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的雙眼皮手術

湯月碧醫師

一、 老化造成的眼睛問題

常聽人說:「女人在20歲之後要開始保養,不然老得快!」這句話其實一點都不誇張,不管男性或女性,30歲之後人體結構就開始出現老化現象,並且逐漸表現在外觀上,例如皮膚鬆弛、細紋生成等。

眼睛是觀察一個人精神狀況表現最直接的部位,因為老化現象而看起來無精打采的人不在少數,所以有許多人選擇動刀換回年輕時的「炯炯有神」。

因為老化現象而施行雙眼皮手術患者中,大致可以分成五種原因:

(一)、眼皮鬆弛:老化、產後浮腫、近視者瞇眼都很容易造成眼皮鬆弛,而使眼睛被下垂眼皮遮蓋住,甚至本來是雙眼皮的人也變成單眼皮,一付睡眼惺忪的樣子;另外,經常眨眼、擠眉弄眼的人,眉毛容易下墜,而使得眼睛往下掉。

(二)、眼瞼凹陷、眼皮下墜:四十歲以後的人,因為地心引力作用,使得眼睛內部脂肪下墜變成眼袋,或是因為上眼瞼鬆弛,而使得眼瞼凹陷。

(三)、四十歲之後,因為老化而使得提眼肌無力,導致眼皮下垂,表現在兩眼外觀不平衡。

(四)、更年期後,皮膚會越來越薄,繼而產生魚尾紋、皺眉紋,鼻頭根部橫紋也會增加,造成眼皮下垂。

(五)、斑點如老人斑、曬斑、以及臉上小贅肉、疣等。

另外,促使眼睛越來越小的原因,也有可能不是因為老化造成,皮膚病同樣會影響到眼睛的大小,諸如汗管瘤、黃色素瘤、濾過性病毒感染、皮膚代謝沉澱物等,都是罪魁禍首。

二、 動刀前的準備功夫

動雙眼皮手術之前,整形外科醫師通常會針對病患設計一套完善的術前規劃,包括觀察兩眼平衡、提眼肌力量及活動力及凹陷程度,而要求病患眼睛往上看或往下看,並會為病患拍攝照片,利用手術時可以利用電腦螢幕與相片對照,作機動性調整。

除了一般臉部照片外,醫師還必須拍病患站立的照片,這是未了觀察病患展站立時,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下,眼睛的外觀與位置,確保眼睛的平衡及美觀。

三、 針對原因選擇手術方式

針對各種原因,手術方式也分很多種:

1、 將多餘的皮割掉

2、 固定雙眼皮

3、 如果是因為眼睛內部脂肪過多,則要將脂肪割掉:若是眼窩凹陷,就要補充脂肪進去。通常如果眼窩凹陷的話,大多只要將受到地心引力影響而下垂變成眼袋的皮膚拉緊即可,不然就是拿身上的脂肪來填補。

4、 控制眼睛張開的肌肉叫做「提眼肌」,而控制閉上的則是「眼輪匝肌」,魚尾紋也是因為眼輪匝肌收縮而產生的放射狀細紋,它除了是讓眼睛閉起來的構造外,同時也是控制擠眉弄眼、皺眼力量的肌肉。因為經常瞇眼會讓眼皮鬆弛,所以為了削弱肌肉肥厚、眼皮下垂,而必須將介於眼眶(orbital)與瞼板前部位(pretarsal)的眼中隔(preseptal)眼輪匝肌拿掉一點,使得它瞇眼不會那麼用力。

四、 中老年人容易出血,一定要注意身體狀況

雙眼皮手術後,眼睛會腫是正常現象,而且消腫的時間依照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也有大約2個月到半年的差異;但是老年人較容易因高血壓,或是血壓波動較大、營養不好、胃口消化較差,而容易出血,因此在術前一定要仔細詢問病人的身體狀況。

中老年人雙眼皮手術後的保護方法跟年輕人大同小異,只要術後輕微加壓冰敷,即可減輕瘀血及腫脹。另外,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記住不要太激動。

五、 割雙眼皮有其後遺症,但不常見

雖然雙眼皮手術算是一個簡單的手術,但是仍然能因為手術失誤而發生後遺症,譬如因為眼輪匝肌拿掉太多,使得眼睛閉不起來,導致眼睛太過乾燥,眼膜裸露;或是因為瘀血遲遲不退,而壓到了視神經,造成視力模糊,甚至嚴重到變成失明,不過這些都是很少發生的後遺症,可以不用太擔心。

其實雙眼皮手術後的保護相當簡單,只要記得多幫眼睛冰敷及休息,手術後的5~6天即可拆線,而消腫時間平均是二個月到四個月不等,也有可能更久,要看個人體質、狀況而定;同時也要記得一個月回診一次,不要認為拆線完就沒事,如此才可以確保雙眼皮自然、美麗,擺脫「趴趴熊」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