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合

解答版學習單請老師至三民東大教學雲中下載。

活動A、今晚來點什麼樣的旅遊

比較古人的遊記,再回到現代的套裝行程,比較旅遊方式的不同。

(活動時長:約25分鐘。第二題建議可先讓學生事前蒐集好資料,再於課堂上進行活動。)

活動A

活動B、旅行的硬派與軟派

「硬派」V.S.「軟派」旅行有不同的針對性。課文中的「壯遊」是哪一派?而你又是哪一派?

(活動時長:第一題約15分鐘,第2題建議當成作業,利用30分鐘的時間請幾位學生發表。)

活動B、旅行的硬派與軟派

活動C、交換旅行

真實的景點、你眼中的景點、他人透過你的詮釋所看到的景點,它們統統一樣嗎?

(活動時長:可提前一週讓學生選景、製作PO文,再利用半節至一節課的時間進行活動,並完成學習單)

IG上,經常有一張照片搭上一串hashtag,沒附上半點解說文字,卻能吸引過路者按下數以千計「like」的絕美作品。這些照片吸引人去朝聖,卻往往到了當地才發現,可能僅是一處專門設置給遊客拍照的景點,又或者全靠取景角度跟濾鏡。

活動D、壯遊中尋找自我

從古至今人們都嚮往旅行,究竟我們希望從這些體驗中獲得什麼呢?

(活動時長:15分鐘)

【跨界閱讀】

楊牧在〈壯遊〉中鼓勵一種有目的、迎向考驗的追尋之旅,而厄夫.錢伯斯則是將廣義的旅遊與人類學結合,探討現代人究竟想從旅遊活動中獲得什麼,而人與旅遊地之間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請在閱讀(甲)、(乙)兩則文字後,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