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中華國際觀光協會 第九屆第一次會員大會 天成飯店 天采廳 

觀看人數:168萬

#財團法人中華國際觀光協會 第九屆第一次會員大會 天成飯店 天采廳 

20220317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文 攝影/#吉玉珊社長 採訪編輯報導於 #天成飯店

 #理事長詹秀蓉書法大師 詹秀蓉理事長一直以來都在從事文化、藝術工作,並以宣扬中華文化、促進社會祥和、維護兩岸和平雙赢為使命。而且,詹理事長在本會籌組期間即積極參與籌備工作,二十年多年來,始終以藝術工作者的身分協助本會推動兩岸,乃至國際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唐理事長承接重任,仍將一本初衷,以文化、藝術慈善、公益為中心,發揮文化、藝術的影響力,在協會過去打下堅實的基礎上,以民間的角色協助政府發展台灣的旅游觀光事業,因為文化、藝術本身是無國界的,可以從心』影響人們的思維與作為,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令人無法想像的。 中華國際觀光協會,將以文化、藝術、慈善、公益、教育為核心,運用學者、專家的智慧;以相關業者豐富的經驗,積極推動展,並藉觀光旅遊業的發展,帶動台灣經濟活動的引擎,促經濟活絡、繁榮,讓景氣回春,使得國人的就業機會能夠增加、國人的生活品質因而獲得改善。 詹理事長坦言在兩岸關係變化,兩岸主政者缺乏互信,互動遲滯不前,兩岸關係充滿著不確定感之際,更需要借助民間社團的力量,維護兩岸民間與政府之間的互動、諒解,穩住兩岸和平發展局面,未來協會 將發揮的空間將更為寬廣,承擔的使命也將更為艱鉅,大家不宜妄自菲薄,並以此與全體會員同仁共勉之。

 當日中華國際觀光協會改選理監事,世客總會長吳伯雄、執行長鄒源淦等人,肯定國際書法大師詹秀蓉理事長對台灣和文化與宗教的貢獻。

中華國際觀光協會在北市天成飯店,召開會員大會改選理監事,由國際書法大師詹秀蓉理事長主持。世界客屬總會長吳伯雄、執行長鄒源淦及市議員吳志剛、雲林前縣長歐明憲、世客副理事長徐浩源、陳兆霖將軍等人,都出席與會。順利選出新任理監事,推舉黃永基為新任理事長,肩負起國際觀光事業發展重責大任。

國際書法家詹秀蓉表示,在推動國際觀光產業的發展,是一項非常艱辛的任務,尤其要以文化和藝術工作來宣揚中華文化,促進社會祥和及維護兩岸和平雙贏的使命。六年來中華國際觀光協會在全體理監事、顧問和會員們共同的努力下,把中華文化和台灣新貌推向國際新的願景,逐漸綻放出曙光,令人感到興奮,期望未來在黃永基理事長的領導下,更能展現出新的契機。

世客總會長吳伯雄強調,中華國際觀光協會在國際知名的大書法家詹秀蓉領導下,把中華文化的精華,宏揚在國際的每一角落,她的書法作品,受到國際重量級人士的收藏,間接的把中華文化和台灣,推向國際的舞台,詹秀蓉書法家對台灣和文化與宗教的貢獻,深受國際人士高度的肯定,而中華國際觀光協會在落實兩岸民間文化族誼的交流,同樣受到兩岸同胞的肯定。

執行長鄒源淦有感於國際書法大師詹秀蓉理事長,是一位具有勤儉奮發美德的客家婦女,在最艱困的時期仍以堅定的毅力克服困境,展現她的才華,讓她的書法作品洋溢在國際間,發光發熱。目前兩岸關係的互動遲滯不前,文化、藝術、宗教和旅遊是維護兩岸民間交流最重要的互動機制,因此協會在未來更應在多元化的經營中,創建更寬廣的空間,承擔更艱鉅的使命,為兩岸的和平創造雙贏的機運。


#吳柏雄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https://reurl.cc/9OkZdY

台北市新聞網: https://tnews.cc/02/newscon428196.htm

照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 

基隆市 #詹姓宗親會~第19屆會員大會

2020 12/04 #美國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基隆市北都大飯店 採訪報導 

理事長 詹清南、常務監事 詹永滄曁全體理監事邀請參與基隆市詹姓宗親會 會員大會 

56年嘞~詹家子弟們、#蔡適應立委、#基隆市議長、#國民黨蔡適穎主委、#謝國棟立委、李姓宗親會李泳亮理事長、#鄭文婷立委、#鄭愷玲立委、#台灣總會、#台灣各區理事長、總幹事共聚基隆市北都大飯店參與基隆市 #詹姓宗親會~第19屆會員大會的熱鬧盛宴...

時光飛逝,匆匆一年基隆市 #詹姓宗親會~第19屆會員大會終於12月4日在基隆市北都大飯店辦獎助學金頒獎及會員大會活動,其中讓大會感動處是為體驗生命真諦,將徹底落實 「人間佛教」的理念,用修行、弘法和利生合為一體,推動許多利濟眾生的工作,並且在諸多慈善義賣社會公益事業上,獲得民間及政府單位不少肯定的 #詹秀蓉書法慈善家 亦親臨會場,並再次捐贈無價黃金珍貴墨寶~期許能藉由參與提供更多愛與正能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及提攜的人們,詹秀蓉老師的書法藝術黃金書寫創作堪稱【曠世奇才】,其創作品難以複製又兼具行善積福及收藏保值的功能,因僅能在義賣慈善義賣中推出,故更顯可貴無不受到各界慈善企業爭相收藏,除可成為傳家寶外,具有纖細的美感及創意,同時還擁有東方文化的底蘊,對於宣揚中華書道、藝術及文化掀起領頭羊作用,其影響力不僅在台灣各地,也享譽國際,在促進國際文化行銷以藝術的智慧搭起友誼的橋樑,每每在國際重要會議上,見證歷史、維護互信及開創和平發展的重要推手。大會場內不只有隆重的詹姓祭祖儀式、接著由邀開幕表演的傳龍舞獅為貴賓們 開場表演及smile舞群 展開一連串的精彩節目...等經典表演,最後大合唱〈#你是我的兄弟〉展現全球詹姓一家親的歡樂歌聲中圓滿落幕。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報導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nkust.edu.tw/jiys/%E6%95%99%E8%82%B2/%E5%9F%BA%E9%9A%86%E5%B8%82-%E8%A9%B9%E5%A7%93%E5%AE%97%E8%A6%AA%E6%9C%83%E7%AC%AC19%E5%B1%86%E6%9C%83%E5%93%A1%E5%A4%A7%E6%9C%83

#活動精彩照片及直播影片網址: https://m.facebook.com/ppp2917p/albums/4018420714844216/

  


詹氏藝術家介紹~詹秀蓉

    詹秀蓉目前擔任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詹姓宗親總會名譽總會長,大陸中華詹氏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平時非常關心詹姓宗親會事務,除了積極參與宗親會務之外,出錢出力,對詹姓宗親會可以說奉獻良多,不管有任何活動,他只要有時間都會親自出席,無論花多少時間,他都會主動付出自己的作品,贈送給宗親會相關單位,做為聯誼交流之紀念品,善盡宗親會幹部之職責,為發揚詹氏文化做出積極的貢獻,她在瓷器上書寫《詹姓祖宗來台史》,有多件關於詹氏作品,敘述台灣詹氏祖先大陸來台遷徙過程,詹氏祖訓,每次有展覽活動,作品都會擺在最醒目的地方,算是另類的宣傳。

      她為善不欲人知,常常捐出自己的心血作品給弱勢團體和慈善機構義賣,其所得都做公益,對於國家社會熱心公益更是不於餘力,由於她的作品兼具行善積福、收藏保值的功能,在市面上並無公開出售,近年成為收藏家競相收藏的藝術品。

   詹秀蓉不僅是詹姓史上第一位著名國際級書法家,而且也是整個中國書法史上罕見的女書法家,自許以詹氏為傲,不但處處為詹氏爭光,也是詹家之光,更是台灣之光,所以我們以詹秀蓉為榮。

   詹秀蓉一生戮力於發揚書法藝術領域,以創新細緻、及流暢的筆鋒,流露深厚的書法內涵。竭盡心力於佛法淨化人心的推展,對於發揚中華文化更是貢獻卓著,影響深遠,屢獲各項殊榮,作品深獲世界各國領袖一致讚揚,近年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表現傑出,尤其在中共領導高層中都認為,以他擁有的書法功力,比起故宮典藏書法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無法與其作品相比擬,看過鉅作的人只能說: 令人嘆為觀止。

詹秀蓉出生在台灣新竹縣關西鎮,一個民風淳樸,傳統客家的農村,原來學商的她,20歲那年,風華正茂時在一家公司當會計。老闆的媽媽罹患子宮頸癌,氣味難聞,家人甚至都不敢接近,而詹秀蓉卻因心地善良,從不避諱髒與臭, 自告奮勇的為老人洗內衣褲。宅心仁厚處,視病如親超越親情。

她說,那時她也初步瞭解「人生無常」的道理,生老病死,旦夕禍福, 沒有恆常, 名利情分包括親人之情也同樣沒有永久!

    詹秀蓉的先生江慶順,家境清寒,靠苦學自修考上輔仁大學,因繳不起昂貴學費,後來改讀海洋學院,四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詹秀蓉不重世俗中用來衡量人的財富地位,鍾情才華獨具的江慶順。夫妻鶼鰈情深,然而兩人成家立業沒幾年,江先生卻不幸得了癌症。晴天霹靂的打擊,她毫無抱怨,日夜悉心照顧,為減輕先生的病痛並為他延壽開始抄寫佛經,也許是精誠所至感動天地, 江先生多延六年時光。

   江先生離世後,留下子女與債務,詹秀蓉無怨無悔承擔。這期間她二哥詹煌君賙濟她生活,幫助甚大, 詹秀蓉始終以善念善行面對坎坷經歷與週遭事物,並以言傳身教,教導兒女得以順利成人。

    詹秀蓉專注書法, 從小就與周圍學童不同,每日堅持苦練書法。一個「永」字寫上千遍也不厭倦, 稍有進步即雀躍不已。由於字體工整秀麗,祖父常將她的作業拿給堂兄妹作習字範本臨摹。後來坎坷生活的磨礪,加之潛心抄寫佛經,她的書藝日臻成熟完美。

   多年前,詹秀蓉和先生江慶順帶著年方三、四歲的孩子到台北國父紀念館遊玩,當時,正逢中國書法學會在館內展出,矢志想往書法興趣發展的詹秀蓉,興緻勃勃地詢問入會資格,得知必須由兩位理監事推薦的條件後,抱著「自己必須要有真本事才能受到推薦」的信念,當天回家,經濟狀況並不好的她還是花了三千多元購齊了文房四寶,並積極報名參加坊間的書法研習班。 甫一出手,便得到指導老師讚賞,還破例送她一幅親筆揮毫的「滿江紅」作為鼓勵,她從此認真習作,總抱著厚厚的作品前往,不像其他同學只交一張作業交差了事。如今,詹秀蓉得嚐所願,在臺灣中正紀念堂(臺灣民主紀念館)三大廳展出一個月,真可謂「皇天不負有心人。」

   這些年來,詹秀蓉獲獎無數,被譽為"開創文化藝術記錄" 先後獲獎牌獎盃獎狀等榮譽不計其數, 包括日本國際藝術準大賞、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日本曾東書道會知事獎、日本金鵝獎書畫大賽榮譽金獎、美國華人書法大賽金盃獎、尤其以1998年榮獲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傑出人才獎, 2002年世界傑出風雲人物金像獎, 2003年四維八德帝舜文化金像獎, 2007年美國大紐約華人教育基金會"模範母親"、2009年美國紐約市華人家長學生聯合會頒發和平獎、2010年當選全球模範母親聯誼會會長等數十種,2009年江西婺源中華詹氏大宗祠落成慶典,捐四幅作品義賣所得200多萬元人民幣,全數捐贈詹氏大宗祠做為興建基金。

   2011年在台北市松江路成立詹秀蓉藝術館籌備處辦公室。雖然在藝術界有獨特的成就,詹秀蓉覺得這些都是「大家給予我的成就,所以一定要回饋」。她期盼推廣中華書道藝術的同時,能夠早日成立詹秀蓉藝術館,可讓更多的人通過佛經書法,掌握生命慈悲的本意,從而達到覺悟的境界,也希望自己能為社會的溫馨祥和多盡一份心力,將書法藝術與佛法慈悲平等之精神更發揚光大,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在歡喜的淨土。

   詹秀蓉的作品一向只義賣,而不公開出售。台灣921大地震,她捐出十幾幅佛經墨寶賑災;2005年兩岸三地「送愛心到南亞募款會」,她再捐佛經義賣;也為大紐約華人教育基金會為華裔清寒優秀學子圓夢募款募捐。

    2004年以及2008年兩次在中正紀念堂展出他個人的作品,吸引了中外藝術家的目光,400坪偌大的空間,觀賞人潮絡繹不絕,往來無白丁,人文薈萃,結合了不少機緣,為書法藝術領域,打響了國際名度,營造出更多的創意空間。

2008年11月,第二次"江陳會",海基會準備了鑲有6千個小金字的「和平協商,共創雙贏」金筆鏤空書法,送給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而這幅「和平協商、共創雙贏」的書法巨作,就是由詹秀蓉老師所纂寫。

  在書法寫作過程中,詹秀蓉每天至少伏案揮毫10 小時,每幅作品都傾注全部心血。為了專心藝術創作,她經常長時間廢寢忘食,餓了就啃饅頭充飢,以節省時間。書寫時,以字入畫,自始至終全神貫注,聚精會神,貫之於筆,傳之於字,屏氣歛神,準確掌握佛經字句,不能有絲毫錯失。詹秀蓉表示:希望自己能為社會的溫馨祥和多盡一份心力,做出有意義有價值的是來,將書法藝術與佛法慈悲之精神發揚光大,淨化社會,也回饋多年來愛護她的人們,

詹秀蓉的書法有三絕,第一絕,質材方面採用多元化材料,雞蛋、貝殼、牙籤、陶瓷、竹片等;第二絕,用鏤空細字書法書寫佛經和巨幅畫像如「釋迦牟尼」「觀世音」「自由女神」等;第三絕,以芒雕字法在細小物品上書寫,功夫絕倫。

   詹秀蓉突破中國傳統書法材料的局限,將過人的毅力運用在書法細字上,從扇子、貝殼、牙籤和一粒米,以及陶瓷、竹片和絲綢等,都成為她書法藝術展現的材料。她潛心挑戰書法極限,創作靈感源源不絕,包括在 63 支牙籤書寫《千字文》,而米也因為書法藝術竟然成為收藏精品。

   她還以青花、釉裡紅為顏料,在瓷器上書寫,以書寫蓮花觀音像、鯉魚觀音像等構成九幅屏風等,這些都是高難度的作品。最初上不了色,她不氣餒,然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終於在這些瓷器上書寫出完美的作品。

   一幅自由女神像,是用硃砂寫成的字畫。其他許多長篇巨幅的佛經,仔細看來亦是由密密麻麻的細緻的黃金書法所成,令人感佩其精湛的筆功以及其定力、毅力、耐力與心力!

 詹秀蓉的書法創作源於傳統主題,但每幅作品都匠心精緻呈現,除了展現出其創意心靈空間外,書法功力堪稱一絕,不斷創新,他清晰明白地告訴當今世人,要選擇善良摒棄邪惡。以向佛敬佛之誠心,長時間書寫灌注她的定力,毅力與心力,修行就在其中,作品也就有給予人清靜與慈善的力量,輕盈與細膩,經久光耀,給觀賞者得以領悟啟示。

      詹秀蓉表示:特別向所有的宗親所有朋友們感謝,不斷給予他的支持和鼓勵,無形中賦予進步的動力,為了中國的國粹,會繼續寫下去,希望這個社會能夠心靈改革,能夠提昇書香的社會,他正是走在這樣一條寧靜而致遠的路上。

   綜觀歷代佛門書家及其作品﹐其中名揚後世的大都以行書和草書為代表﹐這是因為﹐這兩種書體最能表現書法家個性風格﹐他們也因此被後世各代書家競相效仿。而以楷書和隸書傳世的名書法家則不多見﹐此因﹐楷書和隸書在筆法上和結體上屬於相對定型的書體﹐歷代書家較難擁有發揮的空間﹐現代甚至有人認為“隸楷無書法”﹐他們將隸書和楷書摒排於書法家的追求之外﹐這實在是有失偏頗。象隸書﹐早在漢代即是通行的文字﹐此後﹐其書體也一直在發生微妙的改變﹐到唐代才趨於穩固定型﹐現代我們所指的隸書﹐大都為唐隸字型﹐但是如果我們有意研究每一位書法大家所書的隸書尤其鐫刻於各世碑文上的文字﹐我們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明顯的個性痕跡﹐有其藝術風格的直率流露。由於﹐現代印刷技術的高度發達﹐尤其是數碼影印技術出現後﹐浩繁的佛經典籍有了更方便高效的方法加以複印傳播﹐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手抄佛經已極為罕見﹐也因詹秀蓉是極為特別的一位。 

  詹秀蓉的書法作品在書法技法上有創新﹐並展現特有的人類文明藝術改變﹐她的書法以楷書和隸書為主﹐氣厚而骨健﹐從字體可以看出﹐其運腕遒勁﹐且凌空取勢﹐善於提按﹐偏左取勢﹐讓位於波磔。她落筆並不講究圓融﹐甚至使用排筆書寫﹐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也因此在筆鋒上有粗礪朴拙的痕跡﹐有更多的方塊棱角﹐有些偏旁筆劃甚至大膽簡化﹐其橫劃多數比較平直﹐雁尾筆勢出鋒上挑而細。與傳統意義上的隸書頗異其趣﹐兼有篆書等其他書體,一看即給人以手書真跡的直觀印象﹐其字裡行間透出一股生機和朴拙之氣。 

 其獨創的一些高難度作品﹐令國內外藝術界人士及收藏家驚嘆﹐她首創的鏤空細字書法﹐自成一格。她曾直接在陶瓷花瓶上鏤空﹐以青花或釉裡紅顏料書寫5000余字的《金剛經》﹐在巨幅手卷經文上以細字書法勾勒觀音像等以及在屏風上鏤空留白﹐鏤出“金剛經”﹑“道德經”“大乘妙法蓮華經”等經名﹐她給這些字數浩繁綿密的經文貫注了一種凌空之氣﹐很切合現代人的審美需要﹐以字入畫﹐一掃長篇大幅經文的沉悶與刻板﹐使之更適合於收藏及有提示意義。她的每一幅作品常要花一兩個月時間完成﹐最困難的是要在字海中算出佛經名稱鏤空留白的空間位置﹐且要左右對稱﹐同時要全神貫注,一般書法家很難下這樣的苦功夫。 

  她突破了中國傳統書法材料的極限﹐將字寫在雞蛋殼﹑貝殼﹑牙籤﹑陶瓷﹑竹片﹑絲綢等材料上﹐她曾在一粒米上書寫20個字的唐詩絕句﹐用63支牙籤寫成《千字文》﹐以小楷將筆尖浸水沾少許墨汁﹐在牙籤上屏息靜氣書寫﹐其慧心與匠心的獨到運用﹐

詹秀蓉多年來苦心追求佛經書法藝術﹐以抄寫佛經而弘揚佛法﹐她的付出讓她取得巨大成就﹐因此而得到無窮的助力和靈感。其實﹐又何止她本人﹐長期以來支持她的親友們﹐也一樣會因此獲得無比廣大的福報﹐這一切都令她無比感激,詹秀蓉抄經弘揚佛法﹐願我們共同發菩提心﹐讓佛法在人間更加發揚光大。

 大凡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大都經歷人生的磨難、心靈的悲苦而至藝術升華的境界,一般而言,對藝術發生興趣的初衷皆有痕跡可尋,雖然也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情形發生,但是其藝術的自覺卻是因人而異的,在這方面,享譽中外,聞名國際。

    今天他的書法作品被列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典籍,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是由於詹秀蓉是以數十年的苦功練就的一筆好書法加以創新表現,因此廣受世人稱贊,加上詹秀蓉的傳奇經歷和在書法界的名氣,使她與台灣政經界名人廣結善緣,李登輝、連戰、宋楚瑜,吳伯雄皆珍藏有她的作品。 

  除了佛經書法作品之外,詹秀蓉還以治家處世格言以及一切名言佳句作為其書法內容,其題材並無定式,她所寫的福字篆書,筆法生動,毫駿墨勁,圓活姿媚,別具一格,深得藏家喜愛。中國書法隸書,起筆收筆講究提按以及轉折的停頓,並且靠運腕的起伏達到圓滿的境界,尤其是抄寫佛經,需要全神貫注和很大的體力,因此,綜觀詹秀蓉洋洋大觀的書法作品,即可發現,堅韌的毅力和超乎尋常的恆心而得以完成的,這一切皆因她對佛祖有著強烈的信仰藉佛教對人的影響力,因此,她想以書法的藝術形式增進大家對佛法的認識。

 詹秀蓉突破傳統書法材料的極限,獨樹一幟的楷書、隸書,善於表現不同的書法藝術形式,將字寫在雞蛋、貝殼、牙簽、陶瓷、竹片上,鏤空細字書法、巨幅手卷經文以及細字書法勾勒觀音像等,經年累月抄寫佛經,其精湛的運筆功力,堅毅的心念和心力,無不令人欽佩,除了為丈夫延長了六年生命之外,也為她帶來了安詳的心境。 

     詹秀蓉曾以四十公尺長約七萬字的隸書《妙法蓮華經》長卷以及在牙簽上楷書《千字文》的絕技而震驚海內外書法界。詹秀蓉現居台灣,她數十年的書法功力,擅長各種字體,尤其以楷書、隸書而名揚國際。近十多年來,她經常往返大陸、及台灣舉行書法巡展,並在世界各國展出百余次,深獲國內外藝術界好評,其書法作品曾在日本、韓國、菲律賓、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地引起轟動,獲獎無數,被譽為“曠世奇才”的女書法家。 

      詹秀蓉的隸書,因為深受漢隸的影響,一直保持追求手寫趣味的特點,其隸書行筆沉著自然,線條圓滿厚重,格局磅礡,清新雋永,橫畫多數比較平直,雁尾的筆勢出鋒往右上方挑,基本遵守後世“一字無雙尾”的戒律,在風格上她屬於方整寬厚,茂密雄強的一派,且氣派寬闊,厚重古朴。其筆道方圓兼顧,工整縝密、法度森嚴,她的大部分作品在中國書法演進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堪稱歷史名家,也是當代最重量級書法家之一。

  詹秀蓉的隸書作品,顯示在書法多層次的創新,大都以佛教經典為題材,其代表作包括長達七萬字、四十公尺的《妙法蓮華經》,這是她歷時一年,“廢寢忘食”“沒有晨昏”的心血之作,這幅巨作,甫一問世,即轟動書壇,她創造了當代佛經書法的一項世界紀錄。 

   在其《心經》及五部佛經(心經、大悲咒、普門品、藥師經、白衣神咒)的大型觀音像上,整幅作品完美從容、面像純淨的觀音由娟秀的隸書組合而成,而周圍的五部佛經構成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這種以經文本身字體組成觀世音的書法作品,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堪稱傑作。 

   詹秀蓉在書法藝術領域中的成就,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可以造成的,眾所周知,當以其做為榜樣,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綜觀今日,多元社會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可以感受到詹秀蓉的出類拔萃,一鳴驚人,浩瀚無邊的書法巨作,無人能比,一支獨秀,更是為我們詹氏家族爭取無限的光彩。

詹秀蓉女士1956年出生於台灣新竹縣關西鎮。自幼喜歡寫毛筆字,由於字體比同學較工整秀麗,家祖父常將作業筆記拿給堂兄妹作習字範本臨摹。斯時便勤學苦練,每日堅持苦練書法。一個『永』字寫上千遍,稍有精進則樂不釋手。成家立業後,心愛的丈夫不幸罹患癌症,為減輕丈夫病痛,聽從親友的慰勉,認真抄寫佛經。從抄寫佛經書法中領會佛陀的聖諦:「苦的本質、苦的起源、苦的止滅,以及滅苦的正八道。」通過般若的智慧而抵達波羅蜜的彼岸。虔誠信奉佛祖,日夜勤念經文,書寫佛經,每日勤寫十幾個小時,有時每個字寫幾十遍,直到滿意為止。歷時數十年,丈夫雖然離世,但從佛經中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為突破傳統書法材料的極限,進一步將字寫在雞蛋殼、貝殼、牙籤、陶瓷、竹片上、用細字書寫觀音像、經年累月抄寫佛經,例如以青花或釉墨紅顏料在瓷器上書寫金剛經、道德經、般若波羅莫密多心經等經文。除了為丈夫延壽之外,也為自己帶來安詳的心境。值得回憶的是與病中的丈夫江慶順共著唐詩三百首的書畫專集,另2002、2005、2007年出版詹秀蓉書法專集三冊以及2011年出版詹秀蓉書法特輯。

此次展出最具代表作品包括七萬字鏤空大乘妙法蓮華經九屏風及書法長卷純金書法鉅作、2008年以純金書法完成和平協商、共創雙贏,2009年完成世界地圖及中國全圖,2010年以純金書法完成慈悲喜捨和諧社會,2011年366個壽字書法長卷,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無晨昏」的心血作, 創造了現今書法藝術化的世界紀錄。她今天已經苦盡甘來,功成名就。她為善不欲人知,常常捐出自己的心血作品給弱勢團體和慈善機構義賣,由於她的作品兼具行善積福、收藏保值的功能,上述幾項作品震驚了海內外之各界人士,作品受到各界爭相收藏。

兩岸交流日益明朗與熱絡、兩岸共同譜寫新歷史的今天,她的故事和她的書法作品同樣被寫進了歷史——就在跨越海峽的第二次“陳江會”,也是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台灣舉行的首次領導人會談期間,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送給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的這件具劃時代意義的新作——反白的鏤空書法“和平協商,共創雙贏”——正是她花了了7天7夜完成的書法作品,內容是海基會與海協會簽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及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全文,而這幅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作品,用藝術見證兩岸伸出友誼之手。

近十多年來作品經常在台灣、大陸舉行書法巡迴展,並出國展出百餘次;作品曾在日本、韓國、菲律賓、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獲獎無數,被譽為『曠世奇才女書法家』感到無比的榮耀。歷年來獲得的獎項包括世界藝術名家成就獎、日本國際藝術準大賞、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日本曾東書道會知事獎、日本第七屆全國書道會準大賞、金鵝獎書畫大賽榮譽金獎、大日本書藝院優秀獎、1996年世界華人書畫國際大賽金杯獎、韓國觀世音菩薩獎、1998年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頒傑出人才獎、第十四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頒發傑出人才獎、2002年榮獲美國世界文化交流協會頒發世界傑出風雲人物金像獎、2003年四維八德帝舜金像獎、2002年世界傑出風雲人物金像獎、2007年美國大紐約客家會傑出人才獎及熱心人士成就獎、2007年美國紐約市華人家長學生聯合會頒發模範母親獎、2009年美國紐約市華人家長學生聯合會頒發和平獎、2010年當選全球模範母親聯誼會會長等數十種。

1994年由 #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及 #霹靂布袋戲 強華董事長 贊助下預期在新北市板橋區成立 #詹秀蓉基金會。 雖然在藝術界有獨特的成就,詹秀蓉覺得這些都是「大家給予我的成就,所以一定要回饋」。她期盼推廣 #中華書道藝術 的同時,能夠早日成立詹秀蓉藝術館,可讓更多的人通過佛經書法,掌握生命慈悲的本意,從而達到覺悟的境界。也希望自己能為社會的溫馨祥和多盡一份心力,將書法藝術與佛法慈悲平等之精神更發揚光大,幫助更多人找到自在歡喜的淨土。

忠孝傳家 有愛無礙

基隆市詹姓宗親會成立的宗旨就在團結詹姓宗親、發揚「#厚德載物」的祖德,並以互助合作、共謀福利、獎掖後進為目標,所以每年定期舉辦獎學金活動,進老品發放、不定期辦理懇親聯誼及基隆市詹姓宗親會會旗覆棺辦法,並結合社會公益,充分發揮宗親會功能,頗獲社會好評。

家譜家訓 傳承君子之風

【起源】詹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歷十世到周宣王。周宣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07年),其支子至弘封於詹(今地不詳),建立詹國,為侯爵,史稱詹文侯。其子孫以國為氏。

得姓始祖:詹文侯

始祖地:河南新鄭

郡望堂號:河間、渤海、南陽;永思堂

當今排序/人口:第127位/約147萬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254位

現存家譜:139部 

君子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標識,其內涵和特質早已成為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部分,君子文化浸潤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通過家譜,家訓等渠道,使傳統醫學在家庭落地生根,化為家庭成員的做人信條和生活習慣。

        每個家庭在世代繁衍和薪火相傳的同時,都會或隱或顯地積澱並形成某種價值觀念和德行風尚,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家風。一般說來,家風既包括有文字及實物遺存的有形部分,也包括僅是口頭和行為傳授等隨時消失的無形部分。有形部分多半呈現在如家訓,家規,家法,家譜,族譜,族規,宗譜,家族祠堂,以及各種祭祖追宗儀式等方面;無形部分則主要凸顯在長者的行為舉止,言傳身教,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生活習慣和家族氣質風貌等方面。有形的部分以家訓,家譜等為載體,固然有助於家族文化的傳遞和弘揚;無形的部分如長輩的言談等雖然往往隨生隨滅,但它多半留在後輩心中,對家族成員的成長和家族風氣形成同樣發揮不可小覷的作用。

       中華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國同構”的觀念,擴大,家是國的細胞,沒有家就沒有國;重組,國是家庭細胞賴以生存的肌體,國盛才能家興,國破則難免家亡。正是這種水乳交融的家國同構理念,不同時代,不同區域,不同家族的家訓,家譜等,雖然具體內容互有差異並且各具自己的特色,但其中所宣揚的立身處世,君子文化作為儒家思想乃至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標識,與歷代著名家訓,家譜秉持和崇尚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寧說,眾多家訓,家譜所傳達的勵志勉學,入孝出悌,勤儉持家,精忠報國等優良家風,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的具體細化,以外堪稱個人和家族成長興旺的座位右銘與傳家寶,也是君子文化從廟走向民間的具體實踐和生動體現。

        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兒子諸葛瞻的《指子書》,是文章傳頌千古的著名家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年與時馳。非學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忄舀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裡重點君子的行為操守,關鍵在於修身養性,治學做人;而既是提升人格修養,還是勤學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他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是他畢生經驗和睿智的結晶,也是對如何培養君子人格的精彩解釋釋。

        著名的《顏氏家訓》開篇就放在家族成員,要追隨學習明達君子:“儻遭受不世明達君子,安可不”上,成為著名的子人格對家族成員成長的重要意義,在各類家訓,家譜中星羅棋布。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家譜記》也說:“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況於骨肉之間乎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責之也。宗法廢而天下無世家,無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風俗之薄日甚,有以也。”歸有光認為,家族成員只有以君子為楷模,行人義,重孝道,家族宗法才可整合,立宗法方可成世家,成世家方可正風俗,而正風俗,則將仁孝品德彰揚於世,長長的一代代綿延,形成世有君子,代有賢良的良性循環。

      君子文化與家族文化融合,在家訓,家譜,家風中紮根開花,既有助於崇德向善之風在家族裡世代相傳,又能夠由家族推向村邑,由村邑推向國家。孝經·廣至德》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清代宰相張廷玉作《王氏族譜序》也說:“故君子之用心,必將使人知族人之咸本於一氣,則孝弟親睦之意,油然自生。而婚姻談判比之風,風俗之美,教化之成,未嘗不由於是。此譜牒之設所所為深有功於世道,而君子詳慎之不敢忽也。”社會風俗之美,正是通過“由一家以推於一鄉,由一鄉以推於天下”的形式,逐步改善並蔚成風尚。

        以家訓,家譜主要幹的家族文化,與君子文化看似概念不同,內涵相異,但其中的思想來源和核心理念卻有許多相似之處。君子文化為什麼能夠沉入並浸透歷代家訓家譜而成為普通百姓廣泛認同的價值導向?立身處世,如何興家立業等問題,而又被稱為或者說轉化的答案,又十分相近乃至多有重合。為什麼歷代世家望族的家訓,族譜等總是以君子文化為主調凸顯家族文化特色?其原因和奧秘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