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練習不是唯一促進學習的方法,有些人沒有做多少練習,但成績一樣很好的。其實,祇有中小學階段或應考公開試,才有那麼多試題可供練習的,俗稱「操卷」。再升讀上大專的話,你要學習的內容,根本便沒有多少試題可供練習,難道便學不成知識嗎?
不過,沒有試題可供練習,不代表不需要試題作練習,最高學習境界是學習時自己對自己發問,自己不斷把知識應用於不同場景。
但於中小學階段,大部分同學需要練習來促進學習,但如何有效利用練習促進學習?
首先要強調,做練習不是要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學習內容,而是要清楚自己有甚麼內容未曾掌握,從而可針對地進行複習。
所以,如花了一小時做練習,而又取得滿分的話,除了可以增加自信心之外,對學習可能沒有一點幫助。因為你根本上已掌握了相關內容。(當然,更大可能是那些練習對你來說太容易啦!)
做練習時錯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會再出錯! 不再出錯,學習便一定有進步。要不再出錯,祇有一招,便是複習!
但如何複習才更有效?
同學都應該知道,我們會不斷遺忘知識。因此,完成練習後,應該把錯誤的收集起來,多次複習。
第一次應立即進行,回想正確答案。
第二次一般於一天後,一天後不會完全忘記,因此要回想正確的答案,所需時間也少許多。
第三次可以於3天後,而第四次於一星期後。
第五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可於一個月後。
如經過五次複習時,你也可以快速回想起答案的話,那這個知識你便應該可長久地記住了。
但要緊記一點,做練習前,應先溫習內容,而不應一邊做練習,一邊找答案的,這樣會令自己有錯覺以為已懂得相關的內容。
同學可能覺得這樣做很花時間,但如同學真的按以上方法複習的話,同學必定發覺複習所花時間遠較第一次做少許多的。第一次做可能需要10分鐘,但第二次複習的話,隨時短短1-2分鐘已完成。但如沒有複習的話,曾懂得的知識,最後也會忘記的,那不是更花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