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9月28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行政院
「我不想死啊!」另有一位消防員情緒激動,哭喊2018年的敬鵬工廠大火,他有3位同分隊的學長殉職,讓他每次火災警鈴響起,發現是工廠起火,都覺得壓力很大,他面向行政院質問「你們什麼時候改?」
並崩潰表示,「學長都已經死在裡面了」、「我不想死」、「行政院沒有失火為什麼不敢讓我們進去」。
而行政院代表僅表示,如要參加相關會議,須提前遞送公文,讓協會成員情緒瞬間潰堤,怒吼「還沒公祭就要忘記了嗎?」「請我們救人時也是需先提出公文嗎?」
內政部指出,該部已於9月23日啟動災害事故調查會,並規劃訂於9月26日召集調查委員召開屏東火災事故調查會第一次會議,該部並表示目前屏東縣政府已針對明揚公司「未於第一時間提供完整救災資訊、未指定專人協助救災之缺失及過氧化物存放超過30倍」等三項重大違法事項進行開罰,後續將對開罰事項整體進度進行掌握追蹤。
陳院長聽取林萬億政委親赴現場,針對屏東火災受傷人員及傷患家屬交換意見後,指示衛生福利部、經濟部、內政部、及勞動部等權責部會,積極協助傷者及罹難者撫卹賠償、保險金請領、醫療與術後重建、心理諮商等事項,並請林萬億政委持續協助協調。
陳院長並指出現代社會應用化學物質品項繁多,要應用先進科技作法進行管理,要求各部會重新檢視具易爆特性的過氧化物管理方式,並強化工廠易燃、易爆化學物質管理相關機制,目前環境部已建置化學雲以及毒性化學物質許可管理系統、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已建置化學品報備與許可平台、內政部已建置消防安全檢查列管系統等管理,未來對於工廠化學品登記、申報及管制等相關精進機制,請吳澤成政委邀集相關部會就協助完成提出改善措施。
針對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訴求「開放組工會」及「消防員納入職安法」等二部分,本院人事行政總處蘇俊榮人事長說明,行政院非常關心消防同仁權益,已搜整各國公務人員集體勞動權利資料,進行分析並考慮國情需求,與考試院協商達成初步政策共識,對公務員之團結權與協商權會等盡量予以尊重,在公務人員協會法的範圍內,適時放寬,陳院長亦針對相關法制面釐清請羅秉成政委協助;另鑑於消防員執勤之危險性、急迫性與災害場址之不確定性等特性,請內政部研議修正《消防法》為方向,建立消防機關職業安全衛生機制;另有關本次搶救消防人員及其家屬可能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請衛生福利部持續追蹤輔導相關人員。
最後陳院長再次提醒相關部會,就後續火災事故所受影響人員、管理機制政策檢討、傷亡者撫卹賠償、消防人員權益等未來精進措施等要持續推展,並請李孟諺秘書長召開定期會議協調掌握各項重要政策措施並追蹤工作進度。
https://tnews.cc/02/newscon553468.h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NbGKX2VA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ns-62rXM&t=62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lH9K7Zeio&t=25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yqi8Y9Kqg&t=19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ns-62rXM&t=1s
陳揆參訪「2023臺灣文博會」 盼臺灣優秀IP作品被國際市場看見
中華民國112年9月28日
「2023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日前盛大開幕,展區橫跨舊空總、國家鐵道博物館、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及花博爭艷館等5大文化場域。為支持臺灣文創發展,行政院長陳建仁今(28)日特別前往華山文創園區,參觀森川里海、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IP主題館及人鬼交易所等展區,了解臺灣在地藝文工作者為文化傳承與復振的努力成果,並欣賞許多文創品牌、原創圖像與影視劇創作,感受臺灣豐富多元的創造力。
此行,陳院長在節點共創蘇素敏策展人的導覽解說下,首先參觀「森川里海」展區,了解森川里海的發展,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於2010年以水梯田復耕計畫為開端,進行環境生態與濕地的藝術活動。其中,在文化傳承與復振方面,透過社群共同工作,以其傳統生活環境場域為範圍,進行傳統生活文化的部落訪談與盤點,依循訪談所整理的原民生活史與傳統的田調資料,製作繪本傳承文化。該展區並致贈陳院長《papina’on tarakarihaw小心!淺水灘》、《ta ta ta tiraw i wali no wa:li 去!去!去!去東邊的東邊》、《poroden ko faloco’ 媽媽的苧麻線球》、《zasu ay Raybang naRin kalingunan mazas.這是你最愛的東西,記得帶走!》等4本繪本。接續,陳院長參觀《百菓》嘉義縣館,認識嘉義縣近年以高山茶、咖啡為主角發展相關文創商品,現場並飄散濃郁的日曬咖啡香。
隨後,陳院長參觀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世界相遇的臺灣‧與歷史相遇的你-Meet 1624》展區,該展區以1624年代背景文化記憶為核心,海洋為靈感原點,運用平面、多媒體影像、嗅覺記憶、互動體驗等五感體驗展示,並以臺灣原生在地的植萃香氣,打造兩款1624 島嶼文創特調精油,透過嗅覺傳達婆娑之洋、美麗寶島的意象。接著,陳院長參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也生臺灣》展區,該展區以「土地」、「人物」、「記憶」、「故事」四個單元敘說臺灣文化,並展示中國沿海地區海圖,包括廣東、福建與福爾摩沙島關鍵海圖、1870 年代長老教會在臺灣的宣教地圖、清代臺灣原住民圖繪、日本時代藺草帽、臺灣文化協會之歌等6件臺灣與世界互動的重要史料物件。
接續,陳院長在小路映画黃米露策展人的引導下,參觀「IP主題館」展區,該展區以「臺灣特有種」為概念,集結23個臺灣插畫藝術創意IP,並依創作者特色分為「有種自然」、「有種文化」及「有種當代」三大主軸,分別詮釋本土自然環境、文化累積與當代議題,展示臺灣豐富與多元的文創符碼。陳院長體驗展區的扭蛋互動設施,獲得IP館主視覺飲料提袋,並偕同行政院林子倫發言人、文化部王時思次長、文化內容策進院蔡嘉駿董事長及黃米露策展人於展館外與大型當代獸氣球裝置合影留念。
最後,陳院長參觀文策院「人鬼交易所」展區,在承藝術陳宜豐執行總監的解說下,了解今(2023)年度臺灣熱門原創影視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勸世三姊妹》及《女鬼橋2:怨鬼樓Mobile》等三件作品,透過作品論述「人」與「鬼」之間的關係發展,探討人與超自然現象或集體精神之間的交互作用。展區繪師特別為陳院長繪製「似顏繪」圖像,院長也期望臺灣優秀的IP內容轉譯及圖像角色作品能被國際市場看見。
文化部表示,「2023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創下首度跨出單一縣市、展館最多、範圍最大的文博會新紀錄,從舊空總出發,延伸至國家鐵道博物館、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與花博爭艷館等5大文化場域,拉出首都文化軸線為主展館,內容含括「文化策展」、「文創品牌」、「IP授權」、「文化展演」等四種不同領域,並首次邀集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熱蘭遮博物館等各博物場館為副展館,讓2023文博會成為全臺響應的文化博覽會。
游錫堃院長:感謝蘭陽鄉親一路相挺愛護
2022 10/29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太平洋#邱水文社長 採訪編輯報導於 #宜蘭同鄉會會場
游院長今(29)日晚間出席台北市宜蘭縣同鄉會第十九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本院 #陳歐珀委員、#宜蘭縣林姿妙縣長 及 #台北市簡舒培議員 等皆出席與會。 院長致詞時首先向現場來賓致意,並祝福在場的縣市長、議員等候選人選舉順利。院長表示今天出席大會,要向支持愛護他的宜蘭同鄉致上誠摯感謝,院長感嘆小時家境困頓,很早便出來務農養家,求學之路不順。但一路走來有幸獲宜蘭鄉親愛護,給他機會做事,讓他得以擔任 #行政院長,又任 #立法院長,在台灣民主史上算是首例!如果沒有當初大家的支持,也不會有今日的游錫堃,對此院長表示相當感恩。
院長接著談到台語傳承的重要性,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明定台語有失傳危機,若不努力維護,台語恐成為消失的語言。其次,院長呼籲應加強研究 #台灣史 中有關宜蘭先民的奮鬥精神並加以傳承,以此強化台灣人的防衛意志。雖然台灣並不希望兩岸發生戰爭,但為捍衛我們的民主自由及國家安全,台灣人要有堅強抗敵的決心,如此中國便不敢輕易來犯。俄國侵略烏克蘭前以為三天便能贏得戰爭,沒有料到烏克蘭能堅持至今,是因為烏克蘭人有強烈的抗敵意志。反觀曾有外媒調查顯示,我國國民防衛意志不高,所以我們應鼓勵台灣年輕一代表達堅定的抗敵意志,以孫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謀」,打消中國侵台念頭。
院長致詞最後也懇請大家支持18歲公民權修憲公投案。他表示聯合國193個國家中,有八十多個國家都開放公民滿18歲即可投票。且該法案獲跨黨派支持,為了讓下一代有機會更早參與台灣決策,院長呼籲大家11月26日一起來挺18歲公民權公投。 院長最後與在場貴賓一起合影留念,於晚間8時左右離開會場。
https://tnews.cc/02/newscon487842.htm
2022 10/11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邱水文社長 採訪編輯報導於 #立法院
游錫堃院長表示:盼全國支持花蓮優質農特產品 讓農民過好日子
院長今(11)日上午於院會休息時間,參加立法院康園餐廳前廣場舉辦的「西施柚遊.自在花蓮」行銷記者會,本院范雲委員、洪申翰委員、賴瑞隆委員、林靜儀委員、沈發惠委員、羅美玲委員、吳玉琴委員、邱泰源委員、林宜瑾委員、伍麗華委員、林楚茵委員、劉世芳委員、郭國文委員,還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陳吉仲主任委員、原住民族委員會夷將‧拔路兒主任委員、古辣斯•尤達卡前立委等一同到場支持花蓮優質農產品。
游院長致詞時表示花蓮地形特殊,相較於中國有大山大海,花蓮東部連接世界最大海洋,西臨中央山脈百岳,在台灣五岳中,花蓮就有北岳及東岳,而台灣五岳高度總和比中國五岳高出1萬多公尺,可見花蓮山明水秀、地形特殊,孕育出的農產品特別優質好吃。
游院長接著表示,花蓮除了農產品優良外,吃花蓮米、喝花蓮水的優秀人才遍及全台,他舉例如現場的范雲委員及古辣斯前委員,都是學經歷豐富,經過中央與地方歷練,視野開闊的花蓮優秀好人才。他最後盼全國民眾多支持花蓮的西施柚,讓農民過好日子。
游院長在與現場貴賓及農友手持西施柚手拿板進行大合照後,於10時50分離開現場繼續進行院會。
https://reurl.cc/AO5XZY
游錫堃院長受邀參與灘音吟社第五屆全國台語漢詩詞吟唱比賽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太平洋通訊社 邱水文社長 #王世輝副社長 #陳俊雄 採訪編輯報導於 #中和枋寮活動中心
#防衛意志 正待發揚
#母語復振 漢詩傳頌
游錫堃院長今(20日)獲邀至新北市灘音吟社舉辦的第5屆全國台語漢詩吟唱賽,並於灘音吟社致詞中表示:在前任理事長洪世謀老師、現任吳俐蓁理事長及評審團老師們的努力下, #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對復振母語、吟唱藝術與歷史傳承,其毅力和用心真的讓人非常敬佩!
目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5個多月了,給台灣帶來極大的啟示。
回顧歷史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時,為窮荒蠻夷,時空於無政府狀態中,既無總統、國軍、精緻武器,更沒有國際奧援……臺灣人民赤手空拳之下,耗近5個月「臺灣才悉予平定」,相較今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以看出台灣人的防衛意志無比堅強;尤其到1915年為止,台灣還展開長達20年的長期抗日,直至抗戰勝利日本戰敗蔣公以德報怨,讓日本人平安遣返回日本。
今逢國際軍演挑釁,在臺灣國軍日夜辛勞,勇者無懼的捍衛國土,奮守衛國之精神,讓世界有目共睹!
猶記1895年參加八卦山之役的秀才許夢青曾寫這首〈感舊〉:「不堪回首舊山河,瀛海滔滔付逝波,萬戶有煙皆劫火,三台無地不干戈。故交飲恨埋芳草,新鬼含冤哭女蘿。莫道英雄心便死,滿腔熱血此時多。」詩中守土衛國的精神,怎不讓人肅然起敬。
吳俐蓁理事長厚實文學實力,再度由其字畫、吟唱讓人驚艷不已,實為秀才女再現,其剖析分享灘音吟唱正如:
仙人之酒飲過方知其勁
先人之詞吟過才知其韻
一首好詩能夠讓人品味千年,必定有其美妙之處,正如經典歌曲,讓人琅琅上口且記憶深刻,必有獨特之美,或許你我喜好不盡相同,但咱們一定可以在眾多古典文學找到自己喜好的文辭,在深讀之後融入其吟唱意境,感受它的美好。
猶記先民跨越海峽帶來古老的河洛語言文化,結合漢學詩詞演繹而成今日的漢語詩詞吟唱;對全國各地吟調的研究與探索,乃至加入灘音吟社接觸河洛詩詞吟唱多年,讓從小熟悉的河洛話不再是低俗的語言,因被賦予古老商朝的官話後,更顯現成為高貴且優雅的語言,廣經台灣士紳流傳,在賦予宜蘭調、鹿港調、天籟調、灘音調……等文化洗滌後,漢語吟唱詩詞成為台灣文人雅士的交流語彙,並在 灘音吟社 社長 洪世謀老師的極力推薦推廣及全體會員的支持之下,連年舉辦全國詩詞吟唱比賽,更長期獲得立法院長游錫堃大力支持,並置身推廣漢語詩詞吟唱,實為台灣漢語詩詞文化之福。
吳俐蓁理事長除了本身對漢語詩詞吟唱的長期興趣外,也對推廣漢語詩詞吟唱肩負時代的使命感,希望不僅河洛語言文化的扎根,更應結合古聖先賢之嘔心瀝血著作,如李白、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及台灣先賢名家所著詩詞,體會詩詞意境之美,實為國學之鑰。
更大聲疾呼,今日我們在此以文會友,比賽項目的優勝雖為其重要,可以彰顯你的努力及天賦,但無論評比結果如何,推廣漢語詩詞吟唱更是你我所需肩負時代的護國使命!
國會新園區須兼具國家主權象徵與台灣特色 立法院游錫堃院長今(9)日上午出席「國會新園區設計工作坊成果聯展開展典禮」,與會貴賓包括台北科技大學楊士萱副校長、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梁豫漳理事長、前監察委員林盛豐等一同出席。參展學校有7家,包含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指導老師亞歷馬諦、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指導老師徐昌志、東海大學建築系指導老師馮國安、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指導老師林友寒、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指導老師吳秉聲、黃若珣、龔柏閔、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都所指導老師林靜娟、張崑振、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指導老師陳逸杰及梁凱翔。 院長致詞時首先讚揚北科大前身為台北工專時,就已經是很多人的第一志願,他也藉此機會向各大學教授及同學願意參與本次盛會表示感謝,相信對於國會遷建有很大幫助。他繼續表示民主國家的國會是國家主權象徵之一,英國有所謂的「國會萬能論」,美國總統就職在國會山莊,可見國會在民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院長接著說明,興建一座名實相符的新國會愈形迫切,隨著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日益提升,先進國家訪賓越來越多,但目前的立法院違章雜陳、建築老舊、管線凌亂,又屬法定古蹟無法增改建,空間使用上早面臨困境。他也表示倘若總統就職比照美國在國會,或者接待外國元首或國會議長等國賓,要安排不失禮節現況規劃上將很為難。 院長指出,台灣的民主指數和自由指數在全世界的評比,包括倫敦「經濟學人資訊社」(EIU)或美國美國人權民主研究智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都是名列前茅,在亞洲更是數一數二的,但是立法院現在遇到空間使用的困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花更多心血,讓台灣有一個象徵最高民主殿堂和主權意義的園區。 院長接著提到,2021年4月15日立法院邀集多元專業領域的各界先進賢達,成立「立法院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作為立法院的幕僚小組,並審議通過了「未來國會5大發展願景」包括:名符其實的最高民主殿堂、全國人民集遊陳抗中心、國內外遊客之參訪地標、公民教育的民主教室、華文圈憲政民主的典範等。他回憶擔任宜蘭縣長任內,把宜蘭縣議會一樓提供人民集遊陳抗,毋須風吹日曬,他點出這是國家對待國家主人應有的態度,同時對於現在人民到立法院集遊陳抗必須風吹日曬感到難過。 院長提到曾經對外表示希望在任期內決定地點,但倘若無法找出合適地點,無法有象徵最高民主殿堂的歷史宏觀,無法代表國家特色,他不願留下千秋罵名輕易決定,而是希望選址興建後能代表國家主權且具特色才有意義。院長最後表示他在宜蘭縣長任內非常重視城市規劃和建築景觀,也盼這些有關未來國會新園區的意見,能在各界廣泛討論下讓新國會規劃盡善盡美。 院長接著聽取各校提案的成果展,隨後離開現場。
院長接著聽取各校提案的成果展,隨後離開現場。
https://tnews.cc/02/newscon456548.htm
直播採訪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videos/1169777080539288
今日07/09 1pm國會新園區設計工作坊交流評圖線上直播連結,請大家協助推播:https://www.facebook.com/OrgCIUD/posts/5202855473124304
2022 06/29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文/ #吉玉珊社長 攝影/ #邱水文社長 院長29日晚間六時三十分出席樹林芳園扶輪社授證24週年紀念慶典暨新舊任社長交接典禮。院長致詞時首先表示這場交接典禮的前後任社長鄭麗芬 Marina & 許瑋珊 Louise皆為女性,立法院內 113位委員中就有43位女性,這些都代表我們國家性別平權的進步。 院長續表示,扶輪社一直以來從事關懷弱勢和社會公益活動,是表現最好的國際性團體,其所強調的超我服務,不論是超越自我及或是弗洛依德(S.Freud)心理學中所說的超我,這兩種含義都是相當偉大的,因此他其次要代表立法院向所有扶輪社友們致敬。 院長接著指出,烏俄戰爭開打至今數月,這場戰事最值得台灣警惕的,是要提升我們的防衛意志,對內我們要鼓勵台灣子弟和人民展現堅強對抗意志,對外則強調台灣人的防衛決心。有海峽自然屏障,讓國人能安居樂業,成為世界最適宜居住的國家優勢,所以團結奮鬥,愛我們共同美麗的福爾摩沙母親~台灣而努力吧! 院長致詞結束現場媒體詢問對林佳龍先生競選台北市長一事是否支持時,院長表示依立法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院長須退出政黨活動,不得參與黨務且不得任黨職,所以近期從媒體獲知的政黨活動相關訊息,他並沒有參與不了解其中狀況。 另有媒體欲了解國會新址是否傾向落腳新北,院長表示已就二十多個新址提案拜訪相關縣市首長,並已將各提案交立法院「未來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評估優劣,評估報告最後則會交由院內成立的特種委員會來討論決定,所以目前尚無法得知國會新址。 https://youtu.be/yTJ9d6WLUOY
https://tnews.cc/02/newscon454248.htm
#黃文龍總監
#鄭麗芬 前社長
#許瑋珊 Louise 社長
#林振利 主委
#黃宇宏 社長
#陳建銘 秘書
2022 06/29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文/#吉玉珊社長 攝影/#邱水文 社長
賴清德副總統28日下午出席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愛是一條線》新書發表會,肯定其父Yotaka先生勇敢追求自我及對原住民身分認同的精神,並表示經由這本書,可以了解書中人物的奮鬥過程、父女之情、對宗教的信仰、對土地的認同,以及對原住民族文化的了解,相信很多人看了會有所啟發。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榮幸受邀出席Kolas發言人新書發表會,新書書名是《愛是一條線》,這一條線有兩股成分,一股就是血緣,它會牽引著人回到地面的家,落葉生根;另外一股就是信仰,會牽引著人回到天主的家,安息主懷。不管任何人在人生當中遭遇何等愛恨情仇、何種悲歡離合,這一條線總是沒有疑問地牽引他到這兩個家。
副總統說,他很榮幸曾在東部參加「哈拉灣部落」豐年祭時,與Yotaka先生見面,當時一見如故,也承蒙受邀到其府上相聚,度過一個非常愉快的夜晚;在那個晚上,也有機會與Yotaka先生深聊,深刻感受到他是一個非常勇敢、勇於追求自己理想的人。
副總統接著說,Yotaka先生是一個花東原鄉的小孩,一路念到大同工學院,並曾到日本接受工程師的訓練,而後回到臺灣在日本的公司擔任技師,可想而知過程當中要經歷多少困難及挑戰,他勇敢地追求自我的認同,並沒有為了要成功而放棄對原住民身分的認同。
副總統提到,他與Yotaka先生談話的過程中,也能深刻感受到其對天主的虔誠,並從Yotaka先生創作的聖歌中可以感受到,愛天主並不是你要成就到什麼程度才去愛天主;天主的愛,不會因為你現在的身分如何而有所差別。
副總統說,Yotaka先生日前因病離世,Kolas發言人在那麼悲傷的情況下,勇敢面對並戰勝悲傷,協助他完成蔡總統交付前往宏都拉斯的外交工作,令他感到欽佩。
副總統指出,這本書他拿到手稿時,很快就看完了,非常精彩、感人,也從這本書找到許多與自己相同的經歷。此外,這本書提到Yotaka先生雖然在西部工作,但他每年都會開車載家人回到東部,這種尋根之旅代表的是對土地與身分的認同,而且是年復一年,等到Yotaka先生年紀大的時候,換他的兒子、女兒開車載他回到東部,完成他最後的心願。
副總統說,這本書也記載了Yotaka先生跟小時候的玩伴、同學、鄰居、親朋好友,還有家人相擁道別的情形,這種面對死亡的無懼,他相信是因為被圓滿的愛所包圍。在生前大家相擁話別,遠比死亡之後再泣離要來的好,這種生活態度很令人感動。此外,書中也有提到,哈啦灣部落對喪夫的未亡人的儀式,副總統認為這相當人性化,相信這種儀式可以幫助很多未亡人減輕哀痛。
副總統表示,經由這本書,我們不僅可以了解書中人物的奮鬥過程、父女之情、對宗教的信仰、對土地的認同,還有對原住民族文化的了解。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相信很多人看了會有所啟發。
包括原民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Dongi Kacaw吳雪月、田貴實Kimi Sibal、立法委員劉櫂豪、趙天麟、林宜瑾、伍麗華、孔文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發行人王力行、社長林天來、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天主教臺北總教區總主教鍾安住、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直播: https://reurl.cc/vdR5Za
https://tnews.cc/02/newscon453775.htm
2022 06/29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文/#吉玉珊社長 攝影/#邱水文 社長
賴清德副總統今(28)日上午應臺北東南扶輪社之邀,以「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為題進行演講,說明後疫情時代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疫情」、「新秩序」,以及「永續」。他認為,面對未來的新變局,誰能夠在後疫情時代的新秩序當中,展現自信、妥善因應,讓社會環境與健康達到永續發展,誰就能贏得頭籌。展望未來,只要國人團結,以臺灣過去幾十年來所打下的基礎,一定有機會可以走向更好的未來。
副總統演講時首先感謝東南扶輪社賴梅花社長的邀請,讓他有機會與大家共聚一堂。他要代表蔡總統感謝全臺灣的扶輪社友,長期以來深入社區推動公益、照顧弱勢,充分發揮扶輪社「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的精神。特別是東南扶論社及第三分區各社社長的帶領之下,致力於社區的醫療工作、捐助泰北華人學校直飲濾水站等公益服務,這種扶輪的精神與意義,就像臺灣在這次疫情捐贈許多防疫物資給國際社會,充分展現「Taiwan can help,Taiwan is helping」的精神。他認為扶輪精神也就是臺灣精神;臺灣精神也是扶輪精神,大家一起在國際上做公益。
針對今日演講主題「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副總統指出,後疫情時代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疫情」、「新秩序」,以及「永續」。他認為,疫情對每一個國家,包括臺灣在內,挑戰都是非常大,但他深信挑戰背後永遠藏著機會,面對未來的新變局,誰能夠在後疫情時代的新秩序當中,展現自信、妥善因應,讓社會環境與健康達到永續發展,誰就能贏得頭籌。
談及COVID-19疫情現況,副總統指出,疫情迄今已經3年,截至6月23日為止全世界的案例,共201個國家或地區、5億4,000多萬人確診,也有634萬人不幸死亡。光美國就有100多萬人死亡,超過美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等歷次戰爭死亡人數,可見疫情衝擊非常大,臺灣也沒有例外。
副總統提到,臺灣的病例數也已有364萬人,有6,345人不幸失去寶貴性命,我們都很不捨,也感謝醫療人員站在第一線,即便辛苦、有生命風險,仍然勇敢扛起責任,他身為醫界的一分子感受特別深刻,當真正戰爭來臨時,保家衛國的是軍人,但防疫視同作戰,疫情來時,站在第一線保護我們的就是醫護人員,令人欽佩。副總統談到,今年疫情變化比較大,蔡總統4月上旬召開防疫策略會議,強調「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的防疫目標,透過積極防疫、穩健開放,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
談及疫情後「新秩序」的建立,副總統表示,疫後我們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會戴著口罩、講話保持距離,改變消費及旅遊習慣。同時,也造成數位經濟的崛起、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新的經濟區塊應運而生。副總統認為,因應新秩序的經濟發展,我們要根留臺灣、分散市場及布局全球。可以在臺灣生存發展的產業,政府一定要想盡辦法協助,結合產官學研的能量,協助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包括持續挹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推動智慧製造並提升中小企業科技參與,及提升數位拓銷能力。
副總統指出,政府也推動投資臺灣3大方案,包括「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從資金、稅賦、人力等各方面提供協助。經過大家的努力,目前臺商回臺投資已將近1兆7,000多億元。政府也積極發展「資訊數位5G國家隊」、「資安卓越國家隊」、「精準健康國家隊」、「國防戰略國家隊」、「綠能再生能源國家隊」及「民生戰備國家隊」,希望能夠擴大臺灣在全球供應鏈間的影響力,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在「永續發展」議題上,副總統指出,2021年COP26會議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會中要求各國在2050年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40個國家共同宣示;會中也提到,未來國際上將採取碳稅,督促國家或企業進行淨零轉型。目前有好幾個國際大廠已宣示將積極減碳轉型,而在臺灣,我們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才能淨零。
副總統表示,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法》,行政院已擬訂修法五大重點,包括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提升減碳治理層級、穩健實施碳定價及徵收碳費、建置碳盤查法規與系統、減碳調適納入公正轉型考量等。
副總統強調,為了因應2050淨零轉型,政府在2030年前,將編列9,000億元推動轉型,也將以「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為兩大治理基礎,並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策略,期未來能達成永續發展目標,與國際接軌。
副總統也提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臺灣的影響,他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總統提出四項指示,政府亦立即啟動應變機制,包括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主權的侵害、持續強化對臺海軍事動態因應整備、全面提升應對認知作戰、持續因應各項經濟變數。此外,美國、日本、瑞典等國際友人也都派員來臺灣表達對臺灣堅定的支持。
最後,副總統強調,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我們一定要團結,只要方向正確,以臺灣過去幾十年來所打下的基礎,我們一定有機會可以走向更好的未來。
包括國際扶輪3522地區總監李慕雄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術後首露面》賴清德僅休養1天連跑2行程 走路緩慢呼籲大家要注意姿勢】
副總統賴清德因為椎間盤突出,引發下背疼痛,上週(26)日在台北榮總手術,昨天下午才出院,今天隨即上工連趕兩個行程,一早就前往 #喜來登大飯店出席「台北東南扶輪社例會」演講,賴清德雖然步履緩慢,但看起來氣色不錯,復原良好,他也提醒大家,生活、工作上注意正確的姿勢,常保身體健康。
賴清德25日晚間因腰椎疼痛至北榮檢查,發現他左側腰椎的椎間盤突出併神經根壓迫,隔日馬上由北榮及脊椎手術團隊進行顯微手術,賴清德接受媒體聯訪提到手術狀況,因為腰椎第5節、薦椎第1節間的脊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薦椎第1節間神經,所以在榮總接受治療。
他表示,手術非常順利,恢復得也很好,特別感謝榮總陳威明院長、神經外科黃文成主任、醫療團隊細心照護,也感謝社會大眾對他的關心。
https://youtu.be/5DxXKoxVQE8
https://tnews.cc/02/newscon453732.htm
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89800015/videos/339030155058186/
https://reurl.cc/VDb3qZ
2021 12/14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文 #吉玉珊 攝影 #陳偉毅
強調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新北市長侯友宜未表態核四公投案,遭國民黨內部質疑,對此他於13日晚間在臉書寫下一篇超過一千字的長文,其中闡述公投真正意涵是人民自主意志的展現,引起立委間的爆鍋,直接民主
讓 #陳玉珍立委:「不知所云?」#葉毓蘭立委認同:【有執政權力的人更有責任去解決問題...】。
媒體人蔡詩萍更砲轟認為,核四案並非由國民黨發起,黨中央原先採取集中打擊面的做法主攻反萊豬案和公投綁大選案,現在卻要為民團擴大戰線、大幅轉彎,還放任藍營名嘴攻擊不表態的縣市首長。蔡詩萍提出建言,呼籲黨中央審慎思考,是否要為了一個不是自己發起的核四公投,而犧牲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諸侯。
【千字文震撼》深藍炸鍋 館長卻高呼「超越藍綠」 被兩大黨低估的侯友宜】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1275 )
#侯友宜臉書 #千字文 : #我對公投的看法 長文談到,本來一場從專業、理性、科學出發,大家可以好好去論辯,冷靜思考判斷後,尊重多數民意選擇的公投,曾幾何時變成了填鴨式圈叉題,不能有其他論述?原本該是一個一個議題就事論事,怎麼演變成對人不對事,非友即敵的搞得像選舉一樣,對立、衝突,大家不累嗎?「我相信人民都厭煩了,都累了」。
貼文指出,公投法第一條規範:「依據憲法『主權在民』之原則,為確保國民直接民權之行使,特制定本法。」換句話說,公投的真正意涵是人民自主意志的展現,由民眾來好好的將每項公投選項的優缺點反覆咀嚼思考,在內心經過正反合思維交相辯論後,以自由意志去決定答案。
侯友宜還寫道,不論在野或執政,意見領袖的責任,在於為人民去闡明所有的利弊,有執政權力的人更必須去擔起責任,解決隨之而來的問題,而不僅是告訴大家打圈或打叉。
youtu : https://youtu.be/h9ym_vFdUrc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https://reurl.cc/Gb9AZd
北市新聞網:https://tnews.cc/02/newscon406490.htm
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
【千字文震撼》深藍炸鍋 館長卻高呼「超越藍綠」 被兩大黨低估的侯友宜】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1275 )
2021 11/30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採訪編輯報導於 #交通部航港局
交通部航港局今(11/30)舉辦首屆「#航港大數據創意應用競賽」頒獎典禮,發出高達28萬元獎金鼓勵參賽好手,針對 #碳排放問題、ˇ全球塞港危機、ˇ海運人力供需調節 及 提升國輪船隊政策...等,提出多元、豐富內容,凸顯台灣對於航港大數據應用的創新建議與應用。
航港局表示,數位匯流時代來臨,航港局建置「#航港發展資料庫對外公開資訊平臺」,蒐集豐富且大量航港相關資訊及數據資料,舉辦這次活動是希望鼓勵國內航運、交通、大數據、資訊、國際貿易及統計等不同領域之企業及大學生,透過多面向嘗試分析、應用航港大數據,提出新穎的創見與規劃,讓龐大的多元數據轉化成具活用的價值,真正對台灣航港業界帶來嶄新創意與應用實效。擔任評審委員的 #中華民國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包嘉源秘書長 致詞時表示,航港局整理出的結構化資料,嘉惠許多學界與業界;委員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秦玉玲名譽理事長 也表達,航港發展資料庫對外公開資訊平台如寶山,讓大家挖掘;#陽明海運鄭正雄策略長是此次得獎人感謝航港局提供此平臺,讓參賽者的成果可以供政策參考。
本次競賽分為社會組與學生組,共吸引41隊好手報名參賽,各分前三名分別獲8萬元、3萬元及1萬元獎金,另取佳作四名、獎金5仟元。
社會組由「#天機星」、「#iCan」及「#中港秘書」隊獲選前3名,提出「數據領港-航港資料進階應用方法研擬」、「臺灣進出口貿易潛在市場之航線開發-以新南向國家為例」及「海峽兩岸海運進出港船舶雜貨發展現況研究」等主題。
學生組分別由「#Rock」、「#自貿行不行絕對沒問題」及「#南海小英雄隊」隊獲選前3名,提出「以即時到港的資訊整合系統解決碳排放問題」、「利用時間序列模型針對自由貿易港區受疫情衝擊之影響進行分析」及「全球塞港對臺灣航運影響既因應策略之探討」等參賽主題。
航港局強調,未來將持續舉辦「#航港大數據創意應用競賽」,並期待有更多優秀人才參與,為臺灣航港相關領域的研究發展培育英才,並不斷注入新意與活力。
youtu : https://youtu.be/VzPCx_8wI9c
照片: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080977431921867&type=3
北新聞網:https://tnews.cc/02/newscon402943.htm
2021 11/11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 於 #協和祐德高中 採訪報導
為持續推廣108課基本理念【自發、互動、共好】,讓學生具備成為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因榮譽會長傅裕隆邀約,來到充滿朝氣蓬勃尊師重道的台北市協和祐德高中學校內,校園師資與學生的積極求知慾讓人驚嘆不已,而為加強培育汽車產業發展人才,使學生在學期間就能接軌業界,北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協和祐德高中、東南科技大學首創產學攜手3+4七年一貫升學就業大滿貫計畫,今(11)日於協和祐德高中韻鏗樓6F國際會議廳舉行簽約儀式。參與的貴賓有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曾燦金局長、#北北基國中校長們、#輔導主任 及 #家長會長、#臺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臺北市高中家長聯合會、#臺北市高職家長聯合會、#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 ……等近百人,共同見證這場簽約儀式。
面對現今科技及產業迅速創新發展的趨勢,技職人才培育已經跳脫傳統教室上課的模式,透過高職,科大以及產業三方,共同規劃垂直銜接課程與實作教育,統整學習資源,協力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技術人力。北都汽車從1988年起與協和祐德高中合作超過33年,建教合作學生超過1500位學生。2013年起與東南科技大學合作迄今8年,也累計超過300位同學在北都實習。目前兩間學校有超過110名校友在北都服務,很多畢業校友也在北都擔任重要管理幹部,如#LEXUS服務部長、5位廠長、多位技術長與組長。
這次的3+4七年一貫升學就業大滿貫計畫,可以說是北都與協和祐德、東南科技大學展開的產學合作計畫2.0,從協和祐德高三進北都實習可考取Step 1證照,畢業後進入東南科技大學就讀,大四畢業前技術員可考取豐田最高Step 4等級證照,平均薪水約達五萬元,專員則可考取豐田最高Level 3等級證照,平均薪水約達七萬元,此證照同時也會列入學校的畢業門檻。也就是學生從高中到大學一邊求學、一邊工作、一邊累積資歷,畢業後直接進入北都工作。
#北都汽車許志寬董事長 表示北都汽車營運規模2015年~2020年總體販賣車輛數:TOYOTA累計販賣達85,057輛,LEXUS累計販賣19,451輛;服務入庫台數TOYOTA 累計服務台數1,481,018輛,LEXUS 累計服務台數312,677輛;營業所TOYOTA11所,LEXUS 4所;服務廠據點TOYOTA共有16廠,LEXUS 3廠,另有TOYOTA保修站4廠等。尤其現在的汽車產業,已逐漸擺脫燃油噴射引擎進入油電複合動力系統,朝向環保氫燃料電池電動車發展,TOYOTA 結合旗下最先進 TNGA 模組化底盤平台來開發新車。各服務廠人員均身著合身乾淨制服,工作環境整齊、明亮,機器設備排放整齊,燈光明亮合宜,並有舒適的客休空間及餐飲,讓客戶有回到家的舒適感,這樣良好的工作環境自然需要更多的服務人力來投入。今日共同攜手合作建立三贏的策略聯盟夥伴關係,期望學界與業界廠家合作,相互整合資源,為汽車產業培育新一代的生力軍。
#協和祐德高中黃俊賓校長 說,辦理這項計劃,主要目的是落實產學合作之機制,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找到自己的目標,培養具有學習力、實作力及競爭力,並建立學校特色發展。協和祐德汽車科自民國77年至今與北都汽車建教合作長達33年之久,北都汽車經常支援技術人員到校協同教學及協助辦理參觀職場體驗等;東南科技大學與協和祐德策略聯盟也長達10年之久,在課程上提供汽機車乙丙級檢定場所及汽車美容技術教學支援等。110學年度因應汽車產業變革,三方更聯手開設智慧車輛微課程:「#地球能源應用分析」、「#汽車能源的演變過程」、「#油電車運作原理與修護」、「#電動車面臨的困境」、「#車聯網應用與自動駕駛」、「#未來車的終極目標」等六大主題課程,使學生能更深入瞭解汽車產業未來技術的發展。為持續深化三方互動與交流,首創培育技職人才畢業即就業的《產學3+4計畫》,即就讀協和祐德建教合作班,之後進入東南科技大學就讀,畢業後不僅可直接進入北都汽車就業,先前實習的服務年資也都併入採計。這樣的從學習到實習、從實習到就業的一條龍培訓機制,堪稱技職教育產學合作的優良典範。
#東南科技大學校長李清吟 指出,汽車工業的發展,動力部分由內燃機汽油引擎,到油電混合車,再到純電動車,駕駛部分由手動駕駛,到半自動駕駛,再發展到無人駕駛,這代表汽車工業已朝零碳排、人工智慧方向發展。六年前東南科技大學投資五千萬,建置「#車輛實務營運中心」,引進一流的日規、美規與歐規實習設備,目的是讓學生在學期間就能夠同步學習業界的技術與設備。今天很高興我們進一步與協和祐德高中及北都汽車簽署合約,東南科技大學將為他們特別設計中高階主管的課程,如領導統御、財務規劃,管理實務等相關課程。相信3+4七年一貫,再加上北都汽車的5年實習,如同培養一位專科醫生,七年後學生不但技能精湛,專業知識也非常充足,尤其是直接銜接就業,工作年資、職位、待遇比起一般大學畢業生已高出很多,可說是在人生起跑線上已搶得先機。
北市新聞網: https://tnews.cc/02/newscon398251.htm
網路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89800015/videos/219478050259731/
照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018139478205663&type=3
youtu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ssIEXpk3A
2021 10/28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於 #南亞技術學院 編輯報導
#吉玉珊老師 當日受邀至 #南亞技術學院授課,#國防部唯一認可的ROTC專業大學,分享自身採訪政商名流的【談話與實務技巧】課程,將親身參評審 優良教師、校長及全國優良青年活動時,所學習及領悟的心得,藉由此次分享,除幫助與會老師們更加瞭解實務上需注意的細節,在語氣、態度、說服技巧上,如何讓受訪者產生感動與共鳴;並提供老師們需如何準備事前企劃,透過貴人扶持與 #顏惠琪師長 #呂玉環鄉長 的鼓勵,逐漸克服面對採訪報導的困境,而繼續堅持相信自己選擇的心路歷程。
期盼藉由這次的講座讓更多師長瞭解到【#談話與實務技巧】所能帶給學子們的成長與淬鍊,爾後更願能因此將學子們培育成積極正向的勇敢青年,將未來託付國軍,一齊從軍報國,共同守護我們最愛的美麗台灣寶島,成為國軍強悍的新戰力!
國防部當日舉辦「深化學校老師合作及招生宣傳說明會」,廣邀請新北地區各高中職校長、教師及教官等人員共同與會,推廣國軍各人才招募班隊資訊及成果,期望各校教職人員返校後能為國軍延攬優秀青年,加入守護家園的行列。
說明會晚間在 #新北市翰品酒店 舉辦,由 #陸軍官校校長陳建義少將 主持,會中播放國防部各項操演影片,並由官校學生及現職官兵分享軍校求學與部隊工作經驗,讓與會人員了解軍校教育及部隊實況,使各校代表能協助輔導校園內優質青年加入國軍。
陳校長表示,透過軍校的養成教育,培養具備良好品格與品德的學生,成為部隊的基層幹部,並秉持「#國家、#責任、#榮譽」的信念,擔負起保家衛國的職責與使命;說明會共計有南亞技術學院、能仁家商、海山高中、新北高工、新北高中、穀保家商、豫章工商及錦和高中等20餘所學校代表參加。
南亞科技學院創立於民國58年,原名為「南亞工業技藝專科學校」,以「勤、儉、精、誠」為校訓,培育品德與專業兼備之國家棟才,養成學理與實務俱優之社會達人。民國62年6月更名為「南亞工業專科學校」,提供優質技職教育,培育實用專業人才。民國82年因增設資訊管理科,而更名為「南亞工商專科學校」,造就工商企業精英。民國89年因辦學績優,校友傑出受到各界企業最愛,而改制為「南亞技術學院」。107年因為招收大學儲備軍官成效第一,成為 #國防部唯一認可的ROTC專業大學,ROTC學生 #就學期間免學雜費還有每月至少1萬2千元生活費,畢業後 #薪資每月近5萬元。
本校105學年度技術學院綜合評鑑,獲得校務類「通過」之成績。另外機械工程系、機械系車輛工程組、資訊工程系、環境科技與管理系、企業管理系、室內設計系、幼兒保育系、休閒事業管理系、餐旅管理系、及餐飲廚藝管理等10個系組,在教育部的專業評鑑也獲得「通過」佳績。
南亞科技學院有四大特色面向:
1.營造友善優質教育環境,落實教學創新:透過各項教學、實作、參賽等活動之進行,建立有效職涯探索機制、建構跨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厚植學生基礎能力,以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化學生就業競爭力。
2.強化實務化產學研發能量,發展學校特色:深化技職教育之實務教學,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加強技職教育與產業接軌,縮短學用落差,落實「產學實務連結,務實致用」之發展目標。
3.教育資源公開及完善運用,提升高教公共性:透過教育資源提供介入性的幫助,溫馨適性輔導,提高本校經濟不利學生連結學系專業學習和職場實務需求的契合度,提升經濟不利學生的軟實力與工作態度,以完善經濟不利學生之協助機制,有效促進社會流動。
4.深耕產學攜手,推動區域發展及社會創新:主動積極和社區、社會、產業結合,整合學校場地設備、人力與技術資源,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與產業,帶動所在地區繁榮與發展,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藉由實踐社會責任的過程,推動教師發掘及帶動學生解決在地議題,增加學生對區域之認同感與向心力,創造區域、產業及文化發展創新價值,發展符合在地需求的新創社會企業。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2nymi1ZTeE&t=3s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技職教育是台灣經濟站上 #亞洲4小龍 之首的基礎也是未來20年發展的契機
2020 11/28 #新高地新聞網 #吉玉珊社長 於母校 #國立台科大華夏校區 採訪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 參加 #國立台科大華夏分部 舉辦的54周年校慶,連同 #原住民族行政局 等官員一同參與。沈榮津表示,政府對技職教育相當重視,從2017年以來已投注80億經費在優化技職校院的實作環境,由於技院學生實習設備老舊,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期也特別指示,投注30億元採購 #國產工具機 給各技職學校,目前教學設備更新比例,技職型高中達到90%、技專院校達到92%,預計約126萬學生受惠。
沈榮津出身於 #台北工專(現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科,他指出,現代社會重視專業人才,今年初發生疫情,他在 #經濟部長 任內受命要增加國內口罩生產量到每天1千萬片,減掉原先產量4百萬片,還差6百萬片(60台機器/每台每天1百萬片),他邀集工具機廠商及口罩商討論,廠商認為建立60條產線最快需半年,但沈榮津說政府的目標是20天完成,最後在廠商共同合作全力以赴下,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這就是因為有產業的專業才能臨危授命,今年初的 #口罩國家隊,受到 #美中貿易衝突 和 #新冠肺炎病,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平均負成長4.2%,但台灣卻正成長2.54%,連續3年排名亞洲4小龍之首。政府2017年以來投注80億在優化技職校院的實作環境,近期投注30億元採購國產工具機,除了讓技職校院設備大幅更新,也使受疫情影響的台灣工具機業者有所舒緩。
沈榮津表示,自己過去擔任高雄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對產學合作就相當重視,他強調技職教育體系一定要強調實作,否則學生到職場上什麼都不了解。在 #產學合作 上,高教深耕計畫已挹注325億元,希望技職校院對焦在地產業需求,提供給學生良好的實習、實作場域。
沈榮津補充,2020年是最具挑戰的一年,全球各國GDP多是負成長,但台灣經濟成長已連續3季都在 #四小龍排名第一,第三季甚至成長到3.3%,創連續9季新高,這些都是國人努力成果,他鼓勵技職學生發展專業,不要怕台灣以後沒好的工作環境,只要怕技術不紮實找不到工作。
沈榮津指出,技職教育是台灣經濟基礎,也是未來20年發展的契機,台灣以往發展汽柴油車,因為輸在引擎,但在電動車的趨勢,台灣一直走在前頭,#特斯拉 的許多重要零組件來自台灣,政府將輔導企業,成立電動車八大系統整合平台,帶動台灣電動車產業。
他表示,台灣產業先前受土地、環保、人事成本影響西進中國,造成台灣產業空洞20年,但如今 #美中貿易戰,原本在中國的台商因為懲罰性關稅決定轉回台灣,累積回台投資已達1兆1千4百億元,加上半導體製造已成為國際的先進製程中心,技術領先其他競爭國家。
沈榮津說,國際性企業 #facebook、#google、#Amazon肯定台灣高資訊人才優勢,紛紛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加上台灣全力衝刺自 #產綠能電力,這些優勢將奠定台灣未來20年的經濟發展,期待技職教育能培養更多人才。
校慶活動熱鬧活潑有機器人體驗活動、夫妻校友回娘家、華夏開心去、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啟動...其中更以 #吉玉珊學長 #楊謙柔老師策畫舉辦的 #華夏建築領航人,以10位華夏科大在業界成功者的故事展最為驚豔,為鼓勵學弟妹,華夏建築領航人創新翻開生命的篇章,分享學長姐他們的故事,邀請學子們一起勇敢,夢想,逐夢踏實!並在K棟長廊進行的揭牌儀式。
精彩照片網頁: https://m.facebook.com/ppp2917p/albums/3998145456871742/
教育部圓夢助學網:http://helpdreams.moe.edu.tw/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http://www.labor.gov.tw/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http://www.evta.gov.tw/
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 http://www.tcte.edu.tw/page_new.php
技專院校招生策進總會: http://www.techadmi.edu.tw/
技專院校招生委員會聯合會:https://www.jctv.ntut.edu.tw/
技訊網:http://www.techadmi.edu.tw/search/
技職博覽會ONLINE:http://techexpo.moe.edu.tw/
全國高中.高職.五專學校資訊網:http://me.moe.edu.tw/junior/search/
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全民英檢):http://www.lttc.ntu.edu.tw/
華夏科技大學教務處:http://acad.hwh.edu.tw/index.php
校長的話
由於高等教育市場化及資源向國立及前段私立大學傾斜、生員減少、技職教育定位渾淆等因素,本校各項校務工作的推動均面臨資源不足的嚴峻挑戰。尤其是根據國內研究結果發現,除了學生家庭階級複製情形明顯,來自社經地位較低家庭的年輕人,卻有更高的比例進入私立科技大學就讀。私立科大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的人數,明顯高於公立及前段大學生,政府投注的教育經費也是公立高於私立。
國立台科大華夏校區至今已54年,教學傳統即在培育產業中階技術人才。過去幾年也在資源條件有限的環境下,透過全體師生家長校友共同的努力,獲得相當好的教學成效。如2018美髮美容世界協會(OMC)、2018 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構宅青年_青年社會住宅全國空間設計競賽」、「中建海峽盃」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2017金點新秀設計獎、2016亞洲機器人運動競技大賽….學生在各項國內外比賽踴躍參與,屢獲大獎。提升學生專業技術能力是本校辦學重點之一。多年來,本校特別重視實習實驗課程,鼓勵學生取得職能證照,近年來取得專業證照平均每年超過3,000張。學生參加國內外技能競賽成績亦相當亮麗,成果豐碩,已具體展現本校之辦學績效。
除此之外,為了提升相對弱勢學生們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透過多元的方式學習活動安排鼓勵同學多方參與: 如為了協助同學順利與職場接軌,針對大學部四年制學生實施英文、服務學習、證照、模擬面試畢業門檻制度。確保學生就業態度及競爭力。近年來,本校與福建工程學院、北京聯合大學、集美大學、英國Middlesex大學、英國Sunderland大學、美國國際企業大學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versity(CIBU)及紐西蘭Whitireia New Zealand國立薇特利亞理工學院等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或進行互訪。2012年教育部核准本校於澳門開設資產與物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境外在職專班;每年鼓勵學生赴姐妹校,如英國 Middlesex 大學、美國加州國際企業大學、紐西蘭 Whitireia 國立理工學院及美國瑪莉赫斯特大學(Marylhurst University) 等進行遊學活動。資工系與英國Middlesex大學,電子系與英國Sunderland大學,企管系與美國加州國際企業大學(CIBU),數媒系、建築系及室設系與紐西蘭 Whitireia New Zealand 國立薇特利亞理工學院等簽定3+1雙學位合作計畫。在國際課程認證方面,本校資產與物業管理系(所)之課程已獲「物業管理國際課程認證」,機械系、電子系、電機系、資工系、數媒系均通過「IEET教育認證」。
所有的學習安排都需要穩定和充沛的資源揖助,才能永續運行。雖然本校竭力提供華翔翼圓夢助學~學習輔導及就業輔導~完善弱勢協助機制。各項助學貸款、減免學雜費及多項獎、助學金申請,弱勢學生就業培力補助、以鼓勵學業優良及清寒學生完成學業。是對弱勢學生最友善的學校,讓所有學生都有更好發展自我和翻轉階級的機會。但畢竟本校沒有財團支持,學校日常經費用度主要來源只有學雜費收入。非常需要社會各界賢達,願意給我們年輕人更多機會,去發光發亮!
楊謙柔老師策畫舉辦的華夏建築領航人
1.陳志宏建築師事務所 #陳志宏學長:只要你願意學習,在國立台科大華夏校區建築有限的資源,仍有師長們無窮的寶藏等你發掘,把吃苦當吃補,想像自己在建築的少林寺内練功,在這裡比別人功夫下得深,未來下山出社會在職場上就會走得比別人快、跳得更高更遠·一句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滴水穿石,属害的不是水,而是自我付出的紀律和工夫
的累積!
2.境業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孫佩修學姊: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境隨心轉,隨著自己的心,走下去,你的周圍會跟著你改變。
3.新森峰建築師事務所、向田建設有限公司 #陳志宏學長:困境之中,切記永不放棄,撐過就是你的。
4.無界象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張顯瀚學長:無界藝術,相由心生
5.林祺錦建築師事務所 #林淇錦學長:放棄成功才能超越成功,迎向失敗才能超越自己。
6.品境建築事務所 #張正賢學長: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不要放大自己的存在
7.陳燦榮建築師事務所/禾建願問工程有限公司/蘭禾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陳燦榮學長:背對太陽時,我們只會看到自己的陰影;但當面對陽光時,那陰影就會在我們的後方。因此,我們應該選擇面向太陽保持樂觀態度,便不會讓自己陷入陰影之中;而當太陽移動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自主選擇移動,做一個永遠朝著陽光,用樂觀態度面對喜、怒、哀、樂的人生。
8.成晟室內裝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李兆亨學長:我希望作品除了實用與美學償值,還能傳達精神與情感。從建築本科到室內設計專業,我一直期許自己能保持廣闊的思维和視野,向自然萬物學習,開創無限可能。
9.現任華夏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楊謙柔學長:危機就是轉機,沒有經過挫折的磨練,如何換來成功的代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鼓勵自己,不退縮、不畏懼,勇敢站起來。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10.呈境室內装修有限公司 #袁世賢學長:熱衷於任何關於美的事物,不斷在生活與工作之間累積創作的能量;將生活與設計充分的結合,相信生活的一切創造了設計,致力於透過空間美學去展現生活的美好,更努力創造空間更多的可能性。
~華夏科技大學與你攜手,勇敢開創屬於你的未來~
揭牌時間:2020年11月28日12:00
展覽地點:國立台科大華夏校區 K棟長廊
策展人:楊謙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