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水蓮阿姨:
星期五整天都有護持活動,當天中午必需請外婆接孩子下課,前一個晚上有和女兒互動 問起明天下午是否能完成這週連假的作業,孩子允諾沒問題的。到了晚間約 9 點多和孩 子吃點心時,提醒孩子今日回家功課還未完成(我犯了在餐桌上談嚴肅之語),告知孩子 這可是昨天晚上是妳自己承諾會完成的唷(這時自己的強者形象現起)。 所以吃完點心時,孩子立刻回到了書桌前,繼續書寫未完成的作業。 這時察覺到我自己的心並非是平穩的,也造成孩子的心情變的低落。
當下我起身,來到孩子的身旁,看看孩子今日完成的作業有多少,雖然未完成全部,但 孩子也完成了多項作業,因為多天連假作業項目也多,其實只剩一小部份未完成罷了。 看看時間也來到晚上 10 點了,就告訴孩子,未完成的部份,明天一定要完成哦,因為 我們後天還要去南部祭祖,我們會比較忙,如果想要假期可以和表弟一起玩的話,就沒 有時間可以寫作業了唷。時間已晚,帶著孩子一起上床睡覺。
孩子允諾在今天本來應該要完成作業,但想想其實還有時間可以完成,而且時間已晚, 不想讓孩子熬夜,所以和孩子再次約定明天再完成作業。 沒有照約定堅持,不知我這樣的決定是包容還是緃容?
三好一更好
媽媽雖然很忙,但卻時時關顧著孩子,關顧著他作業的完成、可以跟表弟玩的時間、以及能否有足夠的睡眠。
可能我們都是這樣習慣性地幫孩子做指導、安排,那要怎麼知道什麼部分是他已經學會的、又什麼地方還是他的困難所在呢?
如果我們換個方式,先把問題提出來,連假期間要去南部祭祖、還要跟表弟玩、又有連假的回家作業等等,這些問題藉由你的提問,試著讓孩子練習做安排、規劃以及執行。
過程中透過仔細的觀察,做好、做到的部分就大大的肯定讚賞,讓他以後做得更好;未完成、做不好的地方就陪伴協助,讓他可以跨越他的困難,我覺得這樣做會更好,而且也不會有包容與縱容的疑惑與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