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靈修內容

2024/6/22 腓1:27-30 

同一心志,齊心努力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保羅提醒腓立比教會,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雖然保羅不在他們身邊,但他也期待教會弟兄姊妹能有同一份為福音努力的心志。(27節)

   保羅會有這些提醒,是因為當時教會仍面臨著「敵人」的威脅,敵人指的可能是來自不信主的猶太、外邦人的逼迫,或是其他假教師傳講錯謬教訓的影響,保羅提醒不要怕他們的驚嚇,在行事為人與心志上顯出屬基督的與眾不同,也就證明他們是沉淪的,而我們是得救的(28節)。保羅也勸勉他們在基督裡,為主受苦是一種必然,會面臨的爭戰,是與他們過去在保羅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一樣。(29-30節)

   保羅在此提醒腓立比弟兄姊妹,因著敵人的攪擾而受苦,是會遇見的事, 甚至這也是上帝給我與我們的恩惠(29節)。如今我們若是面臨因為信仰而受苦,會用什麼態度面對呢?但願保羅給腓立比教會的提醒,也成為我們的提醒,我們有沒有因此在行事為人上,在對主的心志上冷淡後退?求主賜給我們在爭戰中堅定的信心。   


#背誦金句

    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1:27)

#回應與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願你日夜來鑒察我們是否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當我們偏離正路,求你以溫柔的聖靈提醒,在基督裡不倚靠自己的判斷,而能時刻將自己的心歸零回到神面前,並與眾人同心努力合作,每一次禱告都提醒自己得救出於神、苦難出於神、恩典也出於神。調整我們的目光,將爭戰轉化成祝福。



2024/6/21 腓1:19-26 

兩難之間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在獄中的保羅接下來提到了生與死的議題,也許是保羅認為死亡靠近他了,必須談談他對這事的想法,他認為藉著弟兄姊妹的禱告和聖靈的引導,讓他終究能夠得救(19節),他也能進入永恆的盼望中,所以面臨生死,他認為都能夠尊榮上帝(20節),因為他若是活著會盡力顯出基督的美善,若是死去也是息了在世上的勞苦(21節)。面臨生死保羅已經能用較為超然、認為都有益處的態度來看待這個議題。

    但面臨生死,保羅在心境上也面臨著該走向哪裡的兩難,因為活著仍能造就門徒、建造教會(22節),若死去就是離世與基督同在,這也是好得無比的。(23節)

    然而保羅選擇了要繼續活著,是為了幫助信徒在所信的道上有所長進並且喜樂,保羅期盼再見到腓立比弟兄姊妹,因為與他們同享在基督裡的歡樂。(25-26節)

    被囚禁的保羅意識到死亡的靠近,使他面臨該如何抉擇生存或死亡的難題,而保羅表達他仍想繼續活著,是為了想造就更多弟兄姊妹而活著,雖然活著的路顯然有許多艱難與挑戰,但保羅仍想把他所牧養的弟兄姊妹扛在肩上,使得他們得著關顧與餵養。

   



#背誦金句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腓1:19)

#回應與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願聖靈帶領我們每一個禱告都蒙你悅納,當我們仍在世上活著,所思所想所行在面對主時都能不羞愧,求主耶穌堅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在所信的道上有長進有喜樂,也受保羅的勸勉激勵。

2024/6/20 腓1:12-18 

被囚困仍然喜樂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保羅寫這封信時,面臨被囚禁的處境(13節),保羅說自己在被囚時有與「御營軍」接觸,表示保羅當時應是被囚在羅馬。雖然被囚,保羅卻認為遭遇這些事是要使福音興旺,也認為他的被囚能使其他信徒信心更堅固,更放膽傳道(13-14節)。

    保羅接著提到當時人傳福音是出於不同的心態,有人出於嫉妒紛爭,是為了要結黨結派,有人出於好意,是出於對主真實的愛心(15-17節),但保羅認為這有何妨,基督終究是被傳開了(18節)。我們可以看見不同行為與心態,都導向了神得勝的結果,基督終究被會傳開,達成這個目標就使保羅歡喜。(18節)

   保羅當時雖然在羅馬被囚,但看見這是向羅馬官兵做見證的機會,也能用他在被囚中滿有喜樂盼望,來激勵弟兄姊妹不要畏懼困難,使他們能加添信心,這樣也能激勵他們放膽傳道。被囚的保羅也知道當時在各地有人懷著不同的動機來傳道,有人是為了要拉攏人集結自身勢力,也有人是懷著真心誠意傳道,也許這事為當時的教會帶來困擾,但保羅勸勉基督總是傳開了,這使得獄中的他得著喜樂。

    保羅雖然被囚,但仍然認為當中有服事主、傳揚主的機會,也以此激勵牢獄外的弟兄姊妹的信心,並引導他們看見當時教會間雖有人動機不純正,但上帝仍然在其中掌權,這成為保羅的喜樂。保羅在困境中仍看見上帝的行動,並且使自己跟上帝的作為,也不讓自己陷入過多的計較、沮喪與自怨自哀,保羅在困境中仍是喜樂的,因為他仍然知道、也仍然看見上帝正在行動。



#背誦金句

    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腓1:18)


#回應與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看見保羅在捆鎖中仍舊歡喜,願你將這樣的信心加添給我們,使我們無論處安逸或困頓都知道福音在我們生命中的位置,使我們無論遇到什麼處境都委身於祢,放膽傳揚你的愛,成為主的見證。

2024/6/19 腓1:7-11  

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祈求信仰成長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保羅繼續表達他對腓立比弟兄姊妹的紀念,保羅常常想念他們,也確信他們也是得蒙上帝恩典的群體(7-8節),保羅也繼續為他們禱告,期盼他們在愛心和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他們能分辨是非,能成為誠實無過的人,靠著基督結滿仁義的果子,使上帝得著榮耀。(9-11節)

   保羅在紀念腓立比教會中,也不忘為他們祈求繼續在信仰上成長,或許保羅的祈求也能讓我們檢視自己是否在這些事上也有所成長,有沒有更愛人?見識上有沒有更長進,能分辨是非?品格有沒有更長進?是否靠著基督活出美好的品格?這些顯明主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使我們的主得著榮耀。但願這也是我們在主面前的祈求,除了留意我們自己,也在群體中彼此留意彼此勸勉。  



#背誦金句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腓1:9)


#回應與禱告

   求主引導我的信仰能持續成長,愛心、見識、品格、生命,都能在祢的引導下持續長進,顯明祢塑造人生命的榮耀。


2024/6/18 腓1:1-6  

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稱讚與祝福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今天我們所讀的腓立比書,是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同工信徒們的書信,在這封信的開頭,保羅向腓立比信徒問安、祝福,也提到自己是如何為腓立比信徒禱告,他常帶著歡歡喜喜的心為他們禱告(4節),因為在保羅眼中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他們都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5節),保羅也繼續祝福腓立比教會,保羅深信那位在他們心中動了善工的上帝(6節),也會繼續帶領他們完成福音的工作,讓上帝的引領與祝福繼續加在腓立比弟兄姊妹身上。

    保羅在腓立比書的開頭帶來他的稱讚與祝福,稱讚他們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也祝福他們能繼續保有這份榜樣。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一個群體能夠這樣同心興旺福音呢?或者必要的條件是這群人享受彼此相愛的關係,並有一致的目標希望能將人帶進這個基督的群體中,而不只是停留在現有成員的相互關照中,而保羅也很清楚地宣示,這一切的源頭是因為上帝在腓立比弟兄姊妹心中種下的善工,這讓我們知道我們若有什麼想要事奉、回應上帝的心志,都是上帝在我們心中賜下的,而我們也需要求主持續保守這份心志,使我們能持續回應祂。

    

   

#背誦金句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1:6)


#回應與禱告

    求主加添給我更多熱心回應你的心志,也求主讓我所身處的信仰群體,弟兄姊妹能有更多彼此同心,將你的愛與恩典更多向人傳揚。


2024/6/17 腓立比書鳥瞰

    《腓立比書》是保羅寫給他在歐洲建立的第一個教會的信。腓立比是在羅馬統治下的馬其頓省。這封信是保羅在監獄裏寫的。那時候,他正遭受其他同工的攻擊,又因腓立比教會受異端侵襲,使他深感困擾。但保羅仍然在這封信中表達他的喜樂與盼望,顯出他對基督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保羅透過此信向腓立比的信徒們道謝;因為在他缺乏的時候,他們接濟他。他也希望用自身的遭遇鼓勵他們,雖然保羅遭受牢獄的患難,但他仍然能保持勇氣和信心,以此激勵他們面對困境也活出屬基督的生命。保羅勸勉他們要學習耶穌的謙卑,不要被自私和驕傲所支配。他提醒他們:他們活在基督的生命裏是出於上帝的恩典;這恩典是他們藉信心領受的,不是靠順從猶太人的律法而得到。他也提到上帝賜給在基督生命裏的人所享有的喜樂和平安。

    本書的特點是強調喜樂、合一,以及堅忍不拔的信心。信中處處流露出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關愛。



#腓立比書的大綱

   

1:1-11       序言

1:12-26    保羅個人的景況

1:27-2:18 在基督裏的生活

2:19-30    提摩太和以巴弗提

3:1-4:9     提防敵人和其他的危險

4:10-20    保羅和腓立比的朋友們

4:21-23    結語



#背誦金句

    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1:27)


#回應與禱告

  求主藉著腓立比書,使我認識並且效法保羅在困境中仍然喜樂,仍然心繫弟兄姊妹的信仰成長,求主使我更加羨慕善工,引導我滿有喜樂事奉他人,與一群弟兄姊妹同心興旺福音。


2024/6/15 路24:50-53

敬拜中盼望上帝的國度

50.耶穌領他們到伯大尼的對面,就舉手給他們祝福。

51.正祝福的時候,他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

52.他們就拜他,大大的歡喜,回耶路撒冷去,

53.常在殿裡稱頌神。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耶穌在升天之前為門徒祝福(50節),對照使徒行傳1:8,耶穌在升天前也說了「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耶穌升天之後,門徒拜耶穌,也回到耶路撒冷常去聖殿敬拜,對照使徒行傳1:14 門徒們也聚集在一起禱告「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

   耶穌與門徒曾經如此親近的生活,如此的愛他們,因此耶穌升天前為門徒祝福,並宣告將有聖靈的同在與引領,這些都表示耶穌雖然升天,但仍然持續看顧著門徒,並且門徒在耶穌升天後持續地敬拜禱告,當中也必然稱謝上帝讓他們明白祂對世界的計畫與應許,因為每一位遇見神的人,在敬拜中感恩讚美是自然的,作者路加以耶穌的祝福、門徒的敬拜作為路加福音的結尾,也許是想表達基督雖然升天仍然同在仍然看顧,門徒不僅知曉了福音的奧秘,敬拜也是上帝國全然來到之前,作為上帝子民必然有的行動,如今的我們也是持續活在基督的同在中,也在敬拜中盼望上帝國度全然來到的日子。


#背誦金句

    他們就拜他,大大的歡喜,回耶路撒冷去,常在殿裡稱頌神。(路24:52-53)

 #回應與禱告

    親愛的耶穌,謝謝你與我同在,開啟我的眼光,使我了解聖經的真理,更懇求你,使我活出你的教訓,求你在我所行的事中有你應許的福份,也使我在敬拜中持續盼望你的引領與同在,使我凡事都有盼望,盼望不致於落空,讓我在今生的道路上緊緊跟隨主,永不離開主!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2024/6/14 路24:44-49

這就是福音

44.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

45.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

46.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

47.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

48.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

49.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復活的耶穌向門徒提到這一切舊約中摩西律法、先知書、詩篇所指向祂的話都必須應驗(44節),也提到,也提到按照這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三天後從死裡復活(46節),這一切的焦點都指向耶穌就是以色列人所期待的救主。

    耶穌也吩咐門徒要開始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直到萬邦。也應許門徒要先等候,之後會獲得從上頭來的能力。(49節)

    耶穌告訴門徒他們就是這一切舊約的應驗、耶穌受害並且復活的見證(48節),這些見證的意義是人可以因著悔改歸向基督,得蒙赦罪,恢復與上帝的關係,這也是耶穌託付給門徒的使命。

    對於今天的我們,這份使命也是延續到我們身上的,但願我們也因著明白在基督裡真實且浩大的恩典,促使我們走向為祂做見證的道路,但願已經信主的我們,都能深深體會耶穌我們捨命的莫大恩典,以至於我們也成為這份恩典的見證人。


#背誦金句

    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24:49)

 #回應與禱告

    感謝主開啟我們的智慧,得以認識祢,又賜下各樣的屬天能力來服事祢,求祢幫助我能以他人明白的方式及言語,傳揚祢的名並且為祢做見証。禱告奉我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2024/6/13 路24:36-43

不可置信的復活身體

36.正說這話的時候,耶穌親自站在他們當中,說:願你們平安!

37.他們卻驚慌害怕,以為所看見的是魂。

38.耶穌說:你們為什麼愁煩?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

39.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

40.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給他們看。

41.他們正喜得不敢信,並且希奇;耶穌就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

42.他們便給他一片燒魚。(有古卷在此有:和一塊蜜房。)

43.他接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承接昨日眾門徒充滿驚喜的聚會中,耶穌竟然親自出現且站在他們眼前,對他們說祝福的話語。門徒的反應是驚慌害怕,以為看見耶穌的鬼魂,心中愁煩又懷疑,不知道所看見的是什麼。(36-38節)

    耶穌為了解除他們的疑惑,請他們看並且摸他的手與他的腳,讓他們親自接觸他復活身體的真實,並非無骨肉的魂。經歷這不可思議的一刻,經文說門徒「喜得不敢信」,他們歡喜快樂到不敢相信的地步,耶穌接著在他們面前吃了一片燒魚,顯現這復活的身體不僅有物質的真實,且仍可以吃喝。

    這段經文,明顯而真實地把門徒經歷耶穌復活的身體,帶給他們極大的衝擊與改變。即使聽見婦女、彼得以及兩個往以馬忤斯門徒的見證,但真實看見復活的耶穌,依然帶給他們恐懼與害怕,聽見與真實的看見有極大的不同。他們想像死後身體的消滅僅剩靈魂或鬼魂的狀態,明顯與耶穌的復活不同。門徒在耶穌受難時及釘十架後的害怕與逃離,都在耶穌復活的顯現後完全的翻轉與改變。耶穌的復活,讓他們由膽小害怕貪生怕死的人,轉變為不怕死的門徒,在往後的逼迫中,得到了信心與力量。

    死亡的毒鈎常常挾制我們,讓我們活在恐懼與害怕之中,耶穌的肉體復活讓門徒們歡喜到不可置信,對於我們而言,復活是完全的確據與盼望,嘗試透過耶穌的復活來看待自己現在面對的苦難與挑戰,我們可以得著力量,我們所傳的不是枉然;我們所信的,更不是枉然!


#背誦金句

    他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於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 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他復活,因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25)


 #回應與禱告

    大能慈愛的主上帝,祢所賜的福音,是好到不可思議的大好消息,生活中時有苦難,有時我也在恐懼害怕之中,求主耶穌在我心中成為力量,讓我思想祢復活的身體,如同初熟的果子一般,我知道我的肉體雖會衰殘,終必復活。讓祢的復活,成為我的救贖也成為我的力量。

2024/6/12 路24:28-35

在聖經與擘餅中認出耶穌

28.將近他們所去的村子,耶穌好像還要往前行,

29.他們卻強留他,說:時候晚了,日頭已經平西了,請你同我們住下吧!耶穌就進去,要同他們住下。

30.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

31.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忽然耶穌不見了。

32.他們彼此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

33.他們就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見十一個使徒和他們的同人聚集在一處,

34.說:主果然復活,已經現給西門看了。

35.兩個人就把路上所遇見,和擘餅的時候怎麼被他們認出來的事,都述說了一遍。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延續昨日耶穌與兩個門徒同行往以馬忤斯,講論從摩西及眾先知指著耶穌基督的講論,都講解明白。(27節) 他們講到天色已黑,耶穌似乎仍要前行,但兩個門徒似乎非常期待並享受這樣的時間,於是強留耶穌與他們同住,耶穌溫柔地應允了,並與他們一同坐席用餐,他拿起餅,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與他們分享了聖經與食物。(28-30節)

   這時,經文說兩個門徒的眼睛明亮了,終於認出耶穌,帶忽然耶穌就消失不見了。他們這才想起一路上耶穌同行時給他們講解聖經,他們的心溫暖而火熱,他們想必又驚又喜,顧不得一路走來的勞累,他們立刻起身想趕回耶路撒冷與其他門徒分享這個消息。以馬忤斯距離耶路撒冷有25里(13節,約11公里),不休息的步行也要4小時,他們回到耶冷撒冷,想必已是深夜,正好遇見11個使徒與其他門徒的聚集,西門正在談論耶穌果然復活顯現,而兩個門徒也喜悅地把他們路上的耶穌的陪伴,以及擘餅時怎麼認出他的事,都迫不及待地說了一遍。(31-35節)

   耶穌的同行與陪伴,兩個門徒由起初的憂愁、驚惶與懷疑,到心裡的火熱且迫不及待的分享大好消息,過程中,透過耶穌陪伴他們理解舊約摩西及先知的講論,及生活中的拿起餅,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雖然這兩個門徒未曾參與最後的晚餐,但福音書中多次提及耶穌這溫暖又熟悉的:「拿起,祝謝,擘開 」(如: 太 15:36;路 9:16;可 6:41…等),或許這時耶穌長久溫暖的陪伴,讓他們將聖經、耶穌與生活整個連結在一起,才真正認出耶穌來。

   我們生活在信仰中,許多時候或許我們也像這兩個門徒,眼睛是迷糊的,即使與耶穌真實的同行,卻無法真正地認出耶穌來,但此刻可以求聖靈保惠師,指教我們認出聖經中上帝與耶穌的作為,並且在我們日常的吃喝之間,常記得拿起上帝所賜的豐盛,向神獻上感謝,然後學習擘開及分享。讓我們也能在信仰生活中,常常認出耶穌陪伴著我們同行。


#背誦金句

    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他來。(路 24:30-31a)


 #回應與禱告

    慈愛憐憫的主耶穌,在大使命中,祢應許我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我知在真實的生活中,我時常眼睛迷糊,即使祢近在眼前,我卻認不出來。求聖靈開導我心,讓我透過讀經,透過分享,在每日的生活中經歷主的陪伴。

2024/6/11 路24:13-27

與主同行

13.正當那日,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子去;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里。

14.他們彼此談論所遇見的這一切事。

15.正談論相問的時候,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

16.只是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他。

17.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什麼事呢?他們就站住,臉上帶著愁容。

18.二人中有一個名叫革流巴的回答說:你在耶路撒冷作客,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所出的事嗎?

19.耶穌說:什麼事呢?他們說: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的事。他是個先知,在神和眾百姓面前,說話行事都有大能。

20.祭司長和我們的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

21.但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而且這事成就,現在已經三天了。

22.再者,我們中間有幾個婦女使我們驚奇;他們清早到了墳墓那裡,

23.不見他的身體,就回來告訴我們,說看見了天使顯現,說他活了。

24.又有我們的幾個人往墳墓那裡去,所遇見的正如婦女們所說的,只是沒有看見他。

25.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

26.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嗎?

27.於是從摩西和眾先知起,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就在婦女們見證並傳揚耶穌復活的那一天,有兩位耶穌的門徒離開耶穌撒冷、前往以馬忤斯;一路上,他們談論著耶穌受死復活的事,或許他們並不十分相信耶穌復活(14節)。

耶穌親自接近他們、與他們同行,只是他們心事重重、眼睛模糊,並沒有認出來這一位加入他們的就是耶穌(15-16節)。

    在路上門徒大談他們所認識的耶穌,是說話行事都有大能的先知,是他們素來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彌賽亞

(19、21節),祂被抓起來釘死在十字架上,雖然聽說耶穌已經照著應許復活了,不過他們並沒有實際上看見復活的主(24節)。

    面對這兩個失去盼望、半信半疑的門徒,耶穌極有耐心地對他們講解「從摩西到眾先知,所有指著耶穌的預言」,主耶穌明白兩個門徒的軟弱和感受,一路耐心陪伴著他們、聆聽他們的困擾,也細心地向他們解說著經上的話(25-27節)。

    跟隨耶穌的過程中總會有疑惑和遲疑,當處於屬靈低潮期時,盼望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中信靠神的話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認出慈愛的主總是與我們同行。


#背誦金句

    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路24:25)


 #回應與禱告

    懇求主聖靈開啟我模糊的眼,讓我在軟弱中也能真實信靠祢的話語,深知那復活且慈愛的主,總是與我同行。

2024/6/10 路24:1-12

想起耶穌的話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埋葬後,一路跟隨祂的這群婦女們,到了墳墓後,卻發現耶穌的屍體不見了(1-3節),忽然有兩位衣服放光、威嚴非凡的天使顯現,並提醒她們,耶穌如同祂告訴過她們的那樣,已經從死裡復活(5-7節)。

婦女們立時就想起來耶穌曾經說過的話:「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的手中,被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後要復活。」

    她們迫不及待地將這件事告訴使徒和其他的人(8-10節),然而使徒們卻認為她們在胡說八道,並不相信(11節)。

    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後,所有跟隨祂的人都陷入了無限的絕望,他們在悲傷的現實中無暇想起主曾經說過的話必會成就,而在被提醒後,這群婦女想起了耶穌的話並且相信,她們成為了耶穌復活的見證人。

我們在生活中,也容易因著各樣的難處而忘記神的話語,願我們能藉由每一天的靈修,儆醒記起主所說過的話,從懷疑、恐懼當中走向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


#背誦金句

    「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她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便從墳墓那裡回去,把這一切的事告訴十一個使徒和其餘的人。(路24:7-9)

 #回應與禱告

    主求祢的大能幫助我,在不信和擔憂當中想起祢應許過的話語,好叫我能全然領受、相信祢復活的大能。

2024/6/8 路23:50-56

耶穌的安葬,生命的安息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耶穌斷氣後,約瑟向彼拉多求取耶穌的身體。約瑟是猶太公會的成員,當猶太人群起激憤,要將耶穌釘在十字架時,約瑟並沒有附從眾人,他是個敬畏神的人。他將耶穌的身體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石頭鑿成的墳墓裡。這個墳墓從來沒葬過人,原本是預備給自己用的,但事出突然,約瑟就將這個新墳拿來安葬耶穌。


    猶太人的安息日是星期六,預備日則是前一天,也就是週五。猶太人認為太陽下山就進入新的一天,因此星期五日落之後就進入安息日。按照猶太人的規矩,要在安息日之前將耶穌安葬完畢。因此約瑟必須趕在日落之前,快速的安葬耶穌,這應驗了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他雖然未行強暴,口中也沒有詭詐,人還使他與惡人同埋;誰知死的時候與財主同葬。」(賽53:9)


    作者清楚指出財主約瑟求取耶穌的身體,從加利利來的婦女見證耶穌安葬的過程,可見作者欲透過這群見證人,表明耶穌受難與安葬的事實。不僅呼應作者在書卷起始的說明: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1:3)。更藉此表達耶穌受難是神的旨意,定意要完成救贖世人的大功。


#背誦金句

    眾人所謀所為,他並沒有附從。他本是猶太、亞利馬太城裡素常盼望神國的人。(路23:51)

 #回應與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定意愛我們,甚至付上生命的贖價,愛我們到底。主啊!幫助我們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勇於將自己分別為聖,不附從社會潮流或錯誤的價值觀。在群眾喧擾之際,仍然將自己的心思意念擺放在耶穌安息的聖所,竭力進入神所賜的安息。願祢的平安臨到,使我們常有祢同在的平靜安穩。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24/6/7 路23:44-49

裂開的幔子,修復的關係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作者詳盡描述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景況,當時是日正當中的時刻,午正就是中午十二點,申初是下午三點,這段時間是一天中最明亮的時刻,但經文中卻描述,日頭變黑、遍地黑暗(44-45節)。特別在耶穌斷氣時,地大震動,磐石崩裂(太27:51),聖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45節)。


    這幔子位於聖所和至聖所之間,從上到下裂開,意味著通往至聖所的道路已經被打開。要知道,過去只有大祭司一年一度才能進到至聖所(來9:7),如今藉著耶穌的犧牲,裂開聖殿的幔子,就是祂的身體,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來10:19-20)。使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而這呼應了耶穌的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耶穌在十字架的犧牲,不僅除去世人的罪孽,滅掉冤仇,更藉著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修復我們與父神的關係,使我們能與神和好。(弗2:16)。


      見證這一切的,除了百夫長、圍觀的群眾,還有一切與耶穌熟識的,從加利利一路跟隨耶穌的婦女們(47-49節)。可見作者欲透過這群見證人,表明耶穌受難的過程與事實。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深刻表達耶穌順服乃至於死,為要成就救贖的大功,使我們能與神和好、與人和好。


#背誦金句

    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23:46)

 #回應與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謝謝祢在十字架上犧牲,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使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主啊!幫助我不忘記祢的恩典,常常進入幔內,與父神和好,愛祢更深、與祢更親。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24/6/6 路23:39-43

兩名罪犯,兩種態度,唯有悔改得拯救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延續前段經文,除了行刑的兵丁與圍觀的群眾羞辱耶穌,連與耶穌同釘十架的犯人,也譏笑耶穌:「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吧!」(39節)然而這樣的態度,卻引起另一個犯人的責備:「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神嗎?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40-41節)


    兩個生命走到盡頭的罪犯,呈現不同的生命態度。一個是不知悔改的嘲諷耶穌,另一個卻對自己的罪行,深深悔悟,並且轉向耶穌,尋求赦免(42節)。因此耶穌應允他: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43節)。這段經文應驗了以賽亞先知的預言:……因為他將命傾倒,以致於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賽53:12)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我們如同這兩個罪犯,應當承受罪的工價。然而無罪的耶穌,卻為了世人,寧願被掛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孽過犯,傾倒生命,為我們代求,使我們得著永生(羅6:23)。當我們面對難處,甚至是生命的盡頭時,是繼續嘲笑愚拙的十架福音,還是選擇相信耶穌,得著生命呢?


    仔細咀嚼耶穌對悔改犯人所說的話: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這不僅宣告:未來我們要與耶穌一起進入榮耀的國度裡。更應許我們,從信耶穌的那一刻起,聖靈就內住在我們裡面,幫助我們活出在地如在天的生活。


#背誦金句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23:43)

 #回應與禱告

    主耶穌謝謝祢為我們而來!我們如同這兩個罪犯,應當承受罪的工價。但是祢卻願意擔當我的罪孽,賜給我們新生命。主啊!當我們遇見生命的難處時,求祢幫助我們,轉眼仰望祢。願聖靈常在我們裡面,幫助我們活出在地如在天的生活。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24/6/5 路23:32-38

受盡羞辱,捨了生命,為要拯救全人類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因著眾人的催逼,羅馬巡撫彼拉多將耶穌處以十字架死刑,與他同釘十字架的有兩個犯人(33節)。在羅馬時代,人被掛在十字架,完全赤裸、慢慢死去,不僅慘無人道,更是毫無尊嚴。眾人將無罪的耶穌視為罪犯,列在罪犯中間,並處以十字架酷刑,這是極大的羞辱。


    在行刑過程中,兵丁戲弄耶穌,以拈鬮(抽籤)的方式,分了耶穌的裡衣(34節),應驗了詩篇: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詩22:18)


    眾人不認為耶穌是神的兒子、彌賽亞君王,用話語譏笑耶穌:「你若是基督、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35、37節)!這些言語也應驗了詩篇: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詩22:7-8)


    百姓觀看,官府嗤笑,兵丁戲弄上前拿醋給耶穌喝(36節)。醋是下層百姓喝的廉價酸酒,兵丁拿醋給耶穌喝,暗諷耶穌是社會底層的百姓,不是君王。應驗詩人所說: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詩69:21)


    彼拉多在耶穌以上立一個牌子「這是猶太人的王」,以希臘、羅馬、希伯來的文字寫成(38節)。彼拉多此舉不僅標明耶穌自稱為王的罪名,也帶著諷刺耶穌的意味。而這樣的嘲諷,卻成為神手中的工作,向世人宣稱耶穌基督是「全地的主」。


    耶穌在十字架上承受身體的痛楚,以及眾人在言語行為上的嘲諷,卻向神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34節)無罪的耶穌,願意為了我們,在十字架上受盡羞辱、捨了生命,成全救恩。原來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1:18)


    如今我們得蒙拯救,成為神的兒女,若遇見羞辱譏笑時,是否願意效法耶穌,為逼迫我們的人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願那逼迫我們的,也能同得福音的好處,成為神家裡的人。


#背誦金句

    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

 #回應與禱告

    主耶穌我感謝祢,在十字架上承擔咒詛,使我們可以領受祝福。求祢幫助我們,能夠愛我們的仇敵,為逼迫我們的禱告。願祢那長闊高深的愛充滿我們,使我們能行出饒恕的生命。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24/6/4 路23:26-31

苦路上的耶穌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為了安撫與掌握群眾,縱然找不著耶穌犯罪的事實,彼拉多因著政治上的考量,仍然改判耶穌為有罪,順應群眾的要求,要將耶穌釘上十字架。

    耶穌被抓住後,被鞭打得虛弱不堪,根本無力背負十字架,羅馬士兵就強迫一個正好從鄉下來的過路人古利奈人西門背起十字架,跟著耶穌往各各他去。 (26節)      


    有許多百姓也都跟隨著耶穌走這段苦路,其中有很多耶路撒冷的婦女,因見著耶穌所承受的苦痛,非常地不捨,極其悲慟地放聲號咷痛哭。就在這時,耶穌雖知被釘十字架的苦痛即將臨到自己,仍舊停下腳步轉向那些婦女,耶穌反而提醒安慰她們不要為了祂而哭,往後更大的審判要臨到耶路撒冷,在災禍的痛苦中,人們寧願自己沒有孩子,寧願大山小山壓在他們身上,還比審判還容易承受,耶穌反倒要婦女們留意審判的來到。(28-29節)


    雖然承受著身體的痛苦,但耶穌然在關懷那些跟隨他的婦女,安慰也提醒他們真正當留意的焦點,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痛苦,在痛苦中我們會做什麼呢?但願苦路上的耶穌所做的,也成為我們的榜樣與提醒。


#背誦金句

    耶穌轉身對他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路23:28)

 #回應與禱告

    求主幫助我效法祢的生命,就算身處痛苦中,仍然關懷接納他人,求主激勵我如同基督常保持著更新生命的盼望,與基督同行走上陪伴關懷人的道路。求主使用我的痛苦,在痛苦中塑造我,與我同行。

2024/6/3 路23:13-25

我寧願沒有耶穌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經過好些的調查審問,彼拉多對祭司長與以色列人宣告,他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甚至希律王也沒查出耶穌有什麼罪,才把他送回來,可見他沒有做什麼該死的事。(14-15節)所以打算把耶穌責打一番就釋放了他。(16節)


   但這答覆引起以色列人們的不滿,一齊叫喊著,希望能釋放那個在城裹作亂殺人的巴拉巴,將耶穌釘上十字架。(18-21節) 不管彼拉多一再向他們說明,耶穌並沒有犯什麼該死的罪,群眾就是執意要釘死耶穌。彼拉多終究禁不起群眾一再催逼,只好順應他們,把耶穌送上十字架。(23-25節)


   這段經文顯出了以色列人的蒙昧無知,認為耶穌攔阻妨礙了他們,就怒不可遏寧願把無罪的耶穌送上十字架,徹底否認他是主,是上帝差派來的那一位,寧願沒有耶穌,要一個犯罪的強盜,以為這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好處。已經認識主的我們,是否也有這種寧願沒有耶穌的時候,把上帝/信仰擺在一邊,以為這時追求其他的事物,才是給自己帶來幸福與滿足,但願我們都謹慎這些時候,這位主認識我們,承擔了我們的罪,但我們是否仍然抗拒這位主呢?


#背誦金句

      彼拉多願意釋放耶穌,就又勸解他們。無奈他們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路23:20-21)

 #回應與禱告

   感謝主基督,祢是在十字架上為我承擔罪惡的主,祢是使幔子裂開指引我生命的主,求主警醒我不要漠視這些事實,以致我遺忘了祢,更看重追求其他事物,勝過對祢的追求。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經過好些的調查審問,彼拉多對祭司長與以色列人宣告,他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甚至希律王也沒查出耶穌有什麼罪,才把他送回來,可見他沒有做什麼該死的事。(14-15節)所以打算把耶穌責打一番就釋放了他。(16節)


   但這答覆引起以色列人們的不滿,一齊叫喊著,希望能釋放那個在城裹作亂殺人的巴拉巴,將耶穌釘上十字架。(18-21節) 不管彼拉多一再向他們說明,耶穌並沒有犯什麼該死的罪,群眾就是執意要釘死耶穌。彼拉多終究禁不起群眾一再催逼,只好順應他們,把耶穌送上十字架。(23-25節)


   這段經文顯出了以色列人的蒙昧無知,認為耶穌攔阻妨礙了他們,就怒不可遏寧願把無罪的耶穌送上十字架,徹底否認他是主,是上帝差派來的那一位,寧願沒有耶穌,要一個犯罪的強盜,以為這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好處。已經認識主的我們,是否也有這種寧願沒有耶穌的時候,把上帝/信仰擺在一邊,以為這時追求其他的事物,才是給自己帶來幸福與滿足,但願我們都謹慎這些時候,這位主認識我們,承擔了我們的罪,但我們是否仍然抗拒這位主呢?


#背誦金句

      彼拉多願意釋放耶穌,就又勸解他們。無奈他們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路23:20-21)

 #回應與禱告

   感謝主基督,祢是在十字架上為我承擔罪惡的主,祢是使幔子裂開指引我生命的主,求主警醒我不要漠視這些事實,以致我遺忘了祢,更看重追求其他事物,勝過對祢的追求。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經過好些的調查審問,彼拉多對祭司長與以色列人宣告,他查不出耶穌有什麼罪,甚至希律王也沒查出耶穌有什麼罪,才把他送回來,可見他沒有做什麼該死的事。(14-15節)所以打算把耶穌責打一番就釋放了他。(16節)


   但這答覆引起以色列人們的不滿,一齊叫喊著,希望能釋放那個在城裹作亂殺人的巴拉巴,將耶穌釘上十字架。(18-21節) 不管彼拉多一再向他們說明,耶穌並沒有犯什麼該死的罪,群眾就是執意要釘死耶穌。彼拉多終究禁不起群眾一再催逼,只好順應他們,把耶穌送上十字架。(23-25節)


   這段經文顯出了以色列人的蒙昧無知,認為耶穌攔阻妨礙了他們,就怒不可遏寧願把無罪的耶穌送上十字架,徹底否認他是主,是上帝差派來的那一位,寧願沒有耶穌,要一個犯罪的強盜,以為這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好處。已經認識主的我們,是否也有這種寧願沒有耶穌的時候,把上帝/信仰擺在一邊,以為這時追求其他的事物,才是給自己帶來幸福與滿足,但願我們都謹慎這些時候,這位主認識我們,承擔了我們的罪,但我們是否仍然抗拒這位主呢?


#背誦金句

      彼拉多願意釋放耶穌,就又勸解他們。無奈他們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路23:20-21)

 #回應與禱告

   感謝主基督,祢是在十字架上為我承擔罪惡的主,祢是使幔子裂開指引我生命的主,求主警醒我不要漠視這些事實,以致我遺忘了祢,更看重追求其他事物,勝過對祢的追求。

2024/6/1 路23:6-12

希律審判行神蹟的主


#觀察與思想


#今日靈修 

    正當祭司長文士仍極力控告耶穌,彼拉多躊躇難決,他聽見耶穌來自加利利,歸屬希律管轄,加上希律正巧也在耶路撒冷,就將耶穌轉送給希律審理。(6-7節)

   希律久聞耶穌之名,很想要一探究竟見他一面,如今看見了就歡喜,並且期待耶穌能夠彰顯神蹟奇事給他看,所以問了許多話,但是耶穌一言不答,不理睬。站在一旁祭司長和文士逮到機會,繼續大力的控告耶穌。

 或許因為惱羞成怒,希律命令兵丁們為耶穌穿上華麗的衣服,藐視羞辱、戲弄他一番,並將耶穌送回給彼拉多,他自己也跟彼拉多前嫌盡釋,在這天成為朋友。

   希律想看神蹟,但耶穌卻不行神蹟,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希律不是因為喜歡上帝的道,才想看神蹟。耶穌他曾如此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路11:29)

   耶穌期待的是,我們跟祂建立實質的關係,有真正的認識。自加利利傳道開始,耶穌始終藉著神蹟教導人們的是要信從行神蹟的主,相信他是基督,是神的兒子,而非以他行的神蹟為注目的焦點。盼望我們愛主更深,與主建立實質的關係,有真正的認識。


#背誦金句

    希律看見耶穌,就很歡喜;因為聽見過他的事,久已想要見他,並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蹟。於是問他許多的話;耶穌卻一言不答。(路23:8-9)


 #回應與禱告

    主啊,神蹟是信仰的窗口,但不是信仰的全部,求主幫助我們定睛專注在於祢,生命有正確的焦點,真認識為我們行神蹟的主耶穌。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