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結構研究室
1121實驗室專注於以結構生物學的角度研究細胞內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我們利用異源表達及純化技術,大量獲取重組蛋白,為產業應用打下基礎。近年來,我們關注於蛋白-蛋白之間或是蛋白-抑制劑之間交互作用機制,並引入人工智慧模擬和分子演化概念,探討蛋白質結構演化與生物演化之關聯。
在產業運用上,重組蛋白技術已成為生物技術公司的核心技術之一,結合蛋白質結構基礎知識,對藥物開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在我們實驗室可能會學/用到的酷東西
HDAC蛋白小分子藥物開發
解析 FKS1 的結構以開發下一代抗真菌藥物
WRKY63與HDA15的分子調控機制
CYCT1;3, CDKC;2與HDA15結合之結構與調控及演化
JMJ28組蛋白去甲基酶交互作用與演化
HDAC蛋白小分子藥物開發
組蛋白去乙醯基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是一個包含18個表觀遺傳修飾蛋白的家族,透過去除組蛋白上的乙醯基修飾(acetylation)來調控基因表達。HDAC在癌症中會影響癌細胞的增殖、細胞凋亡、細胞轉移和血管生成,研究也發現他們與代謝性和免疫疾病有關。然而,這些蛋白仍缺乏具有專一性且有效的抑制劑,有些蛋白的功能甚至都還沒有被研究透徹。我們實驗室目前已成功純化出HDAC6, HDAC7, HDAC10,並與藥學系合作開發一系列具有專一性的小分子抑制劑,未來有機會作為治療癌症及其他疾病的藥物。
表一、HDAC家族蛋白分群。
圖一、HDAC6-CD2 (A), HDAC7 (B) 及HDAC10 (C) 與抑制劑之結晶結構。
解析 FKS1 的結構以開發下一代抗真菌藥物
FKS1(FK506 sensitive 1)是真菌的 β 1-3 葡聚醣合成酶,也是許多抗真菌藥物藥物如 echinocandins 與 Ibrexafungerp 的標靶。但目前不清楚這些抑制劑如何與 FKS1 交互作用,因此我們希望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解開 echinocandins、Ibrexafungerp 和 FKS1 複合體的結構,藉此理解這兩群化合物如何抑制 FKS1。
除此之外,也期望解析調控 FKS1 活性的關鍵蛋白- Rho1p 和 FKS1 複合體的結構。希望理解 Rho1p 的構型改變如何影響 FKS1 的活性,並設計相應的抑制劑來以新機制抑制 FKS1 的活性。
圖二、(A) FKS1結構。(B) Rho1p 結構。
WRKY63與HDA15的分子調控機制
組蛋白去乙醯酶(HDA)藉由去除組蛋白上的乙醯調控表觀遺傳(epigenetic)。阿拉伯芥中組蛋白去乙醯酶 HDA15 已被發現和轉錄因子 WRKY63 坐落於同一個複合體中。但此複合體的功能尚不清楚。我們發現 HDA15 可以和 WRKY63 在體外有交互作用的複合體,並使 HDA15 的去乙醯活性上升。在之後的研究中,我們將測試 WRKY63 是否為 HDA15 的受質,並解析 WRKY63-HDA15 複合體的結構。
圖三、解析HDA15與WRKY63交互作用示意圖。
CYCT1;3, CDKC;2與HDA15結合之結構與調控及演化
週期素(Cyclin CYC)及週期素依賴性激酶(CDK)因其在細胞週期上的作用而被發現,具有調節細胞週期的作用,而後也發現它們在轉錄上也具有調節的功能。基於先前的一系列生化分析,HDA15的鋅指區域與CDKC;2及週期素之間存在直接交互作用並通過磷酸化調節其活性,然而其中維持、形成此複合體的關鍵結構尚處不明,透過研究三者的結構模擬、活性分析和演化關係,希望進一步了解三者對於植物生理的影響。
圖四、(A) 探討HDA15ZFHD, CDKC;2及Cyclin CYC交互示意圖。(B) 三個蛋白結合之結構模擬。
JMJ28組蛋白去甲基酶交互作用與演化
JMJ28 是一種在阿拉伯芥中發現的去甲基酶,由 WRC、RING finger 和 JmjC 域組成。先前研究表明其會與轉錄因子 FBH 及 COMPASS 複合體交互作用,影響組蛋白 H3K9 和 H3K4 的甲基化。我們實驗室目前通過表達純化 JMJ28 不同組成域的蛋白,以進行後續的功能及交互作用測試,並通過結構模擬和序列比對探究其結構和演化關係,以進一步理解其對植物生理的影響。
圖五、 JMJ28 結構模擬。
圖六、(A) JMJ28 與其他阿拉伯芥 JMJ 家族成員親緣分析。(B) 不同物種之 JMJ28 親緣分析。