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淨化
我們的身體約 70% 是由水組成的。有足夠的水份,我們身體內的細胞才能正常運作。
水在家居、工業和農業上均有很多不同的用途。
全球有多達九億人缺乏清潔的食水,他們大部分生活於落後的貧窮國家,當中有很多人因飲用了不潔的食水而患病或死亡。
本港現時主要的用水來自東江,亦有部分來自本地水塘。
來自河流或水塘的天然水含有雜質。供應至至用戶前會先經過處理。
把水中雜質除去的過程稱為水的淨化。
天然水含有可溶的雜質、不可溶的雜質和微生物
科學家發明了很多方法來除去水中的雜質。這些把水淨化的方法包括沉積法、過濾法、消毒法和蒸餾法。
沉積法是把水淨化最簡單的方法,它可除去水中較大和較重的固體雜質。這些雜質會沉在容器的底部,形成一層沉積物
過濾法能除去水中細小的固體雜質,這些雜質會被濾紙中的小孔分隔出來。被分隔出來的雜質稱為殘餘物,而穿過濾紙流出來的液體稱為濾液。
經過濾後,水中仍然含有很多肉眼看不出的微生物。由於它們非常細小,因此可通過濾紙的小孔。飲用含有微生物的水可引致腹瀉或傷寒等疾病。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把水消毒。
我們可以加入氯來殺死水中的微生物。這方法稱為加氯消毒法。這方法常用於殺死食水和泳池中的水中的微生物。
氯帶有刺鼻的氣味,而且含有毒性,倘若中的氯含量過多,會刺激游泳人士的皮膚和眼睛。因此使用氯消毒時必須確保其濃度適中。
臭氧亦可用於殺死水中的微生物。和氯相比,臭氧沒有難聞的氣味和殺死細菌的速度較快
紫外光也可用來殺滅水中的微生物。不過利用紫外光消毒的成本較高,因此紫外光消毒法只適用於小型的供水系統。
經過濾法和消毒法後,水中的不可溶雜質和微生物已被除去或殺死。但水中仍然含有可溶的雜質,我們可以用蒸餾法來除去水中的可溶雜質。
蒸餾法能去除水中不可溶的雜質、可溶的雜質和微生物
水先經過隔網,以除去較大的固體雜質( 如魚類、葉片和垃圾 )。在水中加入明礬,並且加以攪拌。明礬可使懸浮在水中的固體雜質凝聚,在沉積池內沈積得更快。水中的固體雜質在沉積池內沉積。經沉積後,水會流過過濾池。過濾池內有多層幼沙和砂礫,可除去水中剩餘的固體雜質。經處理的食水在運輸至用戶前會先儲於儲水池內。在經過濾的水中加入氯,以殺滅水中的微生物,此外亦加入有助防止蛀牙的氟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