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乳房重建

陳右昇醫師

為了彌補乳癌病患術後身心靈的失落,乳房重建手術已成現代整形外科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依據衛生署國健局公布的2008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早已躍居我國婦女癌症中的第一位,並且近年來其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於不得不切除乳房的乳癌女性病患而言,失去乳房,不只是失去部分軀體,同時也帶走部份生為女性的情感。為了彌補乳癌病患術後身心靈的失落,乳房重建手術已成現代整形外科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由於「乳房重建」同時包含美學與重建科學,如同內衣款式的選擇,必須貼切地考量到使用者的體型及生活習慣,因此乳房重建不可以單一術式,或固定流程來滿足所有病患的需求,因為每位病患先天的體形、乳房的大小、疾病侵犯的程度、乳房必須切除的多寡及術後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的需要都不盡相同,因此病人本身的適應症及選擇是左右重建方式的重要考量。

重建的時機

90年代許多研究指出乳房切除後立即進行乳房重建,可以減輕病患的心理創傷上及失去乳房的失落,而且胸部殘留的皮膚及軟組織尚未形成疤痕或孿縮,有利重建的進行。但是近年來後續的研究卻顯示,乳房重建後如果病患需要接受放射線治療,則不但併發症會增加,重建的乳房外形也將因放射線治療而打折扣。近期研究也顯示,立即的乳房重建雖不會干擾化療的進行,仍可能妨礙放射線治療對於部分淋巴腺的照射。然而病患需不需要接受術後的放射線治療,取決於乳房及淋巴切除後的病理化驗結果,因此個人目前仍建議病患接受二階段重建。 所謂二階段重建的第一階段,乃是在乳房切除後立即植入組織擴張器於切除後的傷口內,等傷口癒合後,組織擴張器還可以逐步擴張局部的組織,作為後續正式重建預做準備。此步驟可以維持患部皮膚的柔軟,而不至於攣縮。如果病患的病理化驗結果顯示需要進行放射線治療,則可依照放射線治療的需要將植體的大小進行調整,因此第一階段組織擴張器的植入(圖二),讓病患得以維持患部皮膚的柔軟,並等到乳癌這疾病得到妥善治療後,於第二階段再考慮重建的選項。

重建的選項

目前乳房重建的主流還是義乳植入或自體腹部組織的轉移(圖三)為主,義乳植入就是利用果凍矽膠袋或鹽水袋(圖一),進行乳房體積上的彌補,自體腹部組織的轉移。簡單的來說,就是以自身腹部的組織以連帶腹部的肌肉,或以顯微手術將其轉移至乳房缺欠的位置,無論是義乳植入或自體腹部組織的轉移,各有其優、缺點,第二階段時病患可以自己本身的適應症及喜好,來選擇採用果凍義乳或自體組織進行重建,如果不幸疾病的發展超脫預期,也可直接移除組織擴張器,放棄重建,專心對抗癌症。畢竟乳房重建應該只佔據乳癌治療的一部份。另外自體脂肪植入的討論,近年來引發極大的興趣,此類術式簡單的說,就是利用類似抽脂的方式抽取病患腹部或大腿多餘的脂肪,經處理後植回病患乳房,彌補缺損部位。近幾年來脂肪萃取及植入的技巧有所改良,植入脂肪的存活率確實有提高,但由於此術式比較適用於中小型乳房的重建,重建的大小依然有所限制,因此比較建議將自體脂肪植入運用在需要局部乳型修飾的病患,例如:早期乳癌只需做部分乳房切除的病患。

拜現今整形重建外科技術發達所賜,乳癌的治療已經不只是對抗疾病本身,是可以延伸至照顧罹癌婦女的外觀及心靈感受,畢竟乳房陪伴女性走過青春期、哺乳期,是相當重要的第二性徵,其實不再讓罹患乳癌與永遠與外表的缺陷畫上等號,因此如果有重建的意願,請主動告知醫師,醫師將可為您安排與整形外科進行會談。也許乳癌的女性朋友會發現在治癒後,要繼續展露她們的性感及自信,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乳房重建示意圖

乳房重建示意圖


義乳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