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這九個條件,完全講到思想問題。在我們生活思想上,以倫理道德為作人做事的標準,孔子說有九個重點。這一節,如在文字表面上來解釋,就不必再講了,如 “視思明”,當然看東西要看得清楚,但這並不是指兩個眼睛去看東西,現在眼睛看不清楚也沒有關係,街上眼鏡店多得很。這是抽象的,講精神上對任何事情的觀察,要特別注意看得清楚。同樣聽了別人的話以後,也要加以考慮,所以謠言止于智者。我經驗中常遇到趙甲來說錢乙,錢乙來說孫丙,我也常常告訴他們說,這些話不必相信,只是謠言,“聽思聰”聽來的話要用智慧去判斷。 ”色思溫”臉色態度要溫和,套用現代的話,是不可擺出神氣的樣子。”貌思恭”對人的態度,處處要恭敬,恭敬並不是刻板,而是出于至誠的心情。”言思忠”講話言而有信,對事情負責任,有懷疑就要研究,找尋正確的答案。“忿思難”的“忿”,照文字上講是忿怒,實際是情緒上的衝動,就是對一件事情,在情緒上衝動要去做時,要考慮考慮,每件事都有它難的一面,不要一鼓作氣就去做了。最重要的是“見得思義”,凡是種種利益,在可以拿到手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合理,應該不應該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