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平準法(level strategy)
所謂的平準法指的是在整個規畫水平中只有一次的人力雇用或解聘的變異,因此在計劃過程中無論是人力資源或產出水準均較平穩。所使用的策略包含期望存貨或者是加班、減時生產。
⊙ 優點:
平穩的輸出速率
平穩的人力水準
⊙ 缺點:
較高的存貨水準(成本)
較高的加班、減時生產成本
4.2.2 追逐法(chase strategy)
所謂的追逐法指的是在整個規畫水平中有多次的人力雇用或解聘的變異,所導致的結果是較低的存貨變異伴隨著相當高的人力變異,適用在人力取得相對容易的市場中。
⊙ 優點:
較低的存貨水準(成本)
較低的加班、減時生產成本
⊙ 缺點:
輸出速率變異大
較高的人力變異成本
4.2.3 混合法(mixed strategy)
上述兩種方式分別是處在兩個極端,追逐法完全是使用調節人力來達成,而平準法在人力固定的情況之下,則使用加班、減時生產以及期望存貨。這二種方式從產能規畫的角度來看絕對不會提供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事實上,絕大部份的可行方案均是混合上述二種方法來達成,而這種方式就叫做混合法。
無論是追逐法、平準法或混合法,基本上都是生產管理決策者依據其經驗法則所制訂出來的啟發式解,因此,在此處並不討論所謂的最佳解。通常的情況之下,混合法的最終結果是經由多次試誤中所取得的。實務上,許多的電腦軟體均可提供這樣的功能,最普遍使用的則是微軟所出的Excel。
產能規畫範例說明:
蘿絲公司的管理部門,訂定了他們每月的需求表,如下 (單位:個) :
每位員工一個月可以生產10個產品,而每個工作製造一個產品,將會在正常時間的工資中,增加2000元的成本,提早完工所付的工資與正常時間完工的工資相同,且為了符合合約上員工的工作能力,蘿絲公司不採用加班以及外包的策略,僱用及訓練新員工成本為2000元,解僱舊員工成本為500元,另外每月期末的單位存貨成本為32元,蘿絲公司現有140個員工。
a. 運用平準策略觀念,設計生產計劃表,此計畫在第一個月之前,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
b. 運用追逐策略觀念,設計生產計劃表。
c. 以每月的成本以及其它你認為比較重要的因素,來比較前兩個單純策略計劃。
d. 提出一個比前兩個單純策略好的混合策略,並解釋其原因。
解:
已知:
(1) 生產10個/月
(2) 工資成本2000元/月
(3) 提早完工的工資=正常時間完工的工資
(4) 沒有加班及外包策略
(5) 僱用及訓練成本2000元
(6) 解僱成本500元
(7) 存貨成本32元
(8) 有140名員工
a . 運用平準策略觀念:
最大的需求為11月份時需要3000個產品,全部的需求量累積到11月結束時為16300個產品(500+800+……+2400+3000=16300),也就是總共需要1630名員工,因此前11個月每月需要員工最多為149人 ( 1630 / 11 = 148.2 ) ,再第一個月時便僱用9名新員工。
生產計劃表:
◆ ( 期末存貨 = 前期期末存貨 + 工作員工 * 10 - 需求量 )
b . 運用追逐策略觀念:
◆ 公司的員工數量依照需求量而定,來僱用或解僱。
生產計劃表:
c . 計算每年總成本:
d . 運用混合策略觀念:
◆ 混合策略是結合平整策略及追逐策略的優點,以誤試法(trial and error method)來求得最低的成本,極為最佳的策略。
◆ ( 期末存貨 = 前期期末存貨 + 工作員工 * 10 - 需求量 )
此策略使用額外的產能-「存貨」來減低較高的存量,而減低花費太多費用在僱用及解僱成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