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隨身聽」APP的服務演進介紹

吳佳穎/凌網科技

邱振綸 /國立臺灣圖書館

對視障人士來說,具有觸控介面的行動載具(例如:智能手機、智能手錶和平板電腦等)已成為視障人士日常生活的必備輔助設備(Khan & Khusro, 2019; Nahar, Sulaiman, & Jaafar, 2019)。國立臺灣圖書館於108年改版「視障隨身聽」APP,以服務更多身心障礙讀者(如圖 1),考量不同障別讀者使用「視障隨身聽」APP的個人化需求,本次新增讀者個人偏好設定的功能,包含高亮文字的顯示顏色、每頁顯示的筆數、預設首頁等,例如:讀者可以設定每次打開這個APP的服務首頁。「視障隨身聽」APP的服務選單調整為漢堡選單(hamburger menu),以減少讀者使用返回鍵的次數,當讀者在切換服務時,也不需離開當前的使用頁面,保留選擇的彈性。

圖 1 「視障隨身聽」APP改版新功能

「視障隨身聽」APP同時也在這次的改版,新增了「隨選隨聽」的服務,包含即時新聞、兒童/青少年或一般大眾的頻道,讀者可如同收聽廣播一般聆聽新聞及館方所精選的圖書,並提供節目表。APP也整合voiceover、talkback與 Text To Speech (TTS),以及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的技術,讀者透過APP可以聆聽/閱讀電子書(支援pdf、epub)、電子點字書(支援brl)、有聲書(支援mp3,包含DAISY)及影音資源(支援mp4)。例如:進行借閱「人生就像開公司,想成功就要成長(epub)」,讀者可以自由選擇透過閱讀模式(voiceover/talkback)或聆聽模式(TTS)進行報讀電子書的內容(如圖 2),並支援手勢操作的功能(包含iOS與Android);對於弱視/肢體不便讀者則提供大按鈕模式,使其能順利操作;學障讀者則提供高亮標示文字跟隨語音播放。

圖 2 閱讀電子書與支援手勢操作

讀者也可以透過APP申請實體館藏借閱,包含電子點字書、紙本點字書、有聲書(包含MP3光碟/DAISY光碟/錄音帶)等。例如:查找「人生漫談」,確認後進行借閱紙本點字書,並提供免費又貼心的郵寄服務(如圖 3)。

圖 3 借閱紙本點字書

讀者也可以透過APP「我的雲端資源閱讀」的功能,閱讀自己雲端空間中(包含Google雲端硬碟、icloud Drive、DropBox)未加密的電子書、電子點字書、純文字文件及有聲書(如圖 4)。

圖 4 「視障隨身聽」APP之「我的雲端資源閱讀」的功能

開發團隊在「視障隨身聽」APP開發過程,採用可用性量表(System Usability Scales, SUS)進行改版後APP的使用者評估,並訪談受測者。共邀請十位具有使用網路、電腦與手機經驗的視障人士參與受測,受測後需要填寫10個正負向夾雜的SUS問卷,以評估APP的可用性,總分愈高代表所評估的內容愈具可用性(Bangor, Kortum & Miller, 2009; Lewis & Sauro, 2009; Lewis & Sauro, 2018)。學者指出SUS量表的可接受臨界值需高於68分, 以及可以採用 80分做為衡量良好的使用者體驗之標準(Lewis & Sauro, 2018)。學者將SUS量表的分數分為六個級距,分別為「不能再好了」(best Imaginable) (86-100)、「棒極了」(excellent) (73-85)、「還不錯」(good)(53-72)、「普通」(ok)(39-52)、「欠佳」(poor)(26-38)與「慘不忍睹」(worst Imaginable)(0-25)(Bangor, Kortum & Miller, 2009)。

結果發現,「視障隨身聽」APP改版後的可用性得分最高為97.5、最低為55,平均得分為81.75(如圖 5)。大部份的評分顯示良好的一致性;在評分較低的項目,受測者認為大部份的人需要一些時間練習,才會適應此APP的操作;評分最高的項目中,顯示大部份的受測者覺得此APP容易使用,以及願意採用。開發團隊另透過受測者對任務完成的狀況(包括:遇到的問題與任務完成的時間) 進行訪談,發現不論是改版前與改版後APP的操作介面,都受到受測者的喜愛。然而,P3測試者給予55的分數,測試者認為APP的操作介面應該更直覺,例如:打開APP時,應該先出現登入的畫面,讓使用上更流暢。也有受測者反應在APP功能名稱與按鈕名稱要更清楚,才能讓視障讀者能辨識它的功能,例如:我的外部資源閱讀、隨選隨聽功能。

圖 5 「視障隨身聽」APP之SUS得分

透過受測者的測試過程、建議與反饋再進行APP的功能名稱、操作流程與功能調整。同時從推廣教育訓練中,蒐集視障讀者的回饋意見,進行功能的改善或開發,期提高APP的易用性及使用率。除此之外,「視障隨身聽」APP提供了許多數位資源及五家主要的網路新聞(例如:去除不必要的圖片及廣告)。未來除了加強這個APP的可用性外,也會考量電子書的可及性、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是否可以滿足視障讀者的需求,期待能持續優化與服務更多的身心障礙讀者,落實及推動數位化圖書資源整合與應用,拓展聯合書目與館際互借服務,協助身心障礙者更便利取得並利用圖書館的各項服務。

參考資料:

  1. Bangor, A., Kortum, P. T., & Miller, J. T. (2008).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usability scale. Int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4(6), 574-594.

  2. Khan, A., & Khusro, S. (2019). Blind-friendly user interfaces–a pilot study on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touchscreen interfaces.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78(13), 17495-17519.

  3. Lewis, J. R., & Sauro, J. (2009, July).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usability scal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centered design (pp. 94-103).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4. Lewis, J. R., & Sauro, J. (2018). Item benchmarks for the system usability scale. Journal of Usability Studies, 13(3), 158-167.

  5. Nahar, L., Sulaiman, R., & Jaafar, A. (2019). “Bangla Braille learning application” in smartphones for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in Bangladesh.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