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耀甲辰之美一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中華文耀甲辰之美一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KOCCA 首設韓國館 法泰菲港官方單位參展
上百展位一日秒殺 全球內容業者爭相卡位TCCF
「2025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 創意內容大會(TCCF)」將於 11 月 4 日至 7 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 7 樓登場。今年「MARKET 市場展」獲得廣大國際業者關注,來自全球 118 家機構和業者參與、112 個展攤齊聚,雙雙創紀錄!韓國與法國分別以國家館參展,今年「韓國館」更由韓國內容振興院(KOCCA)帶隊首度參加,史無前例率領多家韓國指標性製作單位來臺!「法國館」則由法國文化推廣協會(Institut Français)組團參加,包括法國商務處(Business France)、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攜手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與國際知名劇集展會 Series Mania 等法國知名公司及單位也將來臺參加。此外,泰國、菲律賓、香港等官方機構與媒體企業亦首度參展,顯見TCCF 在國際內容市場逐步展現市場獨特性,也為臺灣文化內容產業奠定國際合作的堅實基礎。
今年「MARKET 市場展」盛況空前,展位在開放首日即秒殺一空!最終迎來高達 118 家參展商,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包括來自法、日、韓、新、泰、菲、港等 51 家國際單位,以及 67 家臺灣業者,涵蓋影視、動畫、出版、漫畫、表演藝術與遊戲等領域。看好雙邊內容產業的互動及交易能量,韓、法特別邀請業者,組成國家館,展現與臺灣合作的企圖。
今年由「韓國內容振興院(KOCCA) 」總部組成的韓國館參展陣容堪稱「國家隊」等級!帶來包含韓國兩大公共電視台 KBS 和 MBC、韓國三大電信 KT 旗下的 KT Studiogenie、代表性綜合媒體營運商 SBS 的子公司 Studio S,以及專注於 K-POP 內容的 KANG CONTENTS 公司;2024年與文策院簽訂「合作意向書(MOU)」的「京畿內容振興院(Gyeonggi Content Agency, GCA)」亦帶領多家京畿地區的內容產業與投資方參展。顯現臺灣跨域市場及內容業者的實力,獲韓方看好!
法國館則由法國文化推廣協會(Institut Français)與法國商務處(Business France)攜手籌辦,網羅 10 家影視、動畫、沉浸式內容領域的頂尖公司,並舉辦產業發表與交流活動。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與劇集展會 Series Mania 也特別派代表參與,期望與臺灣產業激盪更多跨國合作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參展的國際單位亦包含了泰國政府成立的公共組織,如泰國創意經濟局(CEA),此次將尋找與臺灣創作者和企業的合作機會;代表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的菲律賓國際貿易展覽中心(CITEM),將推廣菲律賓的影視與創意內容,提升其在全球市場的能見度;來自香港的藝駿國際與 Cheers Media 兩家媒體公司,前者專注於亞洲內容發行與聯合製作,後者則以豐富的節目內容代理經驗,為 TCCF 帶來更廣闊的國際合作網絡。
除了國際交流,TCCF 更是臺灣文化內容產業展現實力的舞台。今年特別有「動畫內容及影像技術區」,由臺灣動畫特效協會(AVA)號召 14 家臺灣動畫公司首度組團參展,集中展現臺灣動畫與影像技術的整體實力,讓國際買家與合作方能一站式瞭解從前期製作到後製發行的完整服務鏈,有助於臺灣業者爭取跨國專案與委託製作,更能提升臺灣在全球內容供應鏈中的能見度與競爭力。
今年也規劃有「協拍資源區」,由台北、新北、桃園、臺中、南投、嘉義、臺南與高雄市等 8 個縣市的電影委員會或協拍中心聯合參展,希望透過集中呈現各地多元的拍攝場景與製作支援,向國際劇組推介臺灣豐富的在地資源,各縣市也透過舉辦聯合推廣的舞台活動,希望展現臺灣多元景觀與「一站式」專業服務,積極爭取國際合製合作機會,彰顯臺灣獨具魅力的文化與地域特色。
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表示,今年 TCCF 國際參與規模再創新高,展現全球市場對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的高度關注!期盼 TCCF 能持續讓更多優秀作品與創作者被國際市場看見,進一步帶動整體產業能量的成長,成為推動臺灣文化內容邁向全球的重要驅動力。
深入鏡頭後的時尚現場 臺北時裝週SS26主視覺《Fashion, Action!》
聚焦影劇幕後場景 跨界演繹臺灣時尚魅力
臺北時裝週SS26將於10月16日至20日登場,文化部今(22)日揭曉本季主視覺《Fashion, Action!》,以「幕後即舞台」的概念,聚焦臺劇熱潮與幕後創作能量,讓拍攝現場不再只是場景之外的技術空間,而是成為一座時尚展演之所。同時也試圖突破傳統時尚語境,轉向文化內容產業中的創作現場,讓設計、影像與造型彼此交錯,展現產業鏈幕前幕後的美學連結與合作精神。
主視覺攝影作品與影片由演員邵雨薇領銜出演,首次將導演、攝影、美術、造型等臺劇幕後工作者帶入鏡頭焦點,共同構築一場關於「服裝」與「故事」的視覺行動。攝影作品呈現出對手戲、獨角戲、群演等意象,從人物造型、場景設定到鏡頭語言,每一幀都如同影劇與時尚的交叉剪輯,串起一段段臺灣當代文化的感性蒙太奇。主視覺影片中,邵雨薇置身於搭景中,與導演、美術、造型、攝影等人共同演繹一場風格劇照般的片段記憶,畫面中更藏有各部劇集的隱藏版道具彩蛋,邀請觀眾透過視覺尋寶,重溫熟悉戲劇情節與人物關係。
文化部表示,臺劇崛起不僅改寫臺灣影視產業的敘事形式,也在角色造型與風格塑造上深深影響當代時尚語彙。本季臺北時裝週透過主視覺講述一場服裝秀的誕生如同一部電視劇的完成,亦是從無到有的群體創作結晶,需要無數工序的積累與轉譯。透過主視覺《Fashion, Action!》,將讓大眾重新看見這些在幕後不斷運作的創作能量,並給予他們掌聲與注視。
開幕秀邀請6位時尚設計師與《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人生清理員》、《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我們與惡的距離II》、《拜六禮拜》等6部話題臺劇合作,透過時尚語言對應角色氣質、場景氛圍與敘事脈絡,重新演繹劇集中令人難忘的瞬間。設計師們從劇中人物設定、場景物件中提煉意象,重新轉化為服裝輪廓與搭配語言,呼應近年臺劇聚焦社會議題、描繪日常細節的特質,並藉由時尚語言進行視覺延伸與重塑。
Taiwan Beats Showcase 亞洲樂壇新星齊聚
Andr、Yufu 德國 Reeperbahn 音樂節開唱!
「Taiwan Beats Showcase」繼 9 月 11 日在韓國梨泰院舉辦展演,再前進歐洲展現臺流音樂能量!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邀請「Andr」、「Yufu」兩位臺灣新銳歌手,協同東南亞音樂推廣組織「 Sound of Southeast Asia (SoSEA)」旗下音樂人,一齊在德國漢堡 9 月 17 日至 20 日的「Reeperbahn Festival」進行展演,同時也攜六家臺灣音樂業者前往進行商務交流。「Andr」、「Yufu」的演出廣受好評,跨越國界現場吸引歐洲樂迷,也獲國際音樂廠牌、發行商及音樂節策展人關注,預告未來將有更多機會進行跨國合製與大型演出合作!
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表示,臺灣音樂多元奔放,兼具在地特色與全球特質,今年先後在亞洲與歐洲進行展演及洽商,相信現場演出的熱力與人脈的建立,有機會讓更多臺灣音樂走向國際。Reeperbahn 音樂節策展團隊熱烈說道:「我們對於臺灣再次參與音樂節感到非常興奮,充滿創意能量的臺灣歌手總是能帶給現場音樂人珍貴的創作觀點,期待未來臺流音樂能持續在 Reeperbahn 音樂節與全球音樂夥伴密切交流!」
「Reeperbahn Festival」為歐陸最具規模的音樂節之一,每年吸引約五萬名觀眾、近五千位音樂產業人士參與,來自全球的音樂表演者齊聚展演、激盪合作火花。「Andr」、「Yufu」 於 18 日的「TAISEA: Echoes without Borders」登臺演唱,除了與國際樂迷互動,也和同行的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歌手交流創作歷程,現場更向業界專家展現商演潛力。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的「Andr」剛結束在韓國的展演,隨即趕到德國漢堡開唱,她表示:「首次來到歐洲演出、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回顧先前的海外演出經驗,每次都帶給我超越想像的收穫,我很享受這次和聽眾在音樂中產生共鳴。」而今年透過荷蘭唱片公司發行首張專輯、擄獲許多歐洲粉絲的「Yufu」分享:「我想在這個數位氾濫的時代中探索靈魂樂最初期的樣貌和類比聲響,很高興有這麼多國際樂迷和我一起沉醉在濃厚而真摯的音樂氛圍之中。」
延續 2024 年文策院參與 Reeperbahn 音樂節的商務交流成果,此次再攜經營原民歌手「巴奈」的「子皿有限公司」、打造音樂祭熱門樂團「庸俗救星」的「那就恭喜音樂股份有限公司」、替入圍第 36 屆金曲最佳新人「鄭雙雙」經營巡演經紀的「捌樓之參工作室」、集結多元性別跨域藝術家的「海妖警報」、替當代樂團「草本藥師」經營巡演經紀的「嗯比嘻嘻工作室」以及代表獨立樂團「deca joins」的「歡樂沙西米有限公司」,參與一對一媒合活動、專場推介及專家論壇,直接對接國際廠牌、經紀人與策展人,促成未來銷售、國際合製與巡演合作機會。
臺灣音樂人具備多元音樂能量,除了華語內容,也能創作出多語、多風格的成熟作品,都擁有相應的商業潛力,文策院將繼續為臺灣音樂新星媒合全球業界資源,拓展全球市場。
「臺灣文學處方箋—引錄劇場」讀劇發表
以文字走入照顧現場
國立臺灣文學館於今(20)於臺北據點:臺灣文學基地,辦理「臺灣文學處方箋—引錄劇場」成果展演。31位學員將真實照顧經驗轉化為文字與聲音,以讀劇公開呈現兩齣作品〈縫縫補補〉、〈在微光中遇見自己〉。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分館主任黃蘭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吳易叡、醫師作家吳妮民等貴賓共襄盛舉。
臺文館表示,「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是紀錄劇場的一種,以真人真事為劇本創作材料,忠實保留受訪者的語氣、字句,經過精心編排、轉化與重構,創造出貼近人心的劇場劇本。今舉行成果發表的「引錄劇場工作坊」,即為臺文館在歷經2024年「療以自適—引錄劇場工作坊」的嘗試後,以更精準、更全面的方式關心「照顧者」的重要實踐。
歷經40小時密集又扎實的課程後發表的2齣作品,分別展演了2種照顧關係:〈在微光中遇見自己〉以照顧兒童罕病「結節硬化症」的母親,從懷胎時期開始的掙扎,到重新找到自我;〈縫縫補補〉則透過年輕照顧者陪伴父親住院的陪病經驗,帶觀眾從「爸爸很難搞」的心路歷程,看見無法言說的父子之愛如何蔓延。發表會中,學員們談及屢屢在課程中回望己身,談及「照顧是,與自己溝通、包容、和解的過程」,更引用劇本裡的金句,指出引錄劇場工作坊實則「把一個人的壓力,轉變為一群人的療癒」,堪為文學、劇場療癒人心的具體呈現。
而源自於兩齣共創劇本的啟發,「引錄劇場工作坊」課程導師吳易叡在發表會中演唱原創台語歌曲〈紩〉(thīnn,縫補),以台語俗語「穿咧紩/穿咧縫」暗喻照顧本質就像穿著衣服一邊縫補,沒有完美的照顧範本,所有關係都是在縫補、磨合中前行。而臺文館臺北分館黃蘭燕主任則表示,博物館的公共性體現於「讓每一個聲音都能被聽見」,期許引錄劇場就像今年活動主視覺中的「克拉尼圖形」,綻放出「共鳴之花」,陪伴你我走得更遠。
臺文館自2024年起,於臺文基地推出「海馬打點滴:你有所不知的文學療癒」特展等文學處方實驗計畫均廣受好評,今年持續串連產、官、學力量,朝各年齡層開發「臺灣文學處方箋」,除了「引錄劇場工作坊」與成功大學、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有花製作等單位合作外,並與臺北醫學大學共同推出「親子共讀處方箋」,將繪本閱讀融入早療;目前更積極與聯經出版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等攜手,規劃出版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套書,期待透過臺灣文學的閱讀與書寫,為參與者、讀者提供情感支持與心理療癒,並在文字的共鳴中找到力量與舒緩。
「臺灣文學處方箋—引錄劇場」40小時的完整課程雖在今日讀劇發表後謝幕,但精華版課程現正於4處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家照據點舉辦中,期盼持續聚焦照顧現場,看見更多照顧者需求。此外,全臺首見的《引錄劇場操作手冊》也將於今年問世,整合課程實務及操作原理,提供照顧組織、社福機構等團體應用指引,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
「臺灣文學處方箋—引錄劇場」豐富成果也將化為特展,即日起邀請觀眾於臺文基地悅讀館思考「照顧」的意義,貼近照顧者的真實心聲,邀請您一起走近、傾聽、感受照顧的多種樣貌!
【「臺灣文學處方箋—引錄劇場課程」成果展】
臺灣文學館臺北分館官網:https://tlb.nmtl.gov.tw/
臺灣文學館臺北分館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teratureBase/
日期:114年9月20日(四)至115月1日4(日)每週二至日10:00-18:00(國定假日及每周一休館)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 27 號)悅讀館
國家隊登倫敦時裝週SS26 國際伸展台展現臺灣時尚創意感官盛宴
倫敦時裝週SS26於9月18日至22日展開,為強化臺灣時尚國際能見度,文化部持續支持協助國內設計師品牌參加各大國際展會,今年有APUJAN、INFDARK、JENN LEE與RAY CHU等臺灣品牌,入選倫敦時裝週發表2026春夏最新作品。文化部於英國當地時間9月18日辦理「從臺北到倫敦—臺灣創意感官盛宴」媒體見面會,向全球媒體及時尚評論家展現4位設計師的獨特設計,藉由服飾作品傳遞設計師創作思維,共同詮釋臺灣當代時尚。
媒體見面會活動在倫敦當代藝術學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舉行,由臺灣藝術家吳雅筑(Rain Wu)策展,以臺灣餐桌上常見的香料與水果串聯4位設計師作品,呈現服裝細節及品牌的設計美學風格。活動現場並與倫敦BAO刈包餐廳合作打造臺灣特色餐點,將觀展體驗延伸到嗅覺、味覺、觸覺等多個感官層面,以創新手法詮釋臺灣風味,與服裝概念呼應,勾勒臺灣時尚美學與文化底蘊。
參展品牌與作品以不同的角度表現了臺灣多元文化,APUJAN的服裝以多變化的針織和原創布料搭配富有層次的剪裁,帶來織品實驗與文學典故的奇幻想像,令人忍不住觸碰布料,感受設計中的故事性;INFDARK擷取臺灣古早味紋樣轉化為現代圖案,並延續解構手法,展開傳統與當代的對話。從黑色鏤空結構隱現復古圖像,到紅色套裝蘊含細緻符號,再到多彩拼接的前衛設計,設計師以浪漫的叛逆魂,詮釋獨到的時尚復古美學;JENN LEE在今年歡慶品牌10週年之際,將東方旗袍工藝與前衛解構並置,讓身體、慾望、自由與愛在服裝之間自由流動,化作一封給當代女性的暗黑情書;RAY CHU的無性別系列強調永續性和多樣性,打造剪裁合身、無性別的輪廓,在線條結構與柔和流動間取得平衡,並以日常微小細節轉譯時尚語言,如臺灣農業廢棄物再製布料透過服裝重獲新生,也以3D列印技術轉化出花卉與自然符碼,為服裝注入詩意與力量。
設計師JENN LEE表示,讓藝術走入生活的展出方式,把作品的詩意轉換出來,跟國際有更多交流,「我覺得很好」,交流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的互動,更多的對話可以產生親密感與火花,透過策展巧思讓嘉賓不只是「看見」服裝,更能「感受到」每件作品背後的情感與創意。
本次活動出席貴賓包含主辦倫敦時裝週的英國時裝協會(British Fashion Council)策略顧問Anna Orsini及Vogue、英國廣播公司(BBC)、泰晤士報(The Times)、富比士(Forbes)等國際知名時尚媒體,在參與活動後多表示,「這次活動有很令人驚艷的感官體驗,不同於一般商品陳列室的展現方式,更能真切傳達臺灣設計師品牌在文化與情感面的用心」、「臺灣的時尚設計與表達方式非常細膩,並且在永續材質上也有很多突破,期待未來看到更多臺灣作品的發表,會持續關注」。
媒體見面會結束後,4位設計師的2026春夏最新作品將分別於9月19日至22日期間,接力在倫敦時裝週展出發表(詳細秀程可參考倫敦時裝週官方網站),透過品牌設計師一次次的創作及在國際舞台的呈現,逐步將屬於臺灣的時尚品牌特色印象擴展至各地,讓臺灣文化與世界產生共鳴。
文化部表示,臺灣創意的深度與感性、科技技術的開發應用都在國際間逐漸受到矚目,未來亦將持續透過多元的交流活動及輔導計畫,為國內設計師打造舞台,注入時尚產業發展動能及協助介接國際,期待臺灣設計師及作品可以在世界持續發光發熱。
London Fashion Week倫敦時裝週官方網站:https://londonfashionweek.co.uk/schedule
2025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隆重揭幕
與您一同聆聽地球的聲音 探索環境與人權交會下的多重面貌
2025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Taiw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Film Festival)今(19)日於國立中正紀念堂演藝廳開幕,本屆以「地球在說話,你聽見了嗎」為主題,透過影像回應極端氣候與環境變遷所帶來的挑戰,呼籲大眾共同關注人權與永續發展的連結。文化部長李遠、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葉大華、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葉天倫、開幕片《約見波布》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與來自海內外的貴賓、電影工作者、政治受難者前輩等滿場觀眾,一同為這場環境與人權議題匯集的影像饗宴揭開序幕。
「期許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成為金馬獎、台北電影節後第3大影展」,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提到,他剛結束訪問法國、捷克的行程,在捷克時特別與「One World國際人權影展」節目總監波什圖爾卡(Tomáš Poštulka)約見交流,當波什圖爾卡聽到臺灣首屆的人權電影節開幕片播放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的《約見波布》時,直呼「這一定是一個相當具規模的影展」,波什圖爾卡也邀請臺灣加入全世界已有60餘國參與的「世界人權電影節網絡(Human Rights Film Network)」。
李遠也分享這一趟訪問歐洲後的感觸,「臺灣這個看不見的國家,但是對世界來講,卻是一個很強大的存在」,而人權、轉型正義正是臺灣與世界連結最好的議題及價值。李遠作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後代,今天剛從人權館的檔案研究資料中,拿到同是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舅舅黃梅的遺書,他感慨地說,悲劇其實存在每一個角落,但包含他自己的父母親都不敢觸碰這個議題。他認為,轉型正義不是為了勾起仇恨,而是必須面對真相,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李遠說,一定會努力做好轉型正義社會溝通的工作,在中正紀念堂嶄新的影廳舉辦的人權電影節意義非凡,將是一個很好的起步。
今年電影節由長期關注人權議題的億萬票房導演葉天倫擔任策展人,以「地球在說話,你聽見了嗎」作為主題,首度規劃「環境人權」單元,探索環境變化背後的人類因素,並搭配「人權廣角鏡」單元,一共精選14部海內外獲獎並蔚為話題的精彩作品,同時也安排勇奪今年柏林影展銀熊獎及評審團大獎的巴西電影《藍色亞馬遜》,以及由柬埔寨電影大師潘禮德拍攝、法國與臺灣合製的《約見波布》做為雙開幕片,邀請觀眾一起走進戲院,從人類與環境的共存處境,看見當代人權的多重面貌。
潘禮德長期透過影像記錄柬埔寨的歷史與人權,是備受國際敬重與讚譽的重要歷史見證者,也是這次人權電影節邀請的重量級貴賓。他出生於柬埔寨首都金邊,與家人經歷過紅色高棉恐怖統治時期;1979年逃往泰國,隨後移居法國,進入高級電影研究學院,學習成為電影導演。2003年,他以述說赤柬大屠殺的紀錄片《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震撼影壇;2013年則以第一人稱講述、重現赤柬創傷歷史的影片《遺失的映像》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入圍亞洲電影大獎與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新作《約見波布》不僅代表柬埔寨角逐今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也是這次人權電影節的開幕片。
遠從巴黎抵達的潘禮德感謝所有幕前幕後籌畫人權電影節的工作人員,以及法國在台協會、文策院的鼎力相助。潘禮德提到,早上前往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參觀經驗令人非常感動。這是他第3次來到臺灣,每一次的經驗都令他感到雀躍,不僅與臺灣的藝術家夥伴、電影工作者有融洽的合作經驗,也發現許多精彩的臺灣電影,期待映後座談能與大家進行交流。
策展人葉天倫表示,臺灣是一個重視人權的國家,透過人權電影節除了讓觀眾關注在地,更能藉此看見目前全球所關切、討論的議題。今年電影節主題特別加入「環境人權」單元,葉天倫認為,近幾年氣候變遷帶給臺灣社會的衝擊,顯示環境人權問題已迫在眉睫。環境是人權議題裡的核心,他呼籲觀眾一起思考環境議題,重新理解「人權」這兩個字的廣度與深度。
文化部表示,「電影是跨越國界的語言。希望參與影展期間的觀眾們,透過來自世界各地的精選影片,讓我們聽見彼此,也聽見地球的聲音」。文化部邀請民眾前來觀賞電影節精心挑選的人權電影。同時,人權電影獎活動提供新台幣60萬元總獎金,鼓勵影像創作者透過影像創意帶起對人權議題的討論,吸引逾百件優質短片投稿,得獎結果將於10月12日頒獎典禮揭曉,更會在頒獎後於現場播放獲獎作品,有興趣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
人權館表示,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環境人權」單元精選5部國際電影作品,從《藍色亞馬遜》一位77歲高齡者橫跨亞馬遜雨林的冒險旅程開始,經過《他馬的火燒了地球》、《高山遊民》、《格陵蘭雪女》到《喵的奇幻漂流》,看見萬物與自然的依存關係帶給人類的省思;「人權廣角鏡」單元則藉由《約見波布》、《看不見的國家》、《學校的牆不見了》、《黑箱日記》、《民主,練習中》、《我依然在此》、《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席瑪之歌》及《喀布爾之燕》等9部不同類型的影片,呈現世界各地所面對的人權困境與其後的省思。主影展期間一共安排26場放映,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2025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臺北場自即日起至10月12日於國立中正紀念堂演藝廳舉行,高雄場將於9月22日至28日在喜樂時代影城高雄總圖店進行。電影節期間也有多場國際影人講座、專題講座及映後座談等活動,以及聚落串聯全國巡迴放映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入場觀影。相關資訊請鎖定「2025臺灣國際人權電影節」官方網站與Facebook粉絲專頁。
114年9月16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國家兩聽院
2025年廳院選唐美雲歌仔戲團將帶來重量級旗艦新作《夢在海潮那邊》,於10月16日至19日登上國家戲劇院,由唐美雲、唐文華、許秀年、小咪領銜演出。本劇大膽跳脫史實,將海賊、官府與天地會三方勢力推向舞臺核心,勾勒出一場暗潮洶湧的權力角逐;同時也刻畫情感世界的糾葛,愛恨交織、撲朔迷離,揭示在風雲變幻中依然無法逃避的人性與真情。諜影交鋒之際,更映照人心深處的抉擇與掙扎,帶領觀眾展開一場跨越歷史與想像的舞臺冒險。
翻轉史書 開啟浪漫刺激的平行宇宙歷險
故事主角「蔡牽媽」是最令嘉慶皇帝頭疼的「海賊女王」,她不再只是丈夫背後的輔佐者,而是智謀過人、目光遠大的領袖。她抗拒清廷招安,甚至鼓勵蔡牽攻佔臺灣,自立為王。為了鞏固勢力,她女扮男裝潛入艋舺,卻意外與神祕富商李啟明漸生曖昧,掀起情感與權謀交織的漩渦。此次唐美雲將再度挑戰反串,化身海賊女王蔡牽媽,展現剛毅與柔情並存的多重面貌;「歌仔戲天后」許秀年飾演龍門客棧老闆娘,以細膩唱做展現情感深度;「百變精靈」小咪詮釋儒雅富商李啟明,在神秘任務與情感拉扯之間遊走;國光劇團當家老生唐文華則飾演海賊王蔡牽,與唐美雲再度組成「雙唐CP」,上演一對相愛相殺的尪生某旦。
藝術總監唐美雲表示:「《夢在海潮那邊》期待引領觀眾一同反思:如果人生有不同的選擇,是否會有截然不同的境遇?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做出選擇的能力與勇氣。同時,也希望透過蔡牽媽這個角色,傳遞獨立自主的新女性精神,鼓勵大家為了理想勇往直前,不被時代與命運所
黃金陣容 開拓戲曲新境界除了一線卡司,製作團隊同樣注入高光能量。導演戴君芳與編劇陳健星攜手,重構嘉慶年間的歷史人物與傳說,開啟一段浪漫刺激的平行宇宙冒險;舞臺設計王世信營造自由流動的空間,使觀眾隨著場景轉換,彷彿置身海上、港口與市街之間,感受劇情推進的張力;編曲姬君達與編腔陳歆翰則在傳統聲腔基礎上,編織出多層次的音樂語彙,既保留歌仔戲韻味,又注入當代感,使角色情感更為鮮明深刻。服裝由金馬獎得主黃文英設計,結合細緻華美的工藝,色彩鮮明而具現代氣息,呼應全劇「傳統與創新並行」的精神。
國家兩廳院作為推動永續共融理念的場館,本次特別於10月19日規劃口述影像服務,讓視障觀眾能透過聲音導覽完整體驗舞臺氛圍與劇情發展。此次由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贊助支持,以實際行動落實「支持藝文,支持永續共融」的精神,彰顯企業與場館共同推動文化平權的價值。
唐美雲歌仔戲團《夢在海潮那邊》將於10月16日至19日在國家戲劇院隆重上演。以顛覆史書的視野與劇場語彙,結合愛情、陰謀與冒險故事,開啟歌仔戲嶄新的舞臺格局,邀請觀眾走進國家戲劇院,共享這場浪濤洶湧、驚心動魄的精采大戲!
IP改編、跨國共製爆發! 《臺灣漫遊錄》、《女二》等企畫鉅作 入選TCCF PITCHING 提案大會
「2025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 創意內容大會(TCCF)」即將於 11 月 4 日至 7 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 7 樓登場。備受矚目的「TCCF PITCHING 提案大會」今(8)日公布入選名單,今年有許多知名跨國 IP 改編及國際合製企畫案脫穎而出,包含作家楊双子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臺灣漫遊錄》同名改編作品、改編自作家東山彰良同名小說的《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曾獲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的導演黃惠偵的紀錄片新作《LOMÁ》,以及改編自美國華裔飲食作家張瀛青少年恐怖小說集的動畫提案《餓鬼宴席》等,這些提案將與其他入選企畫案,一同在提案大會中展示商業潛力與特色!
匯聚全球市場潛力企畫案的「TCCF PITCHING 提案大會」,今年吸引全球超過 44 國、近 700 件企畫及故事投件,除臺灣外,報名最多的國家依序為日、泰、美、韓與新加坡。值得一提的是,國際投件與臺灣跨國合製企畫案高達六成,顯見 TCCF 已受到國際市場關注且跨國合作已成為全球內容產業趨勢!今年評審們盛讚全球投件多元豐富!歷經多場熱烈討論,從商業潛力、改編價值與國際合作可能性等逐一評比,最終 94 件企畫案脫穎而出,為全球內容市場揭開全新亮點。
Project 企畫專場的企畫案題材與風格多元,共有 56 組企畫案入選,包含令人期待的改編作品,如寺尾哲也同名暢銷小說《子彈是餘生》,將與臺灣編導蔡宗翰聯手改編為電影長片;金盞花大影業著手改編的韓劇《告白夫婦》臺灣版;還有曾製作《哥吉拉-1.0》的日本製作公司 ROBOT Communications ,也以《Diary of Summer》入選等。在紀錄片專場則有曾兩度獲艾美獎提名的製作人攜《Atomic Paradise》入選。
令人振奮的是,入選 Project 企畫專場中的《女二》曾在 2023 TCCF「Story to Screen」故事專場榮獲「遠傳 friDay 影音原創故事獎」與「TVBS 故事影響力大獎」,今年再入選 Project 企畫專場,成為從原創故事起步,逐步發展成具國際競爭力影視企畫案的亮眼案例!
此外,入選 Project 企畫專場共有兩部影集(《臺灣漫遊錄》、《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四部長片(《焰花》、《子彈是餘生》、《引魂燈》、《春天的雜貨店》),雙料入圍今年金馬創投會議。代表這些企畫案不僅在華語市場閃亮,更受到國際評審肯定!
評審陣容同樣受矚目! Project 企畫專場集結國內外影視業界具豐富國際商業經驗的重量級專業人士:包括韓國 CJ 集團旗下娛樂龍頭 Studio Dragon 代表崔寶妍、《青年神探維蘭德》製作人 Luke FRANKLIN、《末日列車》、《蝙蝠:血色情慾》及《神偷大劫案》製作人 Francis CHUNG、2013 年奧斯卡最佳技術成就獎得主方威明,以及臺灣知名演員、 2025 Netflix 原創劇集《回魂計》男主角傅孟柏等。
Story 故事專場共有 38 組原創出版文本入選,有的更是在國內外展會大放異彩的原創文本。如獲 2025 臺北國際書展非小說獎首獎、入選 2025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年度書區的《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入選 2025 韓國釜山亞洲內容暨電影市場展 Busan Story Market 的臺灣代表作品《童探 Bodacious!:極夜之晝》及《救生員派遣中》;以及榮獲 2025 臺北國際書展兒童及青少年獎首獎、入選 2025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書展年度書區的《黑糖的女兒》。
Story 故事專場評審團更由具備國際製作經驗及改編專業的專家擔任:包括全球現象級作品《異能》(Moving)的南韓影視製作公司 Mr. Romance 全球內容製作人 Ileana Sung、大賣的國際合製作品《富都青年》馬來西亞導演王禮霖、大慕可可劇本總監蔡宗翰,以及臺灣知名演員張鈞甯等。評審們對今年作品題材的多元、內容完整性給予高度肯定。
此外,今年預計與 SCELF (法語人出版協會)合作舉辦第二屆「Shoot the Book! TCCF」,在法國文化中心(Institut français)與法國在台協會(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的支持下,有五部法國及三部臺灣出版作品參展提案。法國作品中,有法國知名懸疑小說家 Jean-Christophe Grangé 的《Flight of the Storks》等;臺灣則有我國首位同時獲得英國犯罪作家協會會員與加拿大犯罪作家協會 PA 會員資格作家提子墨以《二十一宮》入選。
「2025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 創意內容大會(TCCF)」將於 11 月 4 日至 7 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 7 樓登場,恭喜所有入選團隊!期盼具有市場性及國際影響力的好作品,能成功獲得國際製作開發、投資、銷售與發行的機會!
完整入選名單及評審名單:
入選名單
企畫:https://www.tccf.tw/zh/selectedprojects2025
故事:https://www.tccf.tw/zh/selectedstories2025
評審名單
企畫:https://tccf.tw/zh/juryp2025
故事:https://tccf.tw/zh/jurys2025
臺文館攜手阮劇團及青年創作者改編臺灣文學當代作品
預告自11月起推出「新新新文學」跨域創作
臺文館9月8日於臺灣文學糧倉舉辦「新新新文學-文學跨域暨青年創作實驗」發布會,預告攜手阮劇團與青年創作者的四部臺灣文學跨域創作作品即將上場。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阮劇團副藝術總監吳明倫、跨域創作團隊陳履歡、卓家安、重田誠治、李劭婕,以及原著作家游以德、倪瑞宏、張郅忻,與陪伴導師群謝一誼、黃郁晴齊聚文學糧倉,以特別打造四款「文學調飲」舉杯慶賀,並預告四部跨域作品將於11月「臺灣作家節」正式演出16場次,以青年力量展現臺灣文學的多面向及改編的可能性。
「文學跨域暨青年創作實驗」計畫由臺文館於2024年年底啟動,該計畫攜手阮劇團,以「新新新文學」為首年主題,徵選並陪伴青年創作者於臺灣文學糧倉展開文學跨域探索。臺灣文學糧倉是臺文館在臺北的第二個據點,2025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以開展文學跨域、創作育成與國際交流為任務。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文學糧倉以空間及軟體作為展示與推廣的平臺,啟用的第一個計畫即是主動邀請跨域青年創作者加入,共同尋找當代文學的新面貌,實驗新方法,以指出文學發展的新道路。「青年創作者的每一次轉譯,都是對文學、對社會的再提問與實踐。我們期待透過文學跨域實驗,集結跨域創作者、文本作家眾人的努力,讓臺文館成為大家的後盾和展現的舞台,一起讓臺灣文學走得更遠、更踏實。」
阮劇團副藝術總監吳明倫表示,「新新新文學」跨域計畫以「新空間」、「新行動」、「新接觸」三個面向展開,透過創作者的探索與實驗,將文學轉譯為融合聲音、空間與身體感的多重體驗。他指出,這樣的過程不僅開啟了創作者與觀眾之間新的互動,也讓文學在跨域中展現更豐富的可能,從不同角度被感受、被接近,激盪出更多層次的能量。
「新新新文學」計畫首度發表的四部跨域作品,包括「樓上的好人」、「聽說沒有田野」、「悲情夢」及「秀梅未說」,分別改編自臺灣文學當代作品,包括小說、詩及非虛構,而且也涵蓋了原住民、台語及客語的元素,呈現了臺灣文化的現代性與多元性。轉譯改編的青年主創者背景相當多彩,涵蓋劇場導演、聲音與空間實驗、客語創作與表演、原住民女性書寫與身份政治等領域,並結合聲音藝術裝置,跨越戲劇、語言、聲音與身體展演,展現世代視野與文化能量的交會。而為了協助青年創作者,臺文館特別為各計畫量身邀集陪伴導師,希望創作過程中的互動、討論可以為其增添更多能量而開展出更好的作品。今日預告發布會現場,各創作團隊均出席分享文學跨域創作歷程與構想:
l 樓上的好人|主創陳履歡:改編自陳思宏同名小說,透過劇場語彙聚焦都市邊緣處境。在文學糧倉樓上、樓下場域中,以移動式演出邀請觀眾共同參與角色與故事的生成,讓文學空間轉化為都市生命經驗的折射場,同時也在觀眾的移動與互動中,映照出人際關係的張力與城市生活的孤寂感。
l 聽說沒有田野|主創卓家安:改編自游以德〈口傳史詩〉、〈羅老師,您好:〉及〈平地人〉三首詩作。作品以多聲響實驗與口傳再現,搭配聲音裝置與多媒體互動,讓觀眾在文學糧倉中自由移動、觸發語音片段,與創作者一同說出並回應原民文化記憶。
l 悲情夢|主創重田誠治:改編自倪瑞宏非虛構創作《蓬萊仙山-悲情夢》,靈感源於臺灣傳統「觀落陰」儀式。作品以遊走式演出結合文學糧倉多層次場域,透過燈光、聲響與身體移動,將空間轉化為靈魂探尋的異境,引領觀眾在陰陽交錯間展開內觀與尋覓書中的蓬萊仙山。
l 秀梅未說|主創李劭婕:改編自張郅忻小說《秀梅》,以「未竟之語」為核心,將於臺文基地日式宿舍展演。作品透過語言、聲音與生活化場域融合,回應客家女性的沉默與語言斷裂,邀請觀眾在互動與共感中生成「秀梅未說完的話」。
預告發布會現場邀請專業調酒師特別打造四款「文學特調」,象徵以文學為基酒,創作者如調酒師般注入不同跨域元素,生成獨特而璀璨的新作品。同時也邀請《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創作者陳昱俐、柯映安分享原創文學改編影視作品歷程,為「文學跨域創作」系列講座揭開序幕。2025年是臺灣文學的重要里程碑,臺文館以「金典文學改編媒合會」、「臺灣文學糧倉啟用」及「文學跨域暨青年創作實驗計畫」等,推動文學與其他領域的實質合作,並將持續拓展文學跨界及跨國的廣度與深度。
2025年「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典禮今(6)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行,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及多位評審委員與文學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這場國家級文學創作獎盛典,為得獎者的榮耀時刻鼓掌。典禮由音樂人也是去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的創作者巴奈.庫穗(Panai Kusui)以跨語言、跨族群的組曲演出揭幕,象徵臺灣文學獎創作獎多元語言與文化根基的豐富性。
文化部次長徐宜君今日代表文化部長李遠出席時表示,文學創作是一條非常孤獨且艱困的旅程,但是因為有各個創作者的參與,透過母語創作表達對歷史的凝望及對社會的反思,讓讀者有機會去感受一段不同的生命故事,同時看見文化的厚度與歷史。特別的是今年得獎者除了來自臺灣,也有來自國外,代表文學的創作其實可以牽起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這在文學創作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指出,本屆創作獎參賽踴躍,投稿數量創歷年新高,而且題材多樣、風格各異,反映臺灣文學當代關注的議題與創新敘事視角。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劇本獎及台語文學散文獎得主雖旅居海外,作品依然深刻傳達臺灣文化與情感,展現創作不受地理侷限,仍可引起讀者共鳴。同時,獲獎者背景橫跨世代、職業及多種創作領域,有大一新鮮人的文學新星,也有資深創作者與學術研究者,體現出只要有感受及創意,經過打磨淬鍊的文字篇篇都是動人的臺灣故事。
劇本創作獎由旅居澳門的陳巧蓉以《千年之癢》拔得頭籌。陳巧蓉說,「這部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思念外婆,透過創作表達對土地與親人的思念。」劇本以擬人化的方式,以疥蟲視角觀人、觀史,揭開關於臺灣島嶼的土地記憶,並以迴旋狀的結構呈現。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獲獎劇本目前亦已獲得韓國譯者青睞,正積極展開翻譯中。
台語文學新詩獎頒贈予李長青〈「有伊的」歌──紀念瑪麗斯‧孔黛(Maryse Condé),兼寫予臺灣〉,李長青表示,本作品不僅傳遞個人心聲,也透過台語詩的形式呈現臺灣文化的多重面向,甚至從國際視角反思臺灣,讓更多人看見台語文學的價值與獨特性;而旅居德國的吳品瑜以〈啞口新娘家己嫁〉獲得散文獎,她形容此次榮譽如同獲得一朵「臺灣文學的紅牡丹」。她表示,母語創作讓她能夠書寫臺灣女性的傷痕與故事,也讓她重新找回自我。她也呼籲更多人撿回母語,透過文學凝聚島嶼共同體;小說獎由陳龍廷〈Kéⁿ-kui〉奪得,他深耕布袋戲研究30多年,也投入台語創作20餘年,其在得獎感言內感謝呂興昌老師的指導,並表示臺灣有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但需要找到合適的寫作技巧才能準確表達。本篇小說費時數年才完成,陳龍廷特別將此榮耀獻給在天上的父母與培育其文學成長的成大台文系。
年僅18歲、剛剛進入大學的蕭宥以〈夜光島──刻入潮聲肚个天光日〉獲得客語文學新詩獎殊榮,評審邱湘雲盛讚其以簡潔語句描寫海潮與黎明、暗夜至天光,展現年輕創作者的詩性成熟與堅毅精神。蕭宥在台上以令人驚豔的流利客語表示,未來會持續筆耕記錄臺灣故事;散文獎得主何志明則以〈籠仔肚个光〉三度奪魁,這篇作品書寫單親兒子獨自照顧病父的長照歷程,深刻反映當代家庭結構與老化社會問題,情感層次豐富,備受評審肯定。
阿美族詩人Uhay Mali Pacidal徐邱宜婕以〈Mali〉獲得原住民華語文學新詩獎,徐邱宜婕表示,「Mali」是母親的名字,作品呈現當代原住民女性面臨的多重困境,以及世代間情感與疏離的延續,藉此揭示土地上的壓迫與想像。散文獎得主是泰雅族年輕世代創作者麗度兒.瓦歷斯,其以〈母親結〉再度獲獎。麗度兒透過個人與家庭記憶交織部落文化與性別觀察,從柔韌卻有力的原住民女性視角,書寫對部落、土地與生活的理解;小說獎由泰雅爾族Lulyang Nomin 魯亮.諾命〈蚤〉摘冠,其以主人翁與跳蚤的鬥爭,隱喻原住民部落買賣交易與土地流失,巧妙融合傳統題材與現代小說敘事技巧,跳脫原住民傳統的批判,著重在人物的內心世界,魔幻寫實、運用手語的對白凸顯長久以來失去的話語權。致詞尾聲,他特別以族語朗讀詩句來向現場來賓致謝,「不要忘記我們是誰,願靈鳥希利克與你們隨行」。
本屆臺灣文學創作獎充分展現語言多元、創作自由與風格開放的特性。為鼓勵更多熱愛書寫的創作者投入母語文學與劇本創作,臺文館特別規劃「母語.返家:說媽媽的話,寫島嶼的事──2025臺灣文學獎創作本事系列講座暨母語主題日推廣活動」,邀請得獎者與聽眾分享創作歷程與心法;並舉辦多場母語文學書寫培力活動,包括「部落文學力」及客語與臺灣台語寫作工作坊,希望在導師的陪伴及指導下,有更多的創作者投入母語書寫。
【新北市訊】農曆七月半「中元節」即將到來,為感念大墓公祖對於新北市的護佑,土城區義塚大墓公舉行為期4天的中元祭典活動,吸引眾多信眾一同鬧熱,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4)日也代表市長侯友宜前來參香祈福,除感謝廟方長期關懷地方弱勢外,更期許世代傳承大墓公無私奉獻社會的精神。
劉和然表示,大墓公中元祭典自清朝以來,即由舊擺接堡十三庄內分三區輪值主辦,至今已成為土城、板橋、中和地區的重要信仰活動,祭典採獨特的分區輪普方式,已傳承百年,今年由土城區輪值主辦。該活動更於101年登錄為新北市「民俗及有關文物」類文化資產,每年祭典儀式、遶境、放水燈等科儀,深具傳統地方特色。
劉和然強調,廟方平日熱心地方公益事業,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精神,回饋地方鄰里,感謝林長寅董事長將眾人的愛心化作福報守護地方,分送白米、物資給弱勢團體,以及捐贈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給土城消防隊,備受地方肯定與讚揚。
廟方表示,大墓公至今已有2百多年的歷史,主祀傳承百年的忠烈義魂,位處黑狗寶穴,百年來香火鼎盛、神威顯赫,每年的中元普渡、清明及義塚公忌辰,皆為地方重大祭祀盛事,今年更是邀請知名歌仔戲團,明華園演出,為市民朋友在傳統宗教及藝術視覺上,帶來更多不同層次體驗。
民政局補充,大墓公中元祭典活動延續往年傳統,於農曆7月11日至14日連續四天舉行,中元祭典法會,全都遵循清代流傳至今的古禮舉行,無論是傳統道教科儀或民俗戲曲表演,皆展現出大墓公慈悲濟世和推動公益慈善的精神,也讓信眾可以體驗到傳承百年的宗教人文祭典。
卓揆:明年1月1日推動以「日」申請育嬰留停措施 落實「雙就業、雙照顧」目標
中華民國114年9月4日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4)日在行政院會聽取勞動部「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方案」報告後表示,本次推動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措施,提供勞工更多職場彈性,讓育嬰留停能以「日」申請,落實「雙就業、雙照顧」政策目標,達到照顧不離職,勞工續留職場,有助留住成熟勞動力。
卓院長指出,小微型企業因人力調配及成本負擔,將面臨相當程度挑戰,為鼓勵雇主共創友善職場環境,勞動部規劃給予企業獎勵支持,也請經濟部協助宣導。此外,卓院長請勞動部積極進行後續法制及行政作業,期待相關經費與補助於明(115)年1月1日準時上路。
卓揆:9月1日起新青安貸款撥款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比率限額 優先滿足民眾購屋自住、健全整體房市發展
中華民國114年9月4日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4)日於行政院會聽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新青安.貸的到-配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之調整」報告後表示,「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貸款)自112年8月1日起推行至今(114)年7月底止,已協助近13萬戶無自有住宅家庭購屋安居。鑑於過往新青安貸款執行期間,外界曾有相關助漲炒房的疑慮,在財政部提出優化措施後,包含借款人限貸一次、徵提自住切結書,以及督導公股銀行落實徵授信審核、強化貸後管理及稽查,現已能確保符合青年首購自住的目的。
卓院長指出,根據《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係為控管銀行的流動性,考量銀行房貸逾放比率長期低於其他授信業務,資產品質穩健,目前銀行流動性無虞。
卓院長表示,為落實協助無自用住宅青年購買自住房屋的政策,在兼顧銀行辦理不動產貸款的風險控管下,依照金管會今日報告內容,將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的撥款案件,自今年9月1日起,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比率的限額。此外,銀行不得搭售購買其他金融商品作為融資貸款條件,也不得在貸款過程中有任何不當或多次勸誘,請金管會及財政部要求各行庫務實做到這項規定。
卓院長強調,青年購買自住房屋,即便非屬新青安貸款,但符合自住、首購條件,或是自住房屋一屋換一屋的貸款申請,也應優先滿足。卓院長也請財政部及金管會督導公股銀行遵循金融主管機關徵授信規範及中央銀行不動產信用管制等規定辦理,並加強查核轉租、人頭戶及營業等未符新青安自住目的貸款,遏阻投機行為,同時也確保銀行信用資源優先用於民眾購屋自住,並促進整體房市健全發展。
主持治安會報 卓揆:善用數位科技「事前預警、精準打擊」 強化農漁會信用部辨識詐騙 守護農漁民積蓄
中華民國114年9月4日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4)日主持「行政院114年第4次治安會報」,並聽取「『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執行成效與策進作為」及「農漁會信用部反詐騙執行情形」報告。卓院長表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自今(114)年1月實施迄今,詐欺發生數及財損數已有逐步下降趨勢,感謝相關部會努力與付出。因應科技化犯罪模式,政府除仰賴公私協力外,亦應善用數位科技力量,以達「事前預警、精準打擊」目標;也請農業部農業金融署持續精進各項反詐騙作為,強力督導農漁會信用部強化辨識詐騙手法及可疑交易態樣,落實更多臨櫃關懷提問工作,替農、漁民們守護其畢生積蓄。
卓院長致詞時表示,為使民眾對政府施政更有感,強化治安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人民會直接且強烈感受到政府推動治安工作良窳;如同打詐工作一樣,即使在詐欺集團及不法所得查獲數字上有些許改進,但民眾對打詐的要求仍十分強烈,因此政府從不以數字的變化,作為滿意度標準,而是持續不斷推進更多工作。
卓院長強調,內閣人事已升級為2.0版,所謂2.0版,就是要比1.0版更有速度、更有效率、更能解決人民的問題,並化解民怨,以積極行動及創新思維面對治安工作。而這項工作不僅止於第一線的檢、警、調、憲、海巡等系統,所有部會皆應將治安工作與經濟發展並重。
卓院長指出,「黑、金、槍、毒、詐」一直是政府當前治安重點,感謝內政部警政署於今年7月7日至18日實施「全國同步打詐、掃黑、肅槍及緝賭行動專案」,總計查獲詐欺集團931團5,449人,查扣不法所得12億餘元;執行治平專案177件1,053人、查緝賭博331件1,926人及非法槍械471枝。以上數字雖有進步,但治安問題仍然存在,請各相關部會持續強化相關查緝及防制作為,澈底阻斷黑道幫派涉入詐欺、毒品、博弈及槍擊等犯罪。
卓院長進一步表示,隨著數位科技發展,詐騙集團犯罪手法及技術也隨之翻新,政府必須因應科技化犯罪模式,提升打詐技術,除仰賴公私協力外,亦應善用數位科技力量,以達到「事前預警、精準打擊」目標。卓院長特別感謝臺灣高等檢察署及警政署分別推動「可疑帳戶預警中心」機制及「查找潛在被害人」專案,運用大數據分析,提早防堵詐騙危害擴大。此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與警政署共同啟動「金警聯手165」防詐宣導活動,透過銀行及警察機關公私協力,強化民眾防詐意識及能力。
在實務推動過程中,卓院長指出,凍結可疑帳戶等措施在治安方面雖有其必要,但也可能造成民眾不便,相關單位應加強事前宣導,讓民眾理解一時的不便能換取更大安全保障;倘若確實難以澈底執行或民眾難以接受,也請金管會及銀行部門積極反映,並調整相關措施。
隨後,卓院長逐一聽取內政部警政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金管會、數位發展部、法務部「『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執行成效與策進作為」報告。卓院長指出,「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版」自今年1月實施迄今,詐欺發生數及財損數已有逐步下降趨勢,感謝相關部會努力與付出,但打詐工作絕對要與時俱進、不得鬆懈。
卓院長表示,占財損數較高的「投資詐欺」類,請數發部強化監管網路廣告平臺,持續偵測涉詐訊息及帳號停權;請金管會加強執行洗錢防制及敦促業者落實臨櫃關懷提問。針對重複犯案部分,請法務部與內政部全面檢視現行法令、機制與策略,採取更精進的查緝作為。另有關網路電話交換機造成先前假檢警、假親友案件驟升,也請通傳會、財政部及經濟部參考警政署建議,研議相關網路電話交換機進口管理及後續流向追蹤等作為。
關於警政署所提境外網域商及網路資料中心資料調閱等困境,卓院長請通傳會及數發部共同研議解決方案;至於境外詐欺機房部分,也請法務部、外交部與警政署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突破查緝困境,斷絕詐騙源頭。如有進一步需加強司法互助者,請林明昕政委協助,並偕同相關部會共同努力。
卓院長強調,打詐是一場持久戰,面對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翻新,請治安團隊持續精進各項作為。針對「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規範不足之處,政府已正進行修法,應儘速完成修法工作,後續如有具體成效,請相關單位以民眾容易瞭解或便於口耳相傳方式適時對外說明,讓國人確實瞭解政府打詐作為與決心。
有關農業部農業金融署「農漁會信用部反詐騙執行情形」報告,卓院長指出,農漁會信用部的特點是分布密度高、接觸客群多為位在偏鄉,處於資訊劣勢的高齡農、漁民,而這些農、漁民極易成為詐騙集團覬覦的對象,是金融防詐的重要防線。卓院長特別請農金署持續精進各項反詐騙作為,強力督導農漁會信用部強化辨識詐騙手法及可疑交易態樣,尤其農漁會信用部與農漁民接觸密切,應落實更多臨櫃關懷提問工作,替農、漁民們守護其畢生積蓄。
針對坊間出現有關「普發現金」的詐騙行為,卓院長指出,鑑於先前「普發現金」的領取機制相當多元,詐騙集團此次極可能再次利用各式手法欺騙民眾,因此站在打詐第一線的檢、警、調各單位及各部會,應配合「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指揮系統與防詐機制,在普發現金的發放上進行安全管控。對此,卓院長請張惇涵秘書長持續召會研商,也請打詐中心指揮官內政部馬士元次長負起相關責任,並與行政院李孟諺顧問充分配合,在普發現金正式發放前,就必須完成整套安全防範制度,並於發放後依照此一制度確實執行。
卓院長進一步提醒,目前市面及網路上已出現相關詐欺行為,請有關部會蒐集相關詐欺態樣,比照「165打詐儀錶板」模式完整揭露,讓民眾清楚瞭解哪些行為屬於不法詐騙行為,並提前強化宣導,使社會大眾周知,避免受騙,確保這項人民高度期待的政策能圓滿落實。
農業部於本(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王茂城署長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公開表彰其在漁業創新、環境永續、社區貢獻等方面的傑出表現。本年更首度增設「模範外籍船員獎」,以表達對外籍漁業從業人員為臺灣漁業辛勞付出的肯定與感謝,彰顯漁業產業多元共融的價值。
本年度漁民節以「一起愛海洋」為主題,慶祝活動將於9月12日至13日,假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福容大飯店盛大舉行,邀請各界民眾共同參與,體驗臺灣漁業文化、欣賞漁村技藝,並一同支持海洋環境保育行動。
模範漁民跨世代齊聚 展現智慧永續海洋新價值
本屆12位模範漁民橫跨不同年齡層,從年僅35歲的劉柏君,到年近70歲的李美金,涵蓋青年、中壯年與資深漁業工作者,其中女性漁民佔3位,展現出漁業群體的多樣化與包容性。獲獎者們來自遠洋、沿近海、養殖、漁家婦女及漁業資源保育等五大領域,皆以智慧技術與創新管理為基石,引領臺灣漁業走向永續發展的轉型新未來。
在遠洋與沿近海漁業方面,陳皇誠致力推動魷秋產業現代化,建構智慧管理與冷鏈體系,並重視漁工安全與權益保障。李明樺以改良漁具實踐責任漁業,減少對海洋資源的衝擊;陳正文打造全臺首艘配置冷循環系統的扒網漁船,有效提升漁獲保鮮與作業效率;黃嘉正導入櫻花蝦公開拍賣與基金管理制度,提升市場透明度與漁民收益保障;林宏達則恪守禁漁期並參與海難救援,展現海上同舟共濟的精神。
在養殖漁業方面,鄭瑞隆推動產銷履歷等標章,及獲全臺第一家「農產品初級加工場(水產類)」,建構產銷供應鏈;劉柏君採行低密度友善養殖模式,成功拓展出口市場;蔡聖倫運用循環水系統與生態工法,建構無毒、節能的綠色養殖場域,並輔導逾百位漁民取得產銷履歷;鄭志強導入專利漁電共生養殖池結構「集魚溝」,開創養殖與再生能源並行的新模式。
女性力量同樣在產業與社區中扮演關鍵角色。李美金為澎湖資深海女與潮間帶導覽員,推廣漁撈文化並多次協助救人,為在地海洋教育貢獻良多;陳惠貞則在彰化區漁會創立芳苑新住民家政班並擔任班長,促進多元文化交流與社會融合。資源保育者余孟怡則結合社區、學校與企業,推動超過300場次淨灘與環教活動,活化鼻頭漁村文化,成功帶動青年返鄉與地方再生。
首設模範外籍船員獎 肯定印尼籍CAKIDA與SOLI HUN的貢獻
外籍船員在臺灣漁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年度首次表揚優秀外籍船員,獲獎者為來自印尼的CAKIDA(阿龍)與SOLI HUN(阿利),分別由淡水與蘇澳區漁會推薦,兩人皆參與政府「留用外國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長年在臺協助漁業發展,貢獻卓著。
現年36歲的CAKIDA在臺工作13年,擔任船員班長、祈禱室管理員與同鄉會會長,積極協助港區事務與跨文化溝通,並在臺結婚成家,是臺灣漁村共融生活的典範;而47歲的SOLI HUN服務臺灣漁業長達17年,身為宜蘭縣漁業產業工會常務理事,他創立印尼同鄉會組織(FKPIT)及南方澳三腳虎兄弟會(BOLO JURSIN),並參與清真寺管理,更於梅姬颱風侵襲後積極協助南方澳重建,對南方澳地區外籍船員中深具影響力。
9月12至13日於淡水啟動 豐富活動邀您共襄盛舉
本年度漁民節活動內容規劃豐富多元,更特別設計「漁樂技藝趣味競賽」,將漁民日常操作如撒網、鏢旗魚、裝廢網等技術轉化為互動體驗與競賽,讓民眾親身感受漁業生活的專業與魅力。
系列活動還包括:「漁樂鱻選市集」、「魚食品嘗鱻」、「仲夏音樂會」、「漁業DIY體驗」、「家政工藝展售」及「漁會四健成果展」等,從知海、親海到惜海多層面,透過娛樂與教育結合,打造全民參與的海洋文化盛典,傳遞一起愛海洋之主題。
農業部指出,推動智慧韌性與永續安心的漁業政策,是當前產業轉型重點方向,該部將持續透過產銷履歷、智慧管理、共融人力與海洋教育等面向,逐步建立友善、現代與有尊嚴的漁業從業環境,也期盼藉由全國漁民節表彰模範漁民與外籍船員,將其典範作為引領臺灣漁業邁向更高品質與具國際競爭力的未來。
智慧漁業、永續海洋 農業部表揚模範漁民與外籍船員
預告114年全國漁民節9月12日淡水登場
農業部於本(3)日舉行「114年全國漁民節全國記者會」,由漁業署王茂城署長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披掛榮譽彩帶,公開表彰其在漁業創新、環境永續、社區貢獻等方面的傑出表現。本年更首度增設「模範外籍船員獎」,以表達對外籍漁業從業人員為臺灣漁業辛勞付出的肯定與感謝,彰顯漁業產業多元共融的價值。
本年度漁民節以「一起愛海洋」為主題,慶祝活動將於9月12日至13日,假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福容大飯店盛大舉行,邀請各界民眾共同參與,體驗臺灣漁業文化、欣賞漁村技藝,並一同支持海洋環境保育行動。
模範漁民跨世代齊聚 展現智慧永續海洋新價值
本屆12位模範漁民橫跨不同年齡層,從年僅35歲的劉柏君,到年近70歲的李美金,涵蓋青年、中壯年與資深漁業工作者,其中女性漁民佔3位,展現出漁業群體的多樣化與包容性。獲獎者們來自遠洋、沿近海、養殖、漁家婦女及漁業資源保育等五大領域,皆以智慧技術與創新管理為基石,引領臺灣漁業走向永續發展的轉型新未來。
在遠洋與沿近海漁業方面,陳皇誠致力推動魷秋產業現代化,建構智慧管理與冷鏈體系,並重視漁工安全與權益保障。李明樺以改良漁具實踐責任漁業,減少對海洋資源的衝擊;陳正文打造全臺首艘配置冷循環系統的扒網漁船,有效提升漁獲保鮮與作業效率;黃嘉正導入櫻花蝦公開拍賣與基金管理制度,提升市場透明度與漁民收益保障;林宏達則恪守禁漁期並參與海難救援,展現海上同舟共濟的精神。
在養殖漁業方面,鄭瑞隆推動產銷履歷等標章,及獲全臺第一家「農產品初級加工場(水產類)」,建構產銷供應鏈;劉柏君採行低密度友善養殖模式,成功拓展出口市場;蔡聖倫運用循環水系統與生態工法,建構無毒、節能的綠色養殖場域,並輔導逾百位漁民取得產銷履歷;鄭志強導入專利漁電共生養殖池結構「集魚溝」,開創養殖與再生能源並行的新模式。
女性力量同樣在產業與社區中扮演關鍵角色。李美金為澎湖資深海女與潮間帶導覽員,推廣漁撈文化並多次協助救人,為在地海洋教育貢獻良多;陳惠貞則在彰化區漁會創立芳苑新住民家政班並擔任班長,促進多元文化交流與社會融合。資源保育者余孟怡則結合社區、學校與企業,推動超過300場次淨灘與環教活動,活化鼻頭漁村文化,成功帶動青年返鄉與地方再生。
首設模範外籍船員獎 肯定印尼籍CAKIDA與SOLI HUN的貢獻
外籍船員在臺灣漁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年度首次表揚優秀外籍船員,獲獎者為來自印尼的CAKIDA(阿龍)與SOLI HUN(阿利),分別由淡水與蘇澳區漁會推薦,兩人皆參與政府「留用外國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長年在臺協助漁業發展,貢獻卓著。
現年36歲的CAKIDA在臺工作13年,擔任船員班長、祈禱室管理員與同鄉會會長,積極協助港區事務與跨文化溝通,並在臺結婚成家,是臺灣漁村共融生活的典範;而47歲的SOLI HUN服務臺灣漁業長達17年,身為宜蘭縣漁業產業工會常務理事,他創立印尼同鄉會組織(FKPIT)及南方澳三腳虎兄弟會(BOLO JURSIN),並參與清真寺管理,更於梅姬颱風侵襲後積極協助南方澳重建,對南方澳地區外籍船員中深具影響力。
9月12至13日於淡水啟動 豐富活動邀您共襄盛舉
本年度漁民節活動內容規劃豐富多元,更特別設計「漁樂技藝趣味競賽」,將漁民日常操作如撒網、鏢旗魚、裝廢網等技術轉化為互動體驗與競賽,讓民眾親身感受漁業生活的專業與魅力。
系列活動還包括:「漁樂鱻選市集」、「魚食品嘗鱻」、「仲夏音樂會」、「漁業DIY體驗」、「家政工藝展售」及「漁會四健成果展」等,從知海、親海到惜海多層面,透過娛樂與教育結合,打造全民參與的海洋文化盛典,傳遞一起愛海洋之主題。
農業部指出,推動智慧韌性與永續安心的漁業政策,是當前產業轉型重點方向,該部將持續透過產銷履歷、智慧管理、共融人力與海洋教育等面向,逐步建立友善、現代與有尊嚴的漁業從業環境,也期盼藉由全國漁民節表彰模範漁民與外籍船員,將其典範作為引領臺灣漁業邁向更高品質與具國際競爭力的未來。
從《窗》到《我的奶奶,總是聽見奇怪的聲音》
人權教育繪本新書發表會 用聽看打開人權歷史記憶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攜手合作,推出兩本人權教育繪本《窗》與《我的奶奶,總是聽見奇怪的聲音》,於今(3)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新書發表會,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窗》作者藍蘭、編輯委員林機勝校長、陳欽生前輩、沃時文化企劃總監姚立儷、繪本作家粘忘凡、陳芊榕、黃怡華等人出席,《我的奶奶,總是聽見奇怪的聲音》作者溫皮(林昕慧)更於英國跨海連線參與。
人權館館長洪世芳表示,人權館自2018年成立以來,便致力透過多元藝文形式轉譯、傳遞與推展人權價值,開啟社會對話的契機。其中,藉由「畫話:一座島的故事」人權教育繪本創作培育工作坊系統性的培力與陪伴,協助創作者運用藝術與敘事能力,將嚴肅的臺灣人權歷史議題轉譯為具親近、共讀、對話的繪本,至今五屆已累積達63件成果作品,深受不少讀者及繪本創作者關注。
洪館長對於今年7月出版以政治受難者曹開前輩數學詩作為靈感的立體繪本《對白》後,曹開前輩的夫人曹羅喜女士送給館方一本自己製作的手工書以示感謝一事,表達深刻的感動。洪館長表示,本次出版的兩本繪本是第四屆工作坊優選作品,透過小孩的視角來看見過往歷史苦難的對話,以及看見與看不見的記憶。他期待大家一起透過繪本故事,以更柔軟的方式,去觸碰過往歷史,開啟跨世代對話的可能。從臺灣威權時期的記憶出發,打開歷史的窗、聽見那時代曾經被隱沒的聲音,看見人權之路的篳路藍縷。理解過去不僅是幫助走出創傷,更是避免重蹈覆轍的重要歷程,希望讀者藉由這些繪本來共感歷史記憶,共同守護、傳承臺灣的民主人權價值。
蔚藍文化出版社主編林韋聿表示,這兩本繪本的共通點都是在講述政治創傷如何在家庭裡面留下痕跡。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在提供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尋找問題、產生共鳴。林主編指出,臺灣的民主是無數前輩先人犧牲付出而來,蔚藍文化出版社站在這樣的基礎上,希望透過出版來呈現土地的記憶,引導讀者深思過去,理解歷史傷痕。
《窗》以孩子的視角看見政治受難者家屬作為「獄外之囚」的生活縮影,描繪臺灣威權時代造成的家庭傷痕。作者藍蘭指出,她透過圖像隱喻、特殊媒材的透明頁及翻頁的設計,帶領讀者沉浸在威權時期歷史情境,體會當中的恐懼與沉默,呈現小朋友與成人之間對於「可見」與「不可見」的恐懼反應,以及伴隨時間成長而逐步理解傷痕的溫柔與包容。藍蘭特別提到,作為創作者的私心,她給予故事一個溫和的收尾,但受難的心情其實並不容易消散,因此她在版權頁隱藏了另一個結局,交由讀者自行決定故事的走向。
《我的奶奶,總是聽見奇怪的聲音》以鮮明對比,呈現世代之間對於聲音的不同感受,帶領讀者走進戒嚴時期的生活狀態。作者溫皮表示,她使用藍色系表示奶奶的記憶,以橘黃亮色系呈現小男孩的世界,塑造強烈對比的色調氛圍,搭配簡潔圖像,凸顯孩子與奶奶對聲音截然不同的反應,牽引出那個年代深藏於日常裡的壓抑與不安。每一道聲響,都是一段藏在時間縫隙裡的記憶,也是通往歷史真相與情感深處的關鍵。她認為歷史雖已過去,仍必須回頭理解,透過生活體驗勾起世代間對彼此的好奇心,並且追溯下去,這便是轉型正義的所在。
人權館表示,繪本能將不易言說的創傷與記憶,透過圖像語言,轉化為相互溝通、理解的橋樑,是承載複雜歷史的絕佳載體。人權館將持續推廣人權繪本,培育創作者、發掘臺灣原創故事,期待未來有更多創作者一同加入繪本創作轉譯的行列,讓歷史記憶被看見、被理解與被傳承。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ational Taiwan Symphony Orchestra,簡稱NTSO)於9月1日假國家音樂廳舉辦2025/26樂季宣告記者會,正式揭曉新樂季節目。團長歐陽慧剛與首席客席指揮水藍,攜手駐團藝術家陳毓襄,以及青年演奏家陳廷威、張凱閔共同出席,透過藝術家對談與現場演出,展現本樂季豐富的策劃脈絡與藝術能量。
2025/26樂季以「聲在遠方,路在此刻」為題,策劃核心聚焦於北歐三位作曲巨匠——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尼爾森(Carl Nielsen)、葛利格(Edvard Grieg)。首席客席指揮水藍長年旅居丹麥,對北歐文化有著深刻體悟,他將帶領NTSO探索西貝流士的空靈自然、尼爾森的精神辯證、葛利格的民謠詩意,鋪展自然、人文與靈魂對話的聲音風景。新樂季將由「開季音樂會—水藍,王健與國臺交」揭開序幕,9月13日於高雄衛武營、9月14日於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帶來理查.史特勞斯《唐吉訶德》與西貝流士《第五號交響曲》,為全季奏響壯闊起點。今年適逢創團八十週年,NTSO亦規劃團慶系列音樂會,重現1945年首演曲目,並委託作曲家張菁珊創作《八十新章》世界首演,於傳承與創新之間,書寫樂團歷史新頁。
記者會現場由首席客席指揮水藍、駐團藝術家陳毓襄、長笛演奏家陳廷威與鋼琴家張凱閔齊聚,展現跨世代音樂家群像。陳廷威與張凱閔並現場演出尼爾森《霧正升起》,率先讓媒體朋友感受北歐樂音氛圍。在藝術家對談中,水藍表示:「我從 2002 年起便定居丹麥,北歐音樂對我來說非常親近,也一直希望能把這份聲音帶來臺灣與觀眾分享。近年來歐美許多樂團都積極演出丹麥作曲家尼爾森的作品,我覺得是時候讓臺灣的觀眾也一同感受了!」
駐團藝術家陳毓襄則幽默分享:「過去經歷過『臨危受命』,代打全本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的經驗,在與國臺交的合作過程中,我總是樂在其中,能在樂團80週年的時刻,與大家分享葛利格鋼琴協奏曲,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難得而珍貴的回憶。」
整季更有國內外重量級音樂家登場:客席指揮簡文彬、陳美安、楊書涵、莊東杰、大植英次、安德烈亞斯.德爾夫斯(Andreas Delfs)與張弦輪番上場;獨奏家陣容涵蓋鋼琴陳毓襄、張凱閔,小提琴朴秀藝(Sueye Park)、王崢嶸(Mira WANG),大提琴王健、楊.沃格勒(Jan Vogler)、吳沛軒(Pei-Sian Ng)與吳沛祺(Pei-Jee Ng),笛陳中申,長笛陳廷威,單簧管強尼.泰西耶(Johnny Teyssier),共譜多元而深廣的樂季篇章。
歐陽慧剛團長表示,自從今年四月上任以來,他以「All for Music」 為核心理念,希望用表演藝術團隊的思維來拓展業務,同時也以公務機構的方式穩健前行,讓藝術創意和行政制度能夠共生共融。他強調,NTSO的願景是「延續卓越,孕育經典」,而樂團的任務就是持續做好四件事:音樂演奏、人才培育、教育推廣,以及資料典藏。隨著2025/26新樂季啟程,NTSO將繼續以音樂為核心,把歷史和未來連結起來,實踐國家樂團的使命。
原林義雄宅邸經審定為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
為協助民間設置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25年4月11日訂定公告「推動民間設置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作業要點」,依據該要點所稱「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係指作為反省威權統治,國家侵害人權行為的現場,及有助於彰顯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與人民抵抗的紀念地,如受人權侵害者的生活起居,以及於全國發生具時代性、重要性或獨特性事件之空間場域。
原林義雄宅邸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於2025年6月提出申請設置成為「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成為民間自主申請首例。案經組成審議小組,於7月10日至義光教會辦理現勘,並聽取教會的意見與想法;7月30日再召開審議會,會中審定「原林義雄宅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義光教會」為「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8月28日由文化部正式公告。
該場址原為臺灣省議員林義雄之住宅,1980年2月28日中午時分,林宅遭侵入,兇嫌對林義雄的母親及三位女兒行兇,其中母親游阿妹(69歲)及7歲雙胞胎女兒林亮均、林亭均被刺殺身亡,9歲長女林奐均則受重傷,震驚臺灣社會。
兇案發生後,林宅無法出租、出售,林家經濟陷入困境。1982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教友發起募款,向林義雄夫人方素敏買下林宅改作教會,名稱為「義光教會」。每年2月28日均於教會舉行林家嬤孫追思紀念禮拜,也同時紀念在戒嚴時期遭難之政治受難者。歷任牧師及會友積極參與臺灣民主化運動,對臺灣民主的推動,貢獻心力。
目前義光教會1樓空間為禮拜堂,堂中十字架下陳列了當年林宅的舊磚塊。地下室為主日學教室、會議室及資料存放區。原林家宅邸格局經重新裝修,大門從左側改至右側,地下室的格局改動不大,現仍可見地下室樓梯旁牆面留有血漬。
林宅經審定為「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後,人權館將持續協助義光教會推動設置紀念牌,並舉辦歷史場址解說、講座或與場址及周遭場域相關之導覽活動,使場址空間繼續發揮轉型正義教育意義,成為彰顯人權與正義的亮點,讓台灣的民主發展引以為鑑。
人權館希冀透過首例設置之「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鼓勵民間主動投入保存活化此類人權場址的行列,結合政府支持與民間力量,發現更多身邊的「具轉型正義意涵場址」,讓歷史記憶不再遙遠,人權價值能持續守護。
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2025/26樂季宣告記者會
聲在遠方,路在此刻——水藍領航,展開北方聲音的旅程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ational Taiwan Symphony Orchestra,簡稱NTSO)於9月1日假國家音樂廳舉辦2025/26樂季宣告記者會,正式揭曉新樂季節目。團長歐陽慧剛與首席客席指揮水藍,攜手駐團藝術家陳毓襄,以及青年演奏家陳廷威、張凱閔共同出席,透過藝術家對談與現場演出,展現本樂季豐富的策劃脈絡與藝術能量。
2025/26樂季以「聲在遠方,路在此刻」為題,策劃核心聚焦於北歐三位作曲巨匠——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尼爾森(Carl Nielsen)、葛利格(Edvard Grieg)。首席客席指揮水藍長年旅居丹麥,對北歐文化有著深刻體悟,他將帶領NTSO探索西貝流士的空靈自然、尼爾森的精神辯證、葛利格的民謠詩意,鋪展自然、人文與靈魂對話的聲音風景。新樂季將由「開季音樂會—水藍,王健與國臺交」揭開序幕,9月13日於高雄衛武營、9月14日於臺北國家音樂廳登場,帶來理查.史特勞斯《唐吉訶德》與西貝流士《第五號交響曲》,為全季奏響壯闊起點。今年適逢創團八十週年,NTSO亦規劃團慶系列音樂會,重現1945年首演曲目,並委託作曲家張菁珊創作《八十新章》世界首演,於傳承與創新之間,書寫樂團歷史新頁。
記者會現場由首席客席指揮水藍、駐團藝術家陳毓襄、長笛演奏家陳廷威與鋼琴家張凱閔齊聚,展現跨世代音樂家群像。陳廷威與張凱閔並現場演出尼爾森《霧正升起》,率先讓媒體朋友感受北歐樂音氛圍。在藝術家對談中,水藍表示:「我從 2002 年起便定居丹麥,北歐音樂對我來說非常親近,也一直希望能把這份聲音帶來臺灣與觀眾分享。近年來歐美許多樂團都積極演出丹麥作曲家尼爾森的作品,我覺得是時候讓臺灣的觀眾也一同感受了!」
駐團藝術家陳毓襄則幽默分享:「過去經歷過『臨危受命』,代打全本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的經驗,在與國臺交的合作過程中,我總是樂在其中,能在樂團80週年的時刻,與大家分享葛利格鋼琴協奏曲,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難得而珍貴的回憶。」
整季更有國內外重量級音樂家登場:客席指揮簡文彬、陳美安、楊書涵、莊東杰、大植英次、安德烈亞斯.德爾夫斯(Andreas Delfs)與張弦輪番上場;獨奏家陣容涵蓋鋼琴陳毓襄、張凱閔,小提琴朴秀藝(Sueye Park)、王崢嶸(Mira WANG),大提琴王健、楊.沃格勒(Jan Vogler)、吳沛軒(Pei-Sian Ng)與吳沛祺(Pei-Jee Ng),笛陳中申,長笛陳廷威,單簧管強尼.泰西耶(Johnny Teyssier),共譜多元而深廣的樂季篇章。
歐陽慧剛團長表示,自從今年四月上任以來,他以「All for Music」 為核心理念,希望用表演藝術團隊的思維來拓展業務,同時也以公務機構的方式穩健前行,讓藝術創意和行政制度能夠共生共融。他強調,NTSO的願景是「延續卓越,孕育經典」,而樂團的任務就是持續做好四件事:音樂演奏、人才培育、教育推廣,以及資料典藏。隨著2025/26新樂季啟程,NTSO將繼續以音樂為核心,把歷史和未來連結起來,實踐國家樂團的使命。
產發署攜手故宮及22家廠商
展出154項故宮聯名創意產品超吸睛
產發署26日與故宮共同舉辦聯名產品展售活動記者會,由產發署邱求慧署長、故宮黃永泰副院長及中衛發展中心謝明達董事長共同為活動揭開序幕,與故宮聯名展售產品包含家電、紡織、石材、袋包、鞋類等22家業者之154項兼具文化底蘊與實用美學的商品,透過跨域創意合作,有助強化產品特色及差異化,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同時讓國內外旅客得以認識及選購優質在地產品。
邱署長致詞表示因應關稅、匯率等外在變局的挑戰,產業必須升級轉型,除了運用AI及科技外,另一個面向業者也可透過美學和內容加值,提升產品的 附加價值。故宮是臺灣重要的文化瑰寶,透過萃取價值進行跨域合作,讓每項新產品不再是習以常的成衣、袋包箱,現在產品相當多元還有家電、眼鏡、充電樁等,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價值。
產發署持續鼓勵業者投入研發創新,依市場需求開發具差異化、獨特化且具市場性的高值化新產品,除了提供研發補助資金外,並運用各種輔導方式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產發署特別結合中衛發展中心媒合22家業者,與故宮進行品牌聯名合作,與故宮團隊一起經過多次腦力激盪,進行新產品設計發想、打樣調整,催生出154項具有文化底蘊的新產品。包含故宮收藏的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玉辟邪、富春山居圖、快雪時晴帖等經典文物,經由業者創意轉化為兼具實用性與美學的生活用品,讓故宮文物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品,而是走入大眾生活的質感好品。
故宮為臺灣重要觀光據點,國內外旅客絡繹不絕,今年適逢故宮百年院慶,為讓觀展民眾得以認識及選購臺灣製造優質產品,產發署與故宮合作行銷推廣,於故宮B1多寶格商店及故宮精品網站商城設立專區,銷售前述154項聯名產品,故宮並給予合作業者免繳商標授權金及減免銷售權利金,民眾到故宮觀展後可順道商店區購買聯名產品,一同感受臺灣製造與故宮文物的跨界新魅力。
NC Taiwan《遺忘之劍》上市即奪雙平台下載第一名,特別贈送第一名紀念獎勵
NC Taiwan(吉恩立數位科技,代表董事 林元基)2D橫向捲軸手遊新作《遺忘之劍》,20日上市後好評不斷,官方今(22)日宣布達成雙平台下載第一名,並特別贈送第一名紀念獎勵。
NC Taiwan《遺忘之劍》雙平台下載第一名
由NC Taiwan代理的首款手遊新作《遺忘之劍》8月20日00點正式於台港澳同步上市。遊戲開機後即湧入大量玩家,並於上市後達成雙平台下載第一名。NC為了感謝玩家支持,特別贈送所有玩家第一名紀念獎勵,包含「鑽石2000顆、特選角色召喚券10張、特選寵物召喚券10張、經驗值箱3個、金幣50萬」。
另外,為了讓遊戲體驗更加完善,營運團隊十分重視玩家們的建議與反饋。因此特別在官方粉絲專頁舉辦問卷募集活動,鼓勵玩家們分享寶貴意見,藉此更深入了解玩家的需求,並進一步提升遊戲品質。即日起至8月31日參與活動並填寫問卷的玩家,將於指定日期獲得豐富虛寶獎勳,獎勳內容包括「鑽石500顆、角色召喚券5張、稀有禮物箱3個、強化咒文書箱10個」。
參加問卷募集活動可獲得感恩謝禮
《遺忘之劍》現已上市,玩家可透過Google Play、Apple Store、以及官方啟動器PURPLE下載遊玩。
更多《遺忘之劍》遊戲資訊與活動詳情請參考:
《遺忘之劍》官方網站:https://tw.ncsoft.com/lostsword/
《遺忘之劍》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stSwordOfficial.TW/
《遺忘之劍》下載:
https://lsnct.onelink.me/E9xF/ms675q2w
關於NCSOFT
NCSOFT成立於1997年,總部設於韓國京畿道板橋,曾開發出多款創新又暢銷的遊戲,其中包括了《天堂(Lineage)》、《天堂2(Lineage2)》、《永恆紀元(AION)》、《劍靈Blade & Soul》以及《天堂M(LineageM)》、《天堂2M(Lineage2M)》、《天堂W(LineageW)》、《劍靈2》等作品。
NCSOFT在美國、歐洲、亞洲等於全世界皆設有海外法人,為世界頂尖的遊戲開發及發行商。
關於NC Taiwan
NC TAIWAN成立於2003年8月,為韓國NCSOFT在台灣的子公司,提供台港澳地區的玩家最完善、迅速的產品與服務,包含《新天堂II》、《AION永恆紀元》、《劍靈Blade & Soul》以及《天堂2M》。
NC TAIWAN持續透過與NCSOFT及各海外子公司的經驗交流,積極提昇對玩家服務的品質,引領所有玩家都能盡情享受遊戲世界的愉快、樂趣及感動。
吳念真擔任「第十屆移民工文學獎」評審
直呼首獎〈頂樓的理髮店〉讀到一半想向公視提案
台灣文壇具特殊意義的「第十屆移民工文學獎」今(14)日公布得獎名單,決選評審團選出8件得獎作品,包括首獎1名、評審獎1名、優選3名、青少年評審推薦獎3名,總獎金達新臺幣35萬元,得獎作品將有機會被列入劇本開發案,影視化並躍上螢幕!越南作品〈頂樓的理髮店〉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獲選為首獎,獨得獎金15萬元,並被本屆評審團主席吳念真導演盛讚:「這篇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敘事節奏自然流暢,生活感濃厚,沒有多餘硬加的情感,畫面感十足,而且結尾的力道很強,非常適合拍片,我讀到一半甚至想打電話向公視提案!」
今年的評審團星光熠熠,特別邀請台灣知名導演吳念真、《The Outlaw Doctor化外之醫》女主角張鈞𡩋、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林巾力(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被譽為「最會教寫作的老師」蔡淇華(現任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以及長期參與媒體改革運動、關注人權與文化議題的管中祥(現任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等專業人士組成,結合文學、影視、議題等多元背景的評審團,為入選作品帶來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審視,最終出線的每一篇皆為精選佳作。
吳念真導演在接獲主辦單位的邀請時,正值舞台劇演出檔期繁忙之際,仍欣然應允擔任評審,並表示:「自己擔任過很多次文學獎的評審,但移工的故事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知,也是另一種探索。」並在評審會議中提到:「我一直覺得移工現在已經成為台灣社會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是我們卻對移工很陌生,我也很好奇他們對我們的看法,透過這次擔任移民工文學獎評審的機會,對他們的認識又更近一步,從他們的視角看見台灣,也讓我更加認識台灣。」
今年同時獲得「評審獎」與「青少年評審推薦獎」雙榜青睞的作品〈淤泥〉,以新二代的主觀視角書寫描述陪伴十五年前嫁來台灣的母親回到越南家鄉,面對親人時感覺有一條無形的情感連繫著彼此,覺得親切與溫暖,但礙於語言隔閡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口,和親人的對話最終只能以沈默收場。評審蔡淇華認為:「本篇作品有樸實而內斂的情感,十分真摯動人,文字調度非常高明。」《The Outlaw Doctor化外之醫》女主角張鈞𡩋第一次擔任文學獎評審,笑稱有特別請教作家媽媽鄭如晴,也特別喜歡這部作品,「文中將家鄉的情感延伸到這片土地,情感厚度與連結感十分強烈,文字精煉且不炫技,作者提到自身在語言認同上的困頓,但在最後結尾展現了主動改變的決心,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青少年評審」制度是移民工文學獎創辦以來的獨特亮點,今年從近60位年齡15至20歲、兼具才華與熱情的青少年中,平衡考量區域、性別、教育背景、生活經驗、新二代身分等因素,最終遴選出5位青少年評審,為移民工文學獎注入新世代的視角與活力。
觀察本屆報名作品,類型多元、題材百花齊放。印尼作品多描寫為了擺脫經濟困境,離鄉背井來台打拼以實現夢想的歷程,並細膩刻劃與家鄉親人的情感牽絆;泰國作品著重於來台工作的心路歷程與日常生活點滴;菲律賓作品以描寫台灣的觀光景致與文化風情為主;越南作品多聚焦於遊學經歷與成長故事,以及與家庭生活相關的題材;緬甸作品則多呈現緬甸人在台生活的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獎得主是年僅23歲、來自越南的Nguyễn Thị Hiền,得獎作品〈頂樓的理髮店〉描述在台中夜市裡的一棟老舊建築頂樓,是越南女子阿梅的「理髮店」,這家店沒有招牌與價目表,只有一張塑膠椅和一面懸掛在牆上的圓鏡。她不收錢,只收芒果、餅乾或一句謝謝,離鄉多年、無家可歸的她,用剪刀與溫柔問候來自各國來台的移工:「最近過得還好嗎?」療癒許多漂泊的心,這是一間不只修剪髮型,也修補靈魂裂痕的理髮店。評審林巾力認為:「本篇文章結構完整,情景的烘托與情緒的醞釀具深入地描繪,很有畫面感,文學性表現相當出色。」
「移民工文學獎」發起人暨「東南亞教育科學文化協會」理事長張正表示,二零一四年首個以移民工為主題的文學獎誕生,是在熱炒店吃飯時迸發出的主意,十年來我們見證無數個故事,每一篇作品,都是生命的印記。鼓勵東南亞移民工持續書寫,就是鼓勵主流族群與非主流族群彼此對話、理解,讓大眾聽見來自異鄉的聲音,也能藉此豐富台灣文化的厚度。希冀不只聽見在台或曾在台之移民工的聲音,更能得以在全球迴響,不止讓台灣看見世界不同風貌,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移民工文學開放對全球之移工、新住民、新住民子女徵件,徵文題材不拘,限3,000字以內,本屆共徵得來自五國共166件作品參賽(印尼88件、越南33件、菲律賓27件、泰國13件、緬甸5件),母語評審擇優選出共35件入圍作品,經翻譯後,由決選評審團選出得獎作品。移民工議題長年是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工,透過文字書寫,將真實的生活經驗與情感記錄下來,成為連結社會的橋樑。主辦單位後續也將集結得獎作品出版,並陸續舉辦頒獎典禮、講座等活動,誠摯邀請各界踴躍參與,共同推動並實現台灣的多元文化共融!
移民工文學獎由「社團法人台灣野草創作家協會」與「瀚草文創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獲得文化部、台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及台北市忠美扶輪社支持贊助。長期關懷移民工,積極推動「移民工友善服務計畫」,致力成為在台移民工朋友最便利安心購物場域的全家便利商店,贊助「首獎」、「評審獎」與「優選獎」獎金。此外,富邦文教基金會特別贊助「青少年評審推薦獎」獎金,鼓勵更多新世代關注與參與。另獲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補助,並由社團法人東南亞教育科學文化協會、社團法人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協辦,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及獨立評論@天下媒體協辦。
參展文博會品牌商展區
文策院助臺灣原創 IP 串聯國際市場 精準洽商媒合
114年8月4日 #新高地 #吉玉珊 採訪報導於 #台北
為了推動臺灣原創 IP 的商業化轉譯、跨域合作與國際市場拓展,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將於 8 月 5 日至 11 日於「2025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文博會)」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 1 樓的「品牌商展」區,推出展示十二組臺灣原創圖像與出版 IP 與產業數據分析的「IPOP-UP!臺咖潛力IP養成專門店」主題展館,舉辦四場「角色IP論壇」,並邀請來自九國 IP 市場的「國際買家團」,期盼從商模潛力分享、市場趨勢分析到市場拓展等三個面向,提供臺灣原創 IP 產業更精準的商業想像,接軌國際市場。
「2025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文博會)」分為「文化策展」與「品牌商展」兩展區,文策院僅參與「品牌商展」區。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表示,臺灣原創角色 IP 與原創故事 IP,都具有國際市場發展的潛力,透過文博會的平台,希望讓業者掌握商機、建立人脈,進行跨域產業交流媒合及國際商務拓展,讓臺灣的角色和故事以商業模式更加擴散,走向全球市場、走進國際朋友的生活裡。
為讓參與「品牌商展 」區的臺灣業者,了解臺灣原創 IP 的商業轉譯模式及潛力、促進合作契機,今年文策院特別在「品牌商展 」區中,策劃「IPOP-UP!臺咖潛力IP養成專門店」主題展館,分別展示具有轉譯商機的六組臺灣原創角色 IP 及六組臺灣原創出版 IP ,並以臺灣民眾對 IP 的喜好、購買取向等消費資訊,呈現最新的國內 IP 市場趨勢;展場中同步串聯文策院營運的 IP Meetup 線上平台,供業界直接與平台上展示的臺灣原創作品或提案相遇、直接進行線上聯繫與洽商。期盼打造線上線下雙軌推廣機制,擴大 IP 能見度與合作機會。
展出的六組原創圖像角色 IP,涵蓋多元合作形式與跨界成果:包括漫畫家黃色書刊成功改編為動畫作品的《勇者系列》;攜手爭鮮餐飲集團推出聯名玩偶〈壽司圖鑑〉的圖文創作者《10秒鐘教室》;與日本西武鐵道合作彩繪列車及旅遊贈品的插畫角色《爽爽貓》;出自韋宗成作品《冥戰錄》、曾擔任西門町商圈代言人的漫畫角色《林默娘》;與全家便利商店聯手推出中元節商品的《鬼門圖文》,以及曾舉辦線上虛擬售票演唱會的人氣 VTuber《杏仁ミル》。
出版內容 IP 部分則展出極具改編潛力的作品:包含 2024 年獲得臺灣文學金典獎的 《噤聲之界:北臺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和對話》、入圍 2024 年臺灣文學金典獎的《魚眼》;兩部推理故事《腥紅速寫》、《我知道你沒有說謊》,以及人氣臺漫《課金派戀愛》、《集合!RENDEZVOUS》等。
展館中分享的國內 IP 市場調查數據,則透過圖像化分析、實體展示與互動體驗,全面呈現臺灣原創 IP 的市場效益與產業潛力;展館中也設有互動遊戲區,完成指定任務即可獲得限量扭蛋吊飾鑰匙圈,讓參與者在趣味中體驗 IP 的多元魅力。
四場「角色IP論壇」則希望提供臺灣原創角色 IP 可借鏡的全球實務經驗,協助業者掌握國際市場趨勢:包括日本 Sanrio Co. 三麗鷗企劃部部長入江暁子(AKIKO IRIE)的「三麗鷗經典IP的活化:角色的崛起賦予新的形象價值」、 Warner Bros. Discovery Kids & Animated Originals 的資深總監 Carlene Tan 的「成人童心經典再現 — 以湯姆貓與傑利鼠為例」主題演講;以及夢田影像(小兒子阿甯咕)製作總監黃子榕、松原好日(章魚熊)專案經理李郁婕、插畫家囂搞,帶來「角色 IP 品牌養成:從創意出道到跨域變現的全階段攻略」;怪奇事物所寫字所所長 InHaw、插畫家霸軒則將在「社群經營的秘密:如何讓粉絲成為品牌的最大推手」一同分享社群經營的實務經驗,期待帶動國內外專業人士交流。
此外,文策院已連續第三年於文博會期間主辦 「角色 IP 國際買家團」,今年除了授權代理、動畫製作公司外,更特別邀請通路採購、零售及快速消費品(FMCG)業者來臺洽商,涵蓋英、美、義、日、韓、泰、馬、墨與香港等地的專業買家共 34 位,期盼串聯臺灣原創角色 IP 接軌海外零售消費端,同時提升國際各類授權與跨域內容開發的可能。
為增加臺灣業者與 IP 創作者對國際市場實戰經驗的了解,文策院也舉辦「海外 IP 產業專家一對一諮詢會」,邀請來自日韓義三位具授權實務經驗的國際專家,為角色品牌經營者及 IP 創作者提供 Portfolio Review (作品點評)服務,提供創作或品牌經營的量身建議,開放報名後即預約全滿。三位專家為 CBLA 日本角色品牌授權協會海外顧問東山靖(Andy Y. Toyama)、韓國文化內容授權協會(KOCLA)理事長趙泰奉,以及《Licensing Magazine》總編輯兼波隆那授權展區負責人 Cristina Angelucci。諮詢將從「品牌潛力評估」、「授權包裝」、「展會接洽策略」到「市場拓展方向」等面向,提供專業分析與實務建議,協助臺灣 IP 強化授權競爭力,加速接軌國際市場。
—---—---—--
2025臺灣文博會文策院參展資訊:
「IPOP-UP!臺咖潛力IP養成專門店」
時間地點:8/5(二)- 8/11(一)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
「角色IP論壇」
時間地點:
三麗鷗經典IP的活化:角色的崛起賦予新的形象價值
8/6(三)14:00-14:40 南港展覽館1館3樓宴會廳
成人童心經典再現—以湯姆貓與傑利鼠為例
8/6(三)15:00-15:40 南港展覽館1館3樓宴會廳
角色IP品牌養成:從創意出道到跨域變現的全階段攻略(免費場次)
8/7(四)14:30-15:20 南港展覽館1館1樓商展舞台
社群經營的秘密:如何讓粉絲成為品牌的最大推手(免費場次)
8/7(四)15:30-16:10 南港展覽館1館1樓商展舞台
論壇資訊網站:https://www.taicca.tw/latest_news/plan_bulletin/detail/361
「金門特色產業嘉年華暨金門美食讚聯合行銷活動啟動」
精彩紛呈的金門展售活動即將登場
暢遊金門吃美食抽大阪機票、switch2及美食回饋金
114年8月3日 #新高地 #吉玉珊採訪報導於 #台北車展展覽館
金門特色產業嘉年華
「金門特色產業嘉年華」將於8月2日至8月3日在台北車站大廳隆重登場。這次展售活動將匯集來自金門的36家特色產業及青年創業者,為民眾帶來一場充滿驚喜的購物盛宴。
在這次嘉年華中,參觀者只需親臨台北車站,即可將金門特色的伴手禮輕鬆帶回家,彷彿瞬間置身於金門之中。展售的商品種類繁多,包括金門著名的高粱酒、鋼刀、一條根、貢糖、麵線、牛肉乾以及酸白菜等,讓人垂涎欲滴。此外,現場還展售了多款由金門青年創業者精心研發的新產品,如高粱酒漬咖啡、高粱醬油、高粱啤酒、高粱包種、茶高粱巧克力、高粱可麗露、酒糟羊肉爐、泡菜、水滴形狀的茶磚、金門傳統花帔工藝品、百年老店傳承的傳統閩式點心糕餅,以及每日現磨的胡椒粉,這些新穎的創意產品無不展現出金門的創新力量。此外金門縣政府亦推出金門厚禮,選出具代表性的金門伴手禮,並以禮盒方式呈現,讓民眾可在現場訂購作為送禮最佳選擇。
活動期間,現場消費可享雙重優惠,第一重現場消費滿千元即可參加「博狀元」活動,有機會贏得金門松山來回機票一組(一人中獎二人同行),滿3,000元再抽限量廠商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第二重現場「風獅爺集章」消費活動,只需集滿六個章即可至服務台領取每日限量的好禮,每日限量100組,送完為止。
l 金門美食讚聯合行銷活動
如果在台北車站吃的不夠、買的不夠,想在深度認識金門,自8月2日至8月31日到金門各餐廳、糕餅甜點店及美食伴手禮店消費,即可參加三重送活動,第一重送大阪來回機票(一人中獎、二人同行)、第二重你消費我買單,十萬元美食金大放送、第三重特約店家消費再抽switch2,讓你吃遍金門美
食還能抱得大獎歸。
金門特色產業嘉年華
「金門特色產業嘉年華」將於8月2日至8月3日在台北車站大廳隆重登場。這次展售活動將匯集來自金門的36家特色產業及青年創業者,為民眾帶來一場充滿驚喜的購物盛宴。
在這次嘉年華中,參觀者只需親臨台北車站,即可將金門特色的伴手禮輕鬆帶回家,彷彿瞬間置身於金門之中。展售的商品種類繁多,包括金門著名的高粱酒、鋼刀、一條根、貢糖、麵線、牛肉乾以及酸白菜等,讓人垂涎欲滴。此外,現場還展售了多款由金門青年創業者精心研發的新產品,如高粱酒漬咖啡、高粱醬油、高粱啤酒、高粱包種、茶高粱巧克力、高粱可麗露、酒糟羊肉爐、泡菜、水滴形狀的茶磚、金門傳統花帔工藝品、百年老店傳承的傳統閩式點心糕餅,以及每日現磨的胡椒粉,這些新穎的創意產品無不展現出金門的創新力量。此外金門縣政府亦推出金門厚禮,選出具代表性的金門伴手禮,並以禮盒方式呈現,讓民眾可在現場訂購作為送禮最佳選擇。
活動期間,現場消費可享雙重優惠,第一重現場消費滿千元即可參加「博狀元」活動,有機會贏得金門松山來回機票一組(一人中獎二人同行),滿3,000元再抽限量廠商禮(數量有限、送完為止);第二重現場「風獅爺集章」消費活動,只需集滿六個章即可至服務台領取每日限量的好禮,每日限量100組,送完為止。
l 金門美食讚聯合行銷活動
如果在台北車站吃的不夠、買的不夠,想在深度認識金門,自8月2日至8月31日到金門各餐廳、糕餅甜點店及美食伴手禮店消費,即可參加三重送活動,第一重送大阪來回機票(一人中獎、二人同行)、第二重你消費我買單,十萬元美食金大放送、第三重特約店家消費再抽switch2,讓你吃遍金門美
食還能抱得大獎歸。
臺文館緊急通知:
由於受到西南氣流影響,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大豪雨警示,臺南市政府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上課作業辦法」規定宣布臺南市今 8月(2)日停止上班、上課,臺文館休館1日。原定舉行之「2025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典禮」將另擇期舉行。
臺北市立文獻館《請播 A 面第 2 首》熱力開展!
從露天歌棚到唱片行,看見流行音樂風景的臺灣感性
《請播 A 面第 2 首——台北流行音樂風景特展》即日起至 10 月 19 日在臺北
市立文獻館樹心會館盛大展出,邀請樂迷穿越黑膠、卡帶與 CD 的聲音記憶,重
返臺北曾經的青春旋律與文化節奏,共感橫跨世代流行音樂與生活交織的臺灣感
性。
今(1)日特展開幕典禮在城市新民謠歌手-陳永龍、李德筠演唱<十八姑娘
>中揭開序幕,用一首首歌曲帶領觀眾回到昔日西本願寺前樂團吟唱的光景。現
場貴賓雲集,臺北市郭昭巖議員、臺北市萬華區洪育懷區長、臺北市萬華區萬壽
里吳美玟里長、流行音樂製作人暨策展顧問陳秀男、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黃裕元
組長及多位文史工作者等均親臨現場,大家手持具有時代感的黑膠唱片,象徵為
展覽按下播放鍵,也見證臺北如何從河岸啟音,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主旋律。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分享看到文獻資料中A面第 2 首有許多非常經典的
歌曲,聽到歌手演唱這些歌曲都讓人非常感動,彷彿返回心中青春的時代。臺北
是美好的地方,就像欣賞《請播A面第 2 首》特展,讓人回到心中保留最美好的
年代記憶,文化局也在萬華推廣紅包場、茶室文化,希望讓世代認識這些休閒文
化,也創造資深前輩和長者回到年輕聽歌的美好回憶,謝謝議員、萬華區區長和
里長的支持。除此之外,「潮臺北」8 月 25 日至 9 月 7 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臺北小巨蛋舉辦一系列音樂展演活動,感受臺北做為流行音樂重鎮的魅力,讓臺、
日、韓音樂集結臺北,也讓臺灣音樂走向亞洲國際舞臺。
策展顧問陳秀男老師分享製作唱片得費心計算A、B面歌曲時間相當、不能
空白的趣事,更提及唱片 A 面第 2 首歌往往不是專輯主打,但可能是唱片公司力
推或是你我心中重複回播的那一首。策展顧問黃裕元老師也提及近年唱片資料的
整飭建檔與研究,透過文獻看見流行音樂風景不限於舞臺上,也是聽眾與音樂共
振的風景。臺北市立文獻館鄧文宗館長表示,文獻館致力推廣台北城市的記憶,
2
音樂是其中的一環,也最具感染力,《請播A面第 2 首》以 1950 至 1990 年代的
流行音樂為經緯,從淡水河畔的露天歌棚、西本願寺排練的樂團,到西洋音樂盛
行與民歌運動興起,一路到歌廳秀的夜生活與唱片產業的黃金年代,呈現流行音
樂風潮在臺北的演變與經典印象。本次展覽透過豐富的文獻史料,將展場化身為
9 首主題樂章,復刻 3 大音樂場景,呈現流行音樂發展軌跡。觀眾可近距離欣賞
黑膠、黑膠唱機、卡帶、卡帶座機、CD、歌本、海報與秀場服飾等珍貴展件,一
次聽足半世紀的城市之歌,喚起打開唱盤和收音機、逛唱片行、追星聽團和人手
隨身聽的記憶風景。展覽現場更有驚喜彩蛋——邀請在臺北經營十年的「沒有新
歌的唱片行」,為本展量身打造快閃版唱片行,店內擺滿黑膠、卡帶、選輯等,
邀請觀眾重溫在唱片行裡挖寶的儀式感。
不同年代的流行音樂在臺北萌芽或匯聚形成一波波潮流,本次特展不僅止於
重現過去的歷史與回憶,也期待成為下一代人引領臺北音樂潮流的前哨。響應
2025「潮臺北 TRENDY TAIPEI」國際都會型音樂節,以「TRENDY TAIPEI:It's
now」為號召,將於 8 月 25 日至 9 月 7 日串聯音樂、藝術、視聽、科技、遊戲、
時尚,展現未來潮流趨勢影響力,本展規劃系列推廣活動,邀請大、小朋友一起
跟著經典流行歌走進台北的音樂記憶,創造心中專屬的音樂時刻!
第一波特別企劃,把展場變身流行音樂舞臺,將在 8/8(五)、8/9(六)晚間
推出「我和我爸爸的青春歌單」、「復古不老派對」原創 LIVE 音樂會,邀請大
家 徜 徉 在 經 典 歌 聲 中 歡 度 父 親 節 ( 報 名 連 結 : https://www.surveycake.com/s/
eGOya),另於 8/23(六)起推出 5 場流行音樂講座,展覽資訊和更多活動預告,
歡迎追蹤「請播 A 面第 2 首」展覽粉絲專頁 (FB、IG),一起按下播放鍵,讓青春
的第 2 首歌再次響起!
臺漫館原創能量全面爆發!
《OPUS》展現 IP 一源多用潛力 臺日韓合製 BL 條漫熱度破表
2025 漫畫博覽會(漫博會)昨(24)日盛大開展,由文策院主辦的「臺灣漫畫館(臺漫館)」於開展首日即湧現人潮,展現臺漫持續升溫的聲勢。臺漫館展出來自 11 家出版社、54 部熱門臺漫作品,現場更可選購超過 600 款實體書籍與周邊商品,吸引大批漫迷。謝東霖、左萱、柯宥希(顆粒)、穀子、二毛、艸肅等多位人氣漫畫家,以及配音員喬資淯、連思宇(叮噹)、張乃文、宋昱璁也現身支持。展期間臺漫館將帶來系列活動,從漫畫家簽名會、臺配聲演,到跨界創作分享,呈現臺漫近年在跨域開發與國際合製上的多元發展與成果,與漫迷一同見證臺灣創作走向世界的腳步。
首日於大會舞台登場的「OPUS 宇宙幕後秘話及創作對談」,繪師天之火、編劇月亮熊與 SIGONO 製作團隊現身解開「OPUS 宇宙」的創作奧秘。《OPUS》遊戲原作以劇情、美術與音樂設計著稱,為全球玩家帶來無與倫比的遊戲體驗,下載量更突破千萬。直擊人心的故事推動《OPUS》從遊戲發展至小說、漫畫、影視等領域,延續感動,而長期參與《OPUS》創作的天之火與月亮熊,也跟著作品穿梭於 IP 的多重宇宙。
天之火為遊戲繪製 CG,並負責操刀小說封面;而兼具小說家與遊戲編劇身分的月亮熊,則擔起將遊戲故事改編為小說的重任。兩人一致認證 SIGONO 團隊非常重視品質與完成度,因此在創作過程中都各自進行了大量資料蒐集。天之火提到,他會盡量在繪圖前試玩遊戲,笑稱只有親自玩過,才能體會《OPUS》如何「用溫暖的角度讓你感受胃痛」,並將之融入視覺設計中。月亮熊則表示,她與 SIGONO 有共識——小說改編雖不能偏離遊戲劇情主線,但也必須帶給玩家驚喜。為了深入理解原創對角色的構想,她對遊戲製作人進行「靈魂拷問」,以確保在擴充情節時作出合理延伸,讓讀者能從小說中回頭理解角色在遊戲中的情感表現。遊戲系列新作《OPUS:心相吾山》預計今年秋季發售。此次天之火擔任美術設計顧問,他透露新作有一點最近流行的「臺灣感性」的味道,讓我們拭目以待。
好故事能帶動作品的改編轉譯,跨域開發也讓好作品走得更遠。文策院持續推動 IP 跨域發展,在國內外舉辦推介媒合會,並支持臺灣優秀 IP 參與各大國際展會的跨域單元。《OPUS:龍脈常歌》即於去年登上法國坎城影展的「亞洲 IP 提案會」,爭取影視改編與打進歐美市場的機會,讓臺灣原創內容邁向更寬廣的舞台。
臺漫館第二日活動也精彩不斷。TaaRO 和花宥舉行聯合簽名會,兩人近期分別推出 BL 條漫《C級哨兵備忘錄》和《找回狗狗的完美方法》,皆備受好評。兩部作品更是臺、日、韓三方合作下的成果——文策院攜手 Contents Lab. Blue TOKYO(CLB),挑選 CLB 韓國總公司旗下潛力小說作品,由文策院媒合臺灣漫畫家、CLB TOKYO 編輯製作而成,作品正於臺日同步上架連載。三方合作不僅助臺灣人才進軍海外市場,也開啟跨國合製漫畫的契機。同日還有網漫大賽冠軍、人氣 BL 漫畫家十八日的簽名會,再度點燃 BL 粉絲熱情。
接下來幾天,眾多重磅活動將輪番登場:7 月 26 日,《Day Off》作者每日青菜將挑戰以讀者提出的關鍵字,即興創作角色隨筆繪;同日,《好好說話好不好》的配音員與錄音師將揭露幕後工作秘辛,並帶來現場聲演!7 月 27 日,《被我推坑的偶像同學》漫畫家 ARES 將聊聊宅宅的甘苦談;《大偷盜家》漫畫家孫小踢則將在座談後親自為讀者繪製「漫畫裡的自己」;在《大仙術士 李白》完結紀念座談會中,作者葉明軒將回顧這部東方奇幻經典長達 12 年的創作歷程。7 月 28 日,《一百萬次的揮棒 01》主角原型彭政閔與漫畫家楊白壓軸登場,分享如何將真實棒球人生轉化為熱血漫畫,參與者更可一次收集兩人的簽名。
為了回饋漫迷們的熱情支持,臺漫館也準備了多款獨家好禮,只要消費滿額或是完成闖關活動,即可把限定臺漫周邊帶回家。邀請所有漫迷親臨臺漫館,和我們一起走進故事、收藏感動,感受臺漫的多元魅力!
台灣角川2025漫博 日本超人氣BL漫畫《哈利路亞寶貝》
作者仔縞楽々 來台首場簽名會 熱鬧登場
【2025年07月25日新聞稿】描繪保鑣兼青梅竹馬╳黑道繼承人甜蜜寵溺主從關係的超人氣BL漫畫《哈利路亞寶貝》,以細膩精緻的畫風,生動刻劃角色情感的起伏,將青澀又真摯的純愛呈現得淋漓盡致,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台灣角川於2025漫畫博覽會推出最新續篇漫畫第5集,並特別邀請到作者仔縞楽々老師來台舉辦首次簽名會。
《哈利路亞寶貝》作者仔縞楽々首度來台舉辦台灣首次簽名會,上百位粉絲到場支持。
《哈利路亞寶貝》故事來到第五集,冬夏與都的安穩日常被突如其來的危機打亂,冬夏在運動會慶功宴前夕遭綁架,都將如何挺身守護他最重要的人?書迷們迫不及待想知曉後續更多發展。本作於漫博同步推出續篇特裝版,收錄「壓克力透卡 1 張」、「珠光圖卡 5 張」、「組合壓克力立牌」及「本集漫畫 (隨書附首刷限定書卡)」與「特裝版精美圖卡」,限定特典皆收錄於以可愛俏皮老虎為主題的「珍藏書盒」中。
《哈利路亞寶貝》簽名會會場擺設第五集特裝版與簽名套組以及活動大獎親簽日版漫畫
活動開場在主持人熱情引導下,現場讀者們以超熱烈的掌聲加尖叫歡迎仔縞楽々老師登場。老師表示,過去曾經來過台灣旅遊,這次是為了簽名會第二次來到台灣,對台灣的印象就是建築物的窗框帶點古典風味,形狀圓圓的非常可愛!台灣的美食好多好好吃,昨天也嘗試了台式火鍋,老師覺得飯後甜點棗泥鍋餅跟黑糖糕都非常美味!
聊到關於《哈利路亞寶貝》的創作契機與發想靈感,老師表示一開始是現任編輯在他創作生涯有點感到心累的時候,建議他可以創作自己很喜愛的學生BL主題;關於作品標題發想的部分其實是一個劇情伏筆,現在還不能公開,請期待作品未來的發展!問到關於兩位主角取名「冬夏」與「都」的背後秘辛,老師笑著表示,其實只是因為這兩個名字平假名寫起來圓圓的非常可愛!所以很快就決定了!至於「櫻咲」這個姓氏則是因為連載第一話的雜誌發售時剛好適逢春天,所以取了非常有季節感的姓氏!
《哈利路亞寶貝》作者仔縞楽々現場親簽簽名板
仔縞楽々老師跟讀者們分享近期的興趣,前陣子看完鋼彈最新劇場版後,他就非常著迷,不僅訂閱鋼彈頻道也幾乎快把全系列作品都補完了!此外,老師在SNS上收到台灣粉絲的留言或是信件都會非常開心,但因為看不懂中文所以會用網路翻譯然後從中獲得很大的動力!老師也在舞台上跟讀者分享他昨天去逛街買到超喜歡的兔子手錶,因為很可愛所以非常開心!
熱情參與簽名會的忠實讀者們展示簽名板&自己的珍藏周邊商品
在簽名過程中,主持人小A一邊發送小禮物,一邊跟讀者們分享老師台灣行的趣聞;仔縞楽々老師昨天去迪化街買了充滿台灣風味跟小籠包圖樣的茄芷袋,在品嘗完台灣茶之後最喜歡的是四季春,老師還特別提到這次來台灣最想吃,但是一直還沒有吃到的台灣甜點是豆花,希望之後有機會嘗試!現場讓讀者猜老師最愛的芋頭甜點,幾十個品項都猜過一輪後,公布正確答案竟然是芋頭泡芙,現場氣氛歡樂笑聲不斷。
活動尾聲展開與仔縞楽々老師的猜拳遊戲,勝者將能獲得大獎「親簽日版漫畫」不僅簽名還有超可愛的特別繪圖!由兩位幸運讀者分別獲獎,活動便在老師的感謝與觀眾溫暖的鼓掌聲下圓滿落幕,希望大家未來能繼續支持《哈利路亞寶貝》!
中華民國114年7月24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2025漫畫博覽會
由NC Taiwan(吉恩立數位科技,代表董事 林元基)代理的2D橫向捲軸手遊新作《遺忘之劍》,首度參加台北世貿一館舉辦的2025漫畫博覽會(台灣電玩電競產業展 Gamers con 2025)。今(24)日開展同時也進行了SHOWCASE記者會,並邀請到韓國開發商與代理商共同站台,公開遊戲上市日期。
NC Taiwan《遺忘之劍》於漫畫博覽會展開為期5天活動,今日進行記者會
《遺忘之劍》記者會邀請到由五位來自不同背景、充滿熱情與夢想的成員組成的新生代跨界女團KIRIS擔任開場表演嘉賓,現場表演「Set on Fire」,以音樂和舞台魅力傳遞勇氣、希望與感動,散發專屬的青春能量。
《遺忘之劍》記者會開場嘉賓KIRIS
開場表演之後,由NC Taiwan COO 徐政德上台致詞,徐政德COO表示很榮幸《遺忘之劍》能在ACG最盛大的活動GAMERS CON中搶先亮相,這是一款在海外表現亮眼、頗受好評的作品。NC Taiwan第一次接觸這款遊戲就對其Live2D的製作吸引,深信它擁有打動台灣玩家的潛力;在代理合作過程中也與原廠保持密切溝通與技術交流,同時投入大量心力進行在地化內容、語言翻譯、行銷活動設計與社群經營規劃等等,期望能將最符合台灣玩家喜好的版本來呈現給大家。
NC Taiwan COO 徐政德
接著是此次特別來台參加記者會的韓國開發商CODECAT 代表 金帝憲致詞。金帝憲代表表示《遺忘之劍》是CODECAT長時間投注心力、深思熟慮所打造的重要專案,在遊戲性、世界觀以及每個角色的設計上,都傾注了滿滿真心與努力。對於即將到來的台灣上市,也是邁向全球旅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台灣玩家對於遊戲的熱情與細膩情感,一直是CODECAT關注且欣賞的特質,期盼能與台灣玩家展開更加真誠且深入的交流。
CODECAT代表 金帝憲
《遺忘之劍》的韓國代理商Wemade Connect 理事 宋文河接著上台。宋文河理事表示,結合了CODECAT團隊的創意開發力,以及NC Taiwan在地營運的豐富經驗,相信《遺忘之劍》將為台灣玩家帶來全新的樂趣與沉浸式體驗。Wemade Connect始終以「連接遊戲的未來」為願景,持續與全球玩家共享多元且豐富的遊戲內容。即將啟動的台灣上市計畫,將是這段旅程中極具意義的一步,Wemade Connect將全力支持《遺忘之劍》在台灣市場取得亮眼的成績。
Wemade Connect理事 宋文河
最後,由NC Taiwan 總經理 孫小雁上台致詞。孫小雁總經理表示,NC Taiwan一直以來都相當關注台灣玩家的喜好與遊戲文化,這次很開心能跟《遺忘之劍》韓國開發團隊與代理商共同攜手合作,透過這款遊戲,將提供台灣玩家一個嶄新的遊戲體驗。今日更藉由「2025漫畫博覽會」,進行搶先試玩以及遊戲互動,希望玩家能夠喜愛上《遺忘之劍》這款遊戲所帶來的樂趣!最後並宣布,NC Taiwan首款代理的2D橫向捲軸手遊新作《遺忘之劍》,將於8月20日正式上市!歡迎大家一起踏上這個怦然心動的奇幻冒險。
NC Taiwan總經理 孫小雁公開《遺忘之劍》上市日期
擁有眾多精緻美少女角色的《遺忘之劍》也請來了9位專業Coser,分別扮演遊戲內的人氣角色,包含「關妮薇、蘭、梅林、伊索德、克里斯汀娜、卡特琳、露亞、凱伊、克萊兒」。其中「關妮薇、蘭、梅林」的Coser現場演繹角色大招動作,展現極高還原度。
左起NC Taiwan總經理 孫小雁、NC Taiwan COO 徐政德、人氣第一名角色關妮薇、CODECAT代表 金帝憲、Wemade Connect理事 宋文河
9位Coser與《遺忘之劍》團隊合影
7/24~7/28為期五天的漫畫博覽會中,《遺忘之劍》展位安排了許多活動。其中最香的區域非「紳士領域」莫屬,現場持有「本命卡」者即可與心儀的人氣Coser角色進行令人心動且近距離的曖昧互動!可透過參與「心動撩戰舞台」來考驗你的心是否扛得住各種魅惑撩動,或是「哥布林的耳語」秘密活動,尋找邂逅遊行的哥布林並告知秘密暗號,來獲得限量且珍貴的「本命卡」。
當然展場中還有多個闖關互動遊戲,完成各個關卡成為聖劍的引導者,即可獲得超香限量週邊。另外還有漫博限定,凡於現場完成事前預約活動,除了可獲得遊戲周邊小物外,還有機會抽中Apple iPhone 16、AirPods Pro 2等大獎!最後,現場設有試玩體驗區,可以搶先體驗最撩慾的《遺忘之劍》!詳細的博覽會資訊請至官網查看,千萬不要錯過全場最香的《遺忘之劍》。
《遺忘之劍》事前預約活動持續進行中,預約獎勵相當豐富;還有「夏日的豔遇」活動,完成任務可帶走台港澳地區限定「關妮薇專屬外觀」。
更多《遺忘之劍》遊戲資訊與活動詳情請參考:
《遺忘之劍》官方網站:https://tw.ncsoft.com/lostsword/
《遺忘之劍》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stSwordOfficial.TW/
《遺忘之劍》事前預約:https://tw.ncsoft.com/lostsword/event/preorder/index
《遺忘之劍》漫畫博覽會專屬網頁:https://tw.ncsoft.com/lostsword/event/2507/comic/index
關於NCSOFT
NCSOFT成立於1997年,總部設於韓國京畿道板橋,曾開發出多款創新又暢銷的遊戲,其中包括了《天堂(Lineage)》、《天堂2(Lineage2)》、《永恆紀元(AION)》、《劍靈Blade & Soul》以及《天堂M(LineageM)》、《天堂2M(Lineage2M)》、《天堂W(LineageW)》、《劍靈2》等作品。
NCSOFT在美國、歐洲、亞洲等於全世界皆設有海外法人,為世界頂尖的遊戲開發及發行商。
關於NC Taiwan
NC TAIWAN成立於2003年8月,為韓國NCSOFT在台灣的子公司,提供台港澳地區的玩家最完善、迅速的產品與服務,包含《新天堂II》、《AION永恆紀元》、《劍靈Blade & Soul》以及《天堂2M》。
NC TAIWAN持續透過與NCSOFT及各海外子公司的經驗交流,積極提昇對玩家服務的品質,引領所有玩家都能盡情享受遊戲世界的愉快、樂趣及感動。
2025漫畫博覽會今日(7/24)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作為暑假最受動漫迷期待的重量級盛事,開展首日現場立刻湧入大批粉絲,「台灣角川」攤位更是人潮不斷,粉絲朝聖必逛!台灣角川本次隆重推出14款超人氣特裝&限定版強作、37部話題新刊、經典作品卡片機&拍貼機、近百款首賣精品以及33款會場限定加購&預購商品,包括動畫熱播中的青春恐怖話題作《光逝去的夏天(6)》、宣布製作第二季動畫的超人氣戀愛喜劇《不時輕聲地以俄語遮羞的鄰座艾莉同學 祕聞》,以及由鴨志田一&溝口ケージ攜手獻上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親愛好朋友》本傳完結篇。暑假動漫盛會就趁現在,一起到台灣角川把熱門新刊、精品和限定好康帶回家!
https://youtube.com/live/Qy5M33CpzRc
今年書展匯聚不少人氣童書作家。例如:首次來台的《100 層樓的家》系列作
《請播 A 面第 2 首——台北流行音樂風景特展》即日起至 10 月 19 日在臺北
市立文獻館樹心會館盛大展出,邀請樂迷穿越黑膠、卡帶與 CD 的聲音記憶,重
返臺北曾經的青春旋律與文化節奏,共感橫跨世代流行音樂與生活交織的臺灣感
性。
今(1)日特展開幕典禮在城市新民謠歌手-陳永龍、李德筠演唱<十八姑娘
>中揭開序幕,用一首首歌曲帶領觀眾回到昔日西本願寺前樂團吟唱的光景。現
場貴賓雲集,臺北市郭昭巖議員、臺北市萬華區洪育懷區長、臺北市萬華區萬壽
里吳美玟里長、流行音樂製作人暨策展顧問陳秀男、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黃裕元
組長及多位文史工作者等均親臨現場,大家手持具有時代感的黑膠唱片,象徵為
展覽按下播放鍵,也見證臺北如何從河岸啟音,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主旋律。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分享看到文獻資料中A面第 2 首有許多非常經典的
歌曲,聽到歌手演唱這些歌曲都讓人非常感動,彷彿返回心中青春的時代。臺北
是美好的地方,就像欣賞《請播A面第 2 首》特展,讓人回到心中保留最美好的
年代記憶,文化局也在萬華推廣紅包場、茶室文化,希望讓世代認識這些休閒文
化,也創造資深前輩和長者回到年輕聽歌的美好回憶,謝謝議員、萬華區區長和
里長的支持。除此之外,「潮臺北」8 月 25 日至 9 月 7 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臺北小巨蛋舉辦一系列音樂展演活動,感受臺北做為流行音樂重鎮的魅力,讓臺、
日、韓音樂集結臺北,也讓臺灣音樂走向亞洲國際舞臺。
策展顧問陳秀男老師分享製作唱片得費心計算A、B面歌曲時間相當、不能
空白的趣事,更提及唱片 A 面第 2 首歌往往不是專輯主打,但可能是唱片公司力
推或是你我心中重複回播的那一首。策展顧問黃裕元老師也提及近年唱片資料的
整飭建檔與研究,透過文獻看見流行音樂風景不限於舞臺上,也是聽眾與音樂共
振的風景。臺北市立文獻館鄧文宗館長表示,文獻館致力推廣台北城市的記憶,
2
音樂是其中的一環,也最具感染力,《請播A面第 2 首》以 1950 至 1990 年代的
流行音樂為經緯,從淡水河畔的露天歌棚、西本願寺排練的樂團,到西洋音樂盛
行與民歌運動興起,一路到歌廳秀的夜生活與唱片產業的黃金年代,呈現流行音
樂風潮在臺北的演變與經典印象。本次展覽透過豐富的文獻史料,將展場化身為
9 首主題樂章,復刻 3 大音樂場景,呈現流行音樂發展軌跡。觀眾可近距離欣賞
黑膠、黑膠唱機、卡帶、卡帶座機、CD、歌本、海報與秀場服飾等珍貴展件,一
次聽足半世紀的城市之歌,喚起打開唱盤和收音機、逛唱片行、追星聽團和人手
隨身聽的記憶風景。展覽現場更有驚喜彩蛋——邀請在臺北經營十年的「沒有新
歌的唱片行」,為本展量身打造快閃版唱片行,店內擺滿黑膠、卡帶、選輯等,
邀請觀眾重溫在唱片行裡挖寶的儀式感。
不同年代的流行音樂在臺北萌芽或匯聚形成一波波潮流,本次特展不僅止於
重現過去的歷史與回憶,也期待成為下一代人引領臺北音樂潮流的前哨。響應
2025「潮臺北 TRENDY TAIPEI」國際都會型音樂節,以「TRENDY TAIPEI:It's
now」為號召,將於 8 月 25 日至 9 月 7 日串聯音樂、藝術、視聽、科技、遊戲、
時尚,展現未來潮流趨勢影響力,本展規劃系列推廣活動,邀請大、小朋友一起
跟著經典流行歌走進台北的音樂記憶,創造心中專屬的音樂時刻!
第一波特別企劃,把展場變身流行音樂舞臺,將在 8/8(五)、8/9(六)晚間
推出「我和我爸爸的青春歌單」、「復古不老派對」原創 LIVE 音樂會,邀請大
家 徜 徉 在 經 典 歌 聲 中 歡 度 父 親 節 ( 報 名 連 結 : https://www.surveycake.com/s/
eGOya),另於 8/23(六)起推出 5 場流行音樂講座,展覽資訊和更多活動預告,
歡迎追蹤「請播 A 面第 2 首」展覽粉絲專頁 (FB、IG),一起按下播放鍵,讓青春
的第 2 首歌再次響起!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請播 A 面第 2 首 台北流行音樂風景特展——
展覽日期:114 年 7 月 31 日-10 月 19 日,10:00-17:00(週一休館)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文獻館 樹心會館(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 174-2 號)
入場方式:免費參觀
掌握上百位作家、藝人的動態,讓粉
絲們絶對不會錯過任何和偶像見面的機會!
「義大利主題」、「童書大師」、「國際焦點」 星光熠熠
今年書展匯聚不少人氣童書作家。例如:首次來台的《100 層樓的家》系列作
者岩井俊雄、而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怪傑佐羅力》作者原裕與同是童書創作者
的太太原京子,也將連袂帶著新作來台;以益智迷宮系列聞名的《知識大迷
宮》作者香川志織,繼續帶著孩子邊解任務邊學新知。《泡泡糖大街公寓》作
者波蘭插畫家歌夏.海爾巴(Gosia Herba)將舉辦多場創意工作坊,比利時插畫家
默德.侯桀(Maud Roegiers)也將舉辦親子工作坊帶大家徜徉比利時繪本中。以為
兒子做的書《最好玩的美術畫畫課》風靡書市的英國插畫家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以及擅長以幽默詼諧色彩刻畫父愛的比利時插畫家克拉斯.魏普朗克
(Klaas Verplancke),都將來台和大小朋友相見歡。
「義大利主題」11 位作家,出版類型綜跨各項領域。除了最會說故事的知名繪
本作家大衛.卡利(Davide Calì),曾三度詮譯小木偶皮諾丘世界的國家級藝術大
師羅倫佐・馬托蒂(Lorenzo Mattotti)即將登台,便足以令人雀躍與興奮,還有
精研義大利文學巨擘卡爾維諾的義大利當代文學教授馬力歐.巴稜奇(Mario
Barenghi)、2022-2024 年度榮獲義大利兒童文學桂冠的蘇珊娜.馬蒂安基利
(Susanna Mattiangeli)、與日本深具淵源的作家勞烏拉.伊麥.梅希納( Laura Imai
Messina)等,皆將來台與讀者近距離接觸。
今年還不能錯過的「國際焦點」作家,還有由法國在台協會與阿布拉教育文化
共同邀請的國際知名繪本創作者碧翠絲 阿雷馬娜‧ (Beatrice Alemagna)、日本知
名療癒系天后吉本芭娜娜、繪本家伊勢英子、直木賞作家中島京子、芥川賞小
說家九段理江,以及最了解孩子情緒的橋梁書作家村上詩子等,其中村上詩子
0
將在 2/9 與另一位國內橋梁書作家林哲璋分享橋梁書如何啟蒙孩子閱讀的習慣。
另外,喜歡驚悚的粉絲,也千萬別錯過今年泰國國家文學藝術家阿涅克·納威卡
蒙(Anek Nawikkamun)、泰國懸疑偵探作家柴拉特·皮比帕塔納普拉普(Chairat
Pipitpattanaprap)、泰國 BL 作家卡蒙維帕·潘蓬帕歐(Kamonwipa Panpongpaew),
帶來泰國鬼故事來探索泰國文化與信仰。還有許多香港作家現身力挺台北書展,
如:黃裕邦、喬靖夫、香草、陳慧、李照興、雷焯諾、蔡逸寧、林婉雯、許允
恆、梁冠文、陳曦成、張展鴻、黎子鵬、鄭宗義、貝淡寧、趙傑鋒、馮美華、
呂嘉俊、郭梓祺、韓國權、譚穎詩,以及分享香港書法招牌傳奇故事的黃宣游
等。
「文青最愛」、「暢銷魅力」、「跨界名人」 氣勢如虹
今年書展受邀作家名單一曝光,更點燃粉絲追星熱情。例如:「文青最愛」:
永不缺席的白先勇、李昂、吳明益,好久不見的朱天文、朱天衣、敷米漿,大
咖如張大春、張國立、舒國治、郭強生、簡媜、詹偉雄、甘耀明、羅智成、夏
曼藍波安、張貴興等,以及為台灣拿下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大獎的楊双子。
「暢銷魅力」鐵粉必追的,如:蔡康永、護玄、林楷倫、張西、吳若權、蔡璧
名、周慕姿。還有今年書展大獎得主舉辦的系列講座,邀請《小大人的公民素
養課》作者周維毅、蔡禎恩,以及《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作者胡慕情與非
小說獎召集人黃麗群,於 2/4 開幕首日在唯一不收門票即可參與的「夢想沙
龍」舉行。
令人萬分期待的,還有書展首推【閱讀異世界】名人推薦主題展,邀請「跨界
名人」棒球名人周思齊、旅行家謝哲青、1976 樂團主唱阿凱、身兼主持人、
歌手、演員、製片多重身分的曾寶儀,及創下獲得 13 座電視金鐘獎榮耀、最
高紀錄保持人沈春華,除了於書展期間和讀者分享他們如何擁抱生命,超越極
限,享受閱讀異世界,而他們推薦的好書,也將成為 2025 台北國際書展現場
購書滿額贈禮物。其他「跨界名人」還包括 CEO 級人物:出身趨勢科技的廣播
人陳怡蓁、捷安特董事長杜綉珍、cama 連鎖咖啡品牌創人何炳霖、公益平臺
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以及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均將現身書展,
機會難得!
「影視多棲」、「網紅說書」 追星必追
當然,要當個十足追星族,「影視多棲」鐵粉們必不可錯過的,如:Energy
成員 Toro 郭葦昀終於出書《我們沒有約好的明天》;林予晞「死了一個娛樂女
記者之後」現身暢談小說改編影劇;「相聲瓦舍」馮翊綱再度出馬分享新劇本
《狐說狂言》;歌仔戲金鐘視帝陳亞蘭為《如有神在:楊麗花與她的時代》新
書站台;京劇大師朱陸豪出書《戲班、悟空、七十三變》;台灣藝術音樂家雷
光夏再憶文壇大老雷驤;好久不見的「優客李林」歌手李驥再度現身;令迷妹
們為之瘋狂的三立「三面管控」帥哥演員團隊張哲偉、陳峻廷、洪言翔、羅章
恩,都將相繼現身,不可錯過。
超高人氣的「網紅說書」族,依舊是書展最具話題的目標。例如:微疼、超級
歪 SuperY、歐馬克、「閱讀提案」馬力歐,以及近年頗受矚目的「不正常人
類研究所」張修修、「郝哥」郝旭烈、「棒球 YouTuber」台南 Josh、「最不
1
務正業的計程車司機」王國春,這些網路世界的 super star,如今都要在書展
現身分享,和讀者面對面。
「圖像繪本」、「親子最愛」大小朋友的最愛
「插畫繪本」追星族超級有福氣,來自全球頂尖插畫家重量級登台,除了國際
繪本創作者碧翠絲 阿雷馬娜‧ (Beatrice Alemagna)、波蘭插畫家歌夏.海爾
巴(Gosia Herba)、英國插畫家瑪莉安 杜莎‧ (Marion Deuchars),比利時插畫家默
德.侯桀(Maud Roegiers)、比利時插畫家克拉斯.魏普朗克(Klaas Verplancke)、法
國漫畫家克里斯(Christopher Boyd)、美國插畫家廖倍恩(Joanne Liu),以及捷克
插畫家湯瑪士.瑞杰可等,國內最強圖像創作者,有台灣漫畫大師朱德庸、漫畫
家常勝、漫畫家謝東霖,以及插畫家陳沛珛、鄭元欽、薛慧瑩、陳又凌等,錯
過可惜。
「親子最愛」一族,來書展準沒錯。今年除了義大利最會說故事大師大衛.卡利
(Davide Calì),所有最會說故事的,GK 爸爸、鯨魚姐姐、彥如姐姐、小妹媽媽、
鬆餅姐姐、魚兒姐姐、蕃薯姐姐,以及楊茂秀老師都來了。親子最愛的童話創
作者湯姆牛、劉旭恭、貓魚、嚴凱信、王春子,也都來書展和大小朋友同歡,
紙藝家洪新富於 2/7 在藍沙龍和大家分享紙的各種可能性。兒童沙龍還有不少
有趣的 DIY 工作坊,例如:「兒童動手做:木偶書籤與印度民間故事」、「玩
版畫,聽客家米糕故事」,波蘭插畫家歌夏.海爾巴(Gosia Herba)特別為台北書
展的小朋友開設2場創意工作坊,日本多媒體藝術家岩井俊雄帶來《100 層樓
的家》桌遊派對,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來體驗。
2025 書展預計將有超過 1000 場活動,6天展期天天精彩不斷,每天都可以
與自己心儀作家面對面,歡迎大家一起追星,用各種方式體驗閱讀異世界的樂
趣。
※書展活動行事曆 https://www.tibe.org.tw/tw/calendar/
※書展訊息詳見官網 https://www.tibe.org.tw/
2025-01-18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周定國攝影 採訪報導於 #國立國父紀念館
農曆新年將屆,為發揚傳統書法文化及增添年節喜氣,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今(18)日於中山文化園區映池西側廣場舉辧「靈蛇騰運喜迎春」揮毫活動,象徵2025靈蛇騰運,瑞氣滿門。
「開筆祈福」是古來對新年豐美的期望,今年特別邀請10位開筆貴賓共襄盛舉,開筆儀式由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臺北市副市長張溫德、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連勝彥、中華文化藝術總院書法院院長楊旭堂、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林亮吟、中山青年藝術獎中山獎得主蘇梓靖、旺邦營造總經理郭明棠、Bigtom美國冰淇淋咖啡館店長李銀鳳、國父紀念館退休同仁代表朱國屏等,共同書寫由中華文化藝術總院書法院院長楊旭堂所創作的新春對聯「龍騰豐稔歲 蛇舞富長春」。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本館於春節前夕辦理揮毫活動至今已邁入第20年,與台北市年貨大街30年歷史相呼應,象徵吉祥如意。今年正逢館內進行整修工程,活動從室內移至戶外,今日風和日麗,祝福所有嘉賓及支持國館的朋友們,蛇年大吉大利,開春幸福滿堂。
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表示,傳統習俗中店家開市、百業開工、戲劇開箱及國父紀念館開筆揮毫等,都是象徵著新年新氣象的開始,國父紀念館每次舉辦的活動總是能吸引大量人潮,可說是民眾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期待明年國父紀念館順利重新開館,提供市民更優質的藝文空間。臺北市副市長張溫德也特別祝福市民新的一年闔家平安,心想事成。
國父紀念館自民國94年起,每到農曆春節前夕都會舉辦迎春揮毫活動,除了增添年節氣氛之外,也希望藉此提供民眾接觸書法、認識書法的機會,使這門傳統藝術能結合春聯習俗繼續傳承。上午9時30分起由日出東山太鼓表演團揭開序幕,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拉碧茲文化藝術團進行原住民歌舞表演。此外邀請20個書法團體於會場設攤,由書家現場書寫春聯免費分贈民眾,為本次活動畫下圓滿的句點。
中華民國113年12月21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兩日議題市集
✨ 本屆獎項獲獎名單如下,感謝得獎者推動社區營造的付出,為台灣社區發展注入深遠能量:
✷「社造貢獻獎」-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財團法人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理事長蔡秋霖。
✷「社造創新獎」-高雄市旗山尊懷活水人文協會、彰化縣二水鄉源泉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秘書賴昭旭。
✷「青年行動獎」-南投縣中寮鄉漳平溪文化藝術協會、大山北月創辦人莊凱詠、七喜廚房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楊七喜。
✷「社造行政獎」-苗栗縣獅潭鄉公所、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約聘人員莊鵬燁。
✷「評審團獎」-千葉大學榮譽教授宮崎清
在這裡特別邀請大家一起觀看直播,感受社區營造的熱情與文化能量,看看每個角落如何用創意與努力點亮台灣!今年適逢社區營造三十年,配合頒獎典禮特舉辦兩日議題市集、專題座談與手作體驗等,好玩有趣的活動等著您!
✷專題座談✷
⟢ 活動時間| 2024/12/21 (六) 10:00⥋18:00
⟢ 活動地點|松山文創園區五號倉庫
✷議題市集✷
⟢活動時間| 2024/12/20 (五) 12:00⥋18:00、 2024/12/21(六) 10:00⥋18:00
⟢ 活動地點|臺北文創1F文化廣場
✷手作體驗✷
⟢活動時間| 2024/12/20 (五) 16:00⥋18:00、 2024/12/21(六) 10:00⥋18:00
⟢ 活動地點|臺北文創1F文化廣場
•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解釋及取消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依網路或現場公告為主,恕不另行通知。"
https://youtube.com/live/LNZ3n5cbuHs
https://tnews.cc/02/newscon646560.htm
中華民國113年12月21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華視葉青歌仔戲團獻演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1)日出席「華視葉青歌仔戲團獻演」活動。蔣萬安表示,非常榮幸能參加這場盛會,一同見證葉青姐對歌仔戲文化的深耕與傳承。現場蔣萬安還獻唱「我身騎白馬,走三關」向葉青致敬。
蔣萬安提到,葉青從17歲便以臺語電影嶄露頭角,後來創作了超過百部令人耳熟能詳的作品,其中有75部膾炙人口的電視歌仔戲。葉青在歌仔戲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展現了她深厚的表演功力,不論是正氣凜然的關雲長、叱吒風雲的楚霸王、冷冽俠義的劍客,還是溫文儒雅的書生,葉青都能揣摩到位,將每一個角色的神韻與氣質詮釋得淋漓盡致。
蔣萬安說,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葉青在《七俠五義》中飾演的「白玉堂」,其俠義風采吸引了無數戲迷,成為歌仔戲的經典角色。葉青對歌仔戲文化的用心與投入,令人感佩不已,也使歌仔戲的傳承深植人心。
蔣萬安指出,葉青始終致力於推廣歌仔戲曲文化,這次推出的傳記更是文化瑰寶。這本傳記集結了2500張珍貴照片,並搭配很有心意的文字,詳細記錄了葉青的歌仔戲生涯點滴,非常值得珍藏與細細品味。
蔣萬安提到,葉青的作品不僅是戲迷心中的經典,更成為臺灣戲劇學校的教材,讓歌仔戲文化的記憶得以代代相傳。蔣萬安強調,葉青在戲曲藝術上的成就,為臺灣文化傳承立下重要典範,也展現了戲劇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無限可能。
最後,蔣萬安祝福「華視葉青歌仔戲團獻演」活動圓滿成功,也期盼未來有更多機會與各界攜手,共同推廣臺灣的傳統文化,讓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芒。
https://youtube.com/live/JMr8dQYX-hM
愛爾蘭踢踏舞劇《大河之舞》睽違16年登台 華麗一致舞步超吸睛
《大河之舞》首演登場 鄭怡、JR紀言愷、魏蔓、李芷婷到場朝聖
國際媒體狂讃「最頂級的藝文饗宴」!《大河之舞》超大陣仗開演
《大河之舞》25周年紀念版超驚喜!震撼演出全場歡呼聲不停歇
113年10月29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大河之舞
#愛爾蘭賜路舞劇《#大河之舞》首演今(29)日華麗登場,這齣以傳統愛爾蘭民族特色踢踏舞為主軸之舞劇,融合熱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舞、俄羅斯芭蕾與拉丁美洲和美式踢踏舞,在全球各地引發踢踏熱潮!今年(大河之舞》是睽違16年再度來台,掀起演藝圈觀賞熱潮,鄭怡、R紀言愷、魏蔓、李芷婷、林舒語、林芯儀..等人都到場朝聖!《大河之舞10/29-11/03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演出,把握最後購票機會·購票請洽寬宏售(kham.com.tw)、
全台萊爾富、OK便利商店。
#鄭怡 將在明年參與「#民歌50高峰會」演唱會演出,最近都在為表演做準備的她,特地抽空前來觀賞,並表示非常開心可以欣賞到國際級的踢踏舞劇。最近剛推出新歌的 #李花婷 也在百忙之中前來,表示:「之前有聽過大河之舞非常有名,這次有幸可以親眼看到如此震撼的場面,真的非常興奮!」·本次《大河之舞》在台灣演出25周年紀念版本,有別於16年前年前來台演出的橋段,新增許多進化版的舞台及服裝造型,極度震撼的演出讓全場觀眾歡呼聲不絕於耳,全場情緒嗨到最高點。
今晚《大河之舞》首演星光熠熠,#JR紀言愷、#魏蔓、#林芯儀、#林舒語..等人都到場朝聖!
《大河之舞》以充滿感情與華麗的舞步深獲全球觀眾喜愛,複雜卻能保持驚人腳步舞步一致更令觀眾驚艷!來自多國的頂尖表演陣容讓《大河之舞》熱潮不墜,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也深具知名度的表演。目前累積在全球已經演出18,000餘場,走遍近200個個國家,被列為此生必看的世界頂級演出之一!
《大河之舞》25周年巡演紀念版,先後在紐約、倫敦等國際大城市開演,榮獲各界好評,同時也受美國國會山莊邀請於聖派翠克節慶祝活動上演出,更邀來了 #美國總統拜登 成為座上賓,2024年《大河之舞》終於來到亞洲,也是時隔16年再次來台,為台灣粉絲帶來視覺與聽覺的極致饗宴!最頂尖舞者陣容、讓人目不轉請的華麗舞蹈,震撼全台舞迷的視聽感官,台灣劇迷絕對要把握最後購票機會!《大河之舞》10/29-11/03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演
出,購票請洽寬宏售票(kham.com.tw)、全台萊爾富、OK便利商店。
https://tnews.cc/02/newscon636436.htm
為迎接2025年5月17日至30日即將舉辦的「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今(28)日於臺北象山捷運站第二月臺,舉辦彩繪列車亮相記者會,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執行長林哲宏與賽會吉祥物「壯寶」共同搭乘世壯運主題彩繪列車,象徵世壯運的運動氛圍即將在雙北城市中穿梭,一同前進我的主場。
執行長林哲宏表示,世壯運結合運動、文化、城市觀光與國際交流,是臺灣與亞洲首次舉辦。凡年滿30歲的民眾皆可參加,目前最高齡報名者已達103歲。今(28)日世壯運彩繪列車首度亮相,乘客可透過車廂內的QR code打卡報名,有機會抽中壯寶吉祥物。報名將於2025年2月17日截止,成功報名者可獲得豐富禮包,包括後背包、運動毛巾、水壺、環保餐具及紀念T恤等,外國參賽者還可獲贈1,200元的壯寶造型悠遊卡,歡迎熱愛運動的朋友踴躍報名,共同見證這場國際體育盛事。
觀傳局說明,世壯運彩繪列車除了外觀有可愛的吉祥物「壯寶」外,車廂內部的設計更具巧思,每節車廂皆透過展現日常生活與運動的無縫結合,讓乘客在搭乘過程中,彷彿親身體驗運動的樂趣,進而傳遞「運動無界|人生無限」的理念,鼓勵民眾在健身房、辦公室、超市甚至家中,都能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簡單有效的運動,實現全民樂活、輕鬆運動的目標。
觀傳局進一步說,彩繪列車特別設置了世壯運金牌捷運手拉環,希望乘客在通勤途中也能感受到運動的力量與夢想的堅持。此次彩繪列車的亮相,不僅為臺北市及新北市增添濃厚運動氛圍,也彰顯運動在現代都市生活的重要地位,更希望通過彩繪列車的創意設計,提倡賽會永續發展理念、倡導綠色環保節能,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碳足跡,共同支持環保與健康生活。未來,這充滿活力的彩繪列車將行駛於淡水信義線及板南線,讓市民朋友們在繁忙都市生活中,能隨時隨地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健康與樂趣。
觀傳局補充,雙北世壯運將於2025年5月17日至30日登場,無需選拔,凡年滿30歲者均可參加,讓熱愛運動的朋友有機會站上國際舞臺,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同場競技。活動期間,參賽者還可參加臺北大巨蛋的開幕式及新北美術館的閉幕式。更多賽事資訊請至官方網站(連結)查詢。熱愛運動的朋友們,不妨把握這難得的機會,一同參與這場國際體育盛會!
113年10月27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新北市板橋秀泰影城
由六縣市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辦的一年一度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青春還鄉」得獎名單終於出爐!今(27)日於新北市板橋秀泰影城舉行頒獎典禮。首獎作品《#致回家的妳》在全台 37 部作品當中拔得頭籌,記錄一位剪輯師返鄉接手茶園的心境,深刻描繪當代青年在城市追求夢想,與回歸田園生活的豐富情感和心路歷程。
新北市副秘書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政府以「青春還鄉」這個全台獨創的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支持地方創生議題、為影像創作者搭建舞台,三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創作參賽,主動拿起鏡頭耕耘地方故事,更顯地方創生的念頭已在現代青年的心中萌芽。今年由基、北、北、桃、新竹縣、台中市 6 縣市一起共襄盛舉,也展現出推動地方文化的決心,透過這些影片創作,不僅記錄了各地的創生故事,更凝聚了社會對地方發展的重視,為台灣的永續發展注入新活力。樂見「青春還鄉」能更茁壯,帶更多人認識、參與創生,擴散地方的影響力!
77件作品角逐競賽! 《致回家的妳》以斜槓青年返鄉心聲獲首獎肯定
今年「2024 第三屆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共收到 77 件拍攝企劃,最後拍出 37 部作品入圍決賽,經過評審團連日決選共有 14 部影片獲獎。首獎由黑麋影視《致回家的妳》,記錄一位剪輯師的「斜槓創生故事」,一面維持剪輯師的日常工作,一邊接手南投家中茶園的返鄉心境;貳獎是就讀中正大學的田筱琪拍攝《返鄉中年》獲得,影片講述其父親返鄉二十餘載,致力推動友善農法的親地愛地的農人生活;參獎由聚文化社會企業的《回新屋》獲得,拍攝第三代養蜂青年連冠欽打造新屋沿海地方創生的夢想。
學生團隊表現亮眼!得獎影片展現各地青年關注地方創生議題
今年特別獎及優選獎共選出 8 部作品,其中 6 部像是探討檳榔產業為題的《剖白》;紀錄深坑山區百年茅草屋頂土埆厝─林家草厝主人翁的《來!喝茶啊!》;由四所不同大學學生組隊參加,拍攝新竹縣新豐鄉「大口吃米」的作品《田心連綿》;拍攝烏來泰雅文化的作品《走在山裡面 TAMPA》;以台南蓮河場域思考返鄉議題的《返鄉 好嗎》;以東港王船祭為主題拍攝的《祭憶猶新》等皆是有學生參與及拍攝的作品。
優選獎還有紀錄桃園市「桃氣青農」獨家故事的作品《幸福田上》;《心中的角落》作品記錄重新打造蘭嶼傳統「地下屋」,提供旅客面對新挑戰的勇氣,皆獲得評審團好評。
校園新秀獎共有 3 名得獎作品。第一名作品《富富得正》,拍攝桃園「富富‧小山岡」以老屋活化帶動富岡小鎮的創生。第二名是拍攝新北野柳漁港的潛水教練王國昌長年投入軟絲復頗育、現已劃設為海洋保育區的作品《不只潛水的潛水店》。第三名作品為幾位跨校大學生在暑假期間,深入蘭嶼,打動在地居民一起創作社區壁畫的《波灡壯闊,嶼你啟航》。
青春還鄉微電影競賽將持續擴大影響力,期待更多縣市響應
新北市青年局長邱兆梅認為,當代青年不僅關心自身發展,也樂意投身地方將自身所學與家鄉的發展結合,為故鄉打造新文化和新價值。她表示:「新北市青年局會持續辦理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就是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地方創生文化和返鄉青年的故事,進而關注並支持地方創生。今年的競賽作品來自全台各地,其中有多組團隊是第二次參加,這也證明了這個競賽正在發揮影響力,吸引更多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大眾共同參與,一起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努力。」
桃園青年局長侯佳齡指出,桃園共有 3 部影片得獎,樂見桃園青年長年投入創生的努力獲得影像團隊的青睞拍攝及評審的肯定。新竹縣政府行政處副處長高佩菁表示,今年首次參與就看到新竹縣的大口吃米團隊故事獲獎,期待明年有更多優質創生故事被拍出來。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科長呂丘鴻表示,今年世新大學同學拍出優選獎的作品,顯示台北市仍有許多優質農業創生題材待發掘。基隆市產發處簡任秘書黃毅維表示,今年有許多團隊參賽,期許來年可有作品獲獎。台中市影視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婉榆指出,透過競賽讓人看到中部地區豐富多元的地方創生與人文深度,也歡迎大家到台中走走探訪。
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表示,今年競賽特色除了學生參賽及得獎比例高,第二個特色是得獎影片多在探討「返鄉」議題,包括青年及中年的返鄉。相較於前些年的倡議及推廣,今年的地方創生已到「生根」及「生存」的階段,大家開始反思「返鄉」維持生計的可能性,以及偏鄉生活的多元價值,也代表了競賽的成熟度及影響力。
青春還鄉微電影競賽巡迴影展即將正式開跑
本次「2024第三屆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揭曉後將進行六縣市巡迴影展,免費播映。11 月起從新北市青職基地和台灣藝術大學出發,各地接力登場,詳情請關注競賽官網和臉書粉專查詢,接下來在新北市青年局的Youtube平台上也可看得到所有得獎影片!
【2024 第三屆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 得獎名單】
《首獎》
影片名稱:致回家的妳
參賽團隊名稱:黑麋影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拍攝地區及對象:台中、南投/台中匯藝之心茶室、南投鹿谷協立茶莊張馨予
作品簡介:這是一部關於黑麋影視剪輯師-張馨予返鄉接手茶產業的故事,她從剪輯師斜槓到傳統茶產業,透過她的專業來為家中的茶莊在新世代中,找到新的生機。我們好奇一個年輕的茶莊莊主到底都在做些什麼?身兼兩職的她,是什麼原因讓她面對這樣的壓力中,仍然給自己有極大的信心去挑戰未知的未來。
《貳獎》
影片名稱:返鄉中年
參賽團隊名稱:田筱琪
拍攝地區及對象:南投中寮/撻仔灣農場 田瑞嘉
作品簡介:撻仔灣農場的田瑞嘉返鄉20多年,致力為家鄉農業帶來新希望。他積極學習新知,說服長輩更新務農方式。他改包裝、做產品、帶活動,利用網路與客戶連結,也利用友善農法與萬物分享果實。無奈命運捉弄,開始洗腎人生,經濟壓力與身體狀況,迫使他無法再全職投入地方創生事務,即便如此,他還是利用假日,盡自己的努力,為家鄉帶來希望。
《参獎》
影片名稱:回新屋
參賽團隊名稱:聚文化社會企業
拍攝地區及對象:桃園新屋/蘭園養蜂場 連冠欽
作品簡介:蘭園養蜂場第三代接班人-連冠欽,今年24歲,是桃園最年輕的蜂農。他總是在問自己:「該如何讓更多年輕人留在永安?」透過各種活動,連冠欽認識許多一樣留在新屋工作的夥伴,他們希望能創造一個適合年輕人的工作環境,有朝一日,讓更多人願意回新屋生活。
《特別獎》
影片名稱:剖白
參賽團隊名稱:BFD影像工作室
拍攝地區及對象:嘉義中埔、南投、屏東萬巒/紅瓦貓、翔龍草本皂、小島大果
作品簡介:來自屏東的導演潘相穎本身就是被檳榔養大的小孩,在長大的過程中,他對檳榔的矛盾心態越來越重,於是決定釐清檳榔對自身的意義。在這路上導演找到三個跟檳榔有連結的人,從轉型、轉作、地方創生去認識他既熟悉又陌生的植物,並在最後帶著回饋回到家鄉,與家人聊聊自家檳榔園的未來。
《特別獎》
影片名稱:來!喝茶啊!
參賽團隊名稱:木柵公園
拍攝地區及對象:新北深坑/林家草厝林念貞及家人
作品簡介:影片紀錄隱藏於深坑炮子崙山區、與外界隔絕的「林家草厝」。這裡無對外道路,林念貞女士一家和山友們的共同努力,將曾經寂靜無人的山居轉變為充滿生機的家園。林念貞女士以耕田種茶的自給自足生活方式,讓訪客體驗最純粹的山野生活。
《優選獎》
影片名稱:祭憶猶新
參賽團隊名稱:影光人
拍攝地區及對象:屏東東港/木日水巷、東港東隆宮、小琉球三隆宮
作品簡介:如果有機會選擇「一生做好一件事」,你會想做什麼事?蘇煌文老師是小學老師,也是文史工作者。離家到外求學工作後,深感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千禧年之際回到家鄉,投身在地迎王祭典的文化的保存工作。24年過去,適逢三年一次的迎王祭典,今年聽著蘇煌文老師與兒子說迎王祭典的故事,感受蘇家父子「用心投資自己的家鄉」的信念。
《優選獎》
影片名稱:田心連綿
參賽團隊名稱:大口大口吃米
拍攝地區及對象:新竹縣新豐/大口吃米團隊、青流復域合作社
作品簡介:《田心連綿》承載著劉家三代的農業夢想,他們守護著百甲沃土,成為新豐鄉的農業燈塔。本片記錄新竹縣新豐鄉「大口吃米」團隊的劉政育與許毓姍肩並肩奮鬥,堅守善的信念,隨著時光流轉生生不息。在劉家傳承的根基上,許毓姍串聯新竹五地青年農民,成立「青流復域」合作社,致力於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生物炭。儘管面臨法規挑戰,但這並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全新的起點,他們的故事將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綿延。
《優選獎》
影片名稱:幸福田上
參賽團隊名稱:淘氣
拍攝地區及對象:桃園觀音/福田嚴耕有機農場&種菜養身市民農園 蕭富嚴、鍾雪珍
作品簡介:軍伍退休的蕭富嚴,不顧爸媽反對,回家種田。他生產有機蔬果,自產自銷,也舉辦農遊活動,並經營市民農園,歡迎大家來開墾自己的一畝田。他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卻仍然開心接待客人、溫柔對待員工。他常想「換個工作吧」,卻一點一滴把工作進度趕上。他是把自己的幸福「填」上了這片土地,同時為更多人播下「幸福」的種子。
《優選獎》
影片名稱:返鄉 好嗎
參賽團隊名稱:蓮神 啟動
拍攝地區及對象:台南白河/白河蓮農黃俊傑、返鄉青年蔡秉修
作品簡介:「返鄉,好嗎?真的好嗎?」這是導演不斷思考的問題。因為害怕,「我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只能透過觀察別人的經歷,來滿足自己對返鄉的渴望。或許返鄉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但仍有許多未知。」白河蓮農黃俊傑、返鄉青年蔡秉修透過他們的人生經驗,一點一點地帶領拍攝團隊更深入地了解返鄉的真實面貌,讓人重新思考返鄉創業的意義與挑戰。
《優選獎》
影片名稱:走在山裡面TAMPYA
參賽團隊名稱:曹軒滋、廖薇云
拍攝地區及對象:新北烏來/大桶山泰雅藝術館創辦人 Kinga tazing 田原
作品簡介:從小在部落長大的田原,讓烏來的泰雅文化保持與現代的平衡,他強調透過深度走讀部落,讓年輕族群認識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了解過去長者如何在山林中生活、狩獵及採集資源創建場域,鼓勵孩子們能走進山林,傳授知識並將這些經驗與現代教育結合,使泰雅文化能在現代生活與產業中持續傳承與發展。
《優選獎》
影片名稱:心中的角落
參賽團隊名稱:張育萍
拍攝地區及對象:台東蘭嶼/李雪珍
作品簡介:本片以客人的角度來訴說在蘭嶼「角落咖啡」發生的故事,包含在淡季,常來角落咖啡寫論文的老師;因受到地創工作者李雪珍鼓勵而勇敢踏出舒適圈,而決定去日本獨旅的媽媽。從顧客們的視角看李雪珍正在做的事,受到的影響及展開了心靈療癒之旅。
《校園新秀獎第一名》
影片名稱:富富得正
參賽團隊名稱:龍禧拍狼
拍攝地區及對象:桃園楊梅/富富·小山岡
作品簡介:這是一部關於老屋修建、在地創生組織的紀錄片。富岡是一個有鐵道、有老屋、有文化的美麗小地方,陽光輕灑在富富·小山岡的窗前。團隊希望帶大眾看見一整個巨大、幽然、穿越線性時間的世界轉動,而不只是老屋的腐朽與搖搖欲墜。富富·小山岡不只是一個組織,更是深入在地的一份子。
《校園新秀獎第二名》
影片名稱:不只潛水的潛水店
參賽團隊名稱:一個團隊.兩個學生
拍攝地區及對象:新北萬里/野柳王國昌
作品簡介:野柳王國昌教練為了讓海底有魚可以看,因此開始做保育工作,後來越做越有心得,也開始獲得些成績,於是擴大規模投入保育工作。王教練讓野柳的海岸回復生機的同時,也成立其他可以幫助當地漁民維持生計的工作。
《校園新秀獎第三名》
影片名稱:波灡壯闊,嶼你啟航
參賽團隊名稱:臺灣畫 Tâi-oân-ōe
拍攝地區及對象:台東蘭嶼/環島蘭嶼畫壁畫
作品簡介:紀錄拼島圖今年與蘭嶼漁人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多項活動,包括:繪本創作營—我眼中的蘭嶼,以及繪製社區發展協會外牆,融入達悟族元素的壁畫。如果說去年是一場熱血行動,今年的拼島圖多了更多關於「團隊定位與組成」、「壁畫與社區的關聯」的思考。蘭嶼的湛藍海天一色、襲面吹拂的暖風是最好的滋養,給了拼島圖波瀾壯闊的勇氣,繼續啟航!
【2024 第三屆青春還鄉-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 得獎影片巡迴影展資訊】
場次一:11/9(六)14:00 新北青年局青職基地(新北市板橋區民權路170號)
場次二:11/13(三)13:30 台藝大廣電系影音608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場次三:11/12(二)14:00 WORKIN BAR 基隆創業商務空間(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87號9樓)(暫定)
場次四:11/16(六)11:00 台北市孔廟劇院(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暫定)
場次五:11/20(三)14:00 桃園市青年局2樓個案教室(桃園市中壢區環北路390號)(暫定)
場次六:11/23(六)18:10 中壢光影電影館(桃園市中壢區龍清街116巷31號)(暫定)
場次七:11/26(三)15:20 朝陽科大(台中市霧峰區吉峰東路168號)(暫定)
場次八:11/27(四)14:00 中山七三影視藝文空間(台中市中區中山路73號)(暫定)
113年10月25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台北信義威秀廣場
北市府推動三貓計畫2.0,為發展木柵/貓空地方特色茶產業,以「茶山塾」品牌辦理活動讓市民體驗多元茶文化,成為亮點的「木柵小茶館-青農茶市集」,今年首度結合萬聖節以「茶味萬聖」為主題,現場備有市集主題限定茶品、茶山甜點及茶手作體驗,113年10月25日下午至27日一連三天豐富活動,歡迎大夥來信義威秀廣場同樂、採買!
北市府產業發展局與木柵區農會、台北市農會攜手合作,輔導木柵區青年農民辦理茶市集活動已邁入第五年。今年以「茶味萬聖」作為主題,結合萬聖節規劃茶山萬聖節茶派對TEA-PARTY,現場區分為「萬聖主題區」、「青農找茶區」、「派對玩茶區」,以茶結合不同年齡層的體驗與活動,包括與知名萬歲牌品牌合作,以萬歲牌杏仁堅果飲為基底,創意調製「鐵觀音茶杏仁堅果飲」及「萬聖茶味核桃點心塔」,創造鐵觀音茶獨特新的喝法與風潮,還有與SOLA日式棉花糖合作之木柵鐵觀音口味限定棉花糖及萬聖畫餅等特色茶食搭配節慶色彩,更有萬聖杯/討糖包DIY、萬聖人體彩繪等茶與萬聖節主題融合限定活動。
10月25日活動開幕當天,於茶味萬聖市集消費滿300元,即可兌換木柵鐵觀音風味棉花糖乙份(限量50份)。三天市集活動期間,不限年齡,只要穿著萬聖節主題裝扮跟青農說「不給糖就找茶」,集滿六個青農章,就可至服務台索討糖果!
活動現場設置萬聖主題茶餐桌及萬聖派對主題區,非常適合拍照打卡,歡迎大家變裝逛市集,打卡標註#木柵小茶館上傳木柵區農會臉書,即可兌換夜光紋身貼紙乙張(限量100張),活動期間於市集購買茶點、茶食、茶品者,亦享有不同金額的滿額限定回饋,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更多好玩活動與資訊,歡迎鎖定北市產業局Facebook粉絲專頁「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或北市產業局官網(www.doed.gov.taipei)。
https://tnews.cc/02/newscon635664.htm
113年10月22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周定國攝影 採訪報導於 #關渡節
與社區共同成長,見證十年風華 臺北市關渡地區年度最大盛典「關熱關渡節」10歲啦!2024年10月26日即將在 關渡棧橋碼頭水岸公園歡慶登場!今年以「食歲」為主題,感謝這片土地帶來的豐饒。 與平安,呈現「我們一起走過了十年」的情感,與在地學校、社區居民、機關團體與 民間企業共同打造精彩滿檔的活動「森林市集」、「踩街进行」、「社區演」、 「開幕演出」、「北藝大藝陣」熱鬧關渡,當天只要完成限時活動,就可以獲得關渡 宮加持的平安米、平安水,以及十週年出版「甘豆冊」新書,數量有限,歡迎市民一 同來關渡,享受一場文化藝術的盛宴,重温十年的歡笑與感動。 了精彩的活動盛典,今年關熱還有台北市公共藝術《坐杢》可供民 寶。策展人鍾永豐成念土地給予了我們力量,特以「濕地」為題,邀請關渡地區10位 藝術家與社區夥伴共創藝術作品。 其中包括鍾永豐、李承宗、孫紹庭為自然公園志工製作的新曲《化身》;韓淑華 多寶藝術學堂藝術家們取材自濕地的創作;鄭晴心與關渡醫院志工(與藕相遇》 用餐桌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徐祥庭與關渡國中學生以回收媒材創作保衛濕地的《泥 眾生》;王怡湘協同關渡里舞蹈班媽媽、城市科大演藝事業系學生、及 民眾,一同共創《Home and Away 再見候鳥飛》舞動表達。 王俠軍、時藝關渡碼頭貨櫃市集為社區居民籌劃充滿詩意與美學《關渡五感·五 行關渡》的工藝與咖啡;林浩溥與北藝大電影系學生收集了濕地的聲音、故事,創作 出《蛙鳴-尋找濕地的愛情》的聲音裝置:陳有德與一德里志工媽媽一起為關渡祈 福,裝扮成(幸運關渡》:瑞文(許春益)與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化妝品應用與管 理科學生,變身成華麗的候鳥,為踩街活動增添迷人風韻。 有看、有玩,當然也有吃!聯合15間地方店家首度舉辦「關渡宴體驗餐桌」,將 度搬上餐桌。從餐桌布置、食器設計到料理擺盤,每個細節都展現出關消 貌,讓賓客猶如探索般享受感官與味覺的雙重饗宴。 今年的鬧熱關渡節能夠順利舉辦,特別感謝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臺北市觀光傳播 局的大力支持,讓活動能夠在文化與觀光層面展現更多元的風風貌。同時也感謝財團法 人台北市關渡宮、南僑集團,以及財團法人其志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支持,使得主辦單位關渡文化藝術基金會能夠為市民朋友帶來更加精彩豐富的文化盛宴。這些來自政府單位與民間企業的全力相挺,正是鬧熱關渡節持續發展壯大的重要動力。
今年重棒回歸、備受期待的踩街遊行隊伍即將熱鬧關渡街頭,吸睛裝扮大秀舞姿遊走地方巷弄,由歷史悠久擁有深厚信仰文化的關渡宮二嫣引領隊伍。接著來自北投的音樂家-陳明章老師帶著他的樂隊「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攜手關渡國小管樂團,共譜「關渡之歌」精彩開幕演出!接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陣匯演,由藝術學院同學所組成青春無敵演出,為觀眾帶來一場結合傳統與創新的表演,彰顯藝術的無限可能與當代魅力,歡慶整個秋夜。而今年關熱的「森林市集」特別選在河畔旁的草地區域舉行,融合關渡自然景觀打造獨具一格的森林秘境氛圍,匯集關渡地方特色攤位與互動體驗,從在地小農、手作工作坊、活動體驗、教育推廣與義賣等豐富攤位,讓民眾在參與鬧熱活動的同時,深入了解關渡的多元文化。
間熱關渡節」的舉辦,代表的不僅是節日的熱鬧與歡慶,更是一種地社區凝聚力的展現。十年來,我們見證了這片土地上藝術的萌芽與茁壯”社區的成長變遷。2024 年,我們誠摯邀請您再次來到關渡,一起回的美好旅程,感受這座城市的溫暖與力量更多活動詳情請查閱:財團法人臺北市關渡文化藝術基金會臉書。
113年10月16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松山文創園區
「2024時裝設計新人獎 (Taiwan Fashion Design Award)」決賽及頒獎典禮於今(16)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盛大舉行,吸引產官學界超過600位貴賓參與,現場氣氛熱烈。這項賽事於2013年升格為國際性競賽後,每年都吸引來自全球的時尚新秀參賽。今年,來自泰國的設計師Nattawika Boonard憑藉其作品「Mysteries of the Garden of Eden」奪得首獎,該作品結合時尚感與市場潛力,同時貫徹永續發展理念,從來自23個國家地區的543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贏得美金1萬元獎金。獲得優勝獎的王葉霖與盧詠蘋則分別以其作品「裂。縫CRACK」和「蜥蜴人Reptilians」榮獲美金5千元獎金;另外,郭杰鑫、張書瑋和陳宣宇則獲得最佳布料使用、最佳版型運用及最佳商業潛力獎,分別獲得美金3千元。
強大國際評審團,永續與創新成就獎項贏家
本屆評審陣容豪華,包含多位來自國際時尚界的知名人士與媒體代表。評審團成員包括日本One-O時尚公關創辦人松井智則、資深設計師藤原大、DOUCHANGLEE設計總監竇騰璜、新光三越時尚總監郭思婷、台灣赫斯特媒體發行人暨集團營運長楊欣怡、Inside fashion 常務董事 Jane Singer、紡拓會江夏碧處長。評審們對本屆參賽作品的創意表現一致給予高度評價,評審團指出,今年參賽者展現卓越巧思,許多作品巧妙結合文化元素包含神話、青花瓷等。另成功將創新與永續的設計理念結合,為服裝帶來全新意義,在功能上更具靈活性,凸顯每件作品的獨特風格。素材選擇採用可持續材質,包括來自剩餘庫存或二手材料,甚至是回收紙板、紙糊等,以天然植物染色的方式進行加工處理。這些獨特的材料與設計手法相互融合,展現創意與實用性的平衡。
產官學界攜手並進,推動台灣時尚邁向永續發展
過去38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不斷投入資源,整合政府、民間企業與法人力量,共同推動時尚設計,為新銳設計師們持續播下永續發展的種子,並促進台灣時尚產業的成長與競爭力。產業發展署委託紡拓會辦理新人獎,發掘設計人才,在賽後進行培育,幫助設計新秀順利將商品推向市場。針對企業需求,推薦獲獎設計師與企業進行合作,為新銳設計師爭取更多發展機會。近年來,產業發展署也與文化部攜手,通過臺北時裝週為設計新秀提供國際舞台,持續推動品牌的成長與發展。
今年的競賽,感謝力麗企業、力鵬企業、可恩迪公司、旭寬企業、旭榮製衣、福琳工商發展基金會的贊助。也特別感謝文化部對時尚產業鏈的投入,提供臺北時裝週國際級舞台支持新人獎活動。本屆比賽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新銳,展現創新與才華,為台灣時尚設計注入更多國際視野與能量。期待未來這些優秀的設計師們能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持續推動台灣時尚設計邁向全球。
https://tnews.cc/02/newscon633700.htm
中華文耀甲辰之美一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113年10月13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周定國攝影 採訪報導於 #新北市藝文中心第一、二、三展覽室
今年欣逢甲辰龍年,創會理事長呂玉環以「祥龍獻瑞」意象籌辦「中華文耀甲辰之美一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期待給民眾多樣類型之藝術,含括書法、水墨、油畫、水彩、雕塑、攝影等題材著墨各顯風彩以文會友,用藝術交流讓各國藝術家齊聚一堂分享創作喜悅。
#副市長劉和然 表示,市府常態透過展覽申請或與在地團隊、學校、公益團體合作等方式,提供展演空間、資源及行銷力量,推廣發揚藝術創作能量,讓更多精彩的創作被看見。此次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透過國際聯展,讓在地與外地藝術交流切磋、相互觀摩學習,屬實難能可貴。
為持續傳承積累新北市藝術能量,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以及百位藝術家共同策辦「中華文耀•甲辰之美•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從即日起至10月27日在新北市藝文中心展出,囊括來自臺灣、中國、南韓、澳洲和新加坡等國藝術家,150件水墨、油畫、水彩、雕塑、陶藝、攝影等作品,呈現傳統與現代融合之美。
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 #創會理事長呂玉環 表示,今年以「祥龍獻瑞」為題,呼應中華文化特有的生肖屬性,此次展出約150件作品,除了來自臺灣的 #呂玉環、#連勝彥、#詹阿水、#李可梅、#洪靈、#喻文芳、#釋大慧法師、#盧逸儒、#吉玉珊...等重要藝術家參與外,也邀請許多國際畫友聯袂參加,來自南韓以水墨海蝦揚名的 #崔昌源教授,以及來自廣西擅長墨竹的 #莫恂飛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上各顯風彩,期盼帶給民眾一場豐富多元的視覺藝術饗宴。
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 #理事長林士森 表示,這此展覽的150件作品分三個展廳展出,第一個展廳都是大師級的作品,非常的精緻;第二展廳在B1,有立體浮雕、20個展櫃,牆上也有掛卷軸;第三展廳屬於有畫框,種類包含油畫、膠彩、攝影、水彩等,因為是國際聯展,也有來自澳洲、中國的藝術家參與展出。
#廣修禪寺住持暨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大慧大和尚,今天出席新北市藝文中心參加由「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所舉辦的「甲辰之美 祥龍獻瑞 國際藝術聯展」,協會邀請各大書法名家參展,大慧法師應協會創會理事長呂玉環老師邀請參展,以「示現諸佛深妙法;開發眾生菩提心」為名,作為聯展作品,期許以書法文藝示現佛法無邊,渡化有緣眾生。大慧大和尚在致詞時肯定協會老師們的創作理念並祝賀聯展成功。
#藝術家陳國強 表示,過去在中學擔任化學老師,退休後為了研究燒蠟畫前往美國深造,雖然目前美國推廣燒蠟畫只有30多年的時間,但其實早在2500年前,亞歷山大攻佔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時就出現,直到最後一任埃及艷后結束王朝後便失傳,一直到費城博物館發現文物怎麼沒有裂開,才去研究相關技術並推廣。因為創作媒材蠟是運用天然礦粉製成,有不易裂、幾千年都不退色又防霉的特色,缺點就是需要邊燒邊畫,他花了十年時間研究顏料要如何提升硬度、光澤與熔度,這次與學員一同展出大幅拼貼作品《聽海之音》。
活動中出席貴賓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文化局長張䕒育、#區長李綺萍、#羅明才立委與藝術名家們亦一起現場揮毫。
https://www.youtube.com/live/Y9tet79Bwh0
https://tnews.cc/02/newscon633113.htm
113年10月8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2024無限影展
「2024無限影展」於今 (10月8日) 盛大開跑,由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指導、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主辦,以身心障礙者職場就業平權為主軸的年度影展,今年進入第六屆,今年主題訂為「我們一起」同理共好。
記者會由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副局長游竹萍、影展代言人金曲歌王蕭煌奇等人共同於格萊天漾大飯店揭開序幕。預計自10月25日(五)開幕首映,將免費播放韓國《對我而言,你是珍貴的》等9部身心障礙議題電影,歡迎市民朋友參加。
游竹萍副局長表示,希望透過影像說故事的力量,讓社會大眾更能同理身心障礙者,為平等權益發聲。他分享考察經驗,曾在國外的燈泡工廠看到,25位員工中有24位是視障者,藉由分工與協作,順暢完成生產線組裝及工廠的運作,深受感動。
游副局長指出,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社會成員能夠尊重差異、彼此共融合作,是支持身心障礙者實現就業夢想重要的一環。因此,如果有「無限影展」這樣的媒介,持續運用影像播下友善的種子,包含超前部署前進校園辦理放映推廣,將有助向外擴散影響力。
公視副總經理謝玒玲指出,協辦6年下來,最大的成就感,在於透過電影讓更民眾了解障礙者。過往許多誤會,比方對待尺度的過與不及,藉由劇中人物演繹,一一獲得解答。而無限影展的正面力量,讓帶著各種另類天賦的朋友,能夠和企業、組織創造共好,形成正向循環。
本屆影展代言人蕭煌奇接著呼應,很認同「無限」的概念。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國小四年級就開始學柔道,已經取得黑帶二段,並曾代表台灣參加北京亞洲帕拉運動會和亞特蘭大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帕奧),拿過亞帕運銅牌、帕奧第七名。明年,還計畫參加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除了運動,也熱愛看電影和玩運動類的電動遊戲。接下來,蕭煌奇還想挑戰高空彈跳,環遊世界,盡情體驗不設限的生活。他勉勵社會各界,與其將注意力放在障礙或者怨天尤人,不如發現另類天賦。人生有太多事情可以嘗試,專注於做好一件事,將擅長的事變成日常,就能找到力量和自信,生活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除了代言人蕭煌奇之外,今年特別邀請腦性麻痺創作者「左邊女孩」、臺灣適應體育推手姜義村教授、遲緩兒母親暨資深教師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兩度入圍金鐘獎演員黃舒湄,擔任影展無限大使,以「我們一起」的精神,聯手向社會大眾推廣身心障礙者就業平權。
有關「2024無限影展」系列活動,將於10月25日(五)在臺北三創生活園區5樓Clapper Studio舉辦開幕首映暨音樂會;10月28日(一)到11月10日(日),於臺北三創生活園區5樓Clapper Theater舉辦放映。活動自10月8日(二)起開放免費索票,索票方式及活動詳情,請上影展官網:https://www.limitless-film.taipei,或票券平台:https://reurl.cc/2j7Qlv,歡迎所有市民朋友踴躍觀賞精彩的視聽饗宴,千萬別錯過!
“文化是人類共同的寶藏,是彼此交流的橋樑,是和平與融合的力量。”
113年9月24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周定國攝影採訪報導 #中華國際嘎檔巴佛教總會
賦予使命,來自社團法人中華國際嘎檔巴佛教總會大導師 #慧吉祥大活佛 認為共生共榮的理念是讓社會安定的其中一個關鍵,所以透過宗教的價值觀念和使命感,激勵著人們參與社區建設和公益事業,推動社會積極進步和文化繁榮是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因此,社團法人中華國際嘎檔巴佛教總會特為在9月28日至10月6日舉辦[第八屆嘎檔文化節-海峽兩岸藝術名家邀請展],歡迎大家一同,同沾吉祥,讓我們活動蓬蓽生輝。
佛陀的慈悲與包容讓宗教團體成為文化和教育中心,承擔起社會公益事業,進而變成世界和平的橋樑,透過教義的傳播和解釋,宣傳和諧共處的理念,培養人們的和平意識和行動,從而積極參與和平建設和維護。因此,主辦單位會在9月28日舉辦[第八屆嘎檔文化節-海峽兩岸藝術名家邀請展]的開幕儀式,展覽地點將在台北市,張榮發基金會6樓,展覽也邀請了近30個聯辦和協辦單位,一同為這個活動共襄盛舉,每一屆展覽都有數百餘幅海峽兩岸書法繪畫國家級名師參與,開幕儀式上更有近500人共聚一堂,文人相會更具豐沛情懷。
展覽作品來自書畫界代表性大師,(台灣)張炳煌、施村茂、杜忠誥、陳維德、曾安田、沈榮槐、李奇茂、歐豪年、李可梅、黄光男、王海峰、李憶含等大師以及(大陸)尹石、孔维克、周志高、張惠臣、唐雲來、黃信陽、紀寧、王清君、李玉泉、曾維林、陳海強、陳海峰(慧海)等大師近年來的當代作品。出類拔萃的佛系及[龍]元素作品更是讓展覽展現獨具一格的風味,啟發參觀者對和平的反思,從而讓活動變得聚集如雲.
大活佛認為嘎檔文化節是一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平台,在優秀書藝的媒介牽引下,將其傳統美德、人生價值觀傳播出去,使大眾在感受藝術氣息時,獲得精神啟發和思想共鳴,近而達成淨化心靈,向社會傳遞正能量之目的及宗旨。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知識,提升藝術文化修為,鑄就心智高潔的品格,大活佛希望透過展覽,下一代能增强對社會與國家的責任感,共同構建優雅和諧的社會風尚,進而融合差異,自利利他,發揮佛法的精髓。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國際嘎檔巴佛教總會
聯辦單位:中華民國書學會,中華民國畫學會,中國美術協會,台聯台灣書法家協會,台灣非營利组織聯合总會,中華民國東西研究會,台灣茶書畫藝術協會,中華美術家協會,中華國際女書協會,台灣新世紀文化藝術協會,中華詩詞藝術協會,台灣硬藝術協會,中華大漢書藝協會,華夏藝文學院群英會,台灣世界流會,中華霧峰林家宫保第國藝術中心總會,海峽兩岸經聯合會,中華書畫裝裱推廣研究會,春暉慈孝書畫苑,藝術夢想家文創協會,中華龍華易研書道協會
協辦單位:新加坡愛心傳遞藝術與文化發展總會,新加坡心智教育輔導中心,馬來西亞檳城爱心協會,國際慈愛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機構:國際紅山文化博物館,漢陽考古博物院,典藏藝術行銷,贺樺時尚走秀團,中華少数民族藝術文創促進會,大中華北源中央大道聯合总會
113年9月7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宣 編輯採訪報導於 #臺北市
大溪木工藝傳承百年,從原料、製材、設計、訂製一條龍的「木藝產業」從清代經日治時期發展迄今,無論是傳統神桌、嫁妝、到各類生活家具及家飾等,均可依照客戶需求設計製作。
一件訂製家具的誕生,仰賴木藝師對客戶需求的理解、設計與製作的頂真技藝、以及對使用者生活及使用情境的體貼考量,而背後的完整生產鏈支持,更承繼了大溪木藝百年傳承至今的精神與價值。近年面對當代需求,更嘗試與設計師合作,結合傳統工藝和當代設計,發展更貼近現代生活美學的產品。
本次邀集大溪在地木藝業者:三和木藝工作坊、大易藝術、堂和神桌、木夫Moofoo、和峰木創、協盛木器、新玉清木器行、鮪魚Do工作室參展,期能讓更多觀眾認識「大溪訂製」的職人精神與精良品質。
木博館自開館以來,積極與地方協力推動木產業的活化與提升,立基於大溪豐厚的工藝文化土壤,於112年辦理「第一屆大溪國際木家具工藝設計競賽」,以「好木.生活提案」為主題,鼓勵工藝與設計能量的融合與創新,吸引來自15個國家或地區的木工藝創作者、共計519件作品參賽,觀眾可於本次展覽中一覽16件精彩的得獎作品。得獎作品設計上多使用異材質,展現木藝創作的豐富多樣,許多作品更使用國產材,符合環境永續發展的精神,展現大溪、臺灣木藝與世界連結和對話的能量與新可能。
「第二屆大溪國際木家具工藝設計競賽」刻正公告中,初審報名自即日起至114年2月3日止,主題為「收納」,以空間巧思、收藏及收納等概念並以木質材料家具及家飾進行徵件,競賽總獎金140萬元,分為青年組與社會組,青年組鼓勵創新與創意的展現,社會組強調工藝技術的運用與融入生活的實用性與市場性,不限職業、居住地與國籍,對木製家具設計與製作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此次針對初審通過者,博物館特別提供與大溪木器業合作打樣媒合服務,希望讓更多創作者與大溪木藝資源有深度交流合作機會,更多訊息歡迎至「大溪國際木家具工藝設計競賽」網站查詢 第二屆競賽的辦理期待更多的木藝創作者參賽。
木博館持續透過木藝主題研究、策展、辦理文化節慶及競賽,積極連結人才,建立支持系統,增進在地工藝的國際交流,鼓勵傳統木工藝走入當代生活,期以提升工藝生活美學、促進工藝交流與培育木藝人才的行動,推動大溪工藝之城百年風華的永續發展。
本次的開幕茶會邀請木藝相關的機關、學界及產業參與,共創人才培育、林業創生及工藝生活的木藝榮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保署)期推廣國產材的運用,共創林業永續循環。(圖:木博館提供)https://youtube.com/live/VMBHLeewbQ0
113年9月7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採訪報導於 #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攜手合作,出版人權教育繪本《發現》,並於今(7)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蔚藍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廖志墭、作者陳威諺,以及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簡中生前輩等貴賓出席與會。《發現》為人權博物館「畫話:一座島嶼的故事」人權教育繪本工作坊第三屆首獎之作,以臺灣戒嚴時期為基礎,勾勒一段屬於集體與個人土地記憶的故事。
國家人權博物館洪世芳館長指出,臺灣今日的人權成果並非理所當然,如同威諺透過繪本《發現》所說,從沒有人發現、怕發現,到大家都發現,一路至今充滿許多辛酸血淚。人權館自2018年正式設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透過各種藝文形式來推廣人權價值,結合文學、藝術、電影等多元面向,打開與社會更多的對話,「畫話:一座島嶼的故事」人權教育繪本工作坊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工作坊從2019年迄今舉辦5屆,累積超過60件繪本創作,透過甄選、培力、創作、輔導、出版、行銷到推廣,培育繪本作家,孵育更多屬於這座島嶼的人權故事與記憶。
洪館長表示,《發現》作者陳威諺將過往威權對於人權的侵害,以簡單的圖文透過一個又一個疑問、一幕又一幕無語的沉默,呈現這段荒誕卻又真實的歷史。他期許大家能不再漠視不合理的發生,藉由對人權議題的思辨、討論,深化社會對於臺灣人權發展脈絡和價值的理解。蔚藍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廖志墭則以今日午後大雨為喻,強調過去許多被塵封的威權歷史總有一天會被揭露,如同繪本所述,風來了、雨來了,真相終將被看見。他表示,我們必須努力翻轉發現,解除過去籠罩的恐懼;出書只是起點,如何讓更多人透過這本書看見歷史真相,才是努力的目標。
作者陳威諺分享創作構思和歷程,《發現》最初是元素出發,透過魚缸、車子、雕像,隱喻失去時空、失去人身自由,以及發送到每戶人家的監視。他在簡短的文字裡藏了很多情緒,用圖像襯托出文字所沒提到的更多細節,文字在頁面中不斷碰撞,營造迴盪的感覺。他也嘗試透過一句又一句主受詞空缺的疑問句,讓每個人能自行帶入威權體制下被封藏的傷痕及生命故事。藉由虛實交錯、多處埋藏隱喻的圖像,營造似假還真的氛圍,將複雜的人權議題轉化成適合跨年齡閱讀的作品,試圖觸發更多的對話機會。
人權館表示,人權的價值不因為年代早晚而有差別,實踐民主也絕非易事,透過《發現》的出版,希望能夠讓威權體制下的受難者群像更為清晰,並把握每一個能夠彼此理解和療傷的機會。人權館將持續致力於人權教育的推廣,促進社會大眾理解人權的珍貴,進而共同捍衛與守護。
【出版資訊】
書名:《發現》
作者:陳威諺
出版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蔚藍文化出版社
購買管道:紙本書全臺各書店通路皆有販售、可訂購;電子書各大平台皆有販售、可訂購。
https://tnews.cc/02/newscon625649.htm
音樂劇《大畫昭君~觀落雁》加演 彩排記者會
中華民國113年09月06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報導
全民大劇團顛覆歷史系列,古代四大美人西施、貂蟬、王昭君已接連推出,本就預計於今年底推出最後一位美人-楊貴妃的故事,因此今日除了宣傳《大畫昭君~觀落雁》演出,也順勢預告第四部作品的女主角楊貴妃,將由夏宇童飾演。
由於夏宇童初次接演古裝音樂劇,三位「美人前輩」輪流傳授演古裝劇的優雅身段和武打招式,卓文萱還特別獻上國外進口的荔枝罐頭,笑稱:「依照歷史,我們也要從很遠的地方為宇童找來荔枝!」方宥心同時也為夏宇童穿上約十公斤的負重背心,並溫馨提醒:「古裝劇的服裝通常更加複雜、厚重,我自己王昭君有一套就至少穿上了六件,那個手一舉起來,每個動作都像在練核心!」夏宇童則一臉驚訝:「剛剛一套上背心,這個重量真的有嚇到我耶!」
演出在即,全民大劇團今日於臺北城市舞台舉辦彩排記者會,飾演漢朝外族匈奴首領單于的男主角黃大煒,與飾演單于之子的呂紹齊身著古裝帥氣登場,並將劇中的主題「穿越時空」、「選妃」代入記者會,從漢朝穿越來到現代,黃大煒必須從四位美女演員方宥心、羅美玲、卓文萱、夏宇童中選出和他攜手共返漢朝的真命天女,為此四大美人各自展現魅力,而飾演匈奴首領之子的呂紹齊則在一旁補充:「這位楊貴妃(夏宇童」是唐朝的,年代有別!而這位貂蟬(卓文萱),大王選她可能會滅國!」
黃大煒連忙笑稱:「那可不行!但這位(羅美玲)又看著似曾相識,像極了我府上妻子,我還是選擇昭君吧!」方宥心則回:「選我好啊!我可男可女,風格多變。」兩人舉酒交杯,言談中展現劇中夫妻的好默契。
雖已是第二度演出,這中間卻間隔了一年多,對黃大煒而言,語言上的慣性和轉換仍是相對困難的,因為看不懂中文,劇本內容和文言文歌詞都需要花時間重新熟悉。「但這次比上回更快抓到感覺,原班人馬重聚,練唱幾次感覺就回來了!」
而曾與全民大劇團合作,救火演出東施一角的羅美玲,這次在《大畫昭君~觀落雁》中扮演單于的妃子,早前已有多次音樂劇經驗的她,歌聲清澈嘹亮,即使面對張大春寫下的艱深古詞,她也輕鬆地將其消化,同時還兼任本劇的笑點擔當,和方宥心、黃大煒不少有趣的互動!
全民大劇團向來的特色之一,在於把時事即興地放進戲中,因此營造出各種相互衝突的幽默感。編導謝念祖提到:「歷史與現代的文化一定互有連結,所以我們放進時事,也會更貼近觀眾,希望能讓觀眾會心一笑!」而另一個特色,便是從其他的視角顛覆歷史,為故事找出新的創意。
《大畫昭君~觀落雁》故事以毛延壽故意將王昭君畫醜,而導致王昭君出塞和親為開端。古代嬪妃若想要被皇帝臨幸,收賄畫師在西漢是很常見的潛規則,對此編導謝念祖想到了另一種可能性:「如果毛延壽故意將昭君畫醜,其實是出自於『一份癡心』呢?」因此將毛延壽和王昭君兩人從冤家關係改為相愛相殺的微妙情感,增加了戲劇性的精彩發展。
原劇名的副標「觀落雁」,落雁代表著王昭君,端看字面上意思,暗示了最終的淒美結局,相愛的人終將陰陽分離,但此次加演,導演透露針對劇情的結局做了一些改變,讓毛延壽與王昭君,彼此之間少些遺憾,能以另一種形式再次相聚、相愛。
《大畫昭君~觀落雁》將於明天起,9月7日(六)至9月8日(日)在臺北城市舞台連續演出三場,詳細售票資訊請查詢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https://tnews.cc/02/newscon625419.htm
中華民國113年09月04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報導於 #石碇淡蘭藝文館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87號
甲辰龍年,新春伊始,新的一年在華人心目中意義重大。古代傳說龍能飛天鑽地,且可呼風喚雨,歷代皇帝都以龍作為專用圖騰及稱謂,如魚躍龍門,龍運大發。龍有特殊地位,歷代君王的象徵,在文化的象徵意義上,更顯出類拔萃,志向高潔,使得在藝術表現上,龍鳳圖案更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符號,是雍榮美妙的藝術表徵。在此龍年中秋之際,特別邀請多位書畫家製作「祥龍献瑞 富貴年」專題,透過大家的創作筆觸,呈現龍年正向吉利氣勢,為新的龍年到來中秋立業,家和萬興。
受邀的多位書畫家以各式藝術展現的時事作品在龍年極具吉祥開運的象徵,參與繪畫的書畫家計有呂玉環理事長、連勝彥創會長、林世森、郭寶桂、邱秀莉、吉玉珊、王瓊枝...等,都是既書能畫的名家名師,在他們筆下的畫作,個個器宇軒昂,神氣活現般的遨遊畫作,細膩著墨的筆觸更讓書畫更顯尊貴。許多書畫家都在作品上,均以吉祥話、精神上來加持,不僅是視覺享受,同時讓更多的喜氣環繞四方,使作品也成為觀者的觀賞焦點。
水墨書畫名家呂玉環理事長以「祥龍献瑞 富貴年」的主軸基調,細膩著墨的筆觸、書畫出虎虎生風騰雲駕霧於山豁之感,象徵富貴吉祥之徵兆,栩栩如生姿態營造出吉兆與福運的樣貌,讓人視野大開。妙語如珠演講中更感謝政商、名流各方加持,近期因心律不整而安裝心律調節器(Pacemaker)趕搭上潮流亦為 AI機器人,望能藉此提醒長輩們注重健康,
並祝願祈福,祝福國人永保安康。
https://youtube.com/live/kMztM9uVdZ8
台語天后「江蕙」開唱大巨蛋 #江蕙
台語天后「江蕙」開唱大巨蛋 #江蕙
係金欸!台語天后「江蕙」於2015年封麥演唱會後正式退休,當時可是讓許多歌迷依依不捨,淚流滿面然而今日卻突然投下震撼彈,江蕙即將登上大巨蛋復出
江蕙便透過寬宏藝術發表聲明提到,「二姐江蕙,很榮幸受邀十月份國家慶典。謝謝大家讓二姐有機會重拾麥克風,二姐也希望再次用歌聲帶給大家最溫暖的幸福與力量!」證實江蕙將於10/05在台北大巨蛋舉辦的國慶晚會獻唱
而觀傳局更表示,由於為國家同樂的慶典,預計會開放民眾免費索票,更多資訊將於9月下旬公布歌迷們終於可以再次聽到二姊的歌聲啦
台北大巨蛋
10/05
9月下旬公布,免費索票資訊
圖片來源 @寬宏藝術 @台北市政府體育局 提供
中華民國113年08月27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訪問報道於 #新北市
新北市政府今(27)日攜手波士頓臺灣影展協會舉辦「新北市紀錄片獎與波士頓臺灣影展簽署合作備忘錄暨年度形象影片發布會」。新北市長侯友宜偕波士頓臺灣影展協會首屆會長藍凡耘博士、影展主席康麗雪博士及活動大使簡嫚書一同出席,盼未來有更多優秀的新北紀錄片站上國際舞台。
「波士頓臺灣影展」自2019年首度辦理以來,新北市政府推薦「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影片參展已第6年,今年選出陳巧薇導演《野生之路》及黃淑梅導演《伊諾物語》兩部優選影片,在美東時間9月28、29日於波士頓臺灣影展播映。
市長侯友宜指出,新北市紀錄片今年邁入第14年,見證了新北的成長,也看見感動。新北市政府更積極與海外影展合作,此次與「波士頓臺灣影展」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透過紀錄片將臺灣的故事、溫暖人心的時刻,傳遞到大洋彼岸,期盼藉影像的力量與國際交流。
「波士頓臺灣影展協會」首任會長藍凡耘表示,協會致力推廣臺灣影視作品,他分享在波士頓臺灣影展播映臺灣紀錄片,總是受到國際友人的熱烈迴響,也期許透過今天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未來能將臺灣紀錄片帶到世界每個角落。
此外,活動大使簡嫚書分享今年受邀擔任「新北市紀錄片獎」活動大使,有機會尋訪自己不曾去過的景點,發現新北市有豐富的城市風貌、人文景觀,也邀請創作者拍攝新北市的故事,讓更多人走入新北、感受新北魅力。
新聞局表示,「新北市紀錄片獎」持續努力成為紀錄片工作者堅強的後盾,除將影像創作成果帶往美國波士頓,也深耕國內紀實影像影響力,為喜歡紀錄片的朋友規劃夏日戶外放映會,8月31日在八里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前草坪及9月14日在桃園市中壢銀河廣場,歡迎大家一同來享受愜意觀影時光。更多活動資訊,請上新北市紀錄片系列活動主題網站或臉書搜尋「感動,無所不在!」。
https://youtube.com/live/OkuDvSwXpHQ
中華民國113年08月28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訪問報道於 #臺北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今(28)日在中正紀念堂開幕,由黃心健、張文杰、張逸軍和蔣榮宗共同創作、首度發表的《想嚮》演出揭開序幕,除張逸軍與滯留島舞蹈劇場輪椅舞者鄭祐承於現場共舞演出外,同時間全球15人國際連線參與,結合5G、AI動畫、動態捕捉,透過8K超高畫質投影在6公尺高牆面,呈現既魔幻震撼又感動人心的畫面。
與會貴賓包括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及總經理徐秋華、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及執行長謝翠玉、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基礎設施技工業解決方案事業群副總經理徐瑞源、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中華電信總公司業務管理處副總經理林文智、GIGABYTE技嘉科技代表賈脈琦、臺南市美術館館長林秋芳、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郭雪湖基金會代表陳建伶等多位科技界及藝術界人士出席,大家紛紛拿起手機,留下美麗的畫面。
策展人台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心健表示,《想嚮》這件作品即將前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Deep Space 8K展演,展覽的其他作品亦於義大利米蘭MEET數位文化中心沉浸式空間展出,呈現臺灣科藝發展的多元面貌,很榮幸在出國參展之前,可以在中正紀念堂讓國人優先欣賞。臺灣社會經歷了戒嚴、解嚴到民主開放的過程,中正紀念堂則經歷了民主的轉型,在文化意涵上,園區內的國家戲劇院及音樂廳是臺灣表演藝術重要殿堂,年輕人熱愛舞蹈的次文化身影也在其間,而今天在文化部及數發部支持下,中正紀念堂開始邁入科技藝術轉型。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由文化部與數位發展部共同提報,並在行政院前瞻計畫經費的支持下,讓我們可以看到科技、文化跟藝術魔幻美麗的結合跟展現。各種科技技術存在的意義,不論是5G、AI協作或異地共演,文化是賦予它整體最關鍵的內容,讓人跟人有更多的連結,最終帶給人類光明燦爛的未來。文化部自110年至113年逐年擴展5G示範場域,推進國內表演及展覽場域創新轉型,包括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中正紀念堂及華山文創園區都已陸續完成5G專網佈建,期待透過更多元的沈浸式或互動藝術展示,讓大家更認識科技環境裡新的文化,也讓全球看見臺灣在文化科技的表現。
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特別對文化部和藝術家特別獻上感謝之意,他說,很開心有機會看到這次精彩且震撼的展覽開幕表演,比起以往總是參加會議,這次是他近期參加過最美麗也最觸動人心的一場活動。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代理處長張惠珠再次致謝策展人及團隊、參展藝術家、數位科技團隊的付出,並邀請民眾把握展期時間,蒞臨感受8K超高解析度投影精彩效果。
開幕現場除了現地展演,並與奧地利林茲藝術節總策展人Christl Baur進行國際連線,Christl除恭喜「科藝福爾摩沙」順利開展,也提到,2024年林茲藝術節的主題「希望:誰能改變這個時代」(HOPE who will turn the tide),黃心健團隊這部新作品《想嚮》非常用心著墨詮釋此主題,對藝術節意義重大。4年前第一次和黃心健團隊合作,雖然遇到新冠疫情無法旅行的情況,雙方還是完成了美好的合作。現在則有烏俄戰爭等全球議題,在不平靜的時代,《想嚮》用藝術的方式,回饋這個提問,強調藝術與社群的對話。非常期待《想嚮》在臺灣進行全球首演後,下一站將在9月初在林茲電子藝術節亮相。米蘭MEET數位文化中心主席兼執行長Maria Grazia Mattei也透過預錄影片,祝福展出成功。
文化部表示,本次展覽為文化部與數位發展部跨部會合作,共同推動前瞻計畫「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成果,中正紀念堂室內5G專網經由數發部數位產業署技術指導、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規劃設計,於112年底佈建完成,期盼有助鏈結國內通訊、科技應用、文化藝術內容創作者開拓創新展演服務,以落實文化科技及數位發展政策。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匯集臺灣優秀的新媒體藝術家與科技藝術創新團體,展出 18件作品,由台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團隊共同創作、首度發表的《想嚮》,透過融合舞蹈和高科技的互動藝術表現形式,探索全球衝突對個體和集體意識的影響;曹筱玥以馬祖為背景的淒美故事《藍眼淚》;莊澤光結合CG與AI技術的臺灣印象《雜訊地景》;薛佑廷、張晏榕、游俊彥等人將客家先民渡臺開墾史,轉化成星際拓荒的科幻奇譚《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和薛佑廷的《艾索羅夫星人展》;元方舟拍攝《2023台灣燈會:台北NEXT! 與 台北101閃耀夢想》;張文杰與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的《浮光童夢》回到民國50年代屏東五溝水地區。
此外,還有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製作、不受時空限制的臺灣賞花體驗《花獻臺灣》;薛佑廷《米龍360》來自客家傳統文化習俗的啟發;陳樺萫的《地下碼頭》喚起戰火歲月的記憶;張吾青呈現女性困境掙扎的《我的阿婆是一顆蛋》;張文杰及郭雪湖基金會再現前輩膠彩藝術家郭雪湖美學精神的《望鄉三態》;黃心健、胡縉祥、黑川互動媒體共同製作水墨畫古今融合的《AI印象派:動靜山水》;林依蒨穿越時空的東西方時尚對話《CiCi & ViVi的對話》;以及黃心健探討臺灣民俗信仰與精神世界的《失身記》、反思人類與地球關係的《輪迴》、過往記憶的自我觀照《沙中房間》和化身太空人體驗的《登月》等VR或8K投影作品。每件作品皆體現臺灣文化獨特視角,展現臺灣科技與藝術高度融合的驚艷成果。
《科藝福爾摩沙—新媒體藝術展》集結「藝術專業」與「科技團隊」,透過藝術家對臺灣文化獨特視角的觀察及對未來可能的憧憬與想像,發揮福爾摩沙耀眼的科藝能量,見證臺灣的科技藝術實力。
https://tnews.cc/02/newscon622089.htm
日期:2024-08-21
為提升臺灣工藝文化國際能見度,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自2008年起即率領臺灣優質工藝及設計品牌持續參與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在國際設計舞台上留下豐碩成果。今年將再度帶領臺灣工藝在地品牌登上設計之都巴黎,並以「TAIWAN CRAFTS & DESIGN(臺灣工藝設計)」國家品牌展館形式,在國際設計舞台上呈現兼具臺灣文化、工藝美學與設計家居實用性的臺灣工藝品牌,共計有10組品牌參與本屆國際盛會。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2024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為全球家具家飾產業的指標性展會,今年度秋季展以TERRA COSMOS(宇宙大地)為展覽主題,由天體星際所代表的原始礦物,延伸探討材料設計與融合自然和諧的家居領域。為響應大會展覽主題公開徵選臺灣工藝品牌,包含構樹樹皮、大理石、木、竹、藤、陶等工藝類別,呈現臺灣當代工藝核心與時尚家居設計概念,並於大會指標定位之7號展館「SIGNATURE」展出,接軌全球市場趨勢及商機並提升臺灣工藝國家品牌形象。
今年度參展的10組工藝品牌風格多元,除蘊含臺灣工藝精湛技藝、臺灣文化風土等元素、亦有跨媒材呼應生活實用等多元性創作,可窺見臺灣工藝突破技術、材料及美學的傳統框架,呈現兼具設計美感及實用性的工藝風貌,將與全球市場接軌並產生深度對話。參展品牌包含:「黑色雋永」擅長使用具臺灣文化特色的自然資源,以樹皮、竹籐等纖維進行立體塑型並應用於生活物件設計;「eshen ceramics」以未上釉的陶製燈具為主軸,追求岩石般的原始色澤,將土的樸質和光的明亮完美結合;開發臺灣第一支竹製牙刷及其他竹製日用品的「元泰竹藝社」,推廣循環經濟,重新定位竹子為環保媒材;「木想傢」則號召花蓮在地青年,以溫潤的曲線與多種樹種及藤纖維等,創造充滿工藝精神的作品;「蘇府柳銀」將傳統銀帽金工技法應用於飾品,結合傳統金工與時尚、生活,創造符合現代審美的金工飾品;「二拾家居」運用在地文化元素製造家具家飾,將永續議題融入產品,重新定義家的意義;「奇鈺家居」則以臺灣自產的大理石創作優雅且實用的居家飾品,展示大理石柔軟且多變的樣貌;「大地工作坊」專注於藍染、植物染等多種傳統染色技術,並結合現代設計運用;「木趣設計」著重木製產品的開發與推廣,透過動物造型傳達無國界的設計語言,提醒人們關注本土保育動物和環境永續的重要性;「Tomood土與木之間」則選用國產材,手工打造簡約、高品質的家具及器物。
本次展出將結合曾獲「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品牌認證的工藝好物,加入月桃編織、竹藝、漆藝、木藝等多款兼具美學與實用性的當代時尚家居工藝品,展現臺灣工藝豐沛創作能量與多元文化特色,並透過融合式展間打造臺灣工藝居家生活場景,營造臺灣工藝與時尚設計的美好交匯,傳達工藝融入生活、生活工藝化的願景,期許臺灣工藝持續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並展現臺灣工藝品牌的文化底蘊與自信。
2024 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
展會日期:2024年9月5至9月9日,共計5日
展會時間:09:30~18:30(週一至18:00)
展會地點:法國巴黎北維勒班展覽中心(Paris -Nord Villepinte)
展館資訊:Hall 7A C61 - D62「TAIWAN CRAFTS & DESIGN(臺灣工藝設計)」
中華民國113年8月20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訪問報道於 #臺北
城市空間一直在改變,唯一不變的是水對生命的意義。
Urban spac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but water always stays as the significance to life.
在人類集居的世界裡,水如生命之泉改變著萬物存在的模式,並以各種資源形式歷經了人類社會的每一階段。從沼澤到農業灌溉、人口集居,到如今水仍影響著一座城市裡的生態平衡,我們看見了水與人類的依存關係,看見了活水不斷創造萬物共生的世界。然而,在城市文明的高速發展中,我們為了修補開發伴隨的破壞,試著以師法自然,從環境景觀設計的角度切入,加以適切的實踐,讓人們的生活能走向與萬物共生的美好未來。
這次,我們在台北城市之肺的大安森林公園,看見了水、土、植物等自然裡的「質」與生態之間的依存關係。其中的「變」與「不變」,都在這座都市裡的森林公園流動著。此次展覽以《變與不變的流動-台北城市景觀美學展》為主題,聚焦在大安森林公園水土壤、植物、微氣候、歷史、生態、空間的以及生活的改變八大主題變化,將專家學者十年來的研究及大灣草圳計畫的執行,透過景觀環境設計導入,讓大安森林公園成為一個生態平衡的實踐場域,讓我們與動物、植物、自然中的一切一同共生。
▲ 動態視覺為沿著瑠公圳再現計畫的水路模型,展現環境景觀生成的畫面。
我們彎低姿態,悉心貼近生態的每個環節,設計創造出新時代的環境美學。
不變的是,始終流動於我們與生態間的生命之泉;不斷在改變的是,人與生命之間的關係、城市與生態之間的關係。
水,推展著城市走向生態多元樣貌的未來。
一個環境土地如何發展成「她」現在獨特的樣貌
展覽共分為兩大區域,森林暗室區與生命之泉動態視覺區,讓參觀者能全面了解一個生態公園的景觀營造,讓自然與人為設計融合,共創和諧美學環境。森林暗室區,以模型、光影、11種公園常見動物聲音,像在一片漆黑的森林當中,你可以聽到各種聲音好像走入了自然環境的體驗;在生命之泉動態視覺區,以動態影像投影方式,透過瑠公圳再現計畫的水路模型,企圖以影片展現出古台北盆地的歷史變遷、人們生活模式的改變,透過景觀設計,大灣草圳計畫,看見台北城市的未來。
從盆地、沼澤成為一個城市,到現在發展成為永續城市,台北城的水圳發展,曾為台北市重要農業灌溉的瑠公圳已不在,但今天展開大灣草圳計畫,一條新的生態水綠廊道。
南從台大舟山路、新生南路,北到大安森林公園。全水系以保水、儲水、水循環,滋養生態環境為建設骨幹,延續自然生態、體驗五感療癒、發展環境教育、實踐健康生活的創新設計。讓台北市能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邁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活。邀請您來展間探索城市與生態共生之道,感受水與景觀設計帶來的啟發!
亞洲最大音響展搶先直擊!
TAA國際HI-END音響大展明揭幕 8/15-8/18圓山連展四天
歷屆最大5層展區、500品牌火熱進駐 重要展品提前亮相
亞洲首發「上帝之聲」、旗艦耳機首度曝光、頂級音響登場
亞洲最大音響展搶先直擊!
TAA國際HI-END音響大展明揭幕 8/15-8/18圓山連展四天
歷屆最大5層展區、500品牌火熱進駐 重要展品提前亮相
亞洲首發「上帝之聲」、旗艦耳機首度曝光、頂級音響登場
113-08-14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報導於 #圓山大飯店
亞洲最大規模「2024 TAA國際HI-END音響大展」於明(15)日正式揭開序幕,此次展覽在圓山大飯店一連展4天,至8/18(日)為止,規劃5層樓展區並邀集500家國內外知名音響品牌共襄盛舉。在各界引領期盼之下,部分廠商已搶先在今日公布出展的商品,包含英國點音源完美設計的旗艦音響、美國加州好萊塢錄音室的高CP值喇叭、義大利落地式揚聲器、輕巧超低音的同軸主動式喇叭等多種特色音響,罕見且多元的音訊設備齊發,讓今夏這場音響盛會更加不容錯過。
全亞洲第一發表!日本JVC最新音響Perlisten搭載Waveforming技術於台灣亮相
為同慶一年一度的頂級音響盛典,愷銳音響將領先全亞洲,率先展出日本JVC的最新機種Perlisten,搭載Trinnov「圓柱形 Waveforming」技術,打造極致熔合影音的沉浸式「上帝之聲 未來電影院」;富禮韻貿易有限公司特別將深受美國加州好萊塢錄音室愛用,具極高CP值的「Kali Audio」實體喇叭帶至現場,搭配全新V120喇叭懸吊系統,打造時下最流行的Dolby Atmos環繞音響體驗;知名音響代理商勝旗則展出Avantgarde Acoustic系列的全新半主動式2音路號角系統的頂級「MEZZO G3」、小巧卻表現不凡的「Colibri C2」,還有媲美博物館品質的ESOTERIC SE series數位播放器。
義式Gold Note、英國旗艦HYPHN等高端音響設備,享受一聽入魂的美聲
雅士音響展出最新代理的Gold Note系列,包含黑膠唱盤、擴大器、串流播放器等高端音響設備,締造一聽入魂義式美聲;鼎上音響將展出由英國MonitorAudio製造的旗艦「HYPHN」,前衛的造型搭配點音源的設計,感受最震撼的聽覺體驗;漢怡此次攜手精研,於現場公開亮相zidoo最新力作「UHD8000 多媒體播放器」為現場民眾打開8K新視界,現場也將展出全新製程的145吋MicroLED,搭配4DX動感劇院沙發座椅,帶領民眾進入家庭影院沉浸更高峰;歐美國際音響則展出各國的喇叭翹楚,包含德國離子高音單體喇叭「Lansche Audio No. 8.3」及美國頂級音響線材品牌MIT的「ACC 268」喇叭線,再現絕妙音質。
驚動全球音響玩家!全台首發ZenSati #X極系列線材及限量版超低音喇叭現身會場
另外,大器祭出全台首發的ZenSati #X極系列線材及REL T/9x Red限量版意大利賽車紅漆面超低音喇叭,成為全場矚目焦點;榮鈦國際於現場展出由義大利專業單體打造的「AD36書架型同軸主動式喇叭」,為追求高品質音響體驗的最佳選擇;熊快樂則獻上AudioNET「PRE G2前級擴大機」及「MAX後級擴大機」等各式設備,還有Crystal Cable 20週年紀念線款Infinity無限電源線。
日牌FINAL旗艦耳機X8000首度曝光,Sennheiser MOMENTUM Sport監測心率體溫
音悅音響這次將展出日本品牌Final的最新旗艦機種X8000,台灣是全球第三站發表地區,產品具備創新研發的AFDS場極式平面單元,徹底解決振膜失控去撞擊磁鐵導致的失真,X8000還搭載了新開發的海爾貝克磁鐵陣列,能獲得更強的磁效轉換。宙宣有限公司展出耳機大廠Sennheiser的 MOMENTUM Sport 旗艦運動真無線藍牙耳機,揉合光電反射式脈搏傳感器 (PPG) 和體溫傳感器,運動時可透過APP監測心率及體溫;Sennheiser AMBEO Soundbar Plus則提供沉浸式娛樂所需的一切——高級編碼、向上混音技術和無線串流,只需插上電源,進行簡單設置,即可在家中享受電影院等級的聆賞體驗。
TAA首度攜手KKBOX祭限定優惠,再邀專家帶領發燒友探索無損音質世界
除了部分廠商搶先於今日亮相出展的各式頂級商品外,主辦單位TAA臺灣音響發展協會首度攜手KKBOX展開策略合作,也同時祭出更多精彩活動內容,包含購票即贈限量KKBOX無損音質「首月免費體驗序號」、現場完成指定任務抽頂級設備、限定下殺7折的「音響展年優惠方案」等豐富優惠。此外,更宣布將於8/16(五)及8/17(六)兩日,邀集KKBOX合作夥伴工程技術經理連志捷與KKBOX Social & Planning日語主編林荷儀於現場開講,大談無損音質在音樂串流的發展歷程,並帶領發燒友們解密日本新生代音樂聆聽趨勢,探索更多元的無損音質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bRORjWzDZc
https://tnews.cc/02/newscon618924.htm
【2024 TAA國際HI-END音響大展】展覽資訊
展覽地點:台北圓山大飯店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四段1號
展覽日期:2024 / 08 / 15(四)至2024 / 08 / 18(日)
展覽時間:10:00 – 18:00
官方網站:https://www.taiwanaudio.org.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ahiendshow/
「ONE ART Taipei 2024 藝術台北」於1月26日開放藏家與媒體預展,並與全新展會「Voices」同步登場,開幕典禮也在舉辦「Voices」展會的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盛大揭幕,現場重量級貴賓雲集,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副局長吳欣珮代表政府單位支持國內藝文發展之決心,到場蒞臨觀展,掌握最新藝術市場趨勢。
各界名人也沒有缺席,如馬來西亞企業家李金友(Lee Kim Yew),知名藝人林予晞、丁春誠,以及出演《X戰警》系列電影的美國女星柯塔・艾伯哈特 (Kota Eberhardt),也陸續在本屆活動紛紛出席,嘉賓們對於當代藝術與前沿趨勢的關注與喜愛表露無遺,共同推廣藝文產業成長,不分彼此的熱情令人動容。
本屆嘉賓容重邀請到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台南美術館館長林秋芳、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城西營運部總監李志勇、桃園美術館典藏組組長洪郁喜、桃園美術館展覽組組長賴志婷、產業發展局主任徐玉娜 、集思會展事業群執行長葉泰民、集思會展事業群行銷長李克中,主辦單位表示,特別
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四大主題探討21世紀的特殊人類-世界關係
目前,國外已有不少藝術展會脫離傳統隔間的展覽型態,創造更靈活的作品-空間關係,瑞士Art Basel的Unlimited展區,以及日本大阪的Art Osaka,結合前造船廠新創的Expanded,都是絕佳的例子。透過展覽非拍賣考量的大型裝置、現地製作藝術品,不僅鼓勵藝術家自由展現創作,亦給予提供民眾認識當代藝術多元面向的機會,更呼籲各大機構的關注與收藏,讓作品走入藝術史。
展期為2024年1月26至29日的首屆「Voices」採邀請制,參展畫廊共計九間、藝術家十三位,包含「也趣藝廊」(AKI Gallery)的韋利.沃吉納(Willy Verginer)和吳建興、「Avocado」的黃贊倫、「德鴻畫廊」(Der-Horng Art Gallery)的陳昱榮和林書楷、「朝代畫廊」(Dynasty Gallery)洪郁雯和水谷篤司(Mizutani Atsushi)、「琢璞藝術中心」(J. P. ART CENTER)張騰遠、「就在藝術空間」(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王仲堃、「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謝榕蔚,以及來自日本大阪的「帝塚山画廊」(TEZUKAYAMA GALLERY)的加藤智大(Tomohiro Kato)與美國紐約的「前波畫廊」(CHAMBERS FINE ART)董承濂(Nick Dong)。
戶外區域則特別請來空山祭策展人兼藝術家辛綺的《地景切片「構築-伐光-再生」》,有感於鐘乳石洞因經濟價值被砍伐殆盡,留下光禿禿的洞穴,因而創作《光洞》,召喚「已經消逝的地景」,基於駐留、重現的念頭,把「失去」不能完全放手的執念,以工筆般螢光線條,重新構築,昇華為永恆。民眾可來回穿梭光洞,感受在不同視角的打光造成的色彩變異。
「Voices」首屆執行會長陳世彬在開幕典禮中表示:「我們希望將這套具前瞻性的展覽觀點引進台灣,透過在國內創造平台,促進畫廊、民眾、公家機關各界跳脫有限想像,讓藝術走進社會和生活,實踐『媒材不設限』、『藝術無疆界』的理念,翻開台灣藝術產業的下一個可能篇章。」
為此,特地與曾旅居歐陸近十五年、具歐洲現代與當代藝術史背景的資深策展人王焜生(Emerson Wang)合作,透過策展人居中協調場地與作品的展出方式,以及整體空間的觀賞效果,佐以透過清晰論述脈絡,標示出藝術展陳的新方向,亦期待藝術家以對空間的思考,呈現更完整的創作概念。
國內外知名當代畫廊在「ONE ART Taipei 2024 藝術台北」精彩展出
觀止堂(Admira gallery)帶來賴逸倫以現代人類學之父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所言「動物是好的思維對象」為靈感,創作的《馬戲團》系列雕塑,他將自身帶入了「意義化動物」,乍看「被物化」,卻使得自我得以在「物化」過程中重塑主體經驗。
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本次主打羅馬尼亞年輕藝術家安德利亞・梅達爾(Andreea Medar)的作品,近年她的主要題材攸關家族史及故鄉拉珂瑅(Racoți)村的現狀,《末日後的新娘》(Post-apocalyptic bride)系列,則帶有緬懷意味:先民曾在村莊花園栽種作物、自給自足,時至今日村莊裡的園丁越來越少了。家中的最後一位園丁,曾祖父,在三年前去世後,花園也隨之荒廢,如今雜草蔓生。
也趣藝廊(AKI Gallery)以「雅撒西的房間」作為主題,展出多名台灣和日本女性藝術家的作品。雅撒西(優しさ/やさしさyasashisa)是「溫柔」的日文音譯,透過調動套房的私密氛圍,以不同的女性視角打造一個宏觀的柔軟房間。近年旅居馬來西亞的劉昕穎,利用簇絨槍呈現彩色樹林風景。手塚愛子(Aiko Tezuka)解構、重建古董織物,揭示文化產物在不同時代下的存在意義,藉由經緯線的加工交織產生時間的意義。黑田惠枝(Yoshie Kuroda)透過修補縫製二手衣物,創造仙獸Mokemokemono轉化為重新開始的力量,探討生命「存在」和「聯繫」的真義。
來自南韓首爾的L Gallery,帶來六名當地藝術家的創作。長居濟州島十二年的藝術家裴重烈作品,他僅使用彩色鉛筆在紙上描繪濟州島的日常風景,卻有力引領觀者走向內心平靜。SuzyQ結合了東方和對稱設計的流行藝術鮮豔色彩,圍繞一個名為「Moo」的角色,嘗試探索記憶、逃避現實,將過去與現實的概念混合,創造出了一個幻想世界。Vanessa Su使用層層疊加的油畫技法將短暫的記憶轉化為思索後的風景,將光線轉移到畫布上,超越簡單描繪的重現,促使觀眾思考生活和認知的短暫本質。
白石畫廊奪得第六屆「最佳空間呈現」
不只藝術家,就連畫廊空間的布局,都得是一種創作!「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特別設立「最佳空間呈現獎」,強調飯店型藝術博覽會的初衷,正是鼓勵畫廊脫離白盒子的策展思維,巧妙運用具限制性的房間呈現作品風貌。
本屆評審團名單為「東喜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吳東龍、「四維品牌整合設計有限公司」藝術總監賴思維,以及「本事空間製作所」負責人洪和培、謝欣曄親自參訪各個畫廊,以創造力與風格為評選基準,選出本屆獎項得主——白石畫廊。
今年,白石畫廊參展的藝術家,包含孟耿如,英國當代藝術家菲利普.科爾伯特(Philip Colbert),來自埃及的Béchir Boussandel,日本的three、綿引展子(Nobuko Watabiki)、有里川浩平(Kōhei Arikawa)、上田真央香(Maoka Ueda)等七位創作者,集歐亞非的作品集大成於展間。白石畫廊表示,策展上著重挑選色系溫暖和煦的作品,即使風格多元,仍能帶出和諧視覺,希望觀眾感受到置身三度空間的繪本書頁的特殊張力。
創作方法+收藏觀點!「藝術講座」圓滿落幕
今年度「藝術講座」,則已在2024年1月25日展開對談,並圓滿落幕。第一場講座「畫非畫?論年輕世代與媒材的交互作用」,由「CANS當代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偕同王昱翔、傅琬婷、小林繭乃等本屆新賞獎優選得主對話。
三位新生代藝術家的得獎作品,雖然均為繪畫之作,卻分別由「材料實驗」、「意識形態」、「表現風格」等三個角度,解構繪畫的可能性。王昱翔運用原子筆及金箔、銀箔、銅箔、黑箔、赤貝箔等媒材,並透過擲茭杯讓命運選擇色彩,巧妙勾勒出蜥蜴人若有似無的存在,呈現具神祕學色彩的創作〈如果你想說,我會聽〉;小林繭乃使用銀的沉澱物「銀泥」繪製〈You Who Don‘t Know〉,結合兩種不同圖像、重疊兩層不同時空,在塗鴉與卡漫中,自成新趣;〈優良的靜物畫 - 石膏像〉是美術背景的傅琬婷《優良的靜物畫》系列的其中一幅作品,以「社會矯正術」的觀察角度為核心,再透過繪畫回頭檢視繪畫教育如何一脈相承而來。
第二場精彩講座「歐洲當代藝術市場簡述:以法國為例」,邀請到郭中荃與Eric Peyronnet組成的雙人藝術團體「Paris-Taipei Express」,帶來立基法國、放眼全歐的藝術市場策略簡述。
112年11月23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柏亘 #陳彥廷 編輯報導於 #國立故宮博物院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23)日出席國立故宮博物院「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開幕式時表示,此次特展以16世紀「大航海時代」為主題,並由國內外12個館所與單位出借寶貴珍藏,讓參觀遊客能夠近距離欣賞16世紀歷史文物,以及臺灣參與當時全球互動的身影,進而找尋臺灣在海權時代的地位與角色,可說是故宮作為世界級博物館所達成國際文化交流具體成果之一。
陳院長表示,今(2023)年3月他曾到故宮出席「#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對豐富飽滿的藏書記憶猶新,很高興今日再次前來故宮,參加今年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開幕式。
陳院長指出,此次特展以16世紀「大航海時代」為主題,透過瓷器、繪畫、古籍、地圖等文物,述說16世紀人們在無邊無際大海上的活動、探索與交流,以及大航海時代如何帶動世界經濟與文化交融的巨大變化,喚起民眾在小說、電影或漫畫看過有關航海、尋寶,甚至海盜故事的回憶,而這些生動的人物與情節,也帶給大家許多冒險闖蕩海洋與探索世界各地的想像。
陳院長表示,明(2024)年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南安平建築堡壘、發展市鎮滿400年,從此次故宮特展的豐富文物可看出,早在16世紀臺灣參與當時全球互動的身影,以及與世界各地人們頻繁的交流接觸,不僅能感受當時人們往來於海上的足跡,也能找尋臺灣在海權時代的地位與角色,並從中汲取經驗與智慧,進而繼續面向世界,迎接未來挑戰。
陳院長指出,此次展覽除了故宮本身豐富的珍品外,也借重國內外12個館所與單位鼎力協助,出借寶貴珍藏,尤其部分珍寶從 #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日本大阪 遠渡重洋到臺灣,可說是身為世界級博物館的故宮所達成國際文化交流具體成果之一,相信透過此次難得的展出機會,將能讓所有參觀遊客近距離觀看與欣賞16世紀的歷史文物。院長也感謝策展團隊辛勞付出,以及海內外提供協助與合作的單位,並預祝活動順利圓滿成功、大家滿載而歸。
陳院長提到,故宮被譽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向來是國內外旅客來臺必訪景點之一。而故宮北部院區現有建築與設施已陳舊,正館展覽空間現已登錄為歷史建築,因此行政院投入超過100億元推動「新故宮計畫」,以提升故宮參觀品質、觀光量能及拓展文化外交;今年7月,行政大樓及圖書館新建工程已上樑,此為重要階段性里程碑,明年6月竣工後,所有行政人力將集中於山下行政園區,全力推動整建具現代化博物館規格的第二展覽館(圖書文獻大樓)。
陳院長到場後,手持「無界之涯」手板,與 #行政院林子倫發言人、#故宮蕭宗煌院長、#黃永泰副院長、#余佩瑾副院長,以及借展單位、駐臺代表等貴賓一同合影留念;隨後,院長聽取余副院長及書畫文獻處蘇峯楠助理研究員說明本次特展背景,並於致詞結束後前往展場參觀亞洲新圖、沈船文物、隆慶像、安平壺、扇面與扇形盒及長期展示館由小編 吉玉珊社長的爺爺 #吉星福將軍伉儷 所捐贈給故宮其中的 #紫壇古董櫃 ... 等國內外館所典藏,院長也實際操作互動螢幕,了解16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航行路線與交流活動。
https://tnews.cc/02/newscon567442.htm
#DANIEL WONG X #DISNEY- 將迪士尼經典與品牌風格交織出 #探索號
112年11月14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柏亘 #陳彥廷 編輯報導於 #Daniel Wong #臺北時裝週 #ss24
#華裔設計師 #Daniel Wong 以「#探索」為核心概念,透過強烈且細緻的視覺印花呈現時尚品牌。他曾在 Alexander McQueen 和 Versace 擔任設計師,創作過多個系列,為 Lady Gaga 等名人設計服裝。最新 SS24 系列「DANIEL WONG X DISNEY- #探索號」以迪士尼百年和品牌十週年為靈感,通過「探索號」主題,將迪士尼經典與品牌風格交織。這場奇幻旅程彰顯獨特魅力,連結過去和未來,將藝術和美感融合於一起,為兩個傳奇的匯聚帶來意義深遠的時尚盛會。
https://youtube.com/live/tmOL6eM7NS8
Chinese fashion designer, Daniel Wong, chooses “exploration” as the core concept, and manifests his fashion brand via intense and sophisticated visual printing. Wong has worked for Alexander McQueen and Versace as a designer, and created multiple collections. In addition, he has been a costume designer for many celebrities, such as Lady Gaga.
The new SS24 collection- “DANIEL WONG X DISNEY-Exploration” is inspired by the centennial celebration of Disney and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brand. The theme of “exploration” manages to weave Disney classics with the style of the brand. This magnificent journey manifests a unique charm, which connects past and future, and blends arts with aesthetic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legends brings a fashion feast with a great significance.
🚩 臺北時裝週 Facebook / YouTube / 官網三大平台同步直播秀場,敬請鎖定觀看!
All Shows will be on live stream via FB+YouTube+HP. Stay tuned !
TPEFW SS24
官方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pefashionweek
官方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pe.fashion...
官方網站 ▸ https://tpefw.com/
#臺北時裝週 #TaipeiFashionWeek #TPEFW
#fashionweek #ss24
台灣知名設計師品牌ISABELLE WEN溫慶珠秋季時尚展演
睽違多年驚艷發表
112年10月30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柏亘 #陳彥廷 編輯報導於 #台北市
Born in Art 與生俱來的藝術天生
感知體驗生活中的美感 從一件霓裳出發 將生活織羅成藝術作品
藝術,天生。藝術是一種表達方式,藝術家通過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觀念,服裝設計亦然。藝術天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存在,為了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引發感受,進而產生美感體驗。2023秋冬創作系列,Isabelle從一件霓裳出發,織羅如何將生活過的像件藝術作品。
藝術底蘊其來有自 搶先一睹未曾面世之私人藝術藏品與伊莎閣樓
ISABELLE WEN 2023秋冬形象大片在藝術家楊柏林所打造的蕨知苑揭開序幕,將Isabelle Wen多年私人收藏中、一些對她特別有意義的畫作帶入其中,再創出其對於時尚與藝術的共鳴表達和無限想像。26日發表展出的時尚系列,即是從Isabelle設計織造的源頭- 位於中山北路五段的流行事業總部,將從未對外開放、初次面世的伊莎閣樓,以裝置展的形式,結合最新秋冬系列設計服裝,同時展出多幅首度公開的私人藝術收藏,與難得一見的手稿和攝影作品。此次並邀請當代藝術家李承道籌劃策展,以摩登新穎的沈浸式體驗,感受時尚與當代藝術交織出的創作火花。
各界嘉賓齊聚一堂 共襄盛舉秋冬時尚系列
睽違品牌公開活動多年,此次展出的消息一釋出即獲得眾多迴響與期待,無不期待當天展出內容;活動當日與會嘉賓眾多,來自時尚界、藝文界的各方品牌好友與媒體朋友均到場支持。多位與會嘉賓在進入總部,前往展間的途中,皆不約而同的表示,彷彿來到世外桃源,神秘又舒適的氛圍已讓期待值飆升到最高點,就像走進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時空,進入展間後,更瞬間沈浸在Isabelle獨有的藝術生活氛圍中,彷彿遠離都市塵囂,盡享;在經過現場導覽參觀、並觀賞模特兒靜態展演後,相當驚豔讚嘆這場午後的秋日時尚饗宴。
在創作上保有自我 美感藏在DNA中 生活即是藝術
藝術在Isabelle的生命裡是一種不可或缺且渾然天成的存在,母親無疑是她藝術養成背後舉足輕重的角色。兒時即經常看見母親在家中習張大千從巴西寄來的畫稿作畫、一起逛畫廊,因而藝術對她是從小如日常般的自然。少女時期在母親的鼓勵下師從歐豪年,是歐老師門下年紀最小的學生。因此即便她在往後的服裝設計手稿,依然會使用山毛筆、宣紙、山河紙等素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藝術就像DNA的一部分在Isabelle的生命裡,她的美學態度、美感和品味,已深化並流露於創作與生活各層面中。
此次以破題的方式,將主題【藝術天生】以服裝、個人畫作、攝影結合歷年收藏於伊莎閣樓展出。「沒有過去的藝術滋養,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在個人畫作中,可以看到Isabelle以品牌使用的印度進口精美布料的外裹包裝麻布作為畫布,結合不同媒材,如壓克力、水彩、油漆與粉彩等創作出的手稿作品。「品牌使用印度進口的精緻布料已經十多年了,這些布料美的像天上的繁星,總是給我無限的靈感。而這些布料的外包裝麻布,是我一直以來很想使用在繪畫上的面料,期待了好幾年,這次總算能跟大家分享。」
尤其是在過去幾年的疫情發生後,時尚產業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極簡從小眾變為主流,在時尚中處處可見,Isabelle依然直面內心真正的自己,無論藝術創作或時尚設計,都想帶給大家更多的美好與愉悅。本季設計不著墨於極簡或極繁,更多的是,一路走來堅持保有的神秘美感。Isabelle相信,服裝設計之美,佔有人類進化史中相當大的比例,除了外表的美麗,更可以帶給人們更多的喜悅以及身心的躍升。
以輕盈精緻點綴出秋冬考究細節 大膽詮釋藝術可能性
Isabelle將其對藝術的熱愛作為2023秋冬的主要靈感來源,以獨具的美學品味及時尚風格,表現在設計系列之中:細緻考究的面料,以纖細的繡線、宛若寶石般的晶鑽亮珠手工縫製裝飾其上,運用柔和與粗曠、神秘又中性的廓形線條及搭配,帶出女性以個性為目的,以獨特為魅力,形成一種多元嶄新的時尚語言:從美感出發,最後回到美學的終極目的。
此季Isabelle更將其一向拿手的輕盈飄逸材質-刺繡雪紡與精緻細膩的珠飾網紗,巧妙加諸在挺闊版型的襯衫、背心與外套,為秋冬常見的份量感帶來更多柔美的細節;修長的線條則完美結合大膽飽滿的輪廓,更在常見厚重的秋冬融入些許中性的元素,但仍不忘強調女性的感性與優雅。Isabelle認為,在一眾普及化的快時尚中,女性其實更應重視自我的品味培養和個人風格的詮釋。
在系列的設計搭配上,這季秋冬更加強調中性個性與優雅閒適的貴族感。男士的西裝面料、珍貴的喀什米爾針織與各種長度的外套大衣款式,以層次感強化襯托出彼此的存在力道。雋永典雅的Timeless Elegance,是Isabelle Wen的品牌經典特色之一,每季精選出特別訂製的刺繡縫珠手工面料,遠觀華美,細看則有迷人講究的精緻,恆久的璀璨與美麗,與難以取代的高貴氣質,在快時尚盛行輪替的當代,更加可貴。Isabelle表示,時尚應體現在生活之中,可以是形容詞,也可以是代名詞,更能成為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2023 AW重點設計介紹:
1. 多層次結構:多層次或運用不同材質,兩種以上不同面料及花紋的組合,異質拼接手法為混搭帶來更具特色的表現,不僅增加服裝的份量感,同時保有輕盈流暢的線條,相對也更能突出個人風格和創意。
2. 3D立體剪裁:運用斜裁、立體打褶等不同的技巧,使衣服不再是硬生生的平面裁剪,而是360度的打造最符合人體完美曲線,讓日常的穿著也能輕鬆的擁有高級訂製服的規格。
3. 垂墜感洋裝:垂墜自然的洋裝款式,將單一材質的柔軟打造出立體軟雕塑質感,符合現代人追求輕鬆、隨意的需求,同時兼具優雅與古典的氣質。
4. 同色系套裝:三件一套的同質同色系背心、西裝外套、襯衫與西褲或裙,剪裁講究細節變化,為日常的穿搭套裝增添時髦高級的俐落感。
【關於設計師Isabelle Wen 溫慶珠】
一個藝術基因與時尚混血的天生創作者,深耕時尚與創作多年,擅於透過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觀念,將與生俱來的美感融入於時尚創作之中,透過服裝、空間、生活態度呈現其個人深厚之美學底蘊。其獨特的美學思維和設計風格,表露於每一季的創作之中。為了引發審美體驗,堅持創作出具有思想與態度的作品,是Isabelle在這條玫瑰荊棘的時尚之路,永不妥協的初衷。她相信,只有真藝術可以接近永恆。無論是藝術的力量、美的境界與深度都能表現真正的雋永。
【藝術家李承道的策展概念】
我想從她的收藏認識Isabelle Wen
一直覺得藝術家的工作室所以迷人,除了經年累月的創作,還有那些意義非凡的收藏。每一次和Isabelle接觸,遠遠的就能感受到在她氣息中的浪漫和神秘,因此一直想瞭解在這灰灰藍藍的濾鏡後面,是什麼樣的世界。
嘗試著建造一個收藏室,像進入一個偌大的珠寶盒,以藝術家的視角端詳自己的收藏、想像在這裡工作。而藝術家的工作室常是隱蔽的,藏的不只有未完成的作品,多的是藝術家的心思;試想在這裡的每一個物件都是她親自挑選、擺放的位置都是她喜歡的,這都是感性存在的痕跡,甚是私密。攝影、手稿、鄭在東的溫小姐畫像,看起來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112年10月26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柏亘 #陳彥廷 編輯報導於 # 第14屆金漫獎頒獎典禮 文化部主辦「第14屆金漫獎頒獎典禮」今(26)日在臺北文創大樓登場。文化部長史哲頒發特別貢獻獎予漫畫家暨漫畫研究者洪德麟,同時,見證漫畫大師葉宏甲之子葉佳龍簽署其父經典作品的捐贈意向書,為即將於年底開展的國漫館增添重要館藏。典禮上揭曉漫畫新人獎、漫畫編輯獎、跨域應用獎各1名,以及6名年度漫畫獎得主,金漫大獎由布里斯《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上、下)》獲得。文化部也宣布,明年金漫獎頒獎典禮將移師臺中舉辦。 #文化部長史哲 引用 #鄭問 在《#千年一問》所說的「我想說的,都在漫畫裡了」,漫畫家透過筆下的人物、圖像、分鏡及對白與讀者對話,創造了令人著迷的閱讀體驗。臺灣的漫畫創作者,也持續關心臺灣土地上的一切,從歷史、傳說、性別議題、音樂、生活都成為創作題材,展現臺灣漫畫最豐富多元的面貌。「漫畫是視覺藝術、故事開發,更是影視產業分鏡、分格前身的三位一體創作」,史哲指出,文化部近年透過 #漫畫獎勵金、#金漫獎、#漫畫家海外駐村 及 #翻譯出版 等政策工具,#國家漫畫博物館 也在 #行政院 支持下,將於今年年底在臺中正式開展。文化部會持續協助漫畫創作者及業者推動臺灣漫畫內容的產製,全方位協助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支持臺灣漫畫發展。 #特別貢獻獎得主洪德麟 致力臺灣漫畫史料研究40餘年,大量收藏及研究日治時代至當代臺灣漫畫發展,發表無數著作、研究及專欄文章,積極參與國際研討會,並在大學及研究所開課,「洪德麟一生熱愛及奉獻臺灣漫畫,為臺灣漫畫留下脈絡及無私的傳承」。洪德麟致詞時謙遜地表示,「自己沒有資格拿貢獻獎,對臺漫的貢獻還不夠多」,我所做的就是努力的寫下去,讓世界各地的人看見,「臺灣漫畫是有資格站上世界地圖的」。 #漫畫家葉宏甲之子葉佳龍 在今日典禮上簽署文物捐贈意向書,以行動支持即將開館的國家漫畫博物館。葉佳龍感性地說,父親葉宏甲創作的時代面臨著戰爭、貧窮、白色恐怖、審查制度,但他仍努力堅持。父親所創作的《#諸葛四郎》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童年,代表的是當年的流行文化、歷史及所有臺灣人的共同記憶,「《諸葛四郎》代表的是一個社會的公共財」。 葉佳龍說,「我們何其有幸,生長在自由創作的年代,不僅有政府支持,還即將有國家漫畫博物館」,期待國家漫畫博物館的團隊能像父親一樣努力堅持,讓國家漫畫博物館在成立的時候,老中青三代一起去度過美好的時光,也能透過新媒體、新科技,不僅讓大家緬懷歷史,更能接觸新漫畫、新動畫,以及各式各樣新的內容產品。「希望國家漫畫博物館成為臺灣漫畫家的搖籃、舞臺及面對世界的窗口,內容產業能如同半導體產業一般,成為臺灣的驕傲。」 評審團表示,本屆參賽作品整體創作技巧及創意佳,讓漫畫有了更多可能性。「#漫畫新人獎」、「#跨域應用獎」及「#漫畫編輯獎」,作品成熟且具表現力及生命力,展現編輯的統籌與企劃力,並呈現漫畫作為複合性多元媒體的時代樣貌;「年度漫畫獎」類型豐富、風格多元,具有跨年齡層的傳達力,關注歷史、人性的同時,也緊抓現在與未來的議題,讓讀者可一窺當代創作者的視野和思考,感受臺灣漫畫的堅強實力。 文化部表示,配合國家漫畫博物館年底開展,金漫特展及相關活動亦將移師國家漫畫博物館辦理,同步邀請國際漫畫博物館或漫畫節策展人,與國內漫畫家及產業代表交流。金漫獎典禮精華將於 11月18日下午4時於台視錄影重播,邀請各地漫畫同好共享典禮的精彩。 https://youtu.be/Rf0dwBL0BRY
112年10月22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報導於 #臺北時裝週閉幕典禮 眾所矚目的《2023台北时装週》时尚閉幕大秀,今日於臺北大巨蛋園區松菸大道盛大登場。臺北市政府與文化部、經濟部等各單位合作辨理《2023臺北時装週》,並由國際时尚龍頭媒體VOGUE 及 車壇豪華品牌Lexus 大力響應,共同打造今年度臺北时裝壓軸時尚盛典!本次首度啟用台北新地標 #臺北大蛋園區帶來別具一格的全新跨界時尚秀,以「多元共融 DE&I]為 #金馬獎頒獎典禮節目總監陳鎮川 擔任創意總監,展現6組臺灣設計 KO3(#柯瑋倫)、BOBJian(#簡國彥)、TANGTSUNGCHIEN (#唐宗謙)、JUSTINXX(#周裕穎)、PCES(畅芷筠、#李玉琪 Brun Chung)、Story Wear(#東冠百)的全新作品。#蔣萬安市長 與 #文化局蔡詩萍局長 為支持台業,今日身穿設計師服裝驚喜亮相星光大道,藝人黃偉晉、鶴 The Crane、林予晞、Amanda 劉紀範等也擔網走秀嘉賓,共同演臺灣計師品大作。除此之外,饒舌小天后Karencici及金獎製作人StarrChen陳演出時裝週獨家創作曲,台饒文化代表DizzyDizzo 芸攜手舞者炸翻舞台代饒舌歌手appy及今年獲最佳原住名專輯獎的Ma滾繆思女神楊乃文更帶超強氣勢壓軸演出,為星光熠熠秀帶來最完美的句點。 蔣市長與眾星力挺響應北时装登場星光道安市長為力挺臺灣設計師並展現對臺灣时尚產業的重視,今日特別灣設計師品牌BOB Jin 簡國彥所設計的服裝喜亮相;文化局蔡詩也身著PCES(畅李玉琪BrunoChung)的設計作品步上星光大道红毯。 襲黑白強烈對比的搶眼風格更引起現場觀眾驚呼不斷,而有刺繡織布經驗的「京城武绣」特别開發品牌象徵的B格紋緹花布料更充分體現了設計師對於服裝細節的用心,同時顯示臺灣時尚設計產業的創作高度。 此外,三金典禮等级星光陣容也為當晚精彩大秀再添華麗色彩,由長年支持臺北时裝週的典禮主持人Lulu 黄路梓苗热情開場,眾多知名藝人包含黃偉薛仕凌、劉品言、陳妍霏、洪佩瑜、禾浩辰、蔡凡熙、邱以Eland、雷嘉沟小乐吳思贤大元GEmma 吳映潔·鶴 The Crane林予晞穿著《2023壹北时装週》知名設計師們打造服裝,展現屬於自我的時尚態度多元星光陣容演繹臺灣知名設計師品牌精彩跨界獻唱時尚伸展台本次開幕大秀與遗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共同合作,首度於台北大巨蛋園區松大道上舉辦,象徵迎接未來遠雄大巨蛋與松山文創園區融合設計舆運動的多元發展性,並携手台灣頂尖模特儿經紀公司凱湿、丹藍、霏讯、風暴·伊林、 MOOZA與知名秀導楊佩綺及Alen,全新形態呈現時尚的無限可能。大秀邀請豪華星光陣容跨界化身模特兒,與74位名模共同演繹6組臺灣設計師品牌的精彩大作。率先登場的台灣設計師品牌JustinX周裕穎)以Out!!!台灣水果派對!」為主题,打造一個充滿90年代單色風格的時尚系列,讓模特兒們彷彿化身成一顆顆行走的水果來展演2024春夏大作,更攜手台饒文化代表Dizzy Dizzo 蔡詩芸跨界演繹,一連帶來《ASS》、《So Good Tho、《Wiefy》等多首饒歌曲演出搭配氣勢大的舞群陣容,讓伸展台瞬間幻化為時尚嘉年華:接著出場的品牌ALLENKO3(柯聘倫)以經典作品卡夫卡的變形記作為靈感發想,呈現主题為《變體METAMORPHOSIS》的2024春夏系列作品,搭配客家新生代歌手Yappy及弦樂手精彩跨界,帶來暗黑且耳目一新的精彩說唱演出,令現場觀眾驚呼連連:接著登上舞台的是品牌Story Wear(陳冠百),設計師以《》作為2024春夏新系列的靈感發想,讓2024系列回歸品牌心:Art,FashionCrmsi使用循環設計手法,靈感到實質應用,讓一切的歸屬於零與無限大,並由超人氣男帶領著12位名模由觀光巴士驚喜登場,個性演繹品牌精彩大隨著現場燈光轉换,由今年入圍第34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及最佳華語男歌手獎的码TheCrane率领名模共同演繹品牌TUNGTSUNGCHIEN(唐宗謙)2024春夏全新創作,鶴The Crane展演中搭配今年荣獲最佳原住民專輯獎的Mka帶來以R&B 曲風詮釋的族語歌曲《起自己的火》《未竟之夢》精彩的跨界演美符合本屆DE&I多元精神:接著登場的是品牌PCES(畅並药、oChung),近期入圍金鐘视后的林予身著品牌服装,完美展題數字「3」的象徵意義,展演中更穿插多元文化的小吃市集攤如熱鬧嘉年华會,與品牌本次主要展現的社會平權及多元元應。 新生代饒舌歌手Karencici攜手金曲最佳製作人StarrChen 陳星翰壓軸演出名模群壯觀完美謝幕精彩絕倫、跨界不間斷的时尚藝術大秀,在前五個設計師品牌接連展演後,生代饒舌女歌手Karencici與金最佳製作人StarrChen星輸壓軸帶時裝週獨家創作曲Takingover.MP3的首次現場演出,並带場的品牌BOBJian(簡國彥)本季BOBJian重點放在「漫遊」,以21AW主題「走心、走星、走新」作為延續,此系列透過「格紋、暈染、線型」三種型態印花轉述網絡連結的漫遊,希望服裝能結合更多精緻工藝的裝飾,使數位印花增添更多帶有溫度的手工技術,亦是挑戰美感的拼湊,也呈現屬於BOBJian 張扬個性的美感節奏精彩演唱與高規格的视聽饗宴,將大秀推往一波高潮,也完美詮釋本次时裝週想展現的嘻哈精神。最後大秀以6組設計師品牌與眾多模特兒齊聚謝幕的壯觀畫面,為《2023台北时裝週》閉幕大秀劃下完美句點。 搖滚謬斯楊乃文需喜現身時尚派對嘉年華 邀請市民同歡感受时尚魅力 彩的壓軸閉幕大秀後,同場加映时尚派對嘉年華,大秀現場由本屆助品牌一皇家禮炮特別設置皇家吧台,更重磅邀請搖滾繆思楊乃展現熱力爆棚的精彩演出,一連帶來《貴族的輓歌》ADrem fn Clyde》、《星星堆滿天及《Queen》等多首臉炙人口歌曲,為時裝週閉幕大秀再掀高潮,邀請市民感受英倫搖滾魅力。 設計師選品店时尚加乘三大商圈风格店家跨區接力时尚不断电《2023台北时裝週》时尚大秀採全程線上直播結合各大戶外屏幕播出,線上下同步零距離連線,也能透過臺北時裝週網站,VOGUETAIWAN YOUTUBE、DAY、以及臺北市文化局DesignFor 書粉絲團,掌握,與全民一同欣賞最精彩的時尚大秀。為支持臺灣時尚設計品彩的壓軸時尚大秀後,即日起至10月29日期間民眾還能在 SOGO 復興館5楼看到今年精選的設計師選品店,店內將展示銷售包含參與時尚閉幕大秀的6個設計師品牌在內多組臺灣設計師的作品,從服飾、配件到包類,呈現最多元的勺購物空間,邀請民眾親臨現場參觀選購,感受臺灣时尚的力。
https://tnews.cc/02/newscon559508.htm
https://youtube.com/live/eUmX0PGso-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_8qoOonPw&t=224s
台北時裝週雅詩蘭黛集團粉紅絲帶公益時尚秀登場
臺灣頂尖服裝設計師 王子欣、董亭言、申子芹結合時尚超模 演繹女性獨特力量
112年10月16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報導於 #雅詩蘭黛集團粉紅絲帶公益時尚秀 #臺北時裝週
雅詩蘭黛集團的粉紅絲帶活動向來是全球矚目的公益盛事,今年隨著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粉紅絲帶點燈儀式,展開這一個月的粉紅絲帶乳癌防治月。2023年雅詩蘭黛集團別開生面首度舉行粉紅絲帶公益時尚秀!在台北時裝週期間,雅詩蘭黛集團邀請三位受到全球矚目的台灣時裝設計師Claudia_.W.王子欣、Yentity董亭言、Seivson申子芹以及三對超模母女首度登台走秀,共同參與雅詩蘭黛集團粉紅絲帶2023公益時尚大事。雅詩蘭黛集團期待透過公益時尚秀,展現女性多重樣貌以及獨特力量,結合服裝設計之工藝與時尚,將粉紅絲帶乳癌防治公益活動的意義更加推廣並且成為2023台北時裝週的必看大秀。一同攜手,穿上美麗的時裝,倡議乳癌防治的重要!
服裝是宣言、是體現文化,更是展現力量的載體。2023雅詩蘭黛集團粉紅絲帶公益時尚秀,特別邀請到近年來深受國際時尚產業關注的三位臺灣頂尖設計師:Claudia_.W王子欣、Yentity董亭言、Seivson申子芹,以雅詩蘭黛集團的粉紅絲帶、希望、愛與擁抱,作為主題,透過時尚,展現女性力量。時尚大秀中同時結合知名的舞蹈團體 B dance展演,透過音樂與視覺藝術團隊Managona的設計與演繹,帶給現場絕無僅有、藝術與時尚結合的驚艷饗宴。走秀嘉賓更是別出心裁,由數位超模領軍,王聖芬、趙孟姿與Wei Lin 林韋君攜手女兒與媽媽,首度母女同台走秀。看秀嘉賓同樣星光熠熠,謝欣穎、劉品言、姚愛寗、程予希、張景嵐、百變男團VERA、項婕如、韋喆,以及名媛李晶晶,齊現身支持雅詩蘭黛集團粉紅絲帶公益活動,期許以個人影響力喚起女性對於自身健康的關注。為乳癌防治宣導盡一份心力!
以粉紅絲帶為題的時裝大秀展演 充滿希望、愛與擁抱
王子欣Claudia_.W
設計靈感
啟發自粉紅絲帶的意象,除了在其擅長的數位印花裡加入粉紅絲帶的元素外,更透過蓬鬆渾圓的剪裁與薄紗層次運用,同時,著重於肩膀輪廓的設計,並以輕盈彈性的面料塑形,寓意著女性不再受傳統約束,而更應關注自身的健康與美好生活。
董亭言Yentity
設計靈感
作品裡總是以剛毅的輪廓賦予女人力量的董亭言Yentity,此系列多以 oversize的西裝搭配柔軟、輕透布料,同時在印花與刺繡上,特別運用上將抽象的胸型線條,藏在服飾的細微之處,展現剛柔並濟、溫柔堅韌的姿態。董亭言表示,「人生第一次做乳房檢查,是我生完孩子的第二週。擁有孩子前,我和大多數忙碌的職業女性一樣,總是以工作理由,忽視自身的狀況,直到初次將孩子擁入懷中那一刻,才決定好好認識自己、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以親身故事啟發的創作,喚起所有人對乳癌防治的重視!
申子芹言Seivson
設計靈感
近年來深受國際媒體與買家青睞的申子芹Seivson,其作品充滿奇想,擅長解構與結構,此系列以「Black」、「Pink」為核心,黑色代表著生活中的堅強,粉紅則緞則象徵著愛與希望,透過粉紅與黑的混搭,展現優雅堅韌的意象,注入最無聲的支持與力量。
三位風格各異,總在創作裡注入女性力量的設計師們,以粉紅絲帶為題,創作環繞著希望、愛與擁抱,以各自擅長的數位印花(Claudia_.W.)、剛柔並濟的輪廓(Yentity)與解構手法(Seivson)展演女性獨特的魅力。
雅詩蘭黛集團粉紅絲帶乳癌防治公益活動 提升全球影響力 為全球乳癌防治領導者
在乳癌尚未被公開談論的時代,雅詩蘭黛集團伊芙琳.蘭黛女士藉由身為公眾人物的機會,喚起大眾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希望協助守護女性的健康。1992 年,她成為粉紅絲帶的共同發想者,並發起雅詩蘭黛集團乳癌防治宣導活動,其使命是鼓勵全球展開行動,幫助所有人創造一個沒有乳癌的世界。伊芙琳.蘭黛女士召集世界各地的人員和組織推動改變來發揮其影響力。乳癌防治宣導活動即是伊芙琳.蘭黛女士奉獻世界的精神體現,堅定引領著雅詩蘭黛集團成為全球乳癌防治領導者。
伊芙琳.蘭黛女士創立的乳癌防治宣導活動是雅詩蘭黛集團最大規模的企業社會影響力計畫,目的是扛起集團在提升女性權利和守護女性健康方面的社會責任基石,同時持續鼓勵相關的目標導向行動。如今,乳癌防治宣導活動已支持了全球 60 多個組織,而這些組織滿足了當地社區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大幅地助益於推進真正的改變。
美麗攜手 幫助終結乳癌
如今,終結乳癌的呼籲更加迫切。我們可以攜手合作取得實質進展,一同對抗乳癌 —— 這是全球都應持續關注的疾病,而不僅限於10月份。粉紅絲帶活動將繼續鼓勵世界各地的人倡導乳房健康。與我們一起支持全球乳癌社群,期許不再有人因乳癌而喪生。
https://tnews.cc/02/newscon558200.htm
112年10月11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報導於 #開幕秀 ⋮ Opening Show #臺北時裝週 #SS24
《青•春》是世代共感流淌轉瞬即逝的記憶,也是影響流行文化的關鍵。文化部領軍「臺北時裝週SS24」今(11)日於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舉辦開幕大秀。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立故宮博物院長蕭宗煌、貝里斯大使碧坎蒂(Belizean ambassador Dr. Pitts)及使節團、立法委員吳思瑤、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以及臺灣潮流時尚品牌「.67ARROW」、「(A)crypsis®」、「ANOWHEREMAN」、「JUST IN XX」、「oqLiq」、「PLATEAU STUDIO」共同演繹多種潮流文化啟發的開幕盛宴。金曲歌王韋禮安、新生代歌手邱鋒澤、知名演員郭書瑤、程予希等藝人連袂出席,各自詮釋代表自我《青•春》的獨特風格,增添星光風采。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表示,「年輕世代是未來的主人」,所以臺北時裝週SS24也順應國際潮流,在這次選擇以年輕人、現代的視野作為主軸,企圖呈現青少年不僅擁有獨特的觀點,也是塑造流行趨勢的關鍵推手。王時思說,臺灣擁有最自由的精神及多元的文化,所以在音樂、舞蹈等各個文化藝術面向皆有各式各樣的跨界,臺北時裝週也持續秉持著時尚及文化的跨界合作精神,期待透過時尚展現更多藝術、文化與社會議題的交融。
文化部表示,開幕秀邀請6組設計師各自詮釋青少年喜愛的元素,透過拆解重組,探索臺灣在地潮流文化的樣貌,更突破傳統走秀框架,汲取各式音樂曲風,從嘻哈、搖滾樂,到電子音樂等,多重音樂風格及充滿衝突與文化撞擊的精神為基礎,強調青少年世代所代表的自我表達、獨特個性、真實與批判思維的時尚態度。6個品牌皆以特有的視角,詮釋了青春一代對獨特性的強烈需求及表述自我的渴望。融合嘻哈、街舞、搖滾、塗鴉藝術、漫畫和人工智慧等元素,共同譜寫這一季的精彩開幕秀。
首先由以抽象、衝突、驕傲、瘋狂等概念為設計主軸的「(A)crypsis®」,以及號稱「無形軍火庫」,跳脫具象化軍事概念的「.67ARROW」展開,20位嘻哈舞者身著兩位設計師服裝以「Dance Battle舞利對決」方式於伸展台上躍動時尚,利用嘻哈街舞的形式取代傳統走秀,展現年輕世代的反骨靈魂、張揚隨興。
「(A)crypsis®」擅長以異材質拼接、視覺交錯、圖像旋轉等設計手法融入在服裝當中,利用多重技法,將刺繡、毛巾繡、多重印刷、編織、手縫等手工藝進行細節處理,讓不同的加工進行服裝系列的詮釋。「.67ARROW」則以上身寬短,搭配下身baggy褲款,勾勒出本季重點輪廓,以板噴、數位印花、編織、輔料元素層層堆砌,穿梭在時裝、街頭潮流的CITY戰線,在自由奔放的氛圍中 塑造強烈的品牌風格。
由藝人陳柏霖與設計師好友Anthony共同創立的「ANOWHEREMAN」登場,品牌名稱取自披頭四樂團的Nowhere man歌曲,結合代表自由和抗爭的搖滾樂元素,打造現在與過去迥異時空的時尚連接感。「ANOWHEREMAN」設計概念從服裝最根本的面料及結構著手,同時融入設計師對於時事及生活經歷的感觸,創造出與以往不同的感覺自成一格。
高端機能時裝品牌「oqLiq」,本次發表靈感來源為「漫畫」,融入流行漫畫手繪元素,將立體風格轉化為二次元,透過特殊動漫妝容結合動漫感服裝讓平面夢想躍進真實的時尚殿堂,給予觀者數位扁平化的錯覺,以擴散diffusion設計概念,來自於AI繪圖的潛在擴散模型,過程的科學概念如拆解、重組、恢復、平衡。更與臺灣當代藝術家COWPER WANG及漫畫家Eli Lin 依萊跨界合作,將漫畫的層次與經典元素實驗創作為有趣的街頭風格,重新定義了機能服裝的樣貌。
致力透過服裝推廣臺灣藝術文化到大眾視野的「PLATEAU STUDIO」,則以「塗鴉」作為這次的展演主題,邀請多次於國際曝光的塗鴉藝術家Reach合作,將模特兒當作畫布,透過塗鴉藝術與時尚碰撞。本季「PLATEAU STUDIO」旨在傳遞「疫情後透過平靜狀態與簡單生活發現有趣的事物」,服裝回歸正常衣長偏短的版型設計,除不對稱剪裁、異質拼接的手法,通過滿版印花、水洗洗舊、壓皺染色、輔料後加工等技術,帶出面料整體的質感,讓單一款式有多種不同的穿著樣貌,並透過寬鬆輪廓呈現不受時間、情境束縛,兼具現代感與復古氛圍,保持一貫多元的特徵,希望能用 PLATEAU 專屬的視角連結臺北與東京。
以『愈在地,愈國際』為品牌精神的「JUST IN XX」,融合現代最重要的科技里程「AI」為主軸,打造出科技與時尚的結晶《獸鎖精神病院 So Soul MAD House》系列。設計師周裕穎在與AI聊天機器人的對話中,機器人虛構出一位不存在的漫畫家-虲丸,所創作的一本同樣不存在的漫畫作品《獸鎖精神病院》。漫畫中6位主人公的職業、服裝,以及皆患有的精神官能症的特質,將虛構的二次元故事轉化為本季時裝系列,打造以AI為靈感,但連AI也無法運算出來的二次元奇幻時裝大秀。
臺北時裝週不僅是促進時尚產業經濟的平台,更是展現臺灣設計內涵的舞台,概括文化創意、多元包容、實踐永續等價值,透過時尚,關注臺灣崛起的新勢力。開幕秀吸引了眾多知名人士參與。其中,金曲獎最佳作曲人韋禮安、KKBOX年度百大歌手邱鋒澤、曾獲金馬或金鐘肯定的新生代女演員郭書瑤、程予希、李杏,以及新生代偶像團體未來少女李紫嫣、林采婕、郭韋彤等,在紅毯上各自詮釋《青•春》的自我樣貌,與活動主題相呼應,為這個時尚熱鬧的夜晚增添耀眼光彩。
https://youtube.com/live/kclXqltaFNE
臺北時裝週首日設計師Liyu Tsai 搶先華麗登場
致敬經典「臻於完美‧典藏永恆」
以其富有遠見的設計和對文化生活體驗的深刻理解而聞名的Liyu Tsai品牌設計總監,臺北時裝周第一場品牌大秀10月12日於松菸文創園區盛大華麗登場,金鐘最佳女配角李杏、國際級時尚造型師李佑群、主播陳雅琳、王淑麗、劉以勤,設計師林國基、時尚CEO溫筱鴻等眾多時尚大咖現身秀場,與現場百位時尚名媛,還有許多台灣知名品牌─大江生醫、曼都髮藝、NAFU Life、Aquagen等,一同品味2024春夏最新時尚系列“臻.藏”。
SS24“臻.藏”系列發想起源於對令人矚目的巴黎奧運百年紀念的輝煌致敬,以這座光芒四射的光之城Paris為繆思,在每一個細節中慶祝追求偉大的精神,每一件作品都證明了精緻的人文感受與高級時尚的融合,向經典致敬,並體現了巴黎精緻品味的巔峰。
在這個季節裡,Liyu Tsai 巧妙地解構了標誌性的建築元素,提煉出它們的抽象精華,巧妙地融入柔軟的面料中。通過細緻入微的立體裁剪,賦予建築輪廓在面料上的新生機,營造出光影的優雅交融。為了向受人尊崇的巴黎工藝致敬,工藝級的細緻手工和精緻的法式蕾絲等傳統技法,綴飾在這個系列中,為定義了巴黎優雅氛圍的巧匠們真誠致敬。
“臻.藏”系列中的每一幀都交織著美的層次,體現了光之城浪漫的精髓,通過向巴黎的傳承致敬,我們呈現了一個不僅捕捉其本質,而且將其提升為永恆珍藏的完美寶庫。本系列是藝術、建築和時尚的和諧融合。它凝聚了巴黎高級工藝的精神,在場的時尚名人和頂級品牌VIP共同踏上一段穿越時光的旅程,鑑賞這場具有標誌性永恆魅力的經典系列。
台灣設計師品牌「IRENSENSE」逐夢到東京
延續上一季,將踏上東京喻為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是夢想的開端,再波瀾壯闊回歸台灣,是接受自我、克服恐懼的現實沙丘。
此季以『vision』作為此次主題,“ vision " 一有遠見,也有想象、夢想的意思。藉由色彩、圖騰、版型及面料細節,來傳遞愛麗絲的童話世界及少女的想像,從東京秀場所呈現的華而不實、撕裂情感,一路回到台灣秀場的堅定己心、成就夢想的時間沙漏,細細流沙、點滴累積,訴說著準備好要面對一切;跟著IRENSENSE 一起開創自己獨有的新篇章。
https://sites.google.com/nkust.edu.tw/jiys/%E6%96%87%E5%8C%96%E9%83%A8
臺灣南北時尚潛力新星齊聚Young Talent新鮮秀
「臺北時裝週SS24」在人才培育方面,持續致力於建構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提供實力設新秀國際級的舞臺。今(13)日於松山文創園區辦理第3屆「Young Talent新鮮秀」,其中有4位設計師為文化部與教育部合辦的臺北時裝週AW23校際展演「潛力設計新秀」,包含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陳葳、陳慧伃;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陳聖元及嶺東科技大學時尚學院流行設計系楊子瑩;以及3位獲獎2022年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主辦的「高雄時尚大賞」的洪衣彤、李紀鞍、王建凱,7位年輕設計師,將以全新作品,共同發表1場時裝秀,多元風格展現新一代設計師的創意能量。
臺北時裝週AW23校際展演之後,設計師開始設計製作全新一季作品,並各自發展出品牌雛形,以不同的風格角度,用10套服裝詮釋嶄新創意理念。本次也再次啟動導師機制,從品牌企劃、服裝設計、版型與縫製,提供專業培訓,也透過與專業團隊的合作,讓設計師從模特兒、影像、音樂等秀場相關細節,都參與規劃,完整建構培育系統。文化部對於時裝設計師的養成,除了注重作品創意的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實質效益,無論增強設計師的自身能力或是在商業上提供輔助;而Young Talent新鮮秀是從校園跨越到國際的重要里程碑,設計師們在扎實的訓練之下已經可以設計出接近時下潮流的作品,未來將更著重於導入商業機制,幫助年輕新秀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本場秀也邀請到人氣YouTube頻道哈哈台的街訪主持人Gary及眾量級CROWD 的ANDY老師和家寧+0擔任走秀嘉賓,展現不同於以往的活潑形象,跨界為Young Talent新鮮秀增添亮點,而哈哈台另一位街訪主持人傑尼也一同看秀支持。頻道將分享精彩花絮,讓更多人了解時裝週的幕前幕後,進而讓更多不同領域的觀眾關注時尚產業,也看見潛力新秀的實力作品。
每位設計師因不同的成長環境與教育經歷,都有別樹一幟的風格,前衛休閒、療癒迷幻、繽紛羅紋、東方文化、針織提花、簡約機能、天然染織,都有清晰的品牌形象,並兼顧創意理念與商業性,而透過階段性培訓,也讓設計師能實踐臺北時裝週的核心精神,考量永續及多元文化的價值,逐步成為獨當一面的臺灣設計品牌,同時,也期待透過年輕新秀獨到的設計思維,讓國際看見臺灣無極限的創意潛力。
把鬼蝠魟穿上身,交織海洋之美與勇敢精神:RAY CHU 2024 春夏系列
用3D列印製作服飾,以魚鱗回收製作面料:RAY CHU SS24春夏系列
完整呈現設計師手稿與靈感筆記 RAY CHU 聯手 SCLOUD 帶來 RAY CHU Bar
完整呈現設計師手稿與靈感筆記 RAY CHU 聯手 SCLOUD 帶來 RAY CHU Bar
#從秀場到服裝皆與海洋結合
#以3D列印製作鬼蝠魟服飾
#80%面料由天然材料製成
時裝品牌 RAY CHU 自 2016 年由臺灣設計師 Ray 創立以來,始終有著「無性別」、「包容性」等鼓勵多元價值與身體自愛的理念,並在那極簡風格與前衛美學結合的服裝之中,詮釋著從優雅精緻到俏皮大膽的多元面貌。而自 2022 年起,每季皆受邀參與倫敦時裝週的 RAY CHU,今年為首度參與臺北時裝週品牌秀,在SS24 春夏系列當中,RAY CHU 以大海為主軸圍繞著神秘的鬼蝠魟,展開一場交織海洋生態系統與勇敢精神的時裝饗宴。
Ray 這次也特地將場地挑選在NOKE忠泰樂生活的「Uncanny」,午後展開的大秀,隨著一旁落地窗灑進的陽光,展現海邊豔陽高照的意象,而秀場內所設置的白色巨型氣球,則是有著被海洋泡泡包圍的意象。
而本季 RAY CHU 也邀請演員與主持雙棲的 GEmma 吳映潔、唱跳才子鼓鼓呂思緯、鄧福如 AFÜ、魏如昀、鶴 The Crane,以及樂團 JADE、設計師李君慈、設計師兼 Podcast《設計師的仙界傳說》主持人Misc 等多位藝人穿著 RAY CHU 服飾出席。
每一抹色彩都是大海的意象
設計師 Ray 一直都很喜歡去海邊,而這次春夏系列的靈感——海洋,是 Ray 某次前往海邊的假期時,於夢境裡潛水所見的畫面,有感於大海之美與品牌本身對環保的重視,所以 RAY CHU SS24 春夏在顏色、布料選擇,乃至於時裝秀的敘事等,在在與海洋扣題。
像是在色彩方面,選擇以不同的藍色代表海洋的深淺;紅色代表海邊的烈焰驕陽;綠色代表漂浮綠海藻,而沙色則是象徵沙灘的意象。其他服裝上的設計細節還有透過剪裁曲線呈現水波紋的概念,以及在縫紉貝殼釦於服裝,展現如同在海邊收集貝殼、碎石等物件的氛圍。
將 3D 列印鬼蝠魟穿上身致敬海洋
此外,RAY CHU 也在襯衫、西裝領口、袖口處等加上鬼蝠魟造型的配飾,而隨著模特的登台,還能看到秀服有著 RAY CHU 以 3D 列印技術,所打造出來的鬼蝠魟細緻骨骼結構,之所以會特別選擇鬼蝠魟死亡後的骨骼為型體,為的是傳達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
關於採用鬼蝠魟為主軸之一,設計師 Ray 也提到:「每個季度都會有品牌以海洋作為靈感,很多人會使用海星、水母、章魚、鯊魚等。而鬼蝠魟是沒人使用過的,應為名字『Mantas Ray』也與『RAY CHU』有所契合,而鬼蝠魟所象徵的勇氣與無畏,也是品牌一直堅持的理念。」
魚鱗回收製成衣 履行環保責任
而為了讓倡導環境保護成為品牌實與有力的作為,RAY CHU 在 SS24 春夏系列,有 80% 的服裝面料皆是由天然材料製成,像是魚鱗回收再製、可生物降解聚酯纖維等,都是 RAY CHU 於本季將海洋靈感與環保設計結合的方式,不僅向大海之美致敬,更履行品牌對環境責任的承諾。
對此,設計師 Ray 說道:「這個系列想向大自然致敬,也想體現勇敢的精神。透過 RAY CHU 的服裝,我們旨在喚起對環保議題的關注,鼓勵所有人成為更好的地球管理者。」
於 SCLOUD 展示過往設計師手稿
透過這些色彩與面料的詮釋,在剪裁輪廓方面,RAY CHU 依舊維持無性別時尚的設計,打破傳統男女的既定形象思維,讓 RAY CHU SS24 春夏新作揉合美學、想像力以及永續時尚,呈現了一個美麗樂觀的未來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時裝秀落幕後,RAY CHU 也於 NOKE 忠泰樂生活的「LA MAISON SCLOUD」將本次SS24 春夏系列的後台樣貌完整呈現,包含服裝、模特兒吊卡,後台筆記等,都如實的展示於現場。
而 RAY CHU 也將於即日起至 11/13 在 NOKE 忠泰樂生活的 LA MAISON SCLOUD 展開「RAY CHU x SCLOUD」合作,並以「RAY CHU Bar」為名,在現場展示 RAY CHU 過往幾季的設計師手稿、靈感筆記,以及 RAY CHU 系列服裝與飾品。
本季時裝秀髮類造型後台指定使用 KMS 與 Goldwell Style Sign 超型系列產品、活動現場指定用水為AQUAGEN 海洋深層氣泡水贊助、讓賓客擁有舒適座位的沙發「眠豆沙」、枕頭「豆腐冰棒」則由眠豆腐提供。
About RAY CHU
RAY CHU 理念以無性別和包容性設計為特點,鼓勵多樣性和身體自愛,並注可持續性和環保,傳遞共鳴、多元、包容、體現自我的價值。2017 年於官方上海時裝週發布秋冬系列,並於 2022 年起每季皆受邀參與倫敦時裝週,舉辦品牌時裝秀。除在時裝週上大放異彩,RAY CHU 也與許多跨界夥伴合作,包括日本 Tenga、MISS 21、DAISY FELLOWS、A LIN、鬼鬼吳映潔、鍾麗緹、張韶涵、Girli、孫盛希等,彰顯品牌在跨界合作上的創新精神。
針織女王 潘怡良GIOIA PAN 2024春夏『綻』系列發表
全球首次將生成藝術融入時尚大作 解碼圖案到極致工藝宣告程式碼亦為匠人 跨入時尚新紀元
金曲樂團 麋先生、藝人林俊逸、王俐人、張雁名、新生代音樂製作人 盧子翔,演員 林琮軒、名作家主持人 謝哲青、時尚總監暨時尚平台18主理人 李佑群、時尚大師 劉培華…等名人藝人貴賓出席觀秀~
臺北時裝週2024 春夏發表在微涼的秋季正式展開,以針織技法為名的設計師 潘怡良GIOIA PAN創新以生成藝術,宣告時尚進入新紀元。本次GIOIA PAN 2024 SS發表於10月13日晚上19:00 於松山文創產業園區1號倉庫舉辦,以『綻』為主題,在服裝上運用最擅長針織技法呈現之外,首創以生成藝術透過AI演算程式碼,創造獨特的藝術作品轉換做時尚布料,帶來科技、美學以及創造力的精湛演繹,本季發表服裝扎實的縫製工法與超世代的時尚圖像,令觀秀嘉賓都讚嘆不已!
潘怡良GIOIA PAN 2024SS「『綻』時尚大秀發表,這次特別大秀入場前舉辦繽紛花綻派對開啟序幕!金曲樂團 麋先生、藝人林俊逸、王俐人、張雁名、新生代音樂製作人 盧子翔,演員 林琮軒、名作家主持人 謝哲青,時尚CEO溫筱鴻、時尚總監暨時尚平台18主理人 李佑群、時尚大師 劉培華…等名人藝人貴賓蒞臨參加。結合大秀發表許多品牌好友參與合作與支持,計有A Bit Sweet一畝良甜、AN PUR水恩沛、時尚針灸巧絲顏、,too beauty礦物彩妝、AROMA EXPLORER香氛,DUNAY 拋光手足膜提供貴賓媒體禮物以及星辰酒藏贊助現場紅白酒以及香檳等,共同打造非凡絢麗的時尚之夜。
潘怡良 GIOIA PAN 2024春夏設計主題:『綻』
潘怡良2024 SS主題『綻』以四季更迭是春夏秋冬的禮贊,生命起伏亦酸甜苦辣之冥想,千與千尋的追逐只為那一刻綻放,如同科技與時尚產生的無限可能。本次系列當中,全球首次結合生成藝術的呈現,將藝術家Jimi Wen的作品,開發製作出布料,運用柔軟的線條,展現出自然與人工計算機運算的張力。
此次發表的首部曲運用藝術家Jimi Wen作品-“(un)//void//ble”,潘怡良以設計師的角色直覺試圖用版型和布花去解讀和書寫【算書】,在捉摸與表達【綻放】的過程中,所自然形成了【著墨】。再者當算書字級小到一個梭織的極限紋理時,更不可讀其一法,因衣是用穿的,故稱【著墨】。然而這樣由潘怡良解放服裝設計的本體的視覺和觸覺,轉換成布料上經典的黑白線條與色塊的搭配,展現品牌精練成熟且具有個性的設計,所以以此設計了【綻放】SS 2024 前部曲的呈現。
第二部曲以藝術家Jimi Wen作品“teardrop”,其中以慧一字所生成藝術。然則生成藝術千變萬化,潘怡良以感性的一面去詮釋【慧】一字。慧即是用最溫暖的一顆【心】融化冬天覆蓋大地的冰【雪】,則萬物【花草】皆能【綻放】。以黑、灰、檸檬黃、湛藍等撞色組合,將服裝設計如自然界燦爛的新生綻放,展現盎然生機與外顯的風格。壓軸服飾為潘怡良老師最擅長的高級訂製禮服Haute Couture,以設計師高操的針織技法,設計出絢麗花朵或是捲折層層編織在碧青色與雲石灰的針織布料,工藝縫製款式設計上著重細節變化,優雅之中充滿了精緻感。
本季發表作品使用層疊和不同質地的手法表達生命起伏,更通過程式渲染圖案生成綻放之美,由抽象的方程式勾勒出下一個階段的變幻。綻放不止曇花一現的驚艷,更蘊含對生活的態度和自然的敬畏,不負歲月與期待,只為綻放。針織作品游走在千絲萬縷中,將細微做到極致,同時宣告程式碼亦為匠人,結合巧思和工藝展開精美詮釋,本次主題的「綻」是對藝術文化與科技的尊崇。
這次迎接的挑戰,除了大膽使用生成藝術家 Jimi Wen以程式語言所創作和【台灣富稠】合作開發的布花。同時,潘怡良更企圖融合科技藝術的更多可能性,由潘怡良選曲,現場動畫交由陽明交大建築資訊所研究生-熊盼盼,透過科技輔助結合布花元素衍生出同系列的「生成動畫」,創造更多的感官突破。
全場時尚大秀特別邀請戲劇男神 謝佳見首次登場大型時尚伸展台,擔任開場走秀嘉賓,時尚風範與帥氣模樣十足,與時尚模特兒團隊共同擔當演繹,幕後妝髮造型由台北城市科技大學 溫芳齡老師帶領學生們共同精心打造以及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學生擔任後台與前台支援合作創新打造,透過這場大秀,潘怡良的設計美學與科技藝術,不只相輔相成,更完美融合。
Seivson 以獨特的視角重構女性審美和新的身體觀。強調女性獨特之美的風格。身為一個懂女人的品牌,致力於展現不同樣貌的女性魅力。
作為Seivson 東京時裝週WWD票選第一名設計師品牌,以及紐約VOGUE全球獨立服裝設計亞洲代表,本季的秀場的設計以房間至職場為象徵,紗質的舞台後像是窺視女性的房內。
「好像看得見什麼,但好像也什麼都看不見」,就像是女性獨特身體的秘密。
-
本季2024年春夏系列以工作中的女人為主軸、職場女性的魅力為靈感,將正式的女性以大U領西裝、襯衫裙裝等材質、版型運用,若隱若現帶有俐落的套裝氛圍。
強調品牌標誌性身體線條的單品,運用大膽簍空、解構與多層次設計加工,以及由內衣轉變為各種形式的「辦公室的秘密」。隱晦運用多處條狀的特殊剪裁,結合辦公室碎紙機的意象,帶出每個人心中的秘密。
-
在服裝上赋予了“秘密”的官能性,透過Seivson的視角,解析和呈現專業女性的魅力。並以其擅長的設計元素,如獨特的簍空切割、復合性的材質運用、解構和分層設計,融入了從辦公場景汲取的細節。
在辦公室處理機密文件,或許有一些誰也不知道的秘密被送進了碎纸機。輕盈的面料制作的條紋太陽摺,就是從“碎纸機”概念中汲取的靈感。紗襯衫與褶子的交疊,數條肩帶製成的馬甲上衣及短裙等。
-
秀場開場橋段!提前公佈”Seivson x 林襄”聯名系列預告,林襄首次大膽挑戰前所未有的尺度,詮釋品牌以新的視角重構女性審美和身體觀。秀場特別以美少女戰士的月亮身分登場。
媒體聯絡人:蒙宸楷Kai Meng 0972369115
臺北時裝週WEI.TZU-YUAN 24SS
擬造「靜物園」之四方層次世界觀
每一季的系列故事勢必傳遞品牌台灣文化地核的語言,讓娘娘、宇珊、泰樂…等藝人共襄盛舉。
此次於台北時裝週模擬造就講述台灣到世界之瀕臨滅絕或已消逝之「靜物園」成衣與實驗交融的服裝系列,紀念這些曾經的存在。
以誕生到社會之於世界到未來,對應著裸膚胎、紅都市、仿自然與自在領域的四個層次組裝世界觀。
關注世界永續、自然環境、臺灣文化與兩性議題始終是品牌推崇與創作的養份,
服裝不只是坐落體膚之上,而是富含意義與底蘊。
因此細節多注入可拆式重組的排釦拉鍊設計,讓服裝可以有共多面向的可能。
最新系列的本質面對永垂不朽的生靈,省思珍惜快消散的瑰寶,
我們又該如何守護這些亦動亦靜,且逝去不在的綺麗文化?
JENN LEE 24春夏 臺北時裝週 x 風格生活家 AJ2愛家概念 「引心入室」
走進 JENN LEE FASHION HOUSE
音樂人陳珊妮老師擔綱開秀 私服喜愛混搭設計師作品「不要害怕碰撞或冒犯,你得要先破壞一點規矩,才能創造新的!」
曾獲得英國BBC電視節目強力報導、更被美國 VOGUE稱作「必須認識的品牌」–台灣數位時尚內容設計師第一人JENN LEE,上個月甫於倫敦時裝週官方秀程攜手全球前五大成衣製造商旗下數位時裝設計平台「Portal:M」與國際電子設備大廠「ACER」,組合國家代表隊發表最新24春夏服裝系列與詼諧吸睛的電玩遊戲 《Pun Pun Pa》,其設計吸收 DIY精神的混亂與無限想像,受到國際前衛媒體讚譽並形容為 「Hollywood Punk」!今年的「臺北時裝週SS24」品牌秀,蘊含獨特自我的設計師JENN LEE也不缺席,旋即在 10月 15日於南港瓶蓋工廠聯袂簡約風格生活大師「AJ2愛家概念」以「引心入室」為主題發表24春夏全系列,帶領觀眾走進「JENN LEE FASHION HOUSE」,收斂漫遊的靈魂,找回內心的踏實感,建立屬於自己的樂園!此回發表也邀請到風格音樂人陳珊妮老師擔任走秀嘉賓,陳珊妮也表示:「這個時代不缺有趣的東西,但是不羈與叛逆,反而很難得看到。能夠身體力行支持自己喜歡的台灣設計師,非常開心!」她也開玩笑地說:「每次走完都跟自己說:這輩子再也不要隨便答應設計師走秀了!這次能不要跌倒,不讓秀導生氣,讓JENN LEE的作品被看到,就是我最大的期待了!」
創造屬於你的基地,那裡會有些什麼呢? 「JENN LEE FASHION HOUSE」展現「自在踏實」與「童趣」
「在琳瑯滿目的遊戲類別中,你一定玩過打造小窩的養成遊戲!那你的基地裡是否會有一隻小貓?你會如何裝飾?」向來帶給大家無限驚喜與愛,宛如現代嬉皮士的女力品牌 JENN LEE,在本次 「臺北時裝週SS24」將實驗室一般的工作空間搬到南港瓶蓋工廠。有別於傳統有距離的伸展台,這回JENN LEE走進充滿人文生命力與日光灑落的秀場,並攜手台灣北歐風格家居品牌第一首選「AJ2 愛家概念」,重現「JENN LEE FASHION HOUSE」!設計師Jenn以「自在踏實」與「童趣」為關鍵字,挑選 AJ2愛家概念旗下特色沙發,如同積木能夠自由拆解靈活移動,落地的設計也讓人感受到滿滿安心感。在秀場上,Model自由穿梭隨意躺臥,享受在屬於自己的小樂園裡、輕鬆自在的大口呼吸,打開所有細胞跟著 JENN LEE 24春夏,感受風格與生活的連結。
JENN LEE 24春夏系列靈感竟然來自路邊的雜草?「有機發展」中未知帶來刺激與快樂!
在新冠疫情期間 JENN LEE投入時尚與科技的內容創作,首發作品即同時登上美國 VOGUE與英國 BBC,曾以VR 360°沈浸式虛擬實境科技、VR互動式虛擬遊戲展出作品、推出台灣時裝產業界首例應用程式走上元宇宙伸展台,更開發以品牌虛擬角色為核心的電玩遊戲,而這一切的源頭都僅僅是「好玩最重要」?品牌設計師李維錚Jenn開玩笑地說自己是最不務正業的時裝設計師,抱持著「雜草精神」野蠻生長的態度,各領域都想要參一腳!而在與「JENN LEE HOUSE」的夥伴們在各個關卡破關拿寶物的過程中,體會到「有機發展」中未知所帶來的刺激與快樂!
JENN LEE 24春夏系列設計以「人文工藝」和「DIY精神」,表現出「有機」與「自由」意象。不論是加熱面料讓它自由扭動跳舞,用鏽蝕腳踏車鍊條鏽染在布表留下路徑,或是以二手機車服解構的裙裝,都非全然來自人為的「工藝」控制,往往含蓋無法預期的美麗呈現,是靈活創作所帶來的驚喜。JENN LEE也把總是躲在背後的副角「襯」(facing) 當成主角大面積的運用在表面,把擦桌子的布料來當成禮服,不為可能性下定論,像孩子一般去探索嘗試!JENN LEE透過新一季的作品,傳達“ 建造自己的樂園,快樂其實可以很簡單。”的理念!
音樂人陳珊妮老師擔綱開秀 「不要害怕碰撞或冒犯,你得要先破壞一點規矩,才能創造新的!」
認為時尚與音樂在次文化上的連結有著緊密關係的珊妮老師此回擔綱開秀嘉賓,身著 JENN LEE 24春夏新裝,勇前飾有黑色大愛心的白襯衫搭配黑白格紋不對稱裙裝,原來其靈感來源是設計師Jenn一直很喜歡的日本漫畫《NANA》,主角身著標誌性的龐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 愛心外套彰顯其特色,Jenn本季新品以此致敬一直都對 Jenn很有啟發的Vivienne Westwood。陳珊妮老師用與JENN LEE骨子裡共有的龐克精神,在「JENN LEE FASHION HOUSE」走出自我姿態!珊妮老師表示:「每個人的容貌身形都是獨特的,生活累積出來的喜好和品味是獨特的,所以穿上一套衣服,展現自己的方式,傳達給現場群眾的氛圍,這一切都應該是獨特的。」
珊妮老師認為目前的庶民潮流時尚,有越來越多規格化的東西,大家的造型也越來越相近,而JENN LEE 24春夏系列容納了更多不羈與叛逆的元素,反而很難得看到!」喜愛龐克與歌德元素的她私下也會善用古著和新品的混搭, JENN LEE 24春夏系列也會成為珊妮老師衣櫥的生力軍!一向擅於打破框架、發想獨特創意的珊妮老師,此回碰上具有相同理念的JENN LEE激盪出精彩火花,陳珊妮老師也分享道 「不要害怕碰撞或冒犯,你得要先破壞一點規矩,才能創造新的!」並期許成為一個更豐富的人,才能既謙卑又自信的看待自己的創作。
JENN LEE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jennlee_official/
JENN LEE SHOP:www.jennleeshop.com
###
關於JENN LEE:
JENN LEE 由設計師李維錚創立於2017年,以「女性力量」為品牌核心,JENN LEE 彷彿一群有著雜草精神的現代嘻皮,極具生命力與爆發力,以不完美的力量與 DIY精神來表達品牌哲學。JENN LEE深受國際媒體喜愛,奧地利RedBull全球發行影集,JENN LEE成為台北篇之影集重點介紹;20FW插旗倫敦時裝週後更登上歐美主流時尚雜誌英國版Harper’s Bazaar與L’Officiel;21FW攜手再現影像與台灣群星以VR360虛擬實境形式於倫敦時裝周發表,同時受到英國BBC、美國Vogue與日本Vogue報導;近期在韓國布料大廠Swatch On與英國時尚平台NJAL全球競賽「Future Fabric Contest」中榮獲全球最佳10名設計;代表法國參與歐洲歌唱大賽的巨星Bilal Hassani欽點JENN LEE為新書封面造型及錄影穿搭,這些成果都是登陸國際的表彰。
JENN LEE深信「時尚的價值不止於販售,更是理念及故事的傳遞!」,過去用故事打動人心,未來更全面計畫將正能量回饋環境。作為新世代的酷代表,「少量多樣,重質不重量」更是品牌前進的方向,看見標價背後的故事及價值是JENN LEE想傳達的生活態度,期許將台灣多元文化及島嶼的養分帶上國際,讓世界看見台灣獨樹一格的文化與美。
###
新聞聯絡人
孟橙策略行銷
王君盈Valentina (02)2777-5000 分機15 0989-390-332 valentina@orient-relations.com
宋婉榳Vicky (02)2777-5000 分機12 0933-612-750 vicky@orient-relations.com
黃姿翌Venessa (02)2777-5000 分機11 0921-393-688 venessa@orient-relations.com
JENN LEE
劉芸庭 Ellen 0918-822-193 ellenliujennlee@gmail.com
主題為擴散diffusion 設計概念來自於Ai繪圖的潛在擴散模型 ,過程的科學概念如拆解、重組、恢復、平衡。
透過擴散,超越個體的執著,將自我界限散逸至無邊的存在。在重組的過程中理解各種可能性的限制,以服飾為載體,穿越形相與實相,回歸服裝的實穿本質。設計中拆解了昆蟲的羽翼以賽博化的方式呈現,並以仿生機甲風格呈現當代機能服飾設計,隱藏式的透氣設計適應天氣變化,並融入品牌擅長的在地元素,東方風格都會機能。
秀上彩蛋為臺南400官方周邊,以各種字體的「臺南」呈現歷經時代洗禮的過程。
此次大秀壓軸並搶先釋出與wisdom 聯名款式,預計於11月初發售,敬請關注。
The theme for oqLiq’s Spring/Summer 2024 collection is “Diffusion,” inspired by the potential diffusion model of AI-generated art. The scientific concepts of deconstruction, reassembly, restoration, and balance are explored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Through diffusion, the collection transcends individual attachments, allowing self-boundaries to dissipate into boundless existence. During the reassembly process, various possibilities’ constraints are understood, using clothing as a medium to traverse between form and reality, returning to the essence of practical apparel.
品牌介紹-
oqLiq多次榮登紐約時裝周官方日程以及倫敦時裝週日程,將東方簡約與街頭時尚理念相融合,重新定義Urban outdoor服飾風格。 oqLiq 的美學側重於簡約和實用的廓形,始終如一地使用創新和友善環境的面料。
oqLiq is a high-end performance fashion brand from Taiwan, that has been featured multiple times in the official schedule of New York Fashion Week and London Fashion Week. merging Oriental simplicity with street fashion concepts to redefine urban outdoors clothing styles. oqLiq's aesthetic focuses on minimalist and utilitarian silhouettes with an aim to consistently use 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fabrics.
oqLiq持續發掘新的面料技術及設計應用,與成大樂土合作將水庫淤泥與牡蠣殼粉等的材料回收利用,以永續設計的理念探索機能時裝的設計表現,也獲得RED DOT 與IF設計獎的肯定。oqLiq為台灣具有當代藝術思維的時裝品牌,於2022年受邀參與德國卡塞爾文件展WAGIWAGI計畫,展演臺灣當地水庫淤泥改質成的素食皮革概念展
oqLiq continues to explore new fabric technologies and design applications, incorporating materials like reservoir silt and oyster shell powder in a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functional fashion design. Their efforts have been recognized with the prestigious RED DOT and IF design awards. As a Taiwanese fashion brand with a contemporary artistic mindset, oqLiq was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WAGIWAGI project at the Kassel Documenta exhibition in Germany in 2022. During the exhibition, they showcased a concept of vegan leather made from locally sourced reservoir silt in Taiwan.
媒體聯絡人-洪琪 0963285521 graymagic@gmail.com
INF 24SS 【辦桌Ban-Doh】新聞稿
在世界各個角落,總有些人事物,持續從我們身邊消失,翻出記憶備忘錄,辦桌文化是否還存在你的腦海中?INF品牌24SS《辦桌Ban-Doh》,結合時尚與傳統文化,帶你重返辦桌吃席的懷舊時光。
剛結束為期兩週的倫敦時裝週快閃店,INF收穫了不少國外買手好評,回到國內,大秀的席次同樣一位難求,擅長以文化與時尚美學結合的INF,本次臺北時裝週一樣為我們帶來不同的設計觀點。
INF24SS季主題為《辦桌Ban-Doh》,辦桌不僅是外燴,更是一趟完整的宴席服務,在每一次的婚喪喜慶、彌月慶生、廟會慶典中,串起人與人的連結,人們想在特殊日子中見一面、聊上一會天,更是在辦桌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辦桌Ban-Doh》除了致敬日漸式微的臺灣文化,更希望能以時尚再現傳統,繼品牌21SS《Connextion》後再次希望現代人重視人與人的連結。
全秀融合劇場形式安排,大紅圓桌與紅塑膠椅坐落於場地中央,大秀行進期間可以見到模特兒或吃或喝地模擬辦桌的情境演出;更呈現出設計師郭瑋的初心,原為全職霹靂舞者與教練,並曾獲BOTY國際賽第二名殊榮,卻因脊椎受傷被迫放棄舞蹈生涯,此次找來了曾經的舞團團友,將霹靂舞表演融入走秀橋段,也成為本次大秀的最大亮點。
《辦桌Ban-Doh》系列印花以早期辦桌傳統元素作為靈感,融合了大圓桌、紅塑膠椅、燈籠、棚架等形象,解構後巧妙組合,點陣排列出時尚雅緻的經典風格。布花顏色不乏INF的經典暗黑,還使用了傳統茄芷袋中的紅、綠、藍三色,其中的紅與綠更是備受倫敦時裝週快閃店好評。
被稱為「台客設計師」的郭瑋,也將台客必穿的藍白拖納入此次設計單品,以令人意想不到的形式出場,保留藍白拖的形象與意涵,打造成小巧可愛的後背包,令人玩味。
本次更首次推出品牌設計鞋款,成為秀上隱晦的亮點,沿用並改造自INF自身在2024巴黎奧運臺灣隊服提案比稿的設計概念,鞋面取自梅花鹿的鹿角、鞋底為梅花鹿蹄造型,臺灣味濃厚。鞋體製作更是值得一提,由工研院材料研發、寶成國際集團與INF共同設計製作,利用高性能、低碳與可回收的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藉由3D列印技術,使單一材質具備多樣性能特質,同時具回彈、制震力與舒適性,落實綠能設計與永續時尚。工研院張勝隆經理表示:「工研院專注於3D列印製程使用的材料技術開發,仍然樂見透過跨領域的合作,將所開發的可回收低碳材料落實到多樣化鞋產品之中。」
服裝版型上也納入季主題特色,將傳統服飾元素解構再造,尤其能看見辦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總鋪師」服裝特色,將其標誌性的雙排扣上衣與圍裙樣式,重塑、解構成具現代潮流的襯衫款式;開秀的「喪」服中也能看見融合現代機能工裝與日系元素的設計。
當然,INF經典不敗的「一衣多穿」解構風格,也在秀上一一呈現,本季推出不少吸精單品,在正統版型上不斷拆解重塑,品牌無性別服裝的設計哲學也值得細細品嚐。
婚節喜慶中四處能瞥見的「壽」、「囍」二字更是不可或缺,以電繡與霓虹燈概念呈現於西裝外套,更能看見以台式半甲刺青為概念的電繡樣式。
然而人與人的交流是INF本季最想傳達的,以喪為啟,以傳統沖喜概念作為壓軸,在最後的秀上款服裝,品牌與粉絲徵求閒置茄芷袋,並於袋上簽名製成婚紗,呈現品牌與粉絲的深厚情感聯繫,並邀請「法蘭黛樂團」主唱法蘭Fran,穿著特製婚紗,在趙傳「內山姑娘」繚繞的餘音下,為INF 24SS《辦桌Ban-Doh》大秀畫下句點。
本季觀秀藝人更不遑多讓,邀請到了邵庭、張棋惠、邵大倫、唐振剛、這群人 董仔、海力、娘娘……等知名藝人與KOL共襄盛舉,為秀上增添了不少風采。
時代的變遷、飲食習慣的改變,那些傳統文化也許將不復存在,在次次的時尚與傳統的交會中,也許辦桌文化還能在人們的記憶中,再多寫下一行。
Contact
雨萱 0936504879 infdark.en@gmail.com
最受矚目新秀舞臺 New Breed新生代品牌秀再度登場
東方禪意、簡約優雅、永續平衡
3家實力品牌攜手人氣藝人 各展無限創意及獨特風格
112年10月15日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報導於 #開幕秀 ⋮ Opening Show #臺北時裝週 #SS24
臺北時裝週人才培育系列中備受矚目的New Breed新生代品牌秀,於今(15)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再次登場,入選品牌包括曾參與臺北時裝週 SS23 Young Talent 新鮮秀的 #郭恆生-HANSEN、曾獲2021年ACTE Rebelpin Fashion Awards最佳人氣獎的 #翁子竣-WENG_Studio及 2021年獲香港Redress 設計大賽首獎的 #李玉琪、#暢芷荺、Bruno Chung-PCES,3家品牌皆於臺北時裝週發表過系列創作且各具鮮明特色,本季全新大作更各具詩意,包含探索東方宗教禪學、以優雅蘭花為靈感及探究西方宗教與權力,以設計師創意視角,融合文化與美感,展現3段截然不同的時裝系列敘事。
為了培養足以代表臺灣走向國際的設計品牌,除了嚴選具市場競爭力的潛力品牌外,文化部也透過多元跨界合作的方式,增加亮點,與國內外市場溝通。文化部表示,階段性的人才培育更需要注重極大化效益,讓設計師在每個歷練階段都能有實質收穫,並且能夠累積聲量。本次3家品牌都是第二次入選,代表作品再度受到評審青睞,已經逐漸成熟,符合商業價值,品牌對於未來也都有清晰的規劃,期待在未來能持續創作並尋找資源獨立辦秀,擴大商業契機,讓這些新生代設計師在國際市場中閃耀。
3家設計皆獨具品牌風格品味,各自展演的18套服裝中,帶有濃厚的文化故事性。HANSEN以東方「文化民族」為品牌特色,本季靈感來自儒、釋、道,運用宗教的圖案元素、符號和大地色調,融合亞洲傳統,並以簡潔的線條展現現代元素,讓作品更符合現代美感。本季合作飾品品牌「Nana」,為作品打造專屬配件,讓整體造型更加完整,共同探索民族文化的無限魅力;WENG_Studio堅持環境永續之經營理念,嚴選有機天然原料及可循環利用的布料,並以簡約優雅為品牌風格。本季作品主題「詠蘭」,蘭花從古希臘神話至唐宋詩詞,都象徵貞潔、權力、優雅,擷取蘭花於不同時期文化的寓意,為女性重新詮釋如花朵綻放般的自信和姿態;PCES為由三位設計師成立的lifestyle品牌,不侷限於性別及季節,並專注環保永續,嘗試在科技與自然間找尋平衡,本季展現歷史文化的多元交融,「Religion」、「Military」和「Authority」將西方天主教、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隊、皇室的高貴風格,作為三種力量的代表,展現多元元素的互相聯繫。
本季新生代品牌秀也分別合作全方位藝人 #夏和熙、人氣女星 #林思宇 以及新生代演員 #連晨翔,用個人獨特風格,為設計師演繹最新一季作品,展現影視與時尚合作的無窮魅力,吸引更多人關注新生代品牌的精彩作品!
曾多次參加倫敦、紐約、東京時裝週的台灣設計師品牌WooLeeX,終於於10/15舉辦首次的 官方品牌秀。上個月才剛於倫敦發表The Neighbourhood新系列,探討不同文化空間裡人物 的千姿百態。此次大秀除了將SS24系列完整呈現於觀眾眼前,更攜手知名饒舌團體玖壹 壹、音樂才女孫盛希、百萬YouTubers賤葆、品子、晨晨、松鼠,以及前AKB48成員冼迪奇 走秀,此外也邀請到大嘻哈時代黑馬林潔心,及創作歌手派偉俊現場演出,一同帶領觀眾享 受時裝舞台現場震撼繽紛的視聽覺饗宴。
WooLeeX以充滿品牌風格的藝術畫作巧妙融合時裝之中聞名。品牌透過各式文化的兼容, 將東⻄方的特色手法相互結合,並廣泛運用在布花設計之中。 此季以「The Neighbuorhood」為題,將設計師旅外的生活經驗結合多元文化創造一個屬於WooLeeX的 街坊之地。強調文化多元性,就像居⺠們有著不同性格與生活習慣卻能彼此包容共同生活, 既保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亦尊重與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價值觀,在保持距離的同時產生了衝突 碰撞過後的和諧美感。
此季設計一大重點,受七八零年代龐克與金屬樂之鉚釘元素啟發,延續主題發想,品牌研創 「鳳鱗」般的細節於服裝上,凸起的空隙代表著自我防衛,是強韌與脆弱的共同體,而這項 元素亦加入於世界運動品牌Reebok贊助的潮流鞋款之中。此季設計亦選用紋理質感布料, 隱約表達了居家生活的溫馨感,並將材質較為厚實的布料運用拼接的方式結合鉚釘呈現。本 次也運用品牌代表性的繪製線條將細節巧思灌注其中。謝明柔設計師以顏料創作再轉化成印 花圖騰,謝宇農設計師則以電繪輪廓細節呈現,雙人組巧妙搭配共創設計,將細膩思維與狂 放不羈同時展現於系列中。
本次時裝週與現代美術推手阿波羅畫廊及曾仕猷藝術家合作推出限定秀上款,將實體畫作轉 化呈現成細膩服裝,讓人更想細細品味。此次也與亞洲知名服飾品牌AIR SPACE一同推出聯 名藝術展覽款,將女性的優雅性感融合品牌的藝術精髓,以特製鉚釘細節如珍珠垂掛於身上 般呈現,秀後也將於實體店期間限定展出,想觀看細節的朋友也敬請鎖定品牌動態。
同時在秀上更可見與Casetify的最新聯名手機殼與配件,現在在全球官網皆可選購,除了新 系列款式外亦有經典印花給喜愛品牌的⺠眾做挑選。時裝秀場外也備有酒水及清淨海的鎂礦 力去鈉海洋深層水發放給貴賓領取。此次經紀公司與聯樊娛樂合作,妝髮則交由UBAH美加 妝髮團隊協力。
海上行動時尚藝術 臺北時裝週@高雄
#DAMUR SS24
柏林的高街品牌#DAMUR,今年再度以最大膽顛覆的時裝表演,震撼臺北時裝週的時尚粉絲,旅德設計師黃世舜翻轉台灣,將品牌大秀移植高雄大港。
#DAMUR SS24系列以運動時裝的流動性、天馬行空的藝術幻想、以及設計師內在大小劇場和創意的顛覆特質。主秀以Oversize PVC風衣、電光粉紅、綠提花上衣與西裝的mix & match,呈現出不規則但夢幻感十足的高級時裝設計。以立體挖洞剪裁、多元幾何圖排列、荷葉邊細節,創造出輪廓與身體流動之美。充滿夢想、柔軟又堅定的火花與海上微風交織在一起,譜出了一曲名為#DAMUR的愛情之歌。
2023年10月15日星期日,#DAMUR與ARGO亞果遊艇會、高雄市政府青年局、2023高雄時尚大賞(KFA)攜手,在價值2億新台幣、台灣最大營業用遊艇「亞貓AC80」舉行的海上品牌大秀。從台灣南部風景如畫的高雄海濱開始,隨著波浪拍打的藍水駛向高雄大港橋,展開高端奢華、又極具創意的時裝行為藝術大秀表演。主題為「愛的天堂」,這場位於高雄愛河海岸的大秀,由經現代舞薰陶的model,以肢體輪廓的伸展流動,巧妙地將海天一線與城市人文景觀融入#DAMUR所創造的浪漫迷人愛情電影中。對於設計師來說,這是在海上創造時尚的愛情天堂,以風格與世界對話,用海浪的溫暖擁抱每個人,不分性別、膚色,創造了一個絕對安全和包容的空間,沒有人被排除在外。
台灣南部的海風和陽光吸引了一群充滿活力和時尚熱愛者的年輕人,創造了一個時尚天堂,愛和時尚在這里被所有人分享。設計融合了太極元素,與柏林標誌性的街頭工裝時尚要素,工裝褲、短上衣和無袖背心的混搭,東方與西方的元素融合,搭配HAPPY HAIR 與 KC 彩妝藝術家團隊共同客製打造的奇幻妝髮造型,反映出設計師出生台灣、旅居柏林的多元文化背景。
#DAMUR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前衛創作,透過深思熟慮挑選再生材質、翻毛提花編織面料,展示了#DAMUR對永續時尚的堅定承諾。以經典不敗的風衣、優雅連衣裙、多功能中性西裝、Oversize牛仔褲、優雅的針織手套,及專為舞者量身定製的流動輪廓,營造出豐富多彩、動感十足的氛圍。
伴隨著海風的搖曳和夕陽的溫暖,我們的身體舞動更加熱烈,觀眾的靈魂與大海的無限廣闊融為一體。有機波浪圖案、霓虹綠色的縫線、立體縫線處理及模糊的邊界為 #DAMUR 系列的褲子和襯衫帶來藝術氛圍。精緻的有機絲紗荷葉邊與堅固的牛仔布形成鮮明對比,象徵著時尚和生活的兩面性。鮮豔的色彩和具表現力的服裝彰顯了 #DAMUR 的真實本質和賦予力量的特質,慶祝了自我表達和解放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它鼓勵我們大膽夢想,勇敢追求,忠於自己。當陽光灑在高雄,時裝秀達到了壯觀的高潮。靈魂、妝容、風、香氣、聲音、織物和形狀在變幻的水面伸展台上優雅翩翩起舞。每一件作品都講述了獨特的個人故事,讓參與者深刻感受到融入一個包容和賦予力量的時尚之旅:這就是我們的愛和自由。
本次24SS大秀也與多元品牌跨界,同步推出許多經典雋永的時尚配件。伊林模特兒及舞者們頭上粉紅粉藍限量#DAMUR棒球帽,為設計師特別為本次臺北時裝週所設計的限定商品。此外,#DAMUR x CSD 中衛聯名限定款口罩也是每次大秀不可或缺的一大特色,本次,設計師與中衛攜手,以超現實主義的 4D 愛之嘴唇、波浪圖紋、及臺北時裝週限定之粉紅芭比禮盒 - Hi P!nky Box,完美詮釋大秀主題「愛的天堂」。
本次#DAMUR 也再次與台灣街頭墨鏡品牌 KlassiC合作推出限量聯名墨鏡,眼鏡內側採螢光抹油技術,在夜光下更吸引目光,高低撞色裁切結構,同時突顯出獨特視覺效果、時尚前衛態度與高超的工藝難度。
在海風吹徐的戶外遊艇秀場,模特兒妝前的修護與滋養更為重要。#DAMUR這次特別選中,台灣備受肯定的專業醫美保養品牌-- Dr.CINK作為大秀Model妝前養護。除了秀場後台的指定保養之外,更精心打造專屬本場看秀貴賓的精緻保養禮盒,讓與會嘉賓將「美」打包延續帶回。
零廢時尚品牌 STORY WEAR - 2024 年全新系列
台灣唯一零廢時裝品牌 STORY WEAR 於臺北時裝週推出 2024 年度全新系列,以「 O 」零為主軸,從原料、設計,注入循環概念。 STORY WEAR 攜手藝術家 - 姚瑞中,從畫作裡帶來了庶民美學的獨特視角,將需要被伸張正義的聲音,結合時尚服裝、藝術靈感於設計之中。除此之外,本次更邀請到蘇打綠團長阿福擔任藝術暨音樂總監。創辦人陳冠百表示:「這次系列從『 O 』零出發,其實是想強調『初心』的重要性。STORY WEAR 追求永續時尚與循環設計,但所有的永續起源,來自與人的根本。我們希望替那些默默在工作崗位上努力打拼、堅持追求夢想、為信念而戰的人們加油打氣,特別希望透過藝術文化和時尚的融合,讓不同的聲音被聽見。」此次邀請不同議題面向,在岡位上努力奮鬥的領袖、藝人們如; 子竣 (SALU)、超認真少年 (阿仔師) 、劉珞亦(法白 Roy )、Alizabeth 娘娘(泰國娘娘)、葉璟毅( Vic )、Chairman 椅人( Leo )、 刺刺 ( Tsz )、知名演員連俞涵、加賀美智久( TOMO )、歌手吱吱(郭芝吟)、臺灣影劇新作品「小菁與言言」主要演員:林子熙、林意箴、林貫易、劉黛瑩、鎮萬鈞等人參與走秀,共同響應支持 STORY WEAR 理念。
大秀亮點一:零與無限大系列 – 以蟲洞為靈感發想的零廢剪裁
STORY WEAR 開場秀上大玩燈光變化,開場即利用燈光效果營造巨大的圓型光圈,宛如黑暗中的浩瀚星空也隨之變化成圓,亦呼應「 THE POWER OF ZERO 」主題氛圍。以「宇宙的蟲洞」概念作為設計靈感,將時空中不同點連接起來,以點、線、面的幾何元素為基礎,巧妙運用於版型設計上。布料被視為宇宙的畫布,展出零廢棄版型,以點對點縫合達到服裝結構及無邊角料的零廢狀態,即使是布料碎片也不浪費,讓每一塊零碎的布料都有自己獨特的位置。為了實現「零廢」的目標,原料選用臺灣的技術「Abacell –和紙麻紗」,為紙業與紡織業跨界研製出的結晶。此種選材彰顯對大自然的謙卑,同時也展現永續時尚在選材上的新思維與考量。另一選材則是來自美國棉原料的年興紡織 100 % 單一材質丹寧布料。在永續時尚產業中,使用單一材質是極為重要的手法,唯有使用原始、單一材質才能更完整地被回收再使用、被大地所分解,保護友善我們的生態環境。今日時裝秀上,設計師將一塊完全沒有廢料、百分之百可不停被循環再製的布料,現場製成服飾,讓模特兒穿戴於身,呈現出 100 %零廢循環的可能。
大秀亮點二:庶民藝術家聯名系列 – 無限循環海
秀場畫面瞬轉、音樂風格也隨即切換成更輕快的節奏,STORY WEAR 帶領觀眾從宇宙黑洞走向光明,舞台上旋即跳出姚瑞中以過往一起生活的寵物為主角之版畫創作【乖乖兔兔系列】,更將其創作印製於服裝上,彷彿置身於湛藍海洋之中。本次與台灣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姚瑞中合作,其作品涵蓋攝影、繪畫、裝置等多種形式,長期關注人類處境的荒謬性與當代性.姚瑞中的山水風格作品源自於他的旅行印象,本次結合於 STORY WEAR 的海洋系列當中,以姚式山水的【台灣海峽】結合於可以不停循環的布料材料上,讓作品最終回歸自然、一切皆空的哲學。突破傳統時尚框架,提倡零廢時尚,強調現代文化的再詮釋與永續發展之間的密切關係。此系列也跟台灣社會企業合作– FNG 世代設計,使用 100% 回收寶特瓶製成 100 %再生商品。日後若消費者淘汰舊服,可送回店面,STORY WEAR 將回收重製新品,賦予其新生,讓再生商品可無限循環為人所用。
大秀亮點三:為社會信念奮鬥的人們
STORY WEAR 支持堅持夢想的你,替社會上每一個為自己信念、努力的人發聲,特別於秀前專訪 Youtuber 、藝名人們瞭解一路上如何堅持夢想?本次受邀走秀的; SALU ,長期以社會議題創作影片,向世界傳遞正面能量,談到追求夢想的過程最困難的是,覺得很難被外人所理解。對他而言:「夢想是探索世界背光處,繼續暗戀這個世界。信念是永遠保持好奇心!」;為輪椅族挑戰極限的 Chairman 椅人( Leo ):「希望有一天障礙不再是障礙,可以隨心所欲去任何地方都是通行無阻。勇於嘗試、把握人生,活在當下。追求夢想中完全的自立性最困難的點是,雖然很想靠自己獨立完成,但很多時候仍需他人幫助。」
演員加賀美智久( TOMO )說到「......信念是一種相信,我相信隨時都把自己內外狀態維持好,更能把握每個機會。」演員連俞涵也說到:「......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看見我們的星球有多美,期待人和自然之間達成更和諧永續的關係。每個人對環境更有感受和愛。」歌手吱吱(郭芝吟):「我的夢想是花時間在自己有熱情的事上,我願意花時間堅持學習和創作,陪伴需要的人。在追求信念道路上,會有很多人給予建議,該如何堅持自己理念與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事。」
長期專注永續時尚的知名造型師葉璟毅( Vic )表示著:「信念就是堅持、努力、並且相信自己能做到。最辛苦的地方是總選最難的路去走,但走久就不苦了,反而磨練出毅力與抗壓性。」;充滿話題性的的 泰國娘娘也訴說著:「實現過去從不敢想像的事情就是我的夢想。我的信念是偶爾讓邏輯死亡才能放飛自我。」;工業潮流的超認真少年(阿仔師)表示:「我認為最不容易的是要讓不同領域的人互相理解,這是一個孤獨的運動。將每一天都當成生命最後一日,我超認真過每一天。」
大秀亮點四:向全台打火英雄致敬
STORY WEAR 長期與台灣開廣集團合作,將需要被丟棄的消防衣,製成新品,不只能記下消防英雄的印記,更能讓廢物重生.而此次「 Super Armor x Story Wear 」聯名時尚包款及服裝、跨界合作,籌備半年的消防衣幻化成時尚單品。突如其來的屏東發生嚴重的工廠火災爆炸事件,一夕間奪走數條英勇救災的消防員的寶貴生命,更讓品牌喚起意識,10 月 17 日當日時裝秀的松菸誠品專櫃銷售,將捐贈 1 %給予「中華民國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支持幫助殉職消防員家庭,同系列與遠傳電信合作,結合回收宣傳旗幟布條,製成包款將旗幟成為時尚單品,希望能為在第一線救災、勇敢殉職的打火英雄家庭盡一份微薄的心力,向辛苦的全台打火英雄們致敬。
大秀亮點五:支持新生代演員,扎根表演藝術!
由王小棣老師監製、臺灣影劇新作品「小菁與言言」五位主要演員,分別為:林子熙、林意箴、林貫易、劉黛瑩、鎮萬鈞,皆參與 STORY WEAR 走秀,成為一名好演員是他們幾位的共同夢想。成為「演員」需要足夠勇氣的夢想,就如同STORY WEAR 要跳出框架,堅持永續的理念一般。如同意箴說的:「遇到跟自己不同的聲音,不被支持、不被理解,此刻可能會覺得孤單......。我們應該要為愛你的人努力堅持,而不是想著如何向不支持你的人證明自己。但堅持不下去也沒關係,愛還是會在的!」
王小棣老師從植劇場開始大膽採用新面孔,希望演員能透過扎實訓練,在這激烈競爭環境下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這是一場嚴峻戰役,STORY WEAR 何嘗不是正面臨著這一切不可能的可能?於是讓我們一起攜手,勇於追求夢想、努力不懈.就如同演員子熙說的:「有時會感到孤獨,因為要一直跟自己對話、處理角色、給自己打氣、或是面對困難與危機。最辛苦的還是等待,心理層面,耐心與毅力是人生課題。」
大秀亮點六:拒用塑料,帶領眾人體驗一日無塑
本場 STORY WEAR 時裝秀拒絕使用塑料,現場所有人員便當均使用回收容器、不提供一次性塑料瓶,現場食品與無肉市集合作,提供全素未來肉漢堡。 STORY WEAR 以身作則,帶領大家體驗無塑生活,並邀請眾人一起響應環保永續新生活。
零廢棄時裝 STORY WEAR台灣唯一零廢時裝 STORY WEAR,將時尚X社企X永續完美融合
2020 年台北市政府重點扶持社會企業、2021 年亞太創新社會企業得主,同年,更協助中華腦麻協會,以永續零廢方式,結合產品設計、勸募行銷規劃,募資達千萬元。「永續時尚」產業的緣起,來自於時尚、紡織產業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污染源」不止造成地球的負擔、更波及勞工人權問題。推廣以及實踐永續時尚為企業核心理念,將 Upcycle Design with Social Impact 落實於企業設計及服務。品牌成立於 2018 年,已升級改造 1.5 萬件回收牛仔褲、數千碼庫存布料以及長期合作5間非營利組織成為製作單位;其中包含腦麻協會、婦女協會以及家扶中心,STORY WEAR 堅持融合「時尚X永續X社企」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希望透過自身的行動一點一點的改變這個世界,努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品牌官網 | STORY WEAR
Instagram | STORY WEAR IG
FB | STORY WEAE
WANGLILING SS24『樹樹系列』是與日本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的首部真人改編影集『聰明鎮』,首次跨國聯名、也是電視劇與時裝界的首次跨界合作時裝秀。靈感源自於伊藤老師的經典故事「血玉樹」,同時為聰明鎮、聰明樹的主題靈感之一。WANGLILING系列以暗黑色調與科技感為核心,風格與伊藤老師詭異卻深省的世界觀十分契合,本系列致敬其故事與經典角色延伸設計,將二次元世界觀融入品牌光影,跨界合作翻轉驚悚平面漫畫藝術至服裝設計聯名展演,將筆觸線條與經典角色為靈感延伸至服裝細節,用版型技巧結合幾何輪廓,以精緻的手工融合台灣新創布料環保呈現。影劇為現代最具印象與影響力的藝術作品,WANGLILING希望藉由影視,日本經典漫畫,時裝與周邊的跨界影響,同時傳達台灣新創布料的永續理念,演繹現代優雅與魔幻結合的視覺饗宴。
伊藤潤二大師為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代表人物,其細膩精緻描繪的藝術作品勾勒出的冷灰色壓抑風格於喜愛恐怖漫畫的讀者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由社會現象深入漫畫引人深省。系列將角色輪廓以立體的剪裁結構呈現,融入許多新科技與二創的想法,並攜手台灣機能布品牌佳紡國際的聰明環保新材質『Secao ® 可可紗』,以聰明樹根源為靈感,與台灣農產業合作,其原料將巧克力加工後的可可果殼回收製成紗,減少農業廢料問題,延續可可的價值,亦能被環境細菌分解,以友善的方式達到生態永續。聯名中宛若泡沫中誕生的最美富江維納斯,巧妙把蛇髮女妖梅杜莎和人頭氣球融合,再到與西方調皮愛神邱比特結合的惡魔之子雙一等。粉絲們將看到東方藝術與西洋神話碰撞的火花,並以現代劇場的模式呈現,令觀者沈浸式體驗科幻獵奇的設計氛圍。
開場:伊藤芭比 -粉光隱身的前衛世界
致敬伊藤老師筆下的經典角色元素,樹樹系列以經典漫畫角色時裝模特兒拉開大秀的序幕。伴隨著Connie Mae電子小提琴改編管弦奏樂響起,冷灰而亮麗的粉色,隱藏於閃光燈下的是光線的粉色綻放。模特兒穿著看似優雅實則前衛的平口粉色禮服出場,當觀秀者使用閃光燈拍照,故事主色帶灰冷的粉色即會呈現。這種視覺錯亂,令觀者看到了伊藤芭比風格,有別於以往的單一顏色,為原本優雅的芭比粉禮服增添了角色隱藏的人格和秘密,以及未來科技感。優雅禮服搭配氣球面具,營造出經典角色臉部的線條。衝突的視覺感受傳達出現代人渴望美的無限慾望,誘逝於黑暗,透若美光,將陰暗的美光閃耀於織物細節中,裹實於綻放聰明鎮的奇聞軼事。
上半場介紹:自食聰明惡果
如枝幹交織纏繞的編織禮服長出五彩的果實點綴,全身宛如長滿一顆顆飽滿誘人的禁果。聰明樹與人融為一體,血色餘暉照耀於受誘之人,吞下包覆執念的慧光,模糊皮念撬芽綻放,蔓延於人心的執念化作黑菸纏繞,精神轉黑的思想於灰煙滲透人心,閃光下的輪廓顯現於黑暗中,菸草的餘灰升而覆體,系列延伸以飄動複雜的活片版型營造煙霧繚繞於人體的視覺氛圍,並使用牛仔布的刷色紋理來表現伊藤老師的漫畫手繪感。
中場介紹:閉口藏舌
軟糯而黏情的情感中,最原始的慾望將人性吞噬,遊蕩的思緒包覆聰明樹的渴望,幻症延伸而淡化。恐懼情緒引出突變的身軀,如同《蛞蝓少女》與聰明鎮裡的居民遭離奇事件的誕生而身心變形。當恐懼吞噬靈魂,樹樹將體現在於膚體上。節節生長的蛞蝓人在光線的映照下邁步遊走,品牌運用立裁的技法延伸蛞蝓的輪廓版型,以疊層技巧打造立體層次感,全場觀眾配戴中衛蛞蝓口罩弧型的展現如蛞蝓少女口中誕生的肢體延展至衣身,中場表演以BENQ投影技術投射遊走於身軀的密集恐懼,表演照射於鎮民的恐懼下融合誕生。
下半場:新生代煩惱
富江以印花呈現美化誕生的虛體,催促的膚感交生為慾望。血紅色彩與少女裸身的輪廓,將其斜美的眼神斷息於瞬間。以裸身型態反複誕生的富江,是佔有與美的代表,富江演員鄭煒齡親自帶領富江重生體入場。三點不露的半裸身洋裝巧妙利用幾何線條印製於布身、禮服款式則使用金屬鍊勾勒出裸體的型態,並以現代技法融合漫畫印花打造二創美學。白雅高挺隱現迷霧中的過客,遊蕩於霧起的城鎮,潔白的眼中映照出村名們最深層的慾望,十字路口的美男子,疊層細節的黑衫美顏僅於近距離時顯露。聰明鎮中以富夫高領衫為原型的角色,過於病態的追求知識,因為懼怕知識掉出來,不讓他人碰他的頭,WANGLILING以高領和距離為發想,在系列男裝細節中加入罕見的懸空與簍空設計,也將設計師特色的反光圖樣以印花技法帶入系列中,衍伸故事中致式化的升學壓力,系列選用台灣學生族群喜好搭配的converse鞋款,作為畫龍點睛的學生特色,巧妙融合休閒與正式的款式搭配。
謝幕:飄往未知的人頭氣球
黑幻透光的膨脹與蔓延,冷紅化黑,在渴望的體制下,反向而行。搗蛋鬼雙一時常穿著其標誌性菱格紋上衣,本次系列以日式立裁剪接的方式,以多重材質車縫與手工編織疊加的技法展現現代低調時尚的『雙一菱格紋』系列設計。榮幸邀請聰明鎮男主角余杰恩攜帶由台灣氣球冠軍限時打造系列專屬梅杜莎人頭氣球入場,氣球主題化作風與布料的擺動,象徵聰明鎮中思緒的膨脹與即將揭曉的影視作品,雨傘的設計致敬漫畫中以傘與氣球抗衡的經典畫面,布料反射的色彩如其漫畫中看見氣球時的震撼瞬間,搭配本次獨家二創的蛇蠍女人頭氣球,映照於氣球流動中魔幻落幕。
WANGLILING 樹樹系列帶領觀眾走入超現實的瘋狂世界。從開頭的伊藤芭比粉時裝模特兒,到結尾的人頭氣球,以反叛的暗黑美學藝術交織出獨有的黑暗樂章。超越華麗的驚奇大秀,為即將上映的全新大作《聰明鎮》影集埋下伏筆也埋下期待。
齊心為振興傳統文化藝術而努力
2023年10月11日 #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陳偉毅 #陳彥廷 #陳柏亘 採訪編輯報導
#中華學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文化藝術總院總院長高崇雲講座教授 日前舉辦三項重大活動之後,近日宣布將召開院長聯席會發表藝文建言,猶記當天蒞臨會場的 #考試院長黃榮村 致詞表示:「中華文化藝術總院授證是一項創新的理念與思維,由民間發起可以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期盼將來有國家藝術院的出現,來提升台灣藝術家的價值與地位」等語,此項理念獲得在場全體藝術家一致讚佩。
當天蒞臨會場的文教界領導現場冠蓋雲集氛圍熱烈,包括考試院黃榮村院長、總統府廖了以前秘書長、國防部伍世文前部長、教育部楊朝祥前部長、中原大學張光正董事長、聖約翰大學唐彥博校長、中國文化大學王志誠副校長等文教領導致詞並頒證,藝文界人士約200位出席,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文教界領導均表示贊成,同時一致主張大家應該好好地來振興傳統文化藝術!
中華文化藝術總院敦聘 #李奇茂大師、 #歐豪年大師、#李可梅大師、#連勝彥大師 等四位國寶級院士,他們都是全球聞名、地位崇隆的宗師泰斗藝術家。
除此之外,必須強調的是十位院長都是台灣一流的頂尖名牌藝術家,#文化院長王南雄 是唯一獲得中華藝文、中華文藝、中山文藝、國家文藝四會大獎的藝術家,聲望崇隆。
#國畫院長黃慶源 是台藝大碩士、準博士、加拿大皇家大學藝術碩士。不僅水墨畫功力深厚,而且極具理論基礎,應該是未來台灣的頂尖藝術家領導人物;#西畫院長蘇奕榮,外號是台灣畢卡索,在全球各地舉辧過巡迴展,極具國際聲望,是海內外頂尖的的油畫家;#雕塑院長王秀杞 是台灣頂尖雕塑大師,曾任淡江大學、明道大學教授。台灣雕塑藝術標竿(龍的傳人)創作者,在宣揚傳統文化藝術方面有重大卓越的貢獻;#書法院長楊旭堂,台北市立大學準博士,曾任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現任中華書道學會理事長,對兩岸及國際交流有重大績效及貢獻;#人物畫院長沈禎,美國藝術碩士、澳洲伯斯大學博士,現任中華民國畫學會理事長,為台灣人物畫的頂尖藝術家;#動漫院長唐健風,國防大學藝術系畢業,多才多藝為全方位的藝術家,在設計、寫作、人物畫、漫畫等等方面都有其精彩的表現,現任中國孔學會理事長,獲得極多獎項;#技藝院長陳逢顯,全球頂尖的亳芒雕刻專家,不僅在書法、油畫、素描方面功力精深,而且特別在微雕方面已遠遠超過國際水準而達到世界的高度,更為中國大陸藝術界所推崇;#四藝院長王淑娟 曾擔任中華花藝鑑認教授、日本花道池坊鑑認教授、美國花藝藝術學院鑑認講師、中華東方茶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春風化雨誨人不倦;#丹青翰墨院長李登勝,是日本特許大學博士,日本愛知教委會水墨畫講師、泰國曼谷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永久院長,在古典人物題材上以現代手法來表現的領域中是一位傑出頂尖的藝術家!
同時舉辦第一屆海內外藝術家聯展,台灣名藝術家共18位加上大陸名藝術家12位聯合展出,共襄盛舉,名單如下:
台灣藝術家:王太田、王慶海、江明賢、余真賢、呂仁清、李沃源、李登勝、沈 禎、孟昭光、林 晉、林 暉、高駿華、莊伯顯、連勝彥、連瑞芬、黃慶源、楊旭堂、劉瓊玩。
大陸藝術家:王佛生、王曉輝、吳 雪、周石峰、施江城、宰賢文、徐 琳、梁 明、陳 吉、葛茂柱、熊紅鋼、劉 罡。
下午3:30舉辦頒發聘書典禮,獲頒院士榮銜有下列幾位:一、李奇茂榮譽院士,由其女公子李安榮代表接受。歐豪年院士,由中國文化大學歐豪年美術館館長李婉慧教授代表接受,李可梅院士及連勝彥院士兩位大師親自出席,而獲頒院長聘書者包括王南雄—文化院長、黃慶源—國畫院長、王秀杞—雕塑院長、蘇奕榮—西畫院長、楊旭堂—書法院長、陳逢顯—技藝院長、王淑娟—四藝院長、李登勝—丹青翰墨院長等等藝文宗師。
此外獲得總院院務諮詢委員聘書名單如下:王慶海、梁錦興、郭慶璋、王太田、連瑞芬、周龍修、黃明櫻、陳炳宏、呂仁清、林 晉、簡惠美、林亮吟、孟昭光、高駿華等藝文界精英。獲頒顧問聘書名單如下:魏宗德、曾鏘潔、湯坤山、施珍瑛、張宴瑞、陳見明等社團領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曾鏘潔及湯坤山兩位企業家贊助藝文活動熱心公益的精神令人感動。
高崇雲強調:結合台灣頂尖一流的藝術家所組成的院長聯席會議,將奮發有為全力以赴來共同開創台灣文化藝術的新境界。
https://tnews.cc/02/newscon557354.htm
https://sites.google.com/nkust.edu.tw/jiys/%E6%96%87%E5%8C%96%E9%83%A8
台灣台北新莊無上元宮法會活動,#胡永承導演 特邀請 金馬獎男主角#劉尚謙 、 #媒體們 前往 #義演公益活動
2020 11/28 #美國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吉玉珊社長 於 #新莊無上元宮採訪報導
11月28日台灣台北新莊無上元宮舉辦宮會,胡永承導演得知鴻鈞聖主是元始天尊之師宮廟法會活動,特別邀請前金馬獎男主角劉尚謙公益大使、三棲藝人陳昜羊、楊德意藝人…前往祝賀。
無上元宮史蹟介紹
緣起林春霞女士自民國96年於台北中和圓通路鴻鈞聖祖道場學習道法.四處訪道辦理聖事.而在101年板橋安座大典上.由鴻鈞聖祖給予無上元宮的宮名。無上元宮宗旨本門乃仰承鴻鈞聖祖元始之天命.膺運普度,救劫收圓而顯教,開基無上元宮宫黌道場,普渡航載賢良原靈佛子,禪悟覺明超凡入聖之真訣妙意,棄假明真,昭修大道,叩師啟智,修煉丹罡,圓心化性.並以研究道學,闡揚鴻鈞聖祖聖教真理,提倡人倫,振道昌德,傳法濟世,保全民族文化,增進社會福利,宏教護國,普渡眾生,救动收圓,導引本門林春霞弟子叩師啟慧,修煉丹罡,圓心化性,促進世界大同,翊臻清靜極樂蓮邦為旨.
自無上元宮宮廟主委 #蘇堪榮 接任後,一直從事地方上公益活動,扶持弱勢族群與捐款協助地方上建設,為地方上出錢出力,獲得地方上與新莊市長,議員,里長讃許認可,值得敬佩,故此事辦理無上元宮廟會活動,獲得北投,新北市議會蔣根煌議長副主任 許峰源、新北市各地宮廟…前往共襄盛舉。
#甲吉新聞網專業報導: https://sites.google.com/nkust.edu.tw/jiys/%E5%8F%B0%E7%81%A3%E5%8F%B0%E5%8C%97%E6%96%B0%E8%8E%8A%E7%84%A1%E4%B8%8A%E5%85%83%E5%AE%AE%E6%B3%95%E6%9C%83%E6%B4%BB%E5%8B%95%E8%83%A1%E6%B0%B8%E6%89%BF%E5%B0%8E%E6%BC%94-%E7%89%B9%E9%82%80%E8%AB%8B-%E9%87%91%E9%A6%AC%E7%8D%8E%E7%94%B7%E4%B8%BB%E8%A7%92%E5%8A%89%E5%B0%9A%E8%AC%99-%E5%AA%92%E9%AB%94%E5%80%91-%E5%89%8D%E5%BE%80-%E7%BE%A9%E6%BC%94%E5%85%AC%E7%9B%8A%E6%B4%BB%E5%8B%95
精彩照片網頁: https://m.facebook.com/ppp2917p/albums/399866713681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