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但是早些年,還是有很多家庭因種種因素出養女兒,這些從小就被抱離親生父母身邊的小女孩,都是如何長大的?
小編認識過一、兩位從小被親戚收養的朋友,不同於古早時的「童養媳」命運,好像都還過得挺好,甚至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有雙倍的寵愛。但是真的也有很苦命的「阿信」耶……
周老師就是一出生就被姑姑收養,但不同於姑姑其他的小孩,周老師從小就需要做很多家事,空閒時間才能讀書,而姑姑甚至不贊成周老師升學,希望她早點出社會賺錢,但是周老師不認命,自己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哇,小編真的好崇拜如此勵志的人物!
周老師說,她跟媽媽(也就是姑姑)之間的關係,就好像兩列火車對撞,每次過招都是火花四射。也許是有著血緣關係吧,她不肯服輸的個性跟媽媽的強勢,簡直是一的模子出來的。如此水火不容的假母女大概也只能保持距離吧?小編心裡默默的斷言。
可是後來母女倆的相處簡直大翻轉,因為周老師開始學習如何關愛媽媽。她先看到在抱怨媽媽的強勢作風時,她也看自己的不肯配合,而其實媽媽的一些要求,有時候就只是母親的擔心。例如媽媽常常會責罵她,「出去就不知道回家!不想回來就不要回來!」然後以前的周老師就很生氣地回說,「我哪有?」或是「你不要我回來,我以後都不回來!」等等氣話。
現在的周老師會先去體會媽媽很希望她常回家的心情,換了一個方式,笑笑說,「喔,其實你是希望我常常回來看你呀,那我下星期再回家!」沒想到媽媽居然氣嘟嘟的說,「對,我希望你就住家裡,我天天可以看到妳。」聽起來像賭氣,但是周老師感受到的是媽媽滿滿的愛。
對呀,有句俗話說「養育之恩大如天」,父母也許不知道如何表達愛子女的心,但是從小到大的養育,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周老師教會小編一件事,爸媽嘮叨的背後,其實是一顆永不褪色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