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六義 陳嘉祺
何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就是以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別人,以嚴格的態度來約束自己。這句說話從小父親都一直跟我說,更在家中的牆上貼上該字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一直都想不明白該句說話的真蹄。只理解了字面的意思,也從沒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只知道是從爺爺那代開始留下的家訓。直至我前年跟爸媽回鄉探望爺爺和跟他一起義教他的學生,那時我才明白這條家訓的意義,對我影響深遠。
我的爺爺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教師,在家鄉里服務五十多年,如今桃李滿門,他的學生不是跟他一樣從事教育,就是為市民服務從事政府行業,可見爺爺是花了不少心血去培育他們,而他說正正就是因為他謹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才有今天這番成就。他是一個嚴謹的人,他早早在車站等待我們的到來,手上還提著熱騰騰的包子,怕我們肚子餓。一到爺爺家,映入眼簾的是為我們準備的拖鞋。而爺爺家也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簡陋,應有盡有,只是缺少一些現代化的物品,例如電視、電磁爐和冷氣機等。但所有東西擺放十分整齊,井井有條,衣服更是按著顏色擺放。
他也經常跟我說:「如果衣服不莊重,又怎樣去管教學生呢?怎樣成為學生們的榜樣?怎樣為他們傳道授業解惑呢?」所以他十分注重儀容,不會忽略身上每一樣細小事物,每天都會剃鬚整理頭髮,因此爺爺在村內得到很多人的信任和尊重。有時爺爺去買菜更被免單,但都被爺爺微笑拒絕了,他說:「為人師長,怎能接受別人的小恩小惠呢?」
直至我跟他第一次到達課室,看到一名十分顯眼的學生,他的頭髮十分油,衣服上有著大大小小的污漬,不修邊幅。我上前了一步問他:「同學你的衣服怎麼這麼骯髒?」他回答說:「反正晚上都是要洗的!」但看他身上污漬有深淺之分,就明白到他晚上根本就沒有洗,我以為爺爺這時會狠狠責備他,但並沒有,他還是如常地上堂。
「鈴…鈴…鈴…」放學的鐘聲響了。
回家的路途上,我問爺爺「為什麼你沒有責罵他?」爺爺這時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那位同學家境困難,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只要沒有傷害到別人和自己就可以了。」這時我低下頭來,反思著自己之前的行為。
走著走著,聽到一把熟悉的聲音,抬起頭發現那個男孩蹲在門前,玩弄著狗尾巴草,爺爺就帶著我一起家訪這一家。一進門就嗅到一些臭味,我環顧四周發現垃圾筒已經滿了,旁邊還有一些垃圾,椅子上也都是一些未洗的衣服,散發著臭味。這時男孩的父親出來了,光著上身,口裡含著煙,留著鬚渣。但爺爺還主動伸手跟他握手,說:「真不好意思,這麼晚還來打擾你們。」
結束了這次的義教,我認為我學的比教學生收穫更多,現在在家裡看到那幅字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就會想起爺爺,他就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那個懵懂的我。爺爺的待人處事也成了我的理想模式,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以寬容的心包容別人,這樣的美德是多廚值得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