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強調,NLP一直都認為人必須要主動,才能真正有機會成功的。學習都一樣,祗有真正想學習,才會學得好。不過,想學習,但沒有正確認知及適當方法,也不會成功。
根據NLP的說法,學習分為以下5個階段。
1. 攝取
- 人類依靠不同的感覺器官攝取外界的資訊。
- 外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而內感官包括內視覺、內聽覺及內感覺。
- 這過程幾乎是有意識地進行的。
- 每個人都有慣常使用的內感覺方式,而每一種內感官的作用及效果是不同的。學習時需要使用適當的方式才能有效攝
2. 處理
- 攝取資訊後,大腦會進行比較、刪除、組織及合併等,從而形成有意義的資料雛型,這方面需要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才成。
- 祇有有意義的資料才能進一步被大腦處理,否則便會很快忘掉。
- 處理的過程,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視乎對資料的熟悉程度,所以對某內容愈熟悉,其實愈能處理更多更深入的資訊。
3. 編碼
- 這過程完全在潛意識下進行。
- 處理後的資訊,其實會跟自己內在的信念、價值觀及規條等核對,如不符合內在的信念等條件的話,便會被棄掉,不會再儲存。
- 例如,如相信神創造萬物(包括人)的話,便很難接受生物演化論,從而無法好好掌握這內容,祇能硬背演化論機制,而不易進行各類推論。
4. 儲存
- 經編碼後的資料才會被儲存。
- 如經處理後的資訊,會較易長期儲存。涉及不同內感覺攝取的資訊,儲存程度也不同。
- 其中使用內視覺的可記錄較多資訊,而使用內感覺的則能更深刻更長久地記憶。
5. 提取
- 能從已儲存的記憶中提取出來應用,才算真正完成學習。
- 這部份需要有意識進行,例如可能於腦海中瀏覽一下曾學習過的內容,藉以找出相關的記憶內容來應用。
- 但如熟悉的話,可能可以無意識地進行,快速地便能想到相關內容作答。這是為甚麼需要不斷思考,不斷練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