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地球- 全球暖化的成因和影響
救救地球──全球暖化的成因及影響 (中文字幕可供選擇) - 教育局教育多媒體 (edcity.hk)
為何現時夏天越來越長? 氣溫亦越來越高? 甚麼是溫室效應? 簡單來說,地球表面被大氣層所包圍 當陽光照射到地球時,地面吸收陽光令溫度上升 。到了夜晚,這些熱量透過大氣層釋放出去。 但隨着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它會吸收地面的熱量,繼而再反射回地面 ,因此地面的溫度就逐漸升高 ,此情況稱為「溫室效應」。 情況恰似在較寒冷地區建造玻璃溫室 用以提升室內溫度 以便培植一些耐寒性較低的植物一樣 現在地球的溫度真的上升了嗎? 升了多少?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隨着十九世紀開始, 大氣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 ,已經令地球表面的溫度上升了約0.74 度 。 你不要小看這0.74度的升幅 。氣候暖化已為地球帶來很大影響 。氣候暖化會造成天災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 事實上,科學家已可利用氣候模式模擬地球溫度 。若只考慮自然因素, 地球溫度就會像藍色範圍所顯示的 。但這跟實況觀測,即黑色線所示,並不吻合。 地球不可能出現上個世紀中期以來的升溫 ,但若同時考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包括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即紅色範圍所顯示的,模式便可模擬出真實的情況 。一切似乎都很清楚,近百年的全球溫度上升 是人類活動所致。 其中有兩項最重要的
一、 是人類大量燃燒石油 煤等化石燃料作為動力來源。 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大量二
氧化碳
二、 人類為了開墾土地而不斷砍伐森林 樹木被毀,會減低大自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人類活動產生大量溫室氣體。 更麻煩的是, 溫室氣體一旦釋放到大氣中 就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消失, 例如甲烷需要12年 ,氧化亞氮需要120年 ,二氧化碳更需要千年以上的時間。 即是說,即使我們今天完全停止排放溫室氣體, 全球暖化問題仍會維持一段長時間。全球溫度越升越高。 究竟我們還有沒有時間去解決全球暖化這個問題呢? 有人認為全球暖化到了危險水平才處理仍未遲,你同意嗎? 可能有人認為全球暖化這個問題不用那麼擔心, 因為我們還有很多時間解決等溫度升到危險水平,才去面對還未遲。 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首先,大自然的反應是會滯後的 … 2即使我們現在完全停止排放二氧化碳 大氣層內已多出的二氧化碳, 仍會令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持續好幾百年。 此外,全球暖化也比我們預期快很多, 背後的原因叫「正回饋作用」 亦即為我們平日所說的惡性循環。 最為科學家憂慮的最少有兩個正回饋作用, 一為地球反照率的變化, 另一為凍土的融化。 首先說反照率, 因隨着全球暖化, 兩極及高山的冰雪迅速融化, 將下面較暗黑的海水 及土壤曝露於陽光之下 ,因為這些暗黑的土壤及海水更強烈吸收太陽的輻射 ,令溫度上升, 從而令更多的冰雪融化暴露出更多暗黑海水及土壤,此惡性循環令冰雪融化比科學家預期更快。 過去三十多年來,北極於盛夏期間的海冰,平均以每十年約百分之十三的速率縮減。這也比科學家的預期急速許多。 至於令科學家非常憂慮的另一正回饋作用,是凍土的融化 。所謂凍土,是廣泛存在於西伯利亞、 加拿大北部以及阿拉斯加的凍結了的土壤。 科學家發現,溫度上升會令全球的凍土層不斷融化, 而大量已凍結的甲烷會因此被釋放。 甲烷俗稱沼氣, 它是比二氧化碳厲害多倍的溫室氣體。 這種惡性循環會令情況變得不可收拾。 全球暖化會帶給人類和其他生物甚麼危機? 全球暖化對極端天氣的出現頻率 水資源、糧食供應、生態環境 和人類健康都有影響。 先說極端天氣事件。 雖然全球氣溫在過往一百多年升了不及一度。 聽起來不是很嚴重, 但當我們看看氣溫的分布 若因為全球變暖而趨向高溫的話 就會使極端天氣事件出現得更頻繁。 例如,海洋變暖會令更多海水蒸發, 氣溫上升則增加大氣盛載水汽的能力。天降大雨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自二十世紀中以來, 很多地方大雨加劇 2011年7月,韓國首爾在一日內 竟破紀錄地下了三百毫米雨量,造成廣泛地區水浸 。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的冬天, 英國不斷受暴風雨吹襲 英國南部所錄得的雨量 是248年來最多的。除了暴雨外,還有熱浪 2003年歐洲熱浪造成七萬人死亡 2010年,俄羅斯的熱浪 導致莫斯科逾一萬人喪生 2013年,澳洲全年平均溫度,破了一百多年的紀錄 2014年年初,澳洲繼續受熱浪侵襲, 發生大量蝙蝠死亡事件。 氣候暖化同時會令部分地方 經歷更長和更強的乾旱, 美國在2011至2014年 多個地區經歷不同程度的乾旱, 有些地區的乾旱甚至持續數年 2012年的情況最嚴重 。其實,被溫室氣體困在地球的能量, 大部分用於暖化海洋, 海洋溫度上升,海水膨脹 加上冰雪融解 ,導致水平面上升。 隨着沿岸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 海平面上升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 ,一些處於低漥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和島國 將面對很大的挑戰。 2014年5月, 美國太空總署公布了一份重要的研究報告, 指南極洲西部阿蒙森海區域的冰川流失, 已走上不歸路。換言之,這裏的冰川最終會全部融化,後果足以令全球海平面升高約1.2米, 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海平面上升絕對是人類的一大威脅。 全世界有大量人口居住在近岸地方 ,海平面上升會影響很多人的生存環境。 很多在大海洋上的小國 都會面臨被淹沒的危機 。科學家估計到本世紀末 ,全球平均海平面有機會上升約一米 ,屆時馬爾代夫 將差不多被淹沒於海水下 。海平面上升會增加風暴潮的威脅。 當風暴來到沿海地區, 風眼位置因為氣壓低而會扯高沿岸的海水, 令海水倒灌入沿岸城市, 同時會捲起極大湧浪 ,帶來海嘯一樣的破壞 ,這就叫「風暴潮」 。風暴潮之所以可怕, 是因為它會令海水突然上升 ,很多平時未受水患影響的地方 ,會突然被水淹蓋, 造成人命和財物損失 。2012年,颶風「桑迪」吹襲美國東岸, 所引起的風暴潮造成巨大破壞和經濟損失。 2013年11月, 超強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 在風暴潮影響下,潮水大量灌入民居, 樹木被吹倒,房屋被破壞 災區滿目瘡痍 斷水、斷電、斷糧 結果有6300多人死亡 25000多人失蹤 。很多地方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當然,這些自然災害 固然受到很多因素影響 。但全球暖化就為這些極端天氣的出現 提供了有利條件 。根據IPCC第五期評估報告書, 氣候變化已經令主要農作物產量減少。 若溫帶或熱帶地區的主要農作物 例如稻米、粟米和小麥 不作任何適應措施 ,而氣溫再上升兩度的話 ,這些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將會繼續減少。 糧食價格就會上升。 由於物種遷移 ,海洋生物品種多樣性減少, 漁業也會受影響。 部分地區的乾旱頻率會增加 。地下水減少 再加上污染等因素, 水資源會變得緊張。 全球變暖會令喜馬拉雅山等 主要冰蓋加速融化, 水資源因而變得極度貧乏。 天山山脈東西橫亙2500多公里, 平均海拔5000米。 山頂終年積雪。 天山融雪是新疆地區重要的水資源供應地。 若你訪問天山的牧民 ,他們會告訴你 以前在山腳已可找到很好的水草 牧養羊群。 但現在要走到山上較高的地方 才可找到水草 。氣候變化會破壞生態平衡 目前很多物種已遷離原居地, 改變了牠們的季節行為和遷徙規律以適應氣候變化。 由於海洋持續吸收二氧化碳 ,海水酸性增加。 再加上海水暖化, 會導致海洋生態系統面臨崩潰, 例如珊瑚白化,甚至死亡。在極地地區,因為冰川和海冰範圍減少,生態環境亦大受影響,北極熊的數量亦因而減少 。人類健康方面,現存的健康問題 例如由熱浪引致的死亡、營養不良等 都會因氣候變化而惡化。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 2030至2050年 氣候變化會引致 每年額外25萬人死於營養不良、 虐疾和暑熱壓力等。 沒有良好醫療設施的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 面對氣候變化 香港絕不可能獨善其身。 究竟全球暖化會怎樣影響我們呢? 受到全球變暖和城市化的影響 。香港的氣溫也有長期上升的趨勢。 在上世紀初 35度高溫比較罕見。 但現今每隔四、五年就可能出現一次 。同時,在短時間內下極端大雨的機率, 在過去一百多年也明顯升高。 假如這個世界繼續毫無節制地 排放溫室氣體到大氣中。到了這世界末, 香港年平均溫度有機會上升三至六度。 香港的海平面亦有上升的趨勢。 2008年颱風「黑格比」襲港期間 維港水位上升到3.5米。 大澳發生嚴重水浸。 隨着全球海平面繼續上升, 風暴潮帶來的威脅會越來越大。 在高溫室氣體濃度下 3.5米,這個水位到了本世紀末 可能每年都會出現 香港近年曾發生甚麼極端天氣現象? 對我們造成了甚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