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1/17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 於臺北市採訪報導
【AUCTION RESULTS】
Good news from Sotheby's New York: #TheMackloweCollection just closed with 35 works sold for a total of $680 million, 68.5% of which were sold above estimate, and No. 7 by #MarkRothko was the highest priced lot in the sale at $89.31 million, set a record for the artist.
Besides, Number 17, 1951 by #JacksonPollock set a new #record for the artist with a price that exceeded the lower estimate by two times at $61.16 million. The other works that set new records for several artists include Untitled #44 by Agnes Martin at $17.73 million, Untitled by Robert at $8.33 million, and Track Painting by Michael Heizer at $1.11 millio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auction is scheduled for next May, with 30 rare works still waiting to go on sale.
蘇富比紐約傳來好消息,剛結束的上半場「麥克羅威收藏」共35件作品總成交6.8億美金,有68.5%作品高於估價成交,該場最高價作品羅斯科《第7號》以8931萬美金刷新藝術家在2021年的紀錄,成為藝術家歷來的最高價作品。再來還有傑克森・波拉克《第17號,1951年》以超低估價兩倍的價格- 6116萬美金刷新藝術家個人紀錄;另外讓幾位藝術家紀錄在這次刷新的作品還有 1773萬美金的艾格妮斯⸱馬丁《無題 #44》、833萬美金的羅伯特⸱埃文《無題》、111萬美金的邁克爾⸱海澤《跑道畫》。
這場歷史上最重要拍賣的成績實至名歸,它的下半場定在明年五月,還有另外30件作品等著上場。
#art #artwork #artlover #artfollowers #artdaily #contemporaryart #painting #paintings #paintingart #artmarket #auction #artnews #artistic #artcollector #painter #contemporaryartist #藝術 #美術 #當代藝術 #拍賣 #collections #Rothko
2021 11/11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 於 #鉅星匯國際宴會廳 採訪編輯報導
主辦單位 #世界鳳凰影展總主席洪美珍 在接受記者聯訪時表示:世界鳳凰影展今年已邁入第三屆,每屆都有不同主題,今年因全世界疫情影响,許多好的記錄影片也受到波及,各行各業都很慘淡,經濟力大受影響,人心浮動需要安頓的力量。洪美珍也表示:今年配合觀世音基金會的筹備成立,三大重要主軸:慈善、素食、扶貧,正積極以環保、素食、養生的禪風在屏東打造一座國際級可以休閒渡假養生開國際會議的身心靈禪修養生中心,希望能推廣環保消費概念為全民謀取更大福利。
洪美珍總主席也表示,除了與中華國際消費者交流協會联合舉辦第二屆素食米其林大賞金星獎,最佳公益電商平台金鋒獎,並成立觀世音基金會第二次籌備大會暨以頂級素食餐之鳳凰素宴推廣心靈安頓之生活禪風。
今年出席頒獎典禮的貴賓有:前行政院青輔會主任委員 李永騰顧問,嘎檔巴依尊慧吉祥大活佛,台灣非營利組織聯合總會榮譽總會長張連興,台灣新生報副總經理 邱兆衡,崇德發蔬食會館/婚宴會館 總經理張傳賢,樂享購公益電商平台董事長李法恩,華視生活達人製作人王淑娟,
蘋果商務旅店董事長黃麗香,中華文化將軍協會周康生將軍,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等貴賓。
素食米其林大賞頒奬
金星奬:頒獎人由中華國際消費者交流協會 理事長洪美珍 頒發,
素食米其林大賞金星奬得獎者:崇德發蔬食餐廳/婚宴會舘,由張傳賢總經理領獎。
樂享購 榮獲2021~2022年度
最佳公益電商平台
金鋒奬 , 由樂享購李法恩董事長領奬,
原新建設開發(股)公司董事長/總裁 張添財,榮獲最佳建設團隊金鋒獎由張董事長領奬。
本屆獲得金鳳凰獎的影片:大地遊踪~阿詩瑪的故鄉,由鳳凰製作團隊獲得。
並請前行政院青輔會主任委員 李永騰顧問頒發。
同時為感謝各界志工團体公益付出,洪美珍主席特頒發感謝狀
受獎人是:
國際同濟會北市區陽明山會歐陽台會長,
一縷陽光舞蹈團,
吉第閣地理擇日館 陳冠宏 舘長,國際獅子會300A3區 胡賢德 會長。
頒獎會後進行鳳凰素宴嘉年華,洪美珍總主席說明觀世音基金會的捐助活動方式。
並由張添財董事長規劃大漢山國際休閒渡假農場~計畫打造國際展演道場。
更邀請樂享購李董事長 ,專題說明樂享購消費變現金工具使用方法。
洪美珍總主席更期望疫情快速消彌,大家生活恢復正常,經濟力重新提昇,结合更多經濟團共同來執行更多善行的力量。
台北新聞網: https://tnews.cc/02/newscon398720.htm
youtu: https://youtu.be/tND7gYp4Jc0
照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vanity=ppp2917p&set=a.5020341171318827
直播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89800015/videos/404794054477773/
2021 11/07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 採訪於 #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
中國書法學會訂於110年11月4日至21日在國父紀念館一樓博愛藝廊、二樓 #文華軒 與一、二樓 #文化藝廊 舉行「周甲墨香揚萬里-中國書法學會六十週年國際展」,並於11/7(星期日)上午10:30舉行開幕儀式。
終於等到讓各界政商名流引領期盼,連各大媒體也佩服、爭相報導的【中國書法學會六十週年國際展】,當代翹楚李可梅顧問特別推崇中國書法學會為官方政策與世界國際間書法界重要推手,藉由書法交流使藝術家、新聞界和文化界聯結發揮共創共榮精神。一早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席活動開幕式,對於中國書法學會無論是教育向下紮根的貢獻,或是國際推廣上,特別表示讚賞。
中國書法學會於1962年由于右任倡導,馬壽華、李超哉、王壯為、曹容、劉延濤、李普同等人積極推展,是為當年唯一政府立案的台灣書法團體,以繼承中華文化道統,光大書藝為歷史使命。書會成立之初,會務由五人集體領導,後轉型為理、監事會制度運作,歷任程滄波、王愷和、陳其銓、連勝彥、釋廣元、謝季芸、沈榮槐、葉國華、現任陳銘鏡相繼接踵,承先啟後,薪火相傳。
傳承至今已歷59個寒暑,目前會員一千餘位,年長者屆百歲,年輕者甫逾二十,他們來自於中華民國產、官、學各界精英,前輩如林,人才濟濟。透過與中國傑出書法家的交流,亦積極深耕國際舞台,觸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區,頗獲肯定與尊崇,成為唯一代表臺灣的書法團體,位居龍頭,是「國際書法家聯合總會」的重要成員。
此次展覽計陳列前輩書法家、歷屆領導人及優秀會員作品,並邀請國內其他重要書會代表,暨國際書法聯盟16個國家、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澳洲…等,總計328件作品。其中國內作品部分,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中山文藝獎及全國各大比賽首獎之優秀會員者幾達百位。除此之外,我們也提供新秀嶄露頭角之舞台,為書會注入新血,藉由本次大展能夠凝聚書法界的力量,並且吸引年輕的一代也投入書法領域,加強各項交流活動,讓全民一同欣賞書法之美,做為推動臺灣書法文化藝術持續傳承與弘揚的重要推手。
中國書法學會創會倡議人及精神領袖于右任(一八七九~一九六四)
原籍陝西三原,前清舉人,民國開國元勳之一,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長年擔任政府要職,為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創辦人,任監察院院長達三十四年;他的書法雄豪婉麗,奇偉脫俗,草書更是進人出神入化境界,首創「標準草書」。一九三二年在上海創辦標草書社,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有「當代草聖」之譽。
承載道統昇華人文氣質 記中國書法學會一甲子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臺灣中國書法學會」成立於於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于右任先生有感於書藝為中華文化之要素,鑑賞書法藝術,可將人性內在的情感達意於書寫的抒懷參悟之中;為繼承中國傳統書學,宏揚光大書藝之歷史使命,乃倡議成立書法社團,由丁念先等四十八位書家學者共同發起成立﹁中國書法學會﹂,為當時臺灣唯一政府立案之全國性書法團體,近年來政府所提倡的國家軟實力即是這種人文精神,並印證了前輩先賢的高瞻遠矚。
現任陳銘鏡理事長推崇連勝彥名譽理事長詩云:﹁書會傳薪法古人,復興文化舊精神,春秋六十勞心力,纍纍豐穰建懋勳。﹂站在世界舞臺上,臺灣是全世界保持漢字文化最完整的地區,而書法是漢字文化之藝術具體展現,中國書法學會能夠在臺灣開出纍纍碩果,衷心感謝前人辛勤耕耘努力付出,感謝當代書家及會友積極參與和支持。未來,在書會成立任務範疇之下,將強化各市縣服務處功能,就近服務會員,積極將書風連結文風;深耕書法教育,持續開辦書法講(研)習班,造就後起之秀,帶動臺灣書法蓬勃發展;策辦書法比賽,發掘青年人才,招募青年入會,為書會注入新血;加強各項交流活動,讓全民一同欣賞書法之美,傳揚其對民族之熱愛,擁抱藝術生活的喜悅,共創美麗璀璨的文化光華。期大家共襄盛舉!
北市新聞:https://tnews.cc/02/newscon396174.htm
youtu:https://youtu.be/iwPynqX0QW8
照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ppp2917p&set=a.5006221889397422
中國書法學會創會倡議人及精神領袖于右任(一八七九~一九六四)
原籍陝西三原,前清舉人,民國開國元勳之一,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長年擔任政府要職,為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創辦人,任監察院院長達三十四年;他的書法雄豪婉麗,奇偉脫俗,草書更是進人出神入化境界,首創「標準草書」。一九三二年在上海創辦標草書社,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有「當代草聖」之譽。
承載道統昇華人文氣質 記中國書法學會一甲子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臺灣中國書法學會」成立於於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于右任先生有感於書藝為中華文化之要素,鑑賞書法藝術,可將人性內在的情感達意於書寫的抒懷參悟之中;為繼承中國傳統書學,宏揚光大書藝之歷史使命,乃倡議成立書法社團,由丁念先等四十八位書家學者共同發起成立﹁中國書法學會﹂,為當時臺灣唯一政府立案之全國性書法團體,近年來政府所提倡的國家軟實力即是這種人文精神,並印證了前輩先賢的高瞻遠矚。
現任陳銘鏡理事長:
站在世界舞臺上,臺灣是全世界保持漢字文化最完整的地區,而書法是漢字文化之藝術具體展現,中國書法學會能夠在臺灣開出纍纍碩果,衷心感謝前人辛勤耕耘努力付出,感謝當代書家及會友積極參與和支持。未來,在書會成立任務範疇之下,將強化各市縣服務處功能,就近服務會員,積極將書風連結文風;深耕書法教育,持續開辦書法講(研)習班,造就後起之秀,帶動臺灣書法蓬勃發展;策辦書法比賽,發掘青年人才,招募青年入會,為書會注入新血;加強各項交流活動,讓全民一同欣賞書法之美,傳揚其對民族之熱愛,擁抱藝術生活的喜悅,共創美麗璀璨的文化光華。
前總統府資政倪摶九先生評曰:「行、草、隸擘窠雄書,氣勢磅礡、神韻飛揚,悟得前賢筆竅,又隱退多年用功之勤,可躋於當代名家之林而無愧。」連勝彥的楷書典雅清麗,透過每日練習,及臨摹古人的名帖,扎下深厚的基礎;行書順暢自然;隸書骨力渾厚、蒼勁挺拔,草書則可見連勝彥作品中少見的奔放。連勝彥詩賦翰墨兼善其身,修身勵志才學縱橫。他長年不囿於教職、行政職的牽絆,依然能興詩、自得逸趣,並承繼曹秋圃老師之師心為己志,推動書法教育不遺餘力。
2021 11月03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於張榮發基金會7樓採訪報導 訂於11月13日至11月21日在 #張榮發基金會 7樓舉辦,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國際嘎檔巴佛教總會特別在11月3日上午十時舉行展前記者會,由 #慧吉祥大活佛 主持,慧吉祥大活佛是中華文化創生的重要推手,更是中央政府政策與世界慈善藝術接軌的重要關鍵人物,希望藉由藝術交流善加運用、發揮,使世界聯結共創共榮結合藝術家、新聞界和文化界…齊發揮極大效能! 主辦單位負責人慧吉祥大活佛長期弘揚釋迦摩尼佛教法之外,大活佛也積極投入及推廣文化公益慈善活動。大活佛認為推廣文化公益之根本在於凈化人心。以教育為根本的文化慈善理念,尤其是每一年度舉辦的海峽兩岸嘎檔文化藝術名家邀請展,匯集了100多位兩岸著名書畫名家,攜手通過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宗教與教育,促進兩岸交流,提升全方位的人文素養及生活品質,把中華文化帶入一個全新的高峰。 慧吉祥大活佛通過文化教育引導青少年對家庭、社會及國家樹立正確價值觀,使他們身心健康,培養充滿愛與關懷的社會及國家。大活佛也被應邀到各地各大學府演講,並表示佛教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源遠流長。書畫的藝術魅力能夠傳播引人向善,建立相互尊重與平等互愛的社會風範,同時融入佛陀樂觀向上與積極進取的精神,促使文化、宗教及教育的融合,帶來崭新的發展層面,獲得高品質的生命與生活。 海峽兩岸藝術名家邀請展,將展出兩百多幅兩岸知名書畫家的傑出作品。大陸參展的名家有 #北京巿書畫院院長張惠臣、#上海巿書協主席周志高、#天津巿書協主席唐云來、#中國書畫家協會副秘書長李建國、#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江蘇省美協副主席尹石、#河北美術院院長曾維林、#三峽畫院院長汪國新、#道家書畫院院長黄信陽、#中華傳統文化國際交流聯合會主席馬文章、#中國書畫院副院長林理明、#大連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李東升、#民盟中央美術院山西分院副院長李偉南、#中國國際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葉惠青、#中國美術家協會吳聰燕、#陝安書副席趙宏勳、#中國美院國畫系紀寧、#青海大學財經學院副教授陳海強、#甘肅省書畫家李玉泉、#張樹 以及來自大陸10多個省巿數十位知名的書畫名家參展。 台灣參展者的名畫家有 #歐豪年、#李可梅、#李奇茂、#劉國松、#蘇峯男、#黃光男、#羅振賢、#陶晴山、#江明賢、#黃才松、李振明、蔡友、張克齊、王愷、陳正治、李憶含、陳朝寶、王南雄、唐健風、沈禎、李宗仁、陳炳宏、盧錫炯、呂玉環、吉玉珊…等數十位。名書法家有張炳煌、連勝彥、杜忠誥、李穀摩、陳維德、曾安田、丁錦泉、施春茂、葉國華、林進忠、陳嘉子、楊旭堂、沈榮槐…等數十位。 此次參與聯辦單位有中華民國書學會理事長張炳煌教授、中華民國畫學會理事長唐建風、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王愷、復興畫院院長李德珍教授、台灣非營利組織聯合總會榮譽總會長張連興、中華將軍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周康生、東亞藝術研究會理事長王美美、台灣茶書畫藝術協會會長王阿勉、中華新聞記者協會喻文芳院長、中華大漢書藝協會理事長葉武勲、中華國際女書畫家協會理事長楊靜江、中華梅花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包容、亞太國際彩墨藝術家協會理事長王品卉、中華國際樂活文創協會會長蕭雅文、中華鬯廬書法學會理事長蔡淑惠、淡水八里畫會會長郭香玲、動動教育協會理事長葉傑生、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游秀珠、禪太極創辦人周龍修、全球中華文化兿術薪傳獎歷屆當選人聯誼會會長丁錦泉、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 主辦單位表示,嘎檔文化節的宗旨是為兩岸打造共同的文化品牌,為兩岸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梁。兩岸文化雖然各有不同的特色,但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借鑒,共同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這是彼此共同的心願。相信類似的文化交流一定會進一步增進彼此交流互動,促進兩岸文化共同繁榮。融合全世界各種優秀文化的精華,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成為聯系民心的紐帶和心靈溝通的橋梁,一直都是嘎檔文化節的初衷。
北市新聞 : https://tnews.cc/02/newscon395160.htm
youtu : https://youtu.be/6019Q2g-r3A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
照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ppp2917p&set=a.4993899310629680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https://sites.google.com/nkust.edu.tw/jiys/%E8%97%9D%E8%A1%93/2021%E5%98%8E%E6%AA%94%E6%96%87%E5%8C%96%E7%AF%80%E7%AC%AC%E4%BA%94%E5%B1%86%E6%B5%B7%E5%B3%BD%E5%85%A9%E5%B2%B8%E8%97%9D%E8%A1%93%E5%90%8D%E5%AE%B6%E9%82%80%E8%AB%8B%E5%B1%95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 於台北真北平餐廳採訪編輯報導
2021年10月24日 地點:#台北真北平餐廳自臺灣2021年5月進入疫情爆發以來,終於終於~~大家期待的台北市書畫美術職業工會年度頒獎大會,我們又回來了。近日才宣布恢復部份開放餐廳用餐及拍照可脫口罩。工會 #劉敏理事長 及 #李德珍副理事長 立刻透過會員大會活動傳遞美術傳承概念,帶領藝術界以自由健康、發揮創意及運用自然素材(如:落葉、樹枝、果實、木材、紙箱、二手材…等)易取得的美術材料(如:畫筆、水彩、墨汁…等)為使用材料,多元設計、帶領,引導藝術界重視美學的表意、發現創意,促進人與人的互動連結,強化職能,運用資源,擴及至國際世界交流,透過公私協力方式,讓藝術不再只是抽象名詞,而是落實在生活中成為全民的運動,共創職業與生活間幸福美麗的回憶,讓會員們即便疫情期間也能優游於藝術雲端間互動學習,舉辦的年度藝文頒獎典禮,一樣廣邀老、中、青三代優秀國際藝術名家一同參與,更是造成台灣的藝文界盛會,受到政界、教育界以及藝術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更感謝名譽理事長李可梅教授在藝文與文化交流上的支持及鼓勵,其在中國古詩文及傳統書畫的全才,讓大會增添光彩。
參與盛會名家:李可梅、劉敏、李德珍、陳盛文、呂仁清、林宗茂、周康生、包容、吉玉珊、林象元、葉慧珊
終身成就獎:高瀅、徐旭陽、吳東昇、陳銀娟、江櫻綢、陳冠穎、喻文芳、梁瑞琴、邱秀莉、林慧伶、甘美華、秦來春、周燕北、李玉芳、王文宏、呂美都、蔡賢謀、盧錫炯、楊秀櫻、沈榮槐
墨色淋漓神韻天成—淺談台灣 #李可梅大師的書畫藝術
(刊於2008年6月23日第50期《中國書畫報·港澳台專刊》撰稿:張全為夏惠民)
#李可梅,1929生,男,字希、野長,號逍遙山人,湖北荊門人。著名水墨畫家 ~ 李可梅教授,字希,號逍遙山人。#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畢業,自創復興畫院傳道授徒近四十餘年。雅好詩文書畫,研究創作五十餘載,桃李遍及中外。
#牡丹 又名洛陽花、富貴花,是中國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譽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是吉祥富貴的象徵也是國畫花卉中經常描繪的題材。歷代詩人畫家有著無數讚美牡丹的詩句和畫作,意義不僅在於牡丹美麗的外表,還存在祥瑞正面的美好情感,在國人心中牡丹亦有著特殊高貴的地位。李可梅大師的作品尤以牡丹見長,最受大眾喜愛,求畫者眾。但在訪問將九十高齡的李教授時,他卻幽默地回答,畫牡丹是投人之所好,但其實心中更愛畫梅、蘭、竹、菊啊!
從他每幅畫作的落款處所題寫的“#荊門李可梅”,可以看出一個漂泊異鄉的遊子對故鄉深深的思念。 1929 年,李可梅出生於 #湖北省荊門縣雷集鄉舉人灣,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他的宗派名字叫 #李維政,是在荊門縣從事教育工作的父親給取的。他的祖父曾在清朝時任 #奉天知府,他的外祖父也是清朝舉人。他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四個姐姐,下有兩個妹妹。所以李氏家族對他有很高的期望。 抗日戰爭時期,荊門淪陷,李可梅隨母親舉家逃難至老河口。在顛沛流離中,李可梅未能按部就班地上學讀書,只能待在暫居之處看一些父親生前留下的古書字畫,有時在母親和姐姐的指導下寫寫畫畫。不久,母親便把他送到當地的一所兒童教養院上學。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求知慾愈來愈強。一年後,他轉到了四姐恒青任教 的河南省新野縣順流鄉國小插班就讀,小學畢業後考入襄陽中學。
1945年春,抗戰勝利前夕,李可梅從襄陽中學轉回家鄉的荊門中學(今龍泉中學)。 他回到久別的家鄉後,更加勤奮努力地學習。他還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向在學校擔任美術教師的姨父周雲濤請教一些繪畫技法。由於李可梅虛心好學,因而在中學階段就奠定了紮實的繪畫基礎。
李可梅從荊門中學畢業後,考入了省立沙洋高中。1948 年,高中畢業後為了繼續求學,跟隨三姐李靜和四姐恒青來到 #廣西桂林,順利地考入戡建幹校。在那動盪的年代,他的理想很渺茫,唯一的興趣就是繪畫。 1949 年,他乘一葉木舟來到美麗的海南島。不久,隨著兩個姐姐從海南島輾轉到了台灣。年僅 21 歲的李可梅定居台灣後,為了生計考入了台灣警官學校。畢業時 被分配在台北市警察局工作。儘管當時生活困頓,李可梅年輕的心從未放棄心中的夢想,所以在工作之餘,他發奮讀書,不斷進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台灣大學中文系繼續攻讀。隨著知識的不斷增長,他深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文史典籍求知若渴,臺大圖書館是他最常去的地方,古今名家的字畫也成為他學習的重要資源。
在那個年代,生活條件普遍都很艱難,就讀大學的李可梅半工半讀,他常從生活費中擠出一些錢來購買宣紙,一如既往地練習自己喜愛的水墨。偶爾也將自己的書畫作品拿到街上去賣,與人分享中國書畫的樂趣。他用這些微薄的收入維持日常生活開支。雖然辛勤勞動,但卻一直樂在其中。
李可梅在就讀臺大四年的學習時間裏,不斷進取,與中國傳統詩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他一邊在書海裏尋求真諦,一邊四處拜訪書畫名師。先後得到 #高逸鴻、#馬紹文 兩位先生的精心指導,使他在花鳥、蟲魚、人物、山 水等方面的繪畫技藝,得到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對梅、蘭、竹、菊四君子及蒼松、 荷花等,更是情有獨鍾,尤為擅長。
從臺大畢業後,開始了教書生涯,先後在萬華中學和第一女中任教,擔任國文與美術兩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期,也在台北市新生南路創辦了“#復興畫苑”,專門傳授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成了一名職業畫家。台灣大學、台北市美術館紛紛請他擔任客座國畫教授。
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梅花在嚴冬開放,示其不屈不撓之精神。竹有幹有節,虛心足以物,堅節表其操守。”這就是他鍾情梅、竹的理由。他創作的《歲寒三友》、 《墨梅·蝶戀花》、《墨竹》、《蘭石》等畫作,將其人格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李可梅教授堪稱是精通中國古詩文及傳統書畫的全才,他的數千幅中國畫作先後被 #美國芝加哥博物館、#紐約聖若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維吉尼亞華李大學杜邦美術館、#丹維爾博物館、#巴拿馬國立人文博物館、#西德亞東美術館、#瑞典博物館、#法國 四大市美術館、#南韓建國大學博物館…等收藏。 他曾著有「#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台灣當代書畫家名鑑」以及「#李可梅書畫集」三本書籍。
為了推廣水墨書畫,讓海外僑胞也能欣賞大師的作品及風華,85 歲高齡時還不辭辛勞從台灣飛到舊金山與多位學者、教授,在僑委會贊助的一個文化營,指導及示範傳統水墨畫。請教李可梅教授的養身之道,他說除了書畫也練太極拳和氣功。大師揮毫潑墨,一筆下去至少有五個色階表現出濃淡,氣韻生動、或點或刷,深厚功夫立現!
李可梅自幼在家庭的薰陶下頗愛丹青,童蒙時代起便以塗鴉之作引得鄉鄰稱頌。後隨其父渡海赴台,自台灣大學畢業後,因喜好書畫藝術,經友人介紹入室台灣翰墨泰斗其師,李可梅在這樣兩位老師的言傳身教下,終成為台灣藝壇較有成就的當代書畫家。
李可梅擅國畫而精書法,縱觀李可梅畫作,無論山水、人物、花鳥均筆精墨妙,不落俗套,尤其是他對花鳥畫的研究,可謂自成風貌。李可梅的花鳥畫常以小寫意為之,他的小寫意花鳥畫,筆筆可見寫功,畫畫滲透書意;其花莖花梗多飛白,葉筋葉脈似狂草,其蜂蝶中側鋒運筆,動態自然,舒展有致。以書入畫是李可梅國畫作品的特色,亦是國畫的優長。
李可梅不慕名利,潛心繪事與書藝,故能學宗多家,自成一格。除繪事外,其書法也是他精研的目標。其行草係從 總而言之,無論他的書作還是繪畫都筆暢墨融,內蘊深邃,墨色淋漓,神韻天成。李可梅先後在台北市、高雄市、武漢市及南非約翰尼斯堡等地舉辦個展共三十餘次,參加海內外聯展二百餘次。其作品還被台北“ 他的藝術簡介及作品同時入錄《台灣當代書畫家名鑑》、《新世紀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等。
李可梅曾任台灣大學、淡江大學教授,台灣藝術館、台灣“中國國際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台灣“中國畫學會”監事;現為台灣省台北市美術工作者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美展評審委員、台灣“中國書法學會”顧問、台灣“中國美術協會” 副理事長。
活動網址:https://youtu.be/vcLRN0dHqMA
「台灣十二月花、畫、話」~ #李德珍的畢業展 寶島風華獻祥瑞
2020/10/18
甲吉新聞網/吉玉珊社長 於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採訪報導
在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盛大舉辦碩士畢業展,畫風加入東方的國書畫與創新QR扣設計,從全新的角度,為台北地區的藝術愛好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上半年諸多藝術展覽會不得已取消,下半年的備感重要。10月18日下午舉行開幕茶時,應邀參與盛會的貴賓相當踴躍計有:啟蒙父親國畫家 #李可梅大師、世界領袖聯盟台灣分會長 #張連興、中華藝術新聞協會理事長 #袁天明、擔任2011年至2019年 #華人新聞界藝術創作聯展總策劃人 #喻文芳院長,#湖北同鄉會理事長 #陳盛文中將,#中華文耀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 #呂玉環鄉長,曾榮獲 #台北市書畫美術工會文創精英獎,現任 #台北市永丞藝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 #吉玉珊社長、#台北市梅花之友會會長 #葉慧珊博士、#邱兆億社長 等台灣藝術界、學術界和新聞界貴賓到場祝賀,場面熱烈又溫馨。展覽期間,高齡92歲的李可梅父親 (為當代詩、書、畫名家)更在會場上一邊欣賞作品,一邊談論藝術作品內涵。
能在師大美術系研究所開畢業國畫展,承蒙李德珍老師的指導教授 #莊連東老師 和 #白適銘系主任、林昌德、李振明、程代勒、呂坤和、孫翼華、李宗仁、吳恭瑞、李君毅、胡以誠、華建強、陳世倫、廖仁義、楊永源教授們的傳承與指導。
這次的畢業展的創作靈感來源是因,李德珍老師小學的時候,家住三樓,從陽台上就可以看到對面母校東園國小。學園的花圃長年開滿了五彩繽紛的花朵,所以從小就喜歡婀娜多姿的花語,使其人生觀充滿了詩情畫意,畢生追求達到真善美的境界,故畫了十二個月花的系列,畢業展主題是「台灣十二月花、畫、話」。即是由十二個月的花卉所創作而成:
一月梅花、二月鬱金香、三月杜鵑花、四月木棉花、五月百合花、六月繡球花、七月荷花、八月金針花、九月茶花、十月菊花、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水仙花。
隆重開展,匯聚台灣全年代表性花卉之美與物。
李德珍 台北市
學歷:
實踐大學,就讀師大美術研究所
簡介:
父親 #李可梅 為當代詩、書、畫名家。自幼受父母良好的身教,個性樂觀進取及深受薰陶。對琴棋書畫、歌舞等有濃厚的興趣,故求學期間壁報、漫畫、國畫曾獲各項第一名。繪畫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平常除在畫苑創作教學外,更致力研讀有關書畫籍。舉凡詩詞、藝理、篆刻版本、盆栽造景乃至琴韻、戲曲等都是涉獵的範圍。至於顏料裱工及鑑賞皆在努力研究中。曾應中國、泰國、菲律賓等世界各地現場揮毫及講座。
1991 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美術獎。
1993 年應中正紀念堂之邀和父親舉辦100 幅國畫聯展。
現任復興書畫院院長
貴賓預展|10.18
公眾展期|10.15– 10.22
展覽地點|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youtu 影片連結1.台灣十二月花、畫、話
youtu 影片連結 2.指導教授莊連東老師
youtu 影片連結 3.呂玉環鄉長
甲吉新聞網 :
活動照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media_set?set=a.3883753011644321&type=3&needsRefresh=true
海峽家緣:
https://www.tw-familyluc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06&extra=page%3D1
#江珮玲 兩千年絕學唯一點翠藝術大師、畢卡索名畫、沉默者... 展場亮麗首度曝光
https://www.tw-familyluc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33&fromuid=7558
(出處: 海峽家緣)
周甲墨香揚萬里- #中國書法學會 六十週年國際展
2021 11/07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吉玉珊社長 採訪於 #國父紀念館一樓博愛藝廊
中國書法學會訂於110年11月4日至21日在國父紀念館一樓博愛藝廊、二樓 #文華軒 與一、二樓 #文化藝廊 舉行「周甲墨香揚萬里-中國書法學會六十週年國際展」,並於今日11/7(星期日)上午10:30舉行開幕儀式。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7)日出席「中國書法學會60週年」活動,
中國書法學會於1962年由于右任倡導,馬壽華、李超哉、王壯為、曹容、劉延濤、李普同等人積極推展,是為當年唯一政府立案的台灣書法團體,以繼承中華文化道統,光大書藝為歷史使命。書會成立之初,會務由五人集體領導,後轉型為理、監事會制度運作,歷任程滄波、王愷和、陳其銓、連勝彥、釋廣元、謝季芸、沈榮槐、葉國華、現任陳銘鏡相繼接踵,承先啟後,薪火相傳。
傳承至今已歷59個寒暑,目前會員一千餘位,年長者屆百歲,年輕者甫逾二十,他們來自於中華民國產、官、學各界精英,前輩如林,人才濟濟。透過與中國傑出書法家的交流,亦積極深耕國際舞台,觸角延伸到世界各地區,頗獲肯定與尊崇,成為唯一代表臺灣的書法團體,位居龍頭,是「國際書法家聯合總會」的重要成員。
此次展覽計陳列前輩書法家、歷屆領導人及優秀會員作品,並邀請國內其他重要書會代表,暨國際書法聯盟16個國家、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澳洲…等,總計328件作品。其中國內作品部分,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中山文藝獎及全國各大比賽首獎之優秀會員者幾達百位。除此之外,我們也提供新秀嶄露頭角之舞台,為書會注入新血,加強各項交流活動,讓全民一同欣賞書法之美,共創美麗璀璨的文化光華。期大家共襄盛舉!
中國書法學會創會倡議人及精神領袖于右任(一八七九~一九六四)
原籍陝西三原,前清舉人,民國開國元勳之一,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長年擔任政府要職,為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創辦人,任監察院院長達三十四年;他的書法雄豪婉麗,奇偉脫俗,草書更是進人出神入化境界,首創「標準草書」。一九三二年在上海創辦標草書社,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有「當代草聖」之譽。
承載道統昇華人文氣質 記中國書法學會一甲子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臺灣中國書法學會」成立於於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于右任先生有感於書藝為中華文化之要素,鑑賞書法藝術,可將人性內在的情感達意於書寫的抒懷參悟之中;為繼承中國傳統書學,宏揚光大書藝之歷史使命,乃倡議成立書法社團,由丁念先等四十八位書家學者共同發起成立﹁中國書法學會﹂,為當時臺灣唯一政府立案之全國性書法團體,近年來政府所提倡的國家軟實力即是這種人文精神,並印證了前輩先賢的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