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作用
以下內容主要來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IQxtVNGwE&index=7&list=PLoLBMu_Yf5BZ9MYdoAlJF81KIjOBGURgK
1. 日常生活很多時見到酸和鹼。
2. 酸有酸味,令藍石蕊變紅,與金屬生成氫氣,與碳酸鹽生成二氧化碳。
3. 鹼有苦澀味,令紅石蕊變藍。
4. 當氫氯酸加入氫氧化鈉時,pH值會下降。
5. 酸和鹼存在互相抵銷的作用。
6. 當酸和鹼反應,會生成鹽和水,稱為中和作用。以氫氯酸和氫氧化鈉為例,兩者反應會生成氯化鈉和水。因氯化鈉和水是中性,故稱此反應為中和作用。另外,中和作用是放熱的。
7. 植物只可在適當的pH泥土才可生長,一般是偏酸至中性的土壞。
8. 如果泥土過酸,農夫會加入熟石灰(即氫氧化鈣)以中和酸性。
9. 胃酸過多,即胃太多的酸。胃液的主要成分是氫氯酸。胃酸主要的作用是用來消化蛋白質。氫氯酸酸度低,有助蛋白質的分解。胃亦是由蛋白質構成,幸胃有胃壁分隔防止胃酸的破壞。若胃酸過多,便會有胃潰瘍或胃痛。要解決胃酸過多,要用抗酸劑。抗酸劑是弱鹼,例子包括氫氧化鎂及氫氧化鋁等。
10. 蚊利用幼管去吸取血液,過程中會放出含甲酸的唾液。要解決這問題,可用藥膏。有些人則會碳酸氫鈉或氨水等弱鹼去中和甲酸。
11. 若是黃蜂刺傷皮膚,但黃蜂的汁液是鹼性,故用醋去中和。
12. 用硫酸去清潔鋼板。若酸性廢水排入海洋,會導致污染。會加入熟石灰去中和。
13. 漂染廠的廢水則是鹼性,要加硫酸去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