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義班作品
《論多元人生》
六義 余欣蔚
我們的一生由出世到死亡,可說是有着如驚喜觀一樣的流程。需流程一樣,但過程可以不一樣的!因我們可以活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生,一個多元化的人生。在條條大路中有着不同的選擇,嘗試不同的人生,體驗不同的生活,突顯自己的獨有色彩。
而無論在古還是今,涉及多個領域的人簡直是多不勝數。。先以古代為例。大家必定有聽聞過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大名。他在書法、詩詞、繪畫多個領域都有着非凡且出色的表現,可謂是把每一項技能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亦是這些技能令他的人生更為精彩且充實!
道了古便道今,而這位名人便是中國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他不論在動力學、系統學還是在航天項目上都有着偉大的貢獻。因為他的努力,涉足多個領域才能讓祖國有多層次的進步。多元的領域不單充實自我,還可有很大的用途。
多元人生,不僅是對技能的追求,更是對人生經驗的延伸。它鼓勵我們嘗試各種可能性,像探險家一樣穿越時空,穿越領域,探索不同的風景。在探索的旅途上除了能看到不同的風景外,還能感受風景為你帶來的喜悅和驚喜。而這些感受都是一個個風景所組成的,慢慢累積起來。
當然會有人認為專精一時才能保證事情的成功性和高質量,更能確保人生也是一直有條有理,不會有突發狀況。但他們忽略了一直只專注一件事,那麼你的高度也便在這件事中停止了,不會再有其他高度的發展,不會發掘到其他能力。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是被限制,限制我們展露才華,限制不同的嘗試。很少的時候便常常聽到好好學習才能有好的未來,卻沒有聽過多嘗試不同的活動,發掘不同的興趣,也能有不同的出路。到了長大,便會常聽到努力上班便能有錢,卻沒有聽過發展不同工作或自行創業也能有錢。到了老年,大家也只會說退休在家中便好,不要想東想西。單位什麼一定要提前幫我們規劃人生?這些所謂的規劃,在我看來只不過是阻礙我們飛翔的絆腳石。若沒有這些絆腳石,我相信大家會更願意嘗試多元化的選擇,大家的高度會更上一層樓。多元的嘗試總比專精一事的成就大。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專精一時的風險很高。就以疫情為例,當時有很多人都面臨失業的問題。然而有些人能很輕易便解決了問題。這是為何?這就是因為多元化與專精一事的分別。疫情突襲時,即使你是律師、老闆或經理等高薪人士,都有可能的不過疫情的侵害,為了養家糊口,也只能開始嘗試基層工作,這亦可反映專精一事的失敗之處。
但若果你在疫情時嘗試轉型做其他工作或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嘗試,這便能在突發事情時使用出來。就如世界首富馬斯克一樣,在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嘗試。他的成就也是來之不易的,他以往是電子支付公司行政總裁時,曾被人用計趕走,被免去職務。亦是這一事,開啟了馬斯克多元化的人生。失業的他並沒有只單純等待機會,在此期間他還進了多項投資,由電車到腦神經科都有他投資的身形。投資風險大失敗率也高,但為何他能如此成功?這是因離不開他多元化的投資,即使有投資失敗,但多元化的原因,總會有成功的領域。由此可見,多元人生令人免於冒上孤注一擲的風險,以免一次失敗就一無所有。
總括來說,多元人生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它鼓勵我們跨足不同的領域,遊歷各種風景,體驗豐富多彩人生。他讓我們更加開放,更加充實,更加自信,並且能夠以更豐富的視野去看待這個世界。我們匯聚萬象,實現人生的多元價值,這才是一個豐盛而精彩的人生。讓我們響應多元人生的號召,探索未知的領域,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