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長新冠發生,「不是確診完就沒事,不能因為解隔離就輕忽身體症狀!」
預防長新冠發生,「不是確診完就沒事,不能因為解隔離就輕忽身體症狀!」
觀看人數: 1.38萬次
預防長新冠發生,「不是確診完就沒事,不能因為解隔離就輕忽身體症狀!」
2022 07/14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 #吉玉珊社長 #邱水文社長 採訪編輯報導於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台灣本土已超過414萬人確診新冠肺炎,許多民眾即使解隔離後,仍持續有咳嗽、胸痛,甚至是腦霧...等症狀。對此,#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今(14)日召開記者會分享 #治療長新冠方法,長新冠可分為四種類型,要特別注意的是可能會有憂鬱、焦慮等狀況,醫師也建議服用湯藥,並可透過食療調理。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 表示,在新冠急性期時,中醫藥可幫助快速降低病毒對身體傷害,急性期過後更可透過用藥與針灸,在康復期做身體修護及體質調理,而在新冠肺炎的病程中,中醫藥在治療上不僅使用限制少,對身體副作用也比較小,建議民眾及早治療,預防長新冠發生,「不是確診完就沒事,不能因為解隔離就輕忽身體症狀!」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怡嘉 說明,感染新冠肺炎4週內都屬急性期,4至12週會有症狀持續,但出現症狀後3個月,且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不能用其他診斷來解釋才是長新冠,而長新冠常見症狀包含乏力、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記憶力、注意力或睡眠出現問題、持續咳嗽、胸痛、說話困難、肌肉痛、喪失嗅覺或味覺、憂鬱或焦慮與發熱等。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吳炫璋 解釋,新冠病毒在感染後,會繼續潛伏在人體各種組織中,繼續造成傷害,從中醫角度來看,新冠病毒感染屬於「瘟疫」範疇。外在因素是人體感受到寒濕疫毒之邪,內在因素是人體正氣不足,病機特點為「濕、熱、毒、瘀」,根據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扶正祛邪是中醫重要治療原則。
吳炫璋分享,根據長新冠症狀大約可分為以下:
若有疲倦,可服用黃耆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
若有咳嗽可用沙參麥冬湯;
胃口差者可用香砂平胃散;
胸悶氣短可用桃紅四物湯、丹蔘、紅景天;
關節痛可用升陽益胃湯、疏經活血湯;
頭暈頭痛可服天麻溫膽湯、半夏天麻白朮湯。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賴香君 分享,長新冠有四大類型:
首先是睡不飽、吃不下的「脾胃氣虛型」,通常有疲倦、胃口不佳、腹脹、便稀軟等,中醫師可能會開立參苓白朮散加減,並建議病患日常可用黃耆、黨參、山藥、茯苓、芡實、白扁豆、蓮子、薏苡仁等食療。
第二類型為睡不飽、吸不到的「氣肺胃陰虛/氣陰兩虛型」,通常有疲倦、胸悶、口乾、心悸、乾咳,賴香君建議可用沙參麥冬湯、生脈飲加減,食療方面可用紅景天、西洋參、麥門冬、百合、銀耳、桑葚等。
第三類為記不住的「清氣不升型」,包含注意力不集中、腦霧、記憶衰退等,賴香君認為,可用益氣聰明湯、升陽益胃湯加減,並佐石菖蒲、地龍、蔓荊子等,食療可用黃耆、黨參、天麻、肉蓯蓉等。除了生理外,長新冠也可能會導致心理憂鬱想不開,
第四類為「肝鬱氣滯型」,包含憂鬱、焦慮、失眠、咽梗感,賴香君說可用加味逍遙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食療可用薰衣草、玫瑰、陳皮、佛手等泡茶飲。
另針對民眾若有久咳、後鼻咽部、咽喉有痰黏感,賴香君也建議可服千金葦莖湯、麥門冬湯、桔梗湯、栝蔞實調理。
#曾染疫的教師張安琪 現身記者會分享,確診後經中醫師診療、服用科學中藥,病情很快就趨於穩定,短短幾日後快篩即呈陰性,但重返職場教學時,仍有新冠肺炎相關後遺症,如咳嗽、喉嚨癢、喉嚨痛、聲音啞等症狀,造成心理壓力很大,擔心影響工作,不過經中醫治療1週後,症狀逐漸減緩,2週後症狀基本完全消失,現仍持續服用中藥調理、修復身體。
此外,也有民眾雖未感染,但接種疫苗後也會出現後遺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歐世宸 認為,疫苗是以人造的病毒抗原誘發免疫系統,整個誘發免疫的過程仍是人體正氣抗邪的表現,還是一種較輕微的外感。
歐世宸指出,體弱多病的人,接種疫苗前,宜先服中藥養護正氣調養身體,健全免疫系統,減少副作用產生,而對於接種疫苗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也要視為染疫輕者,應對各種症狀隨症下藥,不需擔心是否影響抗體的產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wIFXEXQgQ
直播網址: https://reurl.cc/j1LKmq
照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photos_albums
台北新聞網: https://tnews.cc/02/newscon457902.htm
航港局「遊艇通」平臺誕生了! 民眾只需單一帳號-遊艇服務樣樣通
2022 0407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文 #吉玉珊社長 攝影 #陳彥廷副社長 採訪編輯報導於 #交通部航港局
跟著航港局,遊艇休閒玩起來!
遊艇活動格詢平臺-「遊艇通」正式啟用!
交通部航港局於(7)日上午10時30分假航港局大樓1楼大廳辦理遊艇活動資訊平臺-遊艇通啟動說明合」中由 #葉協隆局長 出席,並由本局說明及示範遊艇通功能。
「遊艇通」的誕生,幫大家把遊艇相关的服務項目調整在一起!民眾只需要一個會員帳號,便能隨時在這裡了解即時泊區資訊、線上泊區申請、出海報備,以及隨時了解時令推薦遊程、駕訓報名,瀏覽業者們的遊艇套裝行程並線上報名活動遊艇通,單一帳號-服務全都通!
台北市新聞網:https://tnews.cc/02/newscon433390.htm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6YduyqUmadg
欲了解更多 遊艇活動資訊平臺一遊艇通」的朋友,歡迎至遊艇通網站
(https://yacht intaiwan. azurewebsites.net/)
查询或電洽02-8978-2900;
其他航港相關活動歡迎至「#交通部航港局」臉書粉絲團掌握第一手訊息。
https://yachtintaiwan.azurewebsites.net/
直播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89800015/videos/402393854878022/
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https://reurl.cc/yQzpnM
2021 12/24 #新高地新聞通訊社 文#吉玉珊社長 攝影#陳柏亘 採訪編輯報導於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大樓B1國際會議廳
交通部航港局於12月24日在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大樓B1國際會議廳舉辦「110年航政業務座談會」,邀請國內公協會與業界先進共襄盛舉,總共有逾80位貴賓與會,並由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親自主持,座談會議題涵蓋船員、港埠、船舶、綠能等4大面向,期許掌握國際海運脈動,使交通部航港局和海運產業共同思考,在未來的機會與挑戰中洞燭先機,續創佳績。
祁次長在致詞時表示,每年在年度終了前邀集航運相關產業召開航政業務座談會,是航港局多年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搭建了一個與業者很好的溝通平台,同時可結合公私部門的角度,共同探討我國航港的發展趨勢,以及有待解決的課題,作為未來航政業務重要施政參考。
祁次長也談到,國內受到疫情影響,旅遊市場如雪崩式下滑,政府提供政策性紓困協助產業帶動旅遊動能,而今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航運業處於數十年來難得一見的榮景,但也連帶造成船員換班、防疫、缺櫃、缺船、塞港船期延誤等問題,另一方面,配合能源轉型政策,臺灣正積極推動離岸風電開發,對臺灣航運產業的發展來講,是機會,也是挑戰,包括配合離岸風電場域的設置,對於船舶航行安全管理的相應配套措施等都必須周延規劃,另外我國爭取簽訂台美雙邊貿易協議,面對未來如何透過協調與對話,提升產業競爭力,並隨國際海運綠能趨勢,LNG動力船舶陸續投入運營,政府加速規劃相應碼頭設施建設,以因應未來航商航線布局需要。
航港局表示,經由本次航政業務座談,與業界充分交流,已獲得部分具體成果與共識,包括船員培養可以與海事院校洽談與互動,從大三開始針對有意願上船的同學積極輔導取得相關船員證照,於大四畢業即可投入海員市場,厚植我國船員人力。另為提升在船船員施打疫苗率,也已向疫情指揮中心提案於港區特定區域讓船員施打,強化船員防疫力。另航港局已向疫情指揮中心爭取每月下船入境與搭機入境各150人,以利船員於疫情期間可以交換。而鑑於本次疫情造成塞港與港口物流阻礙等問題,也請港務公司針對我國國際商港應全面盤點現有港口碼頭設施配置,並思考未來整體規劃應做更符合作業效率的安排,以及配合未來綠色能源政策趨勢,妥善規劃相應港口服務設施,以達到綠色港口的目標,提升我國國際商港整體競爭力。航港局及港務公司未來將持續協助業者解決問題,並廣泛蒐集業界意見納入後續政策規劃參考,作為業者最好的後盾,共同朝「人本航港、海運好行」及「優質環境.航運永續」的目標邁進。
youtu :https://youtu.be/yD-6pu0rjIA
新高地新聞網: https://reurl.cc/l5E7zQ
台北新聞網: https://tnews.cc/02/newscon409180.htm
社長/吉玉珊 於新北市政府採訪報導
2020/09/29
#2020新北聯合招商大會 重磅登場引領企業 #超錢部署 掌握新契機
2020 09/29 #甲吉新聞網/#吉玉珊社長 #新板希爾頓酒店 新北聯合招商大會採訪報導
為促進疫後經濟發展與產業投資佈局,新北市政府於今(29)日舉辦「2020新北聯合招商大會」(New Taipei Development Conference,簡稱 #NTD Conference),一站式整合國際採購商洽會、名人座談、投資經驗分享、招商說明會,以及投資過程所需之土地廠房、人力、水電資源與招商一條龍單一窗口諮詢櫃檯等多項服務,帶領企業一起找用地、覓人才、解困境、獲資訊及拓商機,共同於疫後超前部署投資新契機。
#新北市長侯友宜 表示,今(109)年雖受疫情衝擊,但市府招商不停歇,自推動招商一條龍服務以來,已積極促成 #三井不動產、#迪卡儂、#大同大隈 及 #德凱 等國際企業投資進駐,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新北市今年1至7月僑外資投資金額相較於去年同期不僅沒有減少,還逆勢增加130億元,顯示在這波疫情下,台灣在防疫上的優異表現加以新北市超前部署作為,已創造讓企業安心的投資環境。而為號召更多國內外企業進駐投資,市府秉持便民、利民、愛民的精神,將招商一條龍單一窗口實質體現為本次一站式服務,讓企業能一次獲取投資過程中所需之資訊、諮詢及媒合等各項資源,並如同本次活動簡稱NTD Conference所期許,都能賺進滿滿的NT Dollars,共同創造安居樂業、幸福繁榮的新北市。
經發局說明,本次活動一次匯集「#掌握經濟脈動」、「#尋找產業空間」、「#解決經營困境」與「#拓展國際商機」等四大類別企業投資經營所需資源,除安排名人座談,邀請 #鴻海科技集團財務長黃德才 及 #研華科技執行董事何春盛 等共同對談,為企業解析後疫情時期產經投資思維,以及如何於疫情危機中超前部署與轉型佈局外,亦規劃新北在地企業 #儒鴻企業董事長洪鎮海 及 #興采實業董事長陳國欽 分享投資經驗,協助與會者「掌握經濟脈動」。
另針對企業投資普遍面臨的「尋找產業空間」痛點,活動特別匯集經濟發展局、地政局、財政局、衛生局、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等跨局處約16公頃的公有土地招商案源,以及民間園區與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相關土地、廠房、廠辦及商辦等資源,現場設置媒合攤位及諮詢櫃台,並辦理招商說明會,協助企業快速掌握資訊尋得所需用地。同時,亦安排其他投資過程所需之人力、水電資源,以及招商一條龍單一窗口與工業區立體化諮詢櫃檯,以協助企業「解決經營困境」。
此外,為持續協助國內業者「拓展國際商機」,繼7月全視訊國際採購商洽會促成305場次洽談與逾15億元商機後,因應疫情趨緩,本次招商大會亦同步辦理實體國際採購商洽會。因今年被視為 #台灣5G商轉元年,加以5G投資潮因疫情加速成型,本次商洽會特別以「5G x AIoT 智慧城市」為主題,聚焦「#智慧建築與生活」、「#智慧能源與監控」、「#智慧醫療」及「#智慧製造」四大主軸,邀請含括日本、德國、加拿大、荷蘭及香港等海外地區在台外商,與企業進行一對一採購洽談,預計促成100場次洽談與創造1億元商機。
經發局補充,今年市府力抗疫情、逆勢招商,截至9月24日合計民間投資及公有土地招商案已落實1,177.49億元投資金額,創造43,647個就業機會。期盼透過本次活動能協助新北業者疫後轉型佈局,吸引更多企業投資進駐,讓在地業者安心深耕,新投資廠商安心落地,落實信心經濟政策,一同重啟疫後產經動能,共創繁榮新北產業新局。
2020新北聯合招商大會,以「疫後新時代」為主題舉辦名人論壇(左起:研華科技何春盛執行董事、鴻海科技黃德才財務長、新北市吳明機副市長、商業週刊朱紀中總經理)
2020新北聯合招商大會,以「疫後新時代」為主題舉辦名人論壇。
2020新北聯合招商大會,以「5G x AIoT智慧城市」為主題,邀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在台外商與企業一對一媒合採洽談。
2020新北聯合招商大會以一站式服務,彙整市府各局處、民間園區及不動產公會等資源,讓大家能一次獲得投資所需資訊。
2020新北聯合招商大會以一站式服務,彙整市府各局處、民間園區及不動產公會等資源,讓大家能一次獲得投資所需資訊。
https://sites.google.com/…/2020%E6%96%B0%E5%8C%97%E8%81%AF%…
#直播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videos/3821717644514525/?t=20
更多活動的照片及錄影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pp2917p/media_set…
#新北市長侯友宜致詞
#新北市長侯友宜致詞時指出,根據雜誌評比,新北雖在六都的經濟與就業排名中名列第二,但仍不滿意,將持續推動工業區立體化、都市更新及招商一條龍媒合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欠水、欠電、欠地、欠廠房等困境,吸引產業進駐,「提醒大家,趕快來新北投資,不然就來不及了。」
侯友宜表示,今年招商目標是1500億,雖然疫情嚴峻,但仍然接受挑戰,目前已達成1177億,並創造4萬3千多個就業機會,尤其在僑外投資部分,六都唯獨新北,較去年同期正成長130億。
#經發局何怡明局長 指出,針對企業投資普遍面臨的「尋找產業空間」痛點,今活動特別匯集經發局、地政局、財政局、衛生局、漁業處等跨局處約16公頃的公有土地案源,以及民間園區、土地、廠房、廠商辦等資源,設置媒合攤位及諮詢櫃台,亦安排人力、水電及招商一條龍諮詢。
經發局表示,繼7月視訊國際採購商洽會促成305場次洽談、逾15億元商機後,此次招商大會以5G 智慧城市為主題,聚焦「智慧建築與生活」、「智慧能源與監控」、「智慧醫療」及「智慧製造」四大主軸,邀請日本、德國、加拿大、荷蘭及香港等在台外商,如三菱、日立先端、德凱、昕諾飛(前飛利浦照明)與企業一對一洽談,預計促成100場次洽談與創造1億元商機。
興采實業董事長陳國欽 讓防護衣會呼吸
新冠肺炎疫情從1月底一直持續迄今,長期抗疫的醫護人員及防疫官員,成為國民英雄。以生產機能紡織品知名的興采集團,目前也是防護衣、隔離衣國家隊成員之一,該公司董事長陳國欽為了讓醫護人員穿得舒適,已成功開發出新一代透氣防護衣、隔離衣。
陳國欽說,衛福部長陳時中著裝防護衣、口戴N95口罩,為滯留大陸武漢的第二批返台國人,忙碌不休的身影,讓不少國人感動,但是外界所不知的是,因防護衣材質密不通風,阿中部長也忍受著汗如雨下之苦,長時間下來,易生疲憊之感。
陳國欽說,有感於此,他決定全力開發升級版的防護衣及隔離衣,交由關係企業聚紡負責研發防水防血液病毒滲透舒適型醫療薄膜;興采實業負責製造抗菌除臭高透濕布料,再交由子公司神采生產P1隔離衣、P3防護衣等,努力提升防疫人員穿著舒適度。
陳國欽說,興采的主力業務是生產高端的戶外運動服飾,如機能運動布料、環保咖啡紗等,現在延伸防水透氣透濕布料技術,應用在隔離衣、防護衣上,可以使醫療防護衣服更為透氣,讓阿中部長及醫療人員等一線防疫人員,穿著高透氣舒適的防護衣,協助國人,繼續進行接下來可能的長期的抗戰。
新冠肺炎疫情現已蔓延到全球,各國均面臨醫療物資不足的問題,總統蔡英文要求,重要戰備物資皆要做到國產化,目前除口罩外,防護衣P3等級,從原料到製成最後的產品,已可以做到全部百分之百在台灣生產,防護衣、隔離衣國家隊組隊成形。
防護衣、隔離衣主要的作用,是為了防止醫護人員在操作時,受到病人血液、病毐感染,是第一線醫護人員及指揮人員的重要裝備。在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經濟部盤點國內防護衣、隔離衣庫存時發現,尤其是防護衣,都是由國外進口生產,自主性嚴重不足。
為了讓國內緊急戰備物資無虞,經濟部繼口罩國家隊後,又徵召原料供應商、製造商,包括衛普(P3等級)、南六(P1等級)、儒鴻、聚陽、台南企業、神采(興采)、南緯、薛長興、旭寬等企業協助製作。
經過各廠的努力,目前已交付衛福部100萬件隔離衣,給一線醫護人員使用,衛福部稱讚經濟部號召的防疫防護衣國家隊,所提供的產品,從頭到腳,有如防疫「金鐘罩」、「鐵布衫」,品質超越國際,防護衣、隔離衣國產化消息令各界振奮。
陳國欽指出,台灣紡織業者在機能材料的發展,在全球市場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現在為了國家緊急需要,將既有技術跨界應用到隔離衣、防護衣之上,也再一次展現台灣產業無所不能、彈性靈活的特長。
個性活潑,時時掛著微笑的興采董事長陳國欽,因環保咖啡紗的研發及應用,在紡織業界占有一席之地。談及他的核心產品,他透露,其實最初的idea,來自於老婆的一句話。
陳國欽說,有一次,他帶著老婆在星巴克喝咖啡,看到店員把不要的咖啡渣清出來,老婆說:「咖啡渣可以除汗臭耶」,他靈光一閃,想到咖啡渣可以除臭,「可不可以用在布料上呢?」
被視為廢棄物的咖啡渣,透過興采低溫高壓的環保專利製程創造出奈米咖啡渣。
而添加奈米咖啡渣後的紗線,增加了表面積,根據其物理特性,而能展現出優異的水分擴散能力;此外,奈米咖啡渣上的微小孔洞,也能持續吸附身體產生的異味分子與折射紫外線。
陳國欽說,剛開始做出的咖啡紗,所做出的衣服,穿久了,咖啡的味道結合人體體味,反而會產生另一種不好的味道,他不停地更新,一直到了第五代,多花了1,000萬元買萃取機,抽取咖啡油脂,以改善異味,咖啡紗從研發到成功上市,共計花了四年,並獲得多國專利,成功果實的背後,也歷經了千辛萬苦。
陳國欽兒子陳維翊(William Chen),畢業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是設計師業界的閃閃新星。他自創品牌Tranzend及服裝設計,使用的材料,正是爸爸最得意的咖啡紗。
陳維翊曾在電視節目中介紹他的創意,由於倫敦是霧都,常常陰雨綿綿,但倫敦人平時皆著西裝,所以,他就發想出,西裝也等於是雨衣,利用咖啡紗加上撥水、透氣技術,所製成的西裝,即使淋到雨,也不減帥度。
陳國欽很高興兒子不僅克紹箕裘,甚至發揚光大,他泳渡日月潭三次,穿的就是以自家咖啡紗製成的彈性西裝,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陳國欽游完日月潭,接著就趕赴喜宴,依然西裝筆挺。
興采集團以生產機能性布料見長,與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合作,如Patagonia、The North Face、Columbia等,陳國欽平時也熱愛戶外活動,宣傳自家產品,堪稱集團最佳代言人
#紡織股王 #儒鴻企業 #洪鎮海董事長
擁有40多年歷史的「紡織股王」儒鴻企業,明明從事的是傳統紡織業,員工平均年齡卻不到33歲。儒鴻如何抓住年輕世代?如何藉由不斷的創新研發,改寫「夕陽工業」的命運?
「紡織股王」儒鴻企業1月公布2019年營收成績單,包括12月營收、第4季營收和全年營收,三創歷史新高。
展望今年,年初董事長洪鎮海即表示,接單已經滿到6月。儒鴻是以機能性布料及服飾代工為主,主要客戶包括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Under Armour、Lululemon等一線國際運動品牌,另外包括Costco、J.C. Penny等通路商也都是儒鴻的客戶。由於今年獲得兩大品牌客戶列為機能服飾的前五大供應商,估計接單續旺。
如今新冠病毒疫情延燒,幸而儒鴻對國外客戶向來採取多元分散策略,中國部分業績占比不到一成,影響不很大。但若疫情持續衝擊全球經濟動能,紡織業勢必也會遭到拖累。
9成以上的用人是新鮮人
1977年創立的儒鴻,年營業額281億,成立至今財報沒有一年岀現赤字,台灣員工數有1,600人,全球約18,000人。
早春踏進位於新北市的五股工業區,卡車進出,不少上市櫃及中小型公司廠房聚集在此,一棟不太顯眼的大樓,門口停放幾台機車,一不小心就會直接錯過。踏進裝潢簡約的接待廳,國際品牌指定代工廠──儒鴻總部原來藏身於此。
而這家已經40多歲的公司,從事的產業算是傳統產業,但員工平均年齡卻不到33歲!年近70、但氣色紅潤的董事長洪鎮海曾說:「用年輕人是我的嗜好。」相較於其他同業偏愛有經驗的熟手,儒鴻則有9成以上的用人是選擇新鮮人。「#我寧願選用如一張白紙的人才,但公司會給他扎實的教育訓練。」
每年畢業季,儒鴻都會積極深入校園徵才,而且不侷限於織品或服裝設計相關科系。「我們的部門眾多,還有18組業務部隊。所以你不一定要很專,但是要都懂一些,」洪鎮海說。此外外語能力很重要,畢竟儒鴻所有的客戶都是國外客戶。
新進員工必經3個月基本教育訓練;舉凡職務跳升,則會讓你先見習2個月。在生產部門,儒鴻維持「#師徒制」,公司補貼幹部當「師傅」的鐘點費,通常訓練一年左右可上軌道,若想升到經理、副理級,須大約7、8年的養成。
投其所好 搶年輕員工有一套
當然年輕人難免心情比較浮動,做一段時間,就會想換換環境、或是考慮出國、報考公職等。但洪鎮海笑稱,「很多人做了5、6年後會想轉換跑道,但是出去兩個月就想回來的,超過6成,可見得我們的環境還是比較好。」而通常公司也會自其中挑選30~60%的人,讓他回來。
作為傳統製造業,要跟那些辦公室比炫奇趣味、環境活潑自由的新創公司搶人才, 洪鎮海胸有成竹。「有的年輕人在意薪水,有的在意工作氣氛、人際關係,有的在意升遷管道,而這些我們都非常重視,」他說。
洪鎮海指出,扣除掉台灣廠外籍移工的部分,儒鴻的薪水比起同業的平均是偏高的;管理制度也是力求透明公開,升遷管道明確。因此,儒鴻徵才少有困難。洪鎮海說,「我們不缺白領,反而是工廠端的__藍領技術人員,因為得接受日、夜班輪值,始終都很缺人。」
印尼新廠向年輕廠長招手
每年儒鴻幾乎都徵進10位儲備幹部,密集訓練後約有6、7成會留下來。而今年有一個特殊需求,是來自於新的印尼廠。
2016年因為中國的生產環境不再理想,儒鴻決定撤出中國,轉向越南擴大規模。現在全球貿易戰升溫,儒鴻同樣遵從「多元分散風險」的大原則,尋求建立多個相對小的區域製造中心,包括選擇在印尼設廠。
新的工廠蓄勢待發,從財會人員、生產管理、廠務管理……全都虛位以待。洪鎮海說,「雖然公司內部很多人表達意願,但我不排除從外部找人,而且廠長最好是在40歲以下。」外派的幹部,會當地語言是最理想的,不然就是要英文夠好。
71年次的陳勇達,三年前以儲備幹部考進來,現擔任董事長特助。他說,「公司蠻重視個人的意願,如果你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或是缺什麼,可以向主管提出,就有機會輪調到其他部門去體驗學習。而且公司很敢給機會,所以你會看到未滿30歲的『實習廠長』。」
Break the Rule 研發力是儒鴻生存關鍵
現在儒鴻已成為亞洲第一大彈性及機能布製造廠,除了賣布料給客戶,甚至有能力為客戶進行設計,成功地從OEM(製造代工)提升至ODM(製造設計)。洪鎮海從來不信「夕陽工業」這種說法,他認為產業能否存活,要看如何轉型及應用。
走進展示間,只見一塊塊琳琅滿目的新布料。在這裡,每年開發出3,000種新布料,每天有350件新樣衣出爐。如此強大的研發能力,令同業難望其項背。加上擁有垂直整合紗、布料、染整、成衣的供應鏈,提供客戶從選布到成衣設計製作的一條龍服務,讓儒鴻得以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洪鎮海補充道,公司擁有超過100名的研發人員,每年更投入近10億元研發新品。可以說,儒鴻的持續成功,正來自於創辦之初就不斷強調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