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教授梁恩佐

原载:黄河网 

摘录如下:

    来黄河国际论坛正式报到前,梁恩佐教授先去了内蒙古准噶尔旗纳林镇的海湾沟村,那里有一座并不起眼的淤地坝,可是有了它,村里50户农民的生计有了保障,致富有了希望,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将增添又一片绿色。这是梁恩佐在香港注册的“黄土高原资金有限公司”贷款给农民修筑的第一座坝,为了它,梁恩佐寻寻觅觅,上下求索,一晃竟过去了10年的光阴。

    梁恩佐祖籍广东中山,1948年随父母从上海到香港,1950年移居美国,那一年,他17岁。说到黄河,梁恩佐回忆道:小时侯,印象中黄河洪灾频繁,同学中就有因此去上海逃难的难民家的孩子。梁恩佐大学读的是土木工程系,后又攻读土壤力学硕士研究生,希望日后能参与治理黄河。可20世纪50年代末的冷战升级,使他感到前路渺茫,于是又攻读理论物理博士研究生。1977年,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梁恩佐与杨振宁等华人学者一起,发起成立了全美华人协会。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改善,他开始更多地关注黄河。1993年,当他在哈佛大学中文图书馆看到黄委主办的治黄科技期刊《人民黄河》时,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通过友人向黄委表示,愿为这份刊物做些工作,并把自己多年研究黄河的论文寄给《人民黄河》发表。同年,“黄河问题讨论会”在美举行,梁恩佐以全美华人协会的名义邀请黄委副主任黄自强参加。在一些著名大学里,他为祖国客人组织了一次次关于黄河治理的学术报告会,吸引了美国各界关心黄河的人士和大批华侨及中国留学生,报告会成了治黄成就展示会,黄河、中国一时成为当地报纸的热门话题。

    1994年,梁恩佐应黄委之邀,首次对黄土高原进行实地考察。这里严重的水土流失,落后的经济状况,使那个他长期设想的“沟地农业”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改造被雨水侵蚀留下来的千沟万壑,在每条山沟里筑上小型土石坝,拦泥蓄水,再在水库周围铺草植林,有效地把水土进一步稳定下来。这样,泥沙被拦截,成为可耕地,减少了黄河下游河床的淤积,雨水停留在坝前水库中,慢慢渗透到地底,汇集于水库下游的山沟里,为下游地区提供较长时间的清水供应,可改变当地的干旱状况。这是个一举几得的事情。1995年,作为世界银行顾问,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又考察了内蒙古、陕西、山西的水土保持项目区。那年正是干旱年,当地农民的困难处境让他触目惊心。这更坚定了他建立“沟地农业”的信念。

    10年间,梁恩佐先后十几次从美国来到黄土高原,考察论证、走访农户、拍摄录像,他还说服动员各地华商投资治黄。经过他的多方努力,成立了“黄土高原资金有限公司”,内蒙古准噶尔旗纳林镇海湾沟村成为该公司的第一个投资地。当记者谈到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是今年水利部的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对此梁先生有何评价时,梁恩佐说,传统的国家投资体制所形成的物品有产权不到位的缺陷,具体到淤地坝来说,会对建后管理造成不便。如果农民是通过贷款建的工程,自然会在还贷和追求效益的过程中管好坝,护好坝。黄土高原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区,通过沟地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产增收,自然回收建坝投资,逐步建立起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以海湾沟为例,全村共有50户200人,黄土高原有限公司在该村投入50万元人民币,年息5%,帮助建一座坝,发展800亩水浇地,平均每户可得16亩水浇地,1万元贷款,贷款要求5年还清。每户拥有了这16亩水浇地,他们就会自觉地管理好,经营好,在土地上谋求利益的最大化。梁恩佐说,现在看来,5年的时间可能偏短,如果到时还不完,农民可以用土地做抵押,进行二次贷款。他核算过,建一座温室大棚,一年就可收入一万元。现在坝已经建成,下面就会有效益了。梁恩佐说,黄土高原需要建千千万万的淤地坝,他希望通过努力,建立一种程序,做出样板,用事实证明这里的农民有能力还贷,以吸引国际金融组织和更多的人到这里投资。通过建设淤地坝,减少入黄泥沙,改善这一地区农民的生存处境。目前,公司是与旗水利局签合同,乡镇政府做担保,他希望有一天农民自己做发展计划,直接与投资者打交道,建立一种有良好信誉的、双赢的合作关系。

    70岁的梁恩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独自奔走于美国和黄土高原之间,这其中的艰辛和劳苦可想而知。他说,除海湾沟外,他在准噶尔旗又选了几条可以建坝的沟道,合同很快就会签订。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在水利部和黄委的帮助下,组织农民大规模地开展淤地坝建设。而梁恩佐的试验,可否为我们提供一种市场化的借鉴呢?

  稿件来源: 黄河网 责任编辑: 赵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