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hot的基本優點:繁體中文版,開源,免費,跨平台( Windows、 Mac、 Linux ),持續更新,支援多種影片格式
操作的介面跟威力導演之類的專業影片剪輯軟體很像,對於熟悉的使用者來說很好上手,可以直接取代,並且 OpenShot 的穩定度和速度也很棒。
要注意的是 OpenShot 的 Windows 版本只提供 64 位元下載。
OpenShot下載後直接安裝即可,雖然安裝時只能選英文,但打開軟體後,可以看到繁體中文介面已經內建。
此外 OpenShot 提供了多軌剪輯影片與聲音頻道功能,也有很多內建的影片特效、字幕特效,都可以像是威力導演一樣拖曳直接套用。
編輯時可以匯入各種影片或聲音的素材,在介面上可以進行多軌剪輯。你可以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找到免費可用的各種影音素材:
【音樂類素材】
【影片類素材】
如何寫影片的腳本?
步驟一 : 瞭解影片目標
要寫出一個好的影片腳本,首要任務就是先知道這支影片拍出來是要幹嘛?
步驟二:思考觀眾想看什麼
影片行銷的一切最終得回歸到「觀眾願不願意買單看你的影片」。
因此在規劃影片腳本時建議大家可以換位思考:
「如果我是觀眾,我會想看到什麼?」
觀眾有什麼問題是需要被解決的?
步驟三:安排腳本順序
腳本大綱:用來確認整支影片的主題、方向及結構是否合邏輯。
影片 Hook:可以當成預告片的片段或是金句
腳本內容:
(1) 開場白
(2) 內容
(3) 結尾語
常用腳本模板
一、什麼是腳本與分鏡表
在拍攝影片之前,可以先撰寫腳本與分鏡表,常見的形式包含圖片、繪畫以及文字,目的在於讓工作人員及拍攝者能流暢地進行拍攝,避免毫無計畫的盲拍。
腳本內容可包含場景、故事劇情、對話與台詞、拍攝時此場景的運鏡以及構圖、所需道具、以及畫面呈現的樣子
1. 場景:此段劇情在哪裡拍攝,場景與地點為何。
例:花園、辦公室、公園…等。
2.腳本大綱:描述此鏡頭演員需要做什麼、會發生什麼事、做出什麼反應。
例:「主角在咖啡廳的靠窗的位子等著朋友的到來,他不時抬頭看向門口,時而低頭看著手上的手機,很期待與朋友的見面,過了不久朋友終於來了,他臉上流露出開心的表情。」
3.對話/台詞:此段鏡頭的台詞與對白。
例:
主角:「嗨!好久不見,我……很想你…」
朋友:「嗨…真的太忙了好久不見,你過的好嗎?」
4.運鏡/構圖:此段鏡頭的運鏡與構圖,可在拍攝之前規劃。
例:Pan(水平運鏡)/ 對角線構圖
5.道具:該場景所需道具、可方便場人員清點和準備。
例:椅子、手機、咖啡、桌子…等。
6.畫面:可使用影片截圖或繪畫將場景描述出來。
二、常用腳本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