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過程
1960 年代末期,美國國防部計畫將分散各地的資訊中心全部連線,以便指揮調度各區的資源,1969 年由美國高等研究計畫署(ARPA)發展出ARPANET 網路,1971 年快速發展成四十多個單位加入連線。
1974 年由ARPA 機構的羅伯特· 卡恩(Robert Kahn)與史丹佛大學文頓·瑟夫(Vinton Cerf)共同提出TCP/IP 通訊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nd Internet Protocol),解決了不同電腦系統的相容性問題,成為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
二、網路位址
在網路上所使用的位址就稱為IP 位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相當於各個連網裝置在網路中的地址,而路由器的功能就如同郵差,會依據目的端的IP 位址進行資料傳輸的工作(如下圖)。
目前網際網路主要使用的IP 位址格式為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IP 位址是由32 位元所組成,例如11001011 01000111 11010100 00000101。
為了方便記憶,通常會將這32 個位元分成四組,每組8 個位元,其間以「小數點」區隔。
由於8 個位元可以用來表示大小範圍介於0 至255 之間的十進位整數,因此上述的32 個位元也可以用四個十進位數字表示為203.71.212.5,如下圖所示。
在2011 年,主要的IP 區塊完全分配完畢,正式宣告IPv4 的位址面臨枯竭危機,解決方案就是發展一套新的網路位址協議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IPv6是用於替代IPv4的新一代IP協定,IPv6使用128位元,所能表示的IP位址多達2128個(約為3.4×1038),若以地球70億人口計算,每個人平均可分得約4.86×1028個IPv6位址。
以一組IPv6位址「2001:0DB8:02DE:0000:0000:0000:0000:0E13」為例,它使用了八組數字來表示IPv6位址,每組數字皆為四個十六進位數字,各組數字之間使用「:」隔開。IPv4與IPv6的位址格式比較,如下圖所示。
實作演練
查詢網路卡的MAC位址以及電腦使用的IP位址
在Windows 10作業系統中,欲查詢自己電腦網路卡的實體位址以及電腦使用的IP位址
可按下開始→Windows系統→命令提示字元,在開啟的命令提示字元視窗中輸入ipconfig /all指令,按下Enter鍵進行查詢。
若只想查看IP位址資訊,輸入ipconfig指令即可。
三、網域名稱
完整網域名稱(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FQDN)或網域名稱(domain name)。
TWNIC
台灣網域.tw的管理單位是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負責網域名稱管理維護、IP位址分配,以確保網際網路上的網域名稱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註冊一個新的網域名稱時,此機構會把新的網域名稱加入它的中央資料庫。
DNS 伺服器
由網域名稱查詢對應的IP 位址,這樣的查詢工作就交給網域名稱系統(Domain Name System, DNS)伺服器來處理,DNS 伺服器中的資料表會記錄每一個網域名稱對應的IP 位址。
實作演練
查詢某網址的IP位址
在Windows 10作業系統中,按下開始→Windows系統→命令提示字元,在開啟的命令提示字元視窗中輸入ping指令及網址,按下Enter鍵即可查詢該網址相對應的IP位址。
由查詢結果可知,www.google.com對應的IP位址是172.217.160.68。
在瀏覽器中使用網址www.google.com或是IP位址172.217.160.68,都可以順利連上網站。
四、URL
全球資源定址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用於指出某一項資源的所在位置及存取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網址」。
如果想要到特定的網站瀏覽時,只要輸入完整的網址,便可以進入該網站。URL 的表示方法如下圖所示。
通訊埠
電腦主機提供多種網路應用程式服務(例如HTTP、FTP、Telnet等),每一種服務都有一個專屬的連接埠編號。
若想要使用某主機的服務,除了要告知連線IP之外,還要指定該服務的連接埠編號。
常用的連接埠編號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