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組化的概念
一個複雜的大系統,通常都是由眾多的小系統集結所組成。
設計程式也常將程式分割成數個子程式,每個子程式各有其功能,先分別測試完成後再組合成完整的程式,這就是模組化的觀念。
如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就分成了租賃站查詢、單次租車、成為會員、卡片查詢、車位已滿及會員專區等六個小系統。
模組化程式設計就是在設計程式的時候,將可能重複使用到的程式功能組織為一個個的模組,主程式只要適當的使用這些模組,便可以完成程式的功能設計。
函式(Function)或副程式(Subprogram)是一個程式模組的組成單位之一。
二、函式
函式或副程式是指將特定功能單獨編寫成一個程式單元,並賦予一個特定名稱,以便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透過呼叫其名稱來反覆使用。
我們可以將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的功能寫成函式,並將此函式命名為 BMI,函式BMI有2個輸入參數:身高和體重,並會傳回計算出的BMI 值。
函式可以簡化程式的撰寫,避免同樣的程式碼重複出現,這對於程式的修改與維護,都有很大的幫助。
在有些程式語言中,我們可以將這些性質相類似的函式集合起來,成為一個模組(Module)或函式庫(Library)。
為了發展繪圖軟體,我們可能會建立許多畫幾何形狀的函式,如畫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形等函式,因為這些函式都是在畫幾何圖形,所以我們可以將之集合起來成為一個幾何圖形繪圖模組。
模組或函式庫不但可以方便函式的管理與使用,還可以讓不同的程式重複利用這些已經撰寫好的函式,達到重複使用,簡化軟體開發的目的。
在Scratch 的功能區「函式積木」中,有一個「建立一個積木」的功能,可以讓我們用來建立可重複使用的程式碼區塊,也就是建立函式的意思。
目前在Scratch 3.0 中,函式積木沒有提供傳回執行結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