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食水
香港約有17個水塘, 可儲存約五億多立方米
香港的食水主要來源是雨水和東江水
要將海水變成食水, 須經過蒸餾法(先加熱, 後凝結)
海水化淡廠亦是用蒸餾的原理去取得食水
當水蒸汽變回水, 會放出熱能
水塘的水加熱蒸發後有雜質的存在
如用顯微鏡去觀察水塘的水, 會看到水有很多微生物, 這些微生物對我們的身體有害
要將水中的泥粒移去, 可先加入明礬和熟石灰, 隔一段時間後, 泥粒會沉積在水底, 水變得清澈
亦可將含泥的水流經過濾柱以過濾泥粒
氯氣可殺死水中的微生物, 稱為消毒
香港約有14個濾水廠, 最大是沙田濾水廠
食水會先過濾樹枝及泥沙, 再加入明礬及熟石灰以沉澱雜質, 再流入沙池以過濾雜質, 沙池布碎石和沙以過濾雜質, 沙池弄污了便須用空氣和水洗淨
會加入氯氣以消滅微生物
會加入氟化物以防止蛀牙
為了確保食水的安全, 會定時檢驗食水的成分,
珍惜食水, 節省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