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的傳遞
全球最高温的紀錄是 56.7 度。 一九一三年的七月,在美國加州錄得的。 人體發燒時的100度 和水沸騰時的100度是同一個温度嗎? 當然不是 。 如果人發燒熱得像水沸騰,早就熱死了。 我們常用的温度標準是攝氏度和華氏度。 人的體温 正常情況下是 98.6 華氏度 或37攝氏度。
熱能感應照片會因應物件放出多少熱能而顯示不同顏色, 越熱的位置越紅, 越冷的位置越藍。爐裏的火很熱,用熱能探測相機看,就會呈現紅色。燒烤叉沒那麼熱,就是黃色。 然我們肉眼看不到,很多時候都能感覺到由物件散發的熱力。
熱由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叫熱傳遞。熱的傳遞有三種方式 ,就是傳導、對流和輻射。 我們坐在爐的旁邊,沒有碰到火, 但是熱可以從爐火傳到我們身上, 讓我們覺得温暖, 這種形式叫「輻射」。 太陽的熱就是以輻射的形式傳到地球表面的。 高温的物體也會以輻射向四周傳遞能量。 如果我們的温度低過這些物體, 當我們吸收由它們發射出來的輻射, 就會覺得温暖。不同物質吸收輻射 和發射輻射的能力都不一樣。暗黑色的瓶 吸收輻射的能力較高, 銀色瓶吸收輻射的能力則較低。暗黑色瓶發射輻射的能力較高,銀色瓶發射輻射的能力較低。 實驗結果顯示暗黑色的物體是良好的輻射吸收體也是良好的輻射發射體, 銀色、淺色的物體是不良的輻射吸收體, 同時也是不良的輻射發射體。 所以,夏天我們會穿淺色衣服, 因為淺色衣服吸收較少輻射,不會那麼熱 。相反,冬天穿深色衣服會覺得較温暖, 因為深色表面吸收輻射的能力較高。
除了輻射外 ,熱還會經其他形式傳遞。 「傳導」可以在一個物體裏發生, 也可在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之間發生。 熱就以傳導的方式 由金屬棒較熱的一端傳去較冷的一端 。金屬,例如銀、銅、鐵等傳熱很快, 它們的導熱能力較高, 我們稱它們為良好的導體。 木和塑膠的導熱能力較差。 一般來說,非金屬傳熱比較慢, 導熱能力較低, 我們稱這些物料為熱的不良導體 或熱的絕緣體。 實我們身邊有很多由熱的良好導體 或絕緣體製造的家居用品 。 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 這個特性對生物也很重要。 有些動物,例如北極熊, 在很冷的地方還能生存, 也是因為牠們身上厚厚的皮毛 將空氣困住,幫助保暖。 我們的冬天衣服也應用了類似的原理。 羽絨的外套裏困住很多空氣, 減少熱從身體散失到周圍, 這樣就可以幫我們保暖 。
為何人們喜歡將冷氣機裝得這麼高?開關都要用遙控器這麼麻煩, 而暖爐卻放這麼低,就放在地上。 「對流」這種熱傳遞的方法 可以在液體和氣體中發生 ,這個電熱水壺內置的發熱線裝在這裏, 也是為了方便用對流原理將水煮沸。 冷氣機裝在屋內較高的位置, 而暖爐則放在地上都是運用了對流的原理。宣傳片說如果遇到火警 就要盡量貼着地面爬行,不要站着 甚麼?有關係嗎? 火警時,很多傷者都是因為吸入過量濃煙 導致昏迷或休克。 火警時,濃煙隨着熱空氣向上升 貼近地面的空氣比較少煙 盡量貼着地面爬行, 可以保命的機會也較大 。 紙包和罐裝飲品放在冰箱裏相同時間, 温度應該是一樣的。 用手觸碰,為甚麼好像罐裝比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