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茄鐘工作法
「蕃茄鐘工作法」是1980年代由Francesco Cirillo所開發的時間管理方法。具體做法是使用計時器計時,專心工作或學習25分鐘,然後專心休息5分鐘休息,不斷循環。
之前已說過,專心一段時間(哪怕是短短的25分鐘),效果也勝過不專心地學習一整天。同學可能認為自己能一心多用,多工作業,但這樣的工作意義不大,能多工作業的工作多數都是一是簡單的工作,而完成簡單工作不算真正曾學習。學習,指的是遇到困難,從而想方法解決,而這,需要專注!
但使用蕃茄鐘工作法時,要注意這25分鐘不可以分割,如中途分心做了其他事情的話,那便要重頭計算。因為這明顯已不夠專注。
可能有同學問,是否一定要25分鐘? 短一些不成嗎? 如我已聚焦工作的話,是否可以繼續下去?
使用「蕃茄鐘工作法」的原則是
1. 重點不是25分鐘計時,而是要計算完成多少顆的蕃茄鐘。
- 藉此能不斷提高工作及學習的效率。
2. 計時,才能令自己至少聚焦25分鐘。
- 使自己更願意進入必要、難度較高的工作及學習,而這樣,才算作真正的學習。
3. 刻意中斷休息(5分鐘),抽離出來才有新的開始
- 因為不斷黏著工作的話,效率祇會不斷下降。
- 但要留意要真的休息,不要玩手機等。
- 休息也需要計時5分鐘。
4. 計時前,應設定好要完成的工作
- 應足以需要起碼25分鐘才能完成的工作。
當然,人不可以不斷地專注,因此完成一定數目的蕃茄鐘後(例如兩個或三個),便可以休息一段較長的時間(但最好也要設定好休息的時間),或進行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藉此好好獎勵自己。
同學可試試,一天下來,自己完成了多少蕃茄鐘?
同學有沒有想一想,現時上課的時間,剛好便是25分鐘了。你能專心25分鐘上課嗎?
但,如何才算已專心上課2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