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的迷思

湯月碧醫師

整形外科醫師做的不只是美容而已

相信有將近百分之百的民眾都認為整形美容就是將難看變美麗,經過整形醫師妙手一揮,醜人也可以大翻身。就因為大家太崇尚美了,使得近幾年街頭林立整形診所,廣告看板矗立在鬧區最明顯之處,整形美容似乎變成了一個賺大錢的生意,其實廣義的整形應該包含了先天畸形外傷,燒燙傷,頭頸部腫瘤,顯微手術,美容手術,手外科及軀幹,下肢的重建等,不只是侷限在一般大眾所認知的整形美容範疇上。但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廣告,聳動的新聞報導或整形診所的相關網站,部落格討論話題,我們最常看到的就是隆胸,雷射拉皮,美白,肉毒桿菌或玻尿酸注射等,難怪大眾對於整形外科的認知如此薄弱。

更有甚者是由美容相關儀器廠商直接開設連鎖美容商店,遊說顧客購買各式昂貴的保養品與進行各種整形,而當中更發生了多起醫療糾紛。嚴重傷害到整形外科的真意,並造成社會錯誤與不良的觀感,正規的整形外科醫師除了需接受七年醫學院教育之後,還必須進行為期三年的一般外科訓練,經過教授評估挑選之後才可以進入整形外科,再接受三年的相關訓練後才可以報考專科醫師,經過嚴格的筆試與口試篩選,合格者才能取得“整形外科專科醫師證書”。但是現在許多整形美容診所的醫師,卻不見得都有這張證書,沒經過相關訓練就為病人進行醫療行為,發生整形失敗或醫療糾紛其實一點都不令人驚訝。因此為了改正現今整形美容市場執業的亂象,在筆者擔當95年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任內,積極推動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的認證標章(如下圖),希望可以幫助民眾過濾不良的醫師,為自己找到最基本的保障。坊間整形美容水準參差不齊,醫療糾紛時有所聞,有些時候是患者挑選到了一個技術不佳的醫師而整形失敗,也可能是碰到不負責任的醫師,出了問題不肯進行補救,但更多時候是患者認為結果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決定訴諸於法律,常見患者不滿意整形結果而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包括:

1、醫師的技術或經驗有問題:如果患者選擇了一個沒有經過整形外科訓練的醫師幫自己動刀,只要在技術或方法甚至開刀計畫任一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整形失敗的案例。

2、病人認知的差異:有些病人認為一動完手術就可以馬上變美,但是實際上術後還必須經過一段恢復期,才會逐漸變漂亮。

3、醫師術前說明不清楚:有些醫師相當沒耐性,甚至指派護士做說明導致患者存有疑問或是誤會。另外,現在也有一些診所主張利用電腦模擬手術,來為患者進行術前說明,但是模擬手術與實體手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每個人體的組織,身體狀況都不盡相同,電腦無法完全模擬出來。光是一個疤痕癒就就是一門複雜的學問。

4、不實的宣傳:誇大,渲染的廣告比比皆是,選擇具有整形專科醫師證書的醫療院所較不冒險。

5、病人精神狀態異常。

6、病人過度期待:因為不實廣告或是明星宣傳而有了過度的期待,術後出現落差就會感到不滿意。

7、病人蓄意以整形美容為手段,以不滿意為理由,設法敲竹槓:曾經有過類似案例,事後發現患者常使用這樣的方式向整形醫師騙取賠償。

8、病人婚姻狀況丕變,遷怒於整形醫師。

疤痕是整形外科醫療糾紛中最常聽到的控訴與抱怨,包括疤痕不好看,不對稱,扭曲或是攣縮、蟹足腫等。任何部位動刀都可能發生疤痕攣縮的現象,眼睛部位可能發生兩邊不對稱,或是眼睛閉不起來導致眼睛紅腫、角膜潰瘍、結膜炎、角膜炎...等。鼻子也可能造成鼻翼上翻,扭曲等不好看的情形。假如狀況比較輕微的攣縮,可以按摩或注射一段時間適量的類固醇,如果半年內仍沒有改善效果,就必須再次開刀處理!在作任何手術之前,醫師都必須了解患者是否為蟹足腫體質,最簡單的判斷就是看注射卡介苗的部位一般來說,眼皮、四肢與兩乳之間胸骨上方的位置是最容易發生蟹足腫的地方,因此如果在此動刀定要特別注意。如果是在眼皮發生蟹足腫,基本上只要注射類固醇消腫即可,而張力大的四肢很容易讓疤痕鼓起,因此切記一定要穿著彈性衣褲,壓縮疤痕,但兩乳之間胸骨上方的位置很難穿著彈性衣,此常有人開刀完就留下一道明顯的紅色腫脹疤痕。並不是所有的疤痕都可以再次修補,有些後遺症就連再高明的整形醫師都可能救不回來,患者可能必須一輩子帶著明顯不好看的疤痕怨天尤人,即便可以補救。但也絕不會比第一次成功的整形手術來得完美,因此欲進行整形的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清楚了解所有將來可能會碰到的後遺症,並有"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心理準備。

要找有整形外科專科證書的醫師

身為一個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由於是從事“美”的事業,因此更需要站在病人立場上為其著想,恰當的美容才能幫忙病人加分,回復其自信心。因此提醒想要變美的人在尋找醫師之前,一定要多方打聽尋找一位擁有整形外科專科證書的醫師。讓他憑藉著詳盡的術前說明、完美的技術、細心的態度、負責任的行為為您大變身,當自己躺在診療床上時是可以完全放鬆與信任醫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