,國家發展委員會認為超高齡社會將提前於2025年到來。 

以日本為鏡

  為因應未來的變化,我們可以借鑑鄰國日本的狀況。日本作為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國家,1970年代初期便進入高齡化社會,如今老年人口占比已高達28.4%,是不折不扣的超高齡社會。高齡化對經濟狀態和家庭結構、功能造成影響,為解決勞動力缺口,日本政府進行薪酬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希望打造「終身勞動社會」。日本企業同時也開發出幫助勞力工作的「外骨骼」裝備,為日本的高齡勞動者增添一份助力。 

  而高齡社會必不可免的長照問題,日本也有因應對策。針對長照人力的缺口,日本政府一方面引進東南亞人力資源進入長照系統,另一方面提高長照人員的待遇,並搭配科技工具(感測器、監視系統、戒護機器人、復健機器人)改善長照工作環境。日本政府也鼓勵、補助企業開發不同型態的長者住宅,並使高齡照護產業健全化。有別於其他國家聚焦於生活機能,日本的照護系統十分注重老年人的社會功能,鼓勵長者參與社會和就業,以減少高齡問題對社會保障制度的壓力。

(2)共居計畫 

  老年人共居是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另一條出路。

  在荷蘭,民眾繳交的稅金和退休金可以讓他們在社會住宅中終老。然而,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一個住所,他們也希望參與社會活動、和年輕人互動。有一家社會住宅公司對此提出新概念社會住宅,社區規劃包含圖書館、廚房、餐廳、髮廊等設施,長者們可以在其中發揮自己所長,該公司也號召年輕人與長者青銀共居,共同創造精采生活,為老年人的生命注入活水,同時也降低了照護的成本。

  在英國,OWCH(Older Women’s Co-Housing)組織打造了一個由高齡女性組成的共居社區。與一般的照護中心給人的冰冷感不同,OWCH社區的居民彼此熟識。她們互相照應,共同下廚或相約出遊。這種共同生活、照顧彼此的社區型態,讓長者能享有身心皆健康的老年生活。 

(3)DNR與安寧療護 

  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會面臨病痛,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要以什麼樣貌走完,是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臺灣在2000年時通過「安寧和緩醫療條例」,民眾在面臨無法治癒、不可避免死亡的傷病時,有權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CPR)或維生醫療,也就是DNR(Do-Not-Resuscitate)。這個法條的緣由是因為CPR的過程會讓患者承受莫大痛苦,當患者面臨不可扭轉的病程時,實施CPR只是讓患者在生命最後階段無端遭受折磨,而無法真正治癒病患,因此催生出DNR的概念及相關法案。根據法規,年滿20歲的成年人便有權簽署DNR,並註記於健保卡中,未來醫生便可依患者預立的醫囑來做安排,無須等到生死關頭才將選擇權丟到至親身上。 

  DNR的出現可說是將家屬和醫生從「救與不救」的道德綁架中給釋放,然而,社會上仍有迷思和質疑聲浪。最常見的問題是,簽署DNR後,未來遭遇意外是否就得不到醫療單位的急救?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DNR的前提是必須由兩位專科醫師判斷為末期病人、病程已不可避免死亡。也就是說,只要醫師判斷有機會痊癒,就會盡力救治,而非只要簽署DNR就會「被放棄」。

DNR還時常和安寧療護一同被提出,也時常被搞混。安寧療護指的是當病人對於治癒性醫療已不再有反應時,得以選擇減緩痛苦、提高生活品質的醫療照護。安寧療護可以幫助病人減緩症狀帶來的痛苦,並給予情緒支持。患者可以透過安寧療護獲得更有尊嚴、更高品質的生命,避免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痛苦地被束縛在病榻,能以更體面的方式面對生命終點。

  DNR可以說是安寧療護的其中一環,但兩者的內涵仍有極大差異,且適用時機也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安寧療護還是DNR,都不是對病人「放棄治療」,它們都是在病程不可逆轉、死亡不可避免時才會被提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