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見好人好事代表 副總統盼持續推廣良善力量 讓臺灣越來越好
副總統接見「110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暨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幹部」
中華民國110年12月08日
賴清德副總統今(8)日上午接見「110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暨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幹部」,肯定得獎人的善行義舉,幫助弱勢者度過難關,也期勉大家持續努力,推廣良善力量,讓臺灣能夠越來越好。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今天非常榮幸可以在總統府跟大家見面,他特別要代表蔡總統熱烈歡迎大家,同時也感謝大家在有人遭遇風寒時,給他們溫暖;在弱勢者面臨黑暗時,給他們一盞明燈及方向,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副總統提到,今年「八德獎」得獎人共有34位,可以得到這項殊榮實至名歸,也相當令人欽佩。得獎人來自不同的縣市及行業,包括醫界、公教、軍警、企業、社團及臨時工作者。換句話說,臺灣的善行義舉不分年齡、性別、職業別,一年365天都有人在臺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默默行善。
副總統說,我們所在的城市、行業及服務的個案不盡相同,但善行義舉背後所代表的良善力量是一樣的。像是今天代表致詞的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是醫界受人尊敬的前輩,除了醫術高明以外,他從擔任住院醫師開始,就持續捐出所得幫助社會。另外,今年最年輕的得獎者是來自屏東高工的黃詮佑同學;最年長、資深的善心人士,則是來自金門,高齡84歲的呂愛華阿嬤。
副總統說,因為大家的善行義舉,讓臺灣的社會風氣可以安和樂利,他希望藉由獎項的肯定,能夠讓良善的力量持續在臺灣推廣,讓臺灣越來越好。
副總統接著提到,臺灣這股良善的力量,已經在國際社會上得到肯定。在這次防疫上,國際社會除了看到臺灣優質的醫療公共衛生水準,也見識到臺灣人民的團結合作。臺灣不僅可以幫助自己,還可以幫助他人;很多國家也進一步了解臺灣,並願意跟臺灣做朋友。
副總統指出,臺灣不僅在疫情期間幫助別的國家,在過去國際重大災難事件中,例如日本311大地震、南亞海嘯,或中國大陸的地震、颱風、水災,都可以看到臺灣民眾的愛心。在國內的災難事件中,國人同胞的援助更是如此。在他擔任市長任內,臺南遭逢大地震,僅僅一周內,就收到來自全臺40多萬筆捐款,累計金額超過40億元。此外,高雄的氣爆事件、新北市的粉塵爆炸也是如此。臺灣這股良善力量,數十年來不僅協助個人度過難關,也在城市,甚至是國際社會面臨困境時,慷慨捐助,深獲國際社會肯定。
副總統強調,這股良善力量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我們要以臺灣為榮,也要更加團結合作,進一步協助仍然在困難中、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也能以生活在臺灣為榮,並感到幸福。
最後,副總統也感謝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陳昆和理事長及協會全體幹部的辛勞,並祝福每位得獎代表回到自己崗位上,工作更加順利,家庭美滿幸福。
訪賓一行由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陳昆和率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陪同,前來總統府拜會副總統。
2021 12/08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文 #吉玉珊社長 攝影 #邱水文社長
我們所在的城市、行業及服務的個案不盡相同,但善行義舉背後所代表的良善力量是一樣的。像是今天代表致詞的 #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是醫界受人尊敬的前輩,除了醫術高明以外,他從擔任住院醫師開始,就持續捐出所得幫助社會。另外,今年最年輕的得獎者是來自 #屏東高工的黃詮佑同學;最年長、資深的善心人士,則是來自金門,#高齡84歲的呂愛華阿嬤...等。
頒獎人:#內政部/ #徐部長國勇、#國防部/ #鄭副參謀總長榮豐中將、#中華久久長長聯合促進會/ #何理事長鴻榮、#前副總統吳敦義 致詞感謝因為大家的善行義舉,讓臺灣的社會風氣可以安和樂利,希望藉由獎項的肯定,能夠讓良善的力量持續在臺灣推廣,讓臺灣越來越好。
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運動,係起源於民國47年,當時 #蔣前總統中正先生 鑑於國民生活革新與社會良好風氣之建立攸關國家興亡。深悟 #四維八德 乃治國圖強之本,除對學校教育注重禮義廉恥之共同校訓外,並同時推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德教育。希望透過學校教育與社會運動相呼應,確實建立國人「正人心、明是非、別善惡」的正確人生價值觀。這些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均分佈於社會各階層、各角落,他們的善行事蹟,對改善社會風氣,增進社會祥和,貢獻至鉅。 今年「#八德獎」得獎人共有34位,得獎人來自不同縣市和行業,也就是說台灣德善行義舉不分年紀、性別、職業,一年365天都有人在台灣社會的每個角落默默行善,儘管所在城市、行業和服務個案不盡相同,但善行義舉背後代表的良善力量是一樣的。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陳昆和先生 表示:
社會變遷,人心冷漢與道德淡薄,還有許多善心人士及民間慈善團體默默為社會奉獻心力。透過這些得獎者的善行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大愛舉辦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揚活動,可說是充分發揮激濁揚清的作用;好人好事代表們展現人性光輝的高貴情操在這個時代更可說是意義非凡。希望他們潛移默化的善行事蹟,讓人人都能「心存善念,時時做好事、說好話,處處有溫馨」。
陳昆和理事長表示:感謝 #賴副總統 與沈副院長的接見嘉勉與內政部的指導與協助,表揚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活動才能夠一直順利舉行。主辦單位才能將這些散布在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角落的好人們發掘出來,並籍由表揚活動,將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及其善行事蹟發扬光大,以擴大社會光明面。
youtu: https://youtu.be/ux4HzYpMOLI
照片:https://reurl.cc/r1ed8Z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https://reurl.cc/jgAM1M
台北新聞:https://tnews.cc/02/newscon405026.htm
緣起
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運動,係起源於民國 47年,當時先總統 蔣公鑑於國民生活革新與社會良好風氣之建立攸關國家興亡。深悟四維八德乃治國圖強之本,除對學校教育注重禮義廉恥之共同校訓外,並同時推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德教育。希望透過學校教育與社會運動相呼應,確實建立國人『正人心、明是非、別善惡』的正確人生價值觀。因此,藉由民間自動發起,當時透過各機關、團體、學校、工廠、礦場、軍中等,普遍響應,並各自辦理表揚好人好事運動。為擴大影響,特組織『中華民國各界表揚好人好事運動推行委員會』負責推動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運動,每年擴大辦理一次盛大的『全國好人好事代表表揚大會』。這些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均分佈於社會各階層、各角落,他們的善行事蹟,對改善社會風氣,增進社會祥和,貢獻至鉅。
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以下簡稱本會)成立於民國79年5月4日,係結合歷屆接受表揚之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所設立之社會團體。目前計有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2)、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2)、高雄市(2)、屏東縣、金門縣、澎湖縣,皆已設立分會組織,對推動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運動,更見日益茁壯成長。 推行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運動之目的,是希望藉由表彰社會各領域、各階層及各角落,自發性投入社會服務、展現人性光輝的高貴情操,帶給社會整體深層反省與影響,期使『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當好人』成為普世價值。
本會宗旨
本會係以「維護傳統文化,弘揚博愛精神,表揚好人好事,推行國民心理建設,轉移社會風氣」為宗旨設立。
本會任務
(一)倡導好人好事,轉移社會風氣事項。
(二)蒐集善行義舉資料,報導表揚事項。
(三)對好人好事代表之獎助事項。
(四)對歷屆好人好事代表之聯誼與服務事項。
(五)弘揚倫理道德,推行國民心理建設。
(六)協助政府辦理社會福利服務,政令宣導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